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光谱范围人肝癌变和热凝固导致组织吸收和散射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魏华江 邢达 +4 位作者 何博华 谷怀民 巫国勇 陈雪梅 鲁建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68-872,共5页
研究了人肝的癌变及热凝固导致其对710,730,750,770,790,810,830,850,870和890nm的钛宝石激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的变化,实验采用双积分球测量系统以及反向倍增法获取肝组织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参数。结果表明人肝的癌变导致其吸收系数发生... 研究了人肝的癌变及热凝固导致其对710,730,750,770,790,810,830,850,870和890nm的钛宝石激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的变化,实验采用双积分球测量系统以及反向倍增法获取肝组织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参数。结果表明人肝的癌变导致其吸收系数发生了显著的减小,其变化的最大值在850nm,其值为86.12%,而变化的最小值在750nm,其值为82.65%。正常人肝组织热凝固导致其吸收系数明显变化,其吸收系数的变化的最大值在710nm,其值为79.55%,而变化的最小值在790nm,其值为0.72%。人肝癌组织热凝固导致其吸收系数显著地增大,其变化的最大值在810nm,其值为78.69%,而变化的最小值在710nm,其值为38.16%。人肝的癌变导致了肝组织的散射系数发生了显著的增大,其变化的最大值在710nm,其值为158.37%,而变化的最小值在890nm,其值为136.03%。正常人肝组织热凝固导致其散射系数显著地增大,其变化的最大值在890nm,其值为632.92%,而变化的最小值在710nm,其值为587.40%。人肝癌组织热凝固导致其散射系数显著地增大,其变化的最大值在810nm,其值为384.25%,而变化的最小值在710nm,其值为330.86%。肝组织的吸收和散射特性的变化也随着激光波长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组织 吸收和散射特性 钛宝石激光 癌变 热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凝固致人肝组织光衰减和光穿透深度的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魏华江 郭周义 +4 位作者 谢树森 谷怀民 巫国勇 何博华 金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57-1760,共4页
采用双积分球和反向倍增法(IAD),研究了热凝固致人肝肿瘤及正常人肝组织对680,720,780,810,850,890nm波长的钛宝石激光的光穿透深度和光衰减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6个波长的激光的热凝固前后的肝肿瘤和正常肝对光穿透深度都随着激光波... 采用双积分球和反向倍增法(IAD),研究了热凝固致人肝肿瘤及正常人肝组织对680,720,780,810,850,890nm波长的钛宝石激光的光穿透深度和光衰减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6个波长的激光的热凝固前后的肝肿瘤和正常肝对光穿透深度都随着激光波长的增大而明显增大,热凝固后的激光穿透深度都分别显著地较热凝固前的穿透深度小(P<0.05),6个波长的激光对热凝固前后的肝肿瘤的光穿透深度都分别显著地较热凝固前后的正常肝穿透深度大(P<0.05)。热凝固前后的人肝肿瘤和正常肝对6个波长的激光的衰减都是随着激光波长的增大而明显减小,热凝固后的人肝肿瘤和正常肝的光衰减都分别显著地较热凝固前的衰减大(P<0.05),热凝固前后的肝肿瘤对光的衰减也都分别显著地较热凝固前后的正常肝衰减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肿瘤和正常肝组织 钛宝石激光 热凝固 光衰减特性 光学穿透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病变和热凝固导致组织的光穿透深度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魏华江 何博华 +2 位作者 陈雪梅 许静芬 张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了研究人肝的病变及热凝固导致其对532nm和1064nm激光的光穿透深度的变化,采用了双积分球和反向倍增法。实验结果为,肝癌组织对532nm的光穿透深度显著地较正常肝组织对532nm的光穿透深度要大(P〈0.05),肝癌组织对1064nm的光穿... 为了研究人肝的病变及热凝固导致其对532nm和1064nm激光的光穿透深度的变化,采用了双积分球和反向倍增法。实验结果为,肝癌组织对532nm的光穿透深度显著地较正常肝组织对532nm的光穿透深度要大(P〈0.05),肝癌组织对1064nm的光穿透深度却显著地较正常肝组织对1064nm的光穿透深度要小(P〈0.05),自然的正常肝组织和癌变的肝组织对1064nm的光穿透深度都分别显著地较其对532nm的光穿透深度要大(P〈0.05);热凝固的正常肝组织对532nm和1064nm的光穿透深度都分别显著地较自然的正常肝组织对相应波长的光穿透深度要小(P〈0.05),热凝固的肝癌组织对532nm和1064nm的光穿透深度都分别显著地较自然的肝癌组织对相应波长的光穿透深度要小(P〈0.05),热凝固的正常的肝组织和癌变的肝组织对1064nm的光穿透深度都分别显著地较其对532nm的光穿透深度要大(P〈0.05)。此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肝癌的光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 光穿透深度 积分球 人肝组织 KTP/YAG激光 病变 热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对钛宝石激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魏华江 邢达 +4 位作者 何博华 吴荣海 谷怀民 巫国勇 陈雪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3,共4页
研究了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除术(PKRP)切除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切除的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对640,660,680,700,720,740,760,780,800,820,840,860和880nm波长的钛宝石激光的光学特性及其差异,实验采用双积分球测量系统以及反向... 研究了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除术(PKRP)切除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切除的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对640,660,680,700,720,740,760,780,800,820,840,860和880nm波长的钛宝石激光的光学特性及其差异,实验采用双积分球测量系统以及反向倍增法获取BPH组织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参数。结果表明:PKRP和TURP切除的BPH组织对这13个不同波长的激光的吸收系数和约化散射系数都是随着激光波长增大而明显减小的,PKRP切除的BPH组织对这同一波长的激光的吸收系数和约化散射系数都明显较TURP切除的BPH组织对相应的波长的激光的吸收系数和约化散射系数要小,PKRP和TURP切除的BPH组织的吸收系数以及约化散射系数的最大值都在640nm,其值分别为(0.885±0.022)和(0.955±0.024)mm-1以及(1.564±0.039)和(1.658±0.042)mm-1,其差异分别为7.91%以及6.01%,其最小值都在880nm,其值分别为(0.443±0.011)和(0.455±0.011)mm-1以及(1.117±0.028)和(1.197±0.030)mm-1,其差异分别为2.71%以及7.16%。PKRP和TURP切除的BPH组织对660nm的吸收系数的差异最大,其值为8.95%,其差异最小在860nm,其值为1.75%,PKRP和TURP切除的BPH组织对800nm的约化散射系数的差异最大,其值为9.13%,其差异最小在640nm,其值为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 吸收和散射特性 钛宝石激光 积分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光学法测量人胃粘膜/粘膜下层组织的光衰减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魏华江 邢达 +3 位作者 何博华 陈雪梅 巫国勇 鲁建军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研究了人正常胃粘膜及粘膜下层组织对640 nm,690 nm,740 nm,790 nm,840 nm和890 nm波长的钛宝石激光的光衰减特性以及光学穿透深度,实验采用激光斜入射式空间分辨反射光和CCD探测器以及非线性拟合确定组织光学特性。结果表明:人正常胃... 研究了人正常胃粘膜及粘膜下层组织对640 nm,690 nm,740 nm,790 nm,840 nm和890 nm波长的钛宝石激光的光衰减特性以及光学穿透深度,实验采用激光斜入射式空间分辨反射光和CCD探测器以及非线性拟合确定组织光学特性。结果表明:人正常胃粘膜及粘膜下层组织对六个波长的激光的有效衰减系数和光学穿透深度都是随着激光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其有效衰减系数的最大值在640 nm,其值为1.12 mm-1,最小值在790 nm,其值为0.901 mm-1,最大差异在790 nm和890 nm之间,其值为19.9%,最小差异在690 nm和740nm之间,其值为2.83%。其光学穿透深度的最大值在790 nm,其值为1.11 mm,最小值在640 nm,其值为0.890 mm,最大差异在640 nm和790 nm之间,其值为24.7%,最小差异在690 nm和740 nm之间,其值为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胃粘膜/粘膜下层组织 光衰减特性 激光 CCD探测器 空间分辨漫反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作用致人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光穿透深度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魏华江 邢达 +4 位作者 何博华 吴荣海 谷怀民 巫国勇 陈雪梅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4-247,共4页
为了研究热作用下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对532nm,670nm,830nm和1064nm的光穿透深度的变化及其差异。采用了双积分球测量系统以及反向倍增法获取组织的光学特性。得到的实验结果为:在20℃-80℃的温度范围内,BPH组织对532nm,67... 为了研究热作用下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对532nm,670nm,830nm和1064nm的光穿透深度的变化及其差异。采用了双积分球测量系统以及反向倍增法获取组织的光学特性。得到的实验结果为:在20℃-80℃的温度范围内,BPH组织对532nm,670nm,830nm和1064nm的光穿透深度都是随着激光波长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热作用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随着热作用温度的升高,BPH组织对1064nm的光穿透深度的变化显著地较其对532nm,670nm,830nm的光穿透深度的变化都要大得多。其对532nm,670nm,830nm和1064nm的光穿透深度的最大值分别在50℃,50℃,50℃和70℃,其值分别为0.404mm,0.539mm,0.699mm和5.917mm;最小值分别在20℃,20℃,80℃和60℃,其值分别为0.251mm,0,449mm,0.621mm和1.542mm。该测量结果可为激光的光热治疗BPH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 组织光学 积分球 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 激光 光穿透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氧合血红蛋白吸收带的漫反射光谱比率R(540)/R(575)检测浅表性膀胱癌
7
作者 魏华江 邢达 +5 位作者 巫国勇 鲁建军 吴荣海 谷怀民 何博华 陈雪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721-2725,共5页
采用氧合血红蛋白在540和575 nm吸收带的漫反射光谱比率(R540/R575)对人浅表性膀胱癌进行了鉴别诊断,实验采用带积分球附件的分光光度计获取组织的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正常膀胱的粘膜/粘膜下层组织的漫反射光谱比率(R540/R575)在组织... 采用氧合血红蛋白在540和575 nm吸收带的漫反射光谱比率(R540/R575)对人浅表性膀胱癌进行了鉴别诊断,实验采用带积分球附件的分光光度计获取组织的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正常膀胱的粘膜/粘膜下层组织的漫反射光谱比率(R540/R575)在组织离体后2 h的平均值为111%,3 h的平均值为107%,4 h的平均值为104%,5 h的平均值为102%,而浅表性的膀胱癌的粘膜/粘膜下层组织的漫反射光谱比率(R540/R575)在组织离体后2 h的平均值为98.4%,3 h的平均值为95.5%,4 h的平均值为93.1%,5 h的平均值为91.6%,正常膀胱与浅表性膀胱癌的粘膜/粘膜下层组织在组织离体后2,3,4和5 h的漫反射光谱比率(R540/R575)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分别为12.6%,11.5%,10.9%和10.4%。这结论为快速、低成本、非入侵的浅表性膀胱癌的光活检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膀胱癌诊断 漫反射光谱 漫反射光谱比率(R540/R575) 血红蛋白吸收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凝固致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在590~1064nm的吸收和散射特性的变化
8
作者 魏华江 邢达 +4 位作者 何博华 吴荣海 谷怀民 巫国勇 陈雪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4-398,共5页
研究了自然的和热凝固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在590~1064nm光谱范围的光学特性及其差异,实验采用带积分球附件的分光光度计以及反向倍增法获取组织样品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参数。结果表明:热凝固导致BPH组织在590~1064nm光谱范围的吸... 研究了自然的和热凝固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在590~1064nm光谱范围的光学特性及其差异,实验采用带积分球附件的分光光度计以及反向倍增法获取组织样品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参数。结果表明:热凝固导致BPH组织在590~1064nm光谱范围的吸收系数明显地减小的,自然的和热凝固的BPH组织的吸收系数都有一个峰值在990nm处,其值分别为0.438和0.416mm-1,自然的和热凝固的BPH组织的吸收系数的最大差异在1064nm,其值为86.79%,其最小差异在920nm,其值为4.74%。热凝固导致BPH组织在600~1064nm光谱范围的约化散射系数明显地增大,而在590nm处,热凝固导致BPH组织的约化散射系数却是明显地减小,自然的和热凝固的BPH组织的约化散射系数都有一个峰值在970nm处,其值分别为1.090和1.449mm-1,其另一个峰值都在1050nm处,其值分别为1.116和1.627mm-1,自然的和热凝固的BPH组织的约化散射系数的最大差异在1060nm,其值为47.73%,其最小差异在600nm,其值为4.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凝固 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 吸收和散射特性 积分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和热凝固的人肝组织对KTP/YAG激光的光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魏华江 许静芬 +3 位作者 何博华 李晓原 巫国勇 张薇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88-593,共6页
本文采用双积分球测量系统和Inverse Add ing-Doub ling方法,研究了自然和热凝固的人肝组织对532nm的KTP激光和1 064 nm的Nd:YAG激光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热凝固的人肝组织对532 nm的KTP激光的吸收系数较自然的肝组织的吸收系数增大了2... 本文采用双积分球测量系统和Inverse Add ing-Doub ling方法,研究了自然和热凝固的人肝组织对532nm的KTP激光和1 064 nm的Nd:YAG激光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热凝固的人肝组织对532 nm的KTP激光的吸收系数较自然的肝组织的吸收系数增大了23.5%(P<0.05),热凝固的肝组织对1 064 nm的Nd:YAG激光的吸收系数较自然的肝组织的吸收系数减小了34.3%(P<0.05)。热凝固的人肝组织对532 nm的KTP激光的散射系数较自然的肝组织的散射系数增大了4.50倍(P<0.05),热凝固的肝组织对1 064 nm的Nd:YAG激光的散射系数较自然的肝组织的散射系数增大了6.41倍(P<0.05)。热凝固的人肝组织对532 nm的KTP激光的各向异性因子较自然的肝组织的各向异性因子减小了5.47%,热凝固的肝组织对1 064 nm的Nd:YAG激光的各向异性因子较自然的肝组织的各向异性因子减小了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组织 KTP/YAG激光 热凝固 光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作用致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对KTP/Nd:YAG激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变化
10
作者 魏华江 郭周义 +4 位作者 谢树森 何博华 吴荣海 巫国勇 陈雪梅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研究了热作用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对532 nm的KTP和1064 nm的Nd:YAG激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的变化及其差异,实验采用双积分球测量系统以及反向倍增法获取BPH组织的吸收和散射特性。结果表明:热作用下的BPH组织对532 nm和1064 nm的... 研究了热作用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对532 nm的KTP和1064 nm的Nd:YAG激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的变化及其差异,实验采用双积分球测量系统以及反向倍增法获取BPH组织的吸收和散射特性。结果表明:热作用下的BPH组织对532 nm和1064 nm的吸收系数和约化散射系数都是随着加热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在20℃到80℃的温度范围内,BPH组织对532 nm的吸收系数和约化散射系数都分别显著地较其对1064 nm的吸收系数和约化散射系数要大,其对532 nm和1064 nm的吸收系数的最大值都在20℃,其值分别为1.663 mm-1和0.127 mm-1,最小值分别在50℃和70℃,其值分别为0.864 mm-1和0.034 mm-1,其对532 nm和1064 nm的吸收系数的最大差异在70℃,其值为2647%,其对532 nm和1064 nm的约化散射系数的最大值都在80℃,其值分别为2.036 mm-1和1.421 mm-1,最小值分别在50℃和70℃,其值分别为1.499 mm-1和0.246 mm-1,其对532 nm和1064 nm的约化散射系数的最大差异在70℃,其值为555%,在70℃的热作用下BPH组织达到完全热凝固,其对532 nm和1064 nm的吸收和散射特性的差异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光学 吸收和散射特性 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 KTP/Nd:YAG激光 积分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组织病变及热凝固导致组织光学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魏华江 邢达 +3 位作者 巫国勇 谷怀民 鲁建军 何博华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2-856,共5页
研究了人肝的病变及热凝固的肝组织对532 nm和1064 nm激光的光学特性的变化。实验采用双积分球测量系统以及运用生物组织的反向倍增(IAD)光学模型。结果表明,正常肝组织对532 nm和1064 nm的吸收系数显著地较肝肿瘤组织要大;正常肝和肝... 研究了人肝的病变及热凝固的肝组织对532 nm和1064 nm激光的光学特性的变化。实验采用双积分球测量系统以及运用生物组织的反向倍增(IAD)光学模型。结果表明,正常肝组织对532 nm和1064 nm的吸收系数显著地较肝肿瘤组织要大;正常肝和肝肿瘤组织热凝固后对532 nm的吸收系数都显著地增大,正常肝组织热凝固后对1064 nm的吸收系数显著减小。而肝肿瘤组织热凝固后对1064 nm的吸收系数却显著地增大。正常肝组织对532 nm和1064 nm的散射系数都显著地较肝肿瘤组织要小,正常肝和肝肿瘤组织热凝固后散射系数都显著地增大。正常肝组织对532 nm和1064 nm的各向异性因子都明显地较肝肿瘤组织要大,正常肝和肝肿瘤组织热凝固后其各向异性因子都明显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 组织光学 光学特性 人肝组织 KTP/YAG激光 病变 热凝固
原文传递
采用空间分辨漫反射测定胃组织光学特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魏华江 邢达 +3 位作者 巫国勇 陈雪梅 何博华 鲁建军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2-587,共6页
研究了人正常胃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对488 nm,514.5 nm,532 nm,630 nm和632.8 nm的激光的光学特性及其差异,实验采用空间分辨反射光和CCD探测器以及非线性拟合确定组织光学特性。结果表明,人正常胃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对五个波长的激光的... 研究了人正常胃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对488 nm,514.5 nm,532 nm,630 nm和632.8 nm的激光的光学特性及其差异,实验采用空间分辨反射光和CCD探测器以及非线性拟合确定组织光学特性。结果表明,人正常胃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对五个波长的激光的吸收系数、约化散射系数、光学穿透深度、漫射系数、漫反射率和漫反射率的位移都是随着激光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吸收系数的最大值在532 nm,其值为0.482 mm-1,最小值在632.8 nm,其值为0.224 mm-1,最大差异在532 nm和632.8 nm之间,其值为115%,最小差异在488 nm和532 nm之间,其值为1.90%。其约化散射系数的最大值在488 nm,其值为5.93 mm-1,最小值在632.8 nm,其值为3.87 mm-1,最大差异在488 nm和632.8 nm之间,其值为53.2%,最小差异在514.5 nm和532 nm之间,其值为3.25%。其光学穿透深度的最大值在632.8 nm,其值为0.612 mm,最小值在488 nm,其值为0.341 mm。其漫射系数的最大值在632.8 nm,其值为0.084 mm,最小值在488 nm,其值为0.055 mm。其漫反射率的最大值在630 nm,其值为0.356,最小值在532 nm,其值为0.271。其Δx的最大值在632.8 nm,其值为0.153 mm,最小值在488 nm,其值为0.100 mm。可见,人正常胃黏膜/黏膜下层组织对五个波长的激光的光学特性参数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 组织光学 光学特性 人胃黏膜/黏膜下层组织 激光 空间分辨漫反射
原文传递
热作用致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光学特性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魏华江 邢达 +4 位作者 何博华 吴荣海 谷怀民 巫国勇 陈雪梅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49-1254,共6页
研究了热作用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对808和980nm的半导体激光的光学特性的变化及其差异。实验采用双积分球测量系统以及反向倍增法获取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热作用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对808nm和980nm... 研究了热作用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对808和980nm的半导体激光的光学特性的变化及其差异。实验采用双积分球测量系统以及反向倍增法获取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热作用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对808nm和980nm的吸收系数、约化散射系数和光学穿透深度都是随着加热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在20-80℃的温度范围内,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对808nm的吸收系数和约化散射系数都分别明显地较其对980nm的吸收系数和约化散射系数要大,而其对808nrn的光学穿透深度却明显地较其对980nm的光学穿透深度要小,吸收系数的最大值都在20℃,分别为0.528mm^-1和0.448mm^-1;最小值分别在50℃和70℃,分别为0.436mm^-1和0.326mm^-1,吸收系数的最大差异在70℃,其值为34.1%;约化散射系数的最大值都在80℃,其值分别为1.45mm。和1.43mm^-1,最小值分别在20℃和70℃,分别为1.15mm^-1和0.973mm^-1,最大差异在70℃,其值为24.4%;光学穿透深度的最大值分别在50℃和70℃,其值分别为0.684mm和0.887mm,最小值都在80℃,其值分别为0.608mm和0.696rnm,最大差异在70℃,其值为30.4%。在70℃的热作用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达到完全热凝固,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和光学穿透深度的差异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 组织光学 积分球 光学特性 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 半导体激光
原文传递
人结肠及结肠腺癌组织的光学穿透深度和光衰减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华江 邢达 +2 位作者 何博华 谷怀民 巫国勇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06-1710,共5页
利用反向倍增法(IAD),采用双积分球系统,研究了人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粘膜/粘膜下层以及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肌层/浆膜组织对630 nm,680 nm,720 nm,780 nm,810 nm,850 nm和890 nm的钛宝石激光的光学穿透深度和光衰减特性。结果表明,正常... 利用反向倍增法(IAD),采用双积分球系统,研究了人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粘膜/粘膜下层以及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肌层/浆膜组织对630 nm,680 nm,720 nm,780 nm,810 nm,850 nm和890 nm的钛宝石激光的光学穿透深度和光衰减特性。结果表明,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粘膜/粘膜下层以及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肌层/浆膜组织的光学穿透深度和总衰减系数都是随着激光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粘膜/粘膜下层组织的光学穿透深度的最大值都在890 nm,其值分别为0.517 cm和0.348 cm;最小值都在680 nm,其值分别为0.232 cm和0.209 cm。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肌层/浆膜组织的光学穿透深度的最大值都在890 nm,其值分别为0.575 cm和0.433 cm;最小值都在680 nm,其值分别为0.277 cm和0.260 cm。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粘膜/粘膜下层组织的总衰减系数的最大值都在890 nm,其值分别为215 cm-1和229 cm-1;最小值都在780 nm,其值分别为187 cm-1和209 cm-1。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肌层/浆膜组织的总衰减系数的最大值都在890 nm,其值分别为213 cm-1和231cm-1;最小值都在680 nm,其值分别为193 cm-1和204 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 组织光学 光学穿透深度 光衰减特性 人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组织 钛宝石激光
原文传递
人膀胱粘膜/粘膜下层组织病变致组织漫反射光谱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华江 郭周义 +4 位作者 谢树森 巫国勇 鲁建军 陈雪梅 何博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43-948,共6页
研究了人正常膀胱和浅表性膀胱癌的粘膜/粘膜下层组织在300~900nm光谱范围的漫反射光谱特性及其差异,实验采用带积分球附件的分光光度计获取组织的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在300~900nm,正常膀胱的粘膜/粘膜下层对任一个波长的漫反射率... 研究了人正常膀胱和浅表性膀胱癌的粘膜/粘膜下层组织在300~900nm光谱范围的漫反射光谱特性及其差异,实验采用带积分球附件的分光光度计获取组织的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在300~900nm,正常膀胱的粘膜/粘膜下层对任一个波长的漫反射率都明显地较癌变的粘膜/粘膜下层对相应波长的要大。正常膀胱的粘膜/粘膜下层的漫反射光谱的峰分别在370nm、520nm、550nm和660nm,其峰值分别为52.4%、60.7%、56.1%和75.5%。而癌变的粘膜/粘膜下层的漫反射光谱的峰分别在320nm、520nm、550nm和660nm,其峰值分别为43.7%、33.4%、30.6%和70.2%。正常膀胱的粘膜/粘膜下层的漫反射光谱在370nm处有一个峰,而癌变的粘膜/粘膜下层的漫反射光谱在370nm处没有峰,320nm处有一个峰。而正常膀胱的粘膜/粘膜下层的漫反射光谱在320nm处没有峰。膀胱的粘膜/粘膜下层病变导致组织的漫反射光谱在520nm、550nm和660nm处的峰的峰值分别减小了45.0%、45.5%和7.02%。说明膀胱的粘膜/粘膜下层病变导致组织的组分和结构尤其是组织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 漫反射光潜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积分球附件 膀胱的粘膜/粘膜下层组织 表性膀胱癌的粘膜/粘膜下层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