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彰显书法教育特色 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以江苏省徐州市民主路小学为例
1
作者 刘文秋 孙晓晴 《江苏教育》 2021年第47期17-18,共2页
书法特色教育能为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品位起到重要作用。江苏省徐州市民主路小学始终坚持将书法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常抓不懈,在师资培训、课程设置、校园环境营造等方面做出了积极且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结出了累累... 书法特色教育能为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品位起到重要作用。江苏省徐州市民主路小学始终坚持将书法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常抓不懈,在师资培训、课程设置、校园环境营造等方面做出了积极且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结出了累累硕果,书法特色教育发挥了其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特色教育 素质教育 办学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艺术作品中体现的人格精神
2
作者 杨中介 《艺术品鉴》 2015年第8期149-149,共1页
书法艺术在古人的生活中,是用于把赏、品味作品的气韵,古人对书法的概念和理解与当今人们的认识理解不同,古人的生活节奏、社会发展、信息交流比较缓慢,书法作为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更是士大夫们赖以精神依托的载体;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 书法艺术在古人的生活中,是用于把赏、品味作品的气韵,古人对书法的概念和理解与当今人们的认识理解不同,古人的生活节奏、社会发展、信息交流比较缓慢,书法作为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更是士大夫们赖以精神依托的载体;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信息量大,书法已失去日常交流工具的作用,取而代之是电脑打字。现代人的生活中,艺术作品是富含文化的艺术表达形式和美术表现形式有机统一的美工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作品 艺术表达 人格精神 日常交流 黄州寒食帖 信息交流 祭侄文稿 书风 《兰亭序》 唐楷
原文传递
现代碑学与帖学的思考
3
作者 廖静 《艺术品鉴》 2015年第8期148-148,共1页
现代碑学起源于清代,包世臣的《艺舟双楫》、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把碑学抬升到主流位置,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则把碑学直接推至高潮。清代中期以后,尊碑抑帖已然成为当时书法界的主流和风气。清代碑学的盛行,不完... 现代碑学起源于清代,包世臣的《艺舟双楫》、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把碑学抬升到主流位置,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则把碑学直接推至高潮。清代中期以后,尊碑抑帖已然成为当时书法界的主流和风气。清代碑学的盛行,不完全是因为碑的雄强、方刚,更多的是新文化运动思想崭现而形成的新学潮。碑学风是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洗礼而独领风骚地登上了近现代书法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学 北碑南帖论 现代书法 广艺舟双楫 南北书派论 帖学 清代中期 主流位置 中国书法 馆阁体
原文传递
唐诗一首
4
作者 廖静 《作品》 2015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唐诗 诗歌 CM
原文传递
秋水无声
5
作者 廖静 《作品》 2015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无声
原文传递
秀峻
6
作者 廖静 《作品》 2015年第7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