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8-羟基喹啉铝配合物的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1
作者 梅群波 杜乃婴 吕满庚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2113-2117,F011,共6页
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和含有 8 羟基喹啉的单体共聚合成模板聚合物 ,再与二配体的 8 羟基喹啉铝配合物(AlQ2 )配位 ,实现了 8 羟基喹啉铝配合物的高分子化 ,获得了一种高分子量金属配合物发光聚合物 ,并利用元素分析 ,FTIR ,UV ,PL... 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和含有 8 羟基喹啉的单体共聚合成模板聚合物 ,再与二配体的 8 羟基喹啉铝配合物(AlQ2 )配位 ,实现了 8 羟基喹啉铝配合物的高分子化 ,获得了一种高分子量金属配合物发光聚合物 ,并利用元素分析 ,FTIR ,UV ,PL光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 铝配合物 高分子聚合物 合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电致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相对分子质量8-羟基喹啉锂聚合物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梅群波 杜乃婴 +1 位作者 梁利岩 吕满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0-1006,共7页
高分子电致发光显示器(PLED)是近几年来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高分子化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功能材料。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和含有8-羟基喹啉的单体共聚合成模板聚合物,再与氢氧化锂作用,实... 高分子电致发光显示器(PLED)是近几年来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高分子化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功能材料。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和含有8-羟基喹啉的单体共聚合成模板聚合物,再与氢氧化锂作用,实现了8-羟基喹啉锂配合物的高分子化,获得了一种能够溶解在普通的溶剂中的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含喹啉锂配合物的发光聚合物,并利用元素分析、1H-NMR、FTIR、UV、PL光谱、DSC、TGA、GPC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作了表征。紫外吸收和光致发光(PL)光谱说明合成共聚物的发光来自于Liq基团,引入的可聚合的链段以及共聚物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链段,并没有影响发光波长的改变。亲核溶剂改变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分子结构,使共聚物光谱明显红移20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锂配合物 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聚合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两极化合物的交联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3
作者 梅群波 陈淑芬 吕满庚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8年第1期18-24,共7页
设计了一类两极化合物,既含有电子传输单元,又含有空穴传输单元,采用一般的N-烷基化反应或Ullmann反应。将改性的8-羟基喹啉用作穴传输单元的化合物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获得一类含有吩噻嗪单元的8-羟基喹啉衍生物。... 设计了一类两极化合物,既含有电子传输单元,又含有空穴传输单元,采用一般的N-烷基化反应或Ullmann反应。将改性的8-羟基喹啉用作穴传输单元的化合物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获得一类含有吩噻嗪单元的8-羟基喹啉衍生物。将此配体与含可聚合单元的8-羟基喹啉配体与金属离子共同配位,获得一类两极化合物,即含有空穴传输单元的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将该两极化合物通过紫外光固化或热固化共聚交联实现高分子化,得到一类含有新型的发光材料。并利用元素分析、FT-IR、UV、PL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作了表征。循环伏安法被用来研究其氧化还原性质和估算电化学能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铝配合物 高分子发光二极管 两极化合物 吩噻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有序结构聚苯胺/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电极中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强 吕满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5-642,共8页
用硼氢化钠(NaBH_4)还原氧化石墨烯得到还原石墨烯(rGO)分散液,rGO分散液与苯胺在酸性条件下原位聚合得到高比表面积三维有序结构的聚苯胺/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由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 用硼氢化钠(NaBH_4)还原氧化石墨烯得到还原石墨烯(rGO)分散液,rGO分散液与苯胺在酸性条件下原位聚合得到高比表面积三维有序结构的聚苯胺/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由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高达136.9 m^2/g,高于纯聚苯胺的比表面积(32.71 m^2/g);直径10~20 nm的聚苯胺纳米棒均匀地垂直生长在石墨烯表面。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复合材料比电容达到358 F/g,大于石墨烯和聚苯胺的比电容;当充放电电流密度由0.5 A/g增加到10 A/g时,电容保留率达74.3%,表现出增强的倍率性能;在10 A/g高电流密度下,经过500次的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到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三维有序 超级电容器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稳定的乳液聚合及其Pickering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邢玉秀 彭军 +2 位作者 许凯 林伟鸿 陈鸣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32,37,共6页
以立方笼型八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倍半硅氧烷(CMSQ-T8)纳米粒子为稳定剂,苯乙烯(St)为聚合单体,在添加少量有机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条件下制备了稳定的聚苯乙烯/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PS/CMSQ-T8)乳液。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 以立方笼型八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倍半硅氧烷(CMSQ-T8)纳米粒子为稳定剂,苯乙烯(St)为聚合单体,在添加少量有机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条件下制备了稳定的聚苯乙烯/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PS/CMSQ-T8)乳液。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等对乳液微球的粒径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CMSQ-T8含量对微球粒径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S/CMSQ-T8乳液粒径均一,乳液胶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且粒径和Zeta电位随CMSQ-T8含量的增多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CMSQ-T8位于PS表面形成壳层,起到稳定乳液的作用,具有Pickering效应,且可能与核壳界面处的苯乙烯发生了共聚而增强乳液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 乳液聚合 Pickering效应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制备技术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梅群波 杜乃婴 吕满庚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26,共4页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功能材料,评述了有关它的各种合成方法。以金属离子与含配位基团的聚合物进行反应,容易在高聚物之间形成交联,难以获得发光强度高的高分子配合物;使金属离子与高分子配体和小分子配体同时作用...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功能材料,评述了有关它的各种合成方法。以金属离子与含配位基团的聚合物进行反应,容易在高聚物之间形成交联,难以获得发光强度高的高分子配合物;使金属离子与高分子配体和小分子配体同时作用,可以得到荧光强度比较理想的产物,但反应难以定量控制;以小分子金属配合物单体与某些单体之间进行共聚合反应,也可获得荧光强度较高的高分子配合物,但聚合反应的空间位阻较大;通过两端都含有配位基团的刚性链的有机小分子配体直接与金属离子配合形成高分子金属配合物;以小分子金属配合物单体进行均聚或者将小分子金属配合物接枝到高聚物上也可以形成高分子金属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 发光材料 制备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巯基有机硅改性水性苯丙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
7
作者 谭立钦 刘伟区 +1 位作者 梁利岩 林家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丙烯酸(AA)为反应单体,利用羟基硅油(SO)与3-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MPDMS)制备的含巯基有机硅(PMMS)为改性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有机硅改性水性苯丙复合乳液...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丙烯酸(AA)为反应单体,利用羟基硅油(SO)与3-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MPDMS)制备的含巯基有机硅(PMMS)为改性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有机硅改性水性苯丙复合乳液。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PMMS的合成;通过动态光散射(DLS)、热失重分析(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探究了PMMS含量对水性复合乳液的稳定性、乳胶膜的耐水性、热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MMS的含量为6%(质量分数,下同)时,改性乳液分散均匀,稳定性较好;其改性乳胶膜的水接触角从改性前的31.1°增至97.8°;吸水率从改性前的6.53%降至2.96%;其拉伸强度为2.69 MPa,较改性前提高了62.9%;失重5%时的分解温度为307.26℃,较未改性前提高了75.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 有机硅 水性苯丙乳液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聚有机硅氧烷高速剪切过程中的雾化抑制剂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濬 桂雪峰 +3 位作者 涂园园 黄振祝 林树东 胡继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16-1723,共8页
液态有机硅在高速涂布过程中容易产生"雾化"现象。采用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Vi)和含氢聚硅氧烷催化合成交联的有机硅聚二甲基硅氧烷黏弹性液体,采用FTIR和1HNMR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雾化抑制剂结构、PDMS-Vi相对分... 液态有机硅在高速涂布过程中容易产生"雾化"现象。采用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Vi)和含氢聚硅氧烷催化合成交联的有机硅聚二甲基硅氧烷黏弹性液体,采用FTIR和1HNMR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雾化抑制剂结构、PDMS-Vi相对分子质量、交联剂的含氢量及雾化抑制剂的质量分数对雾化抑制剂雾化抑制效率(Afe)的影响,并将这种黏弹性液体作为有机硅高速剪切过程的雾化抑制剂,与商业雾化抑制剂进行了对比。雾化抑制剂的凝胶率受原料物质的量之比n(C==C)∶n(Si-H)影响;当PDMS-Vi相对分子质量从5759增大到33750时,雾化抑制效率从85.9%增加到95.9%;含氢聚硅氧烷的含氢量为5.5 mmol/g时,制备的样品具有更好的雾化抑制效率。这些因素会影响雾化抑制剂的交联网络结构,交联密度低、交联结构整齐会使雾化抑制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高速剪切 雾化抑制剂 交联 雾化抑制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宋斌 黄月文 +1 位作者 祖伟皓 王斌 《广州化学》 CAS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介绍了电磁屏蔽材料在军用和民用领域的重要性;简要阐述了电磁屏蔽的机理;综述了4种不同电磁屏蔽材料的优缺点以及研究现状,分别为金属型、表面导电型、填充复合型和本征型导电聚合物电磁屏蔽材料;分析并提出了3种提高电磁屏蔽效能的方... 介绍了电磁屏蔽材料在军用和民用领域的重要性;简要阐述了电磁屏蔽的机理;综述了4种不同电磁屏蔽材料的优缺点以及研究现状,分别为金属型、表面导电型、填充复合型和本征型导电聚合物电磁屏蔽材料;分析并提出了3种提高电磁屏蔽效能的方式,分别为多孔结构设计、多层结构设计、复合填料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材料 屏蔽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MQ 树脂对有机硅涂层的性能调控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孝炯 梁晟源 +2 位作者 桂雪峰 黄振祝 胡继文 《广州化学》 CAS 2020年第6期52-57,共6页
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使用六甲基二硅氧烷、正硅酸乙酯、甲基乙烯基二甲氧基硅烷,通过调整封端剂用量,在脱水缩合下获得了乙烯基含量不同的MQ硅树脂。将合成的乙烯基MQ树脂作为功能添加剂添加到有机硅离型剂中,充分搅拌后,以格拉辛纸... 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使用六甲基二硅氧烷、正硅酸乙酯、甲基乙烯基二甲氧基硅烷,通过调整封端剂用量,在脱水缩合下获得了乙烯基含量不同的MQ硅树脂。将合成的乙烯基MQ树脂作为功能添加剂添加到有机硅离型剂中,充分搅拌后,以格拉辛纸作为基材进行涂布操作,结果表明当添加乙烯基含量为2%的MQ树脂,剥离力提高30%~40%,同时其热固化速度快,热固化效率达到最高,End-Onset为3.28℃,有利于提高涂布效率;当添加乙烯基含量为1%的MQ树脂时,轻微脱硅时间提高45.45%,严重脱硅时间提高53.54%,说明其对离型性能具有明显的调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MQ树脂 有机硅涂层 有机硅离型剂 性能调控 剥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非甾体抗炎药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1
作者 李培英 赵嘉辉 +1 位作者 刘博 赖华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81-1787,1819,共8页
通过Radziszewski反应制备了聚咪唑醋酸盐离子液体(PAIL),并涂覆在氧化纤维素层析纸(Oxi-CFP)上得到萃取纸(Oxi-CFP@PAIL)。采用ATR-IR、TGA、SEM和AFM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PAIL制备条件对Oxi-CFP@PAIL吸附托美汀、酮洛芬、萘普生和... 通过Radziszewski反应制备了聚咪唑醋酸盐离子液体(PAIL),并涂覆在氧化纤维素层析纸(Oxi-CFP)上得到萃取纸(Oxi-CFP@PAIL)。采用ATR-IR、TGA、SEM和AFM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PAIL制备条件对Oxi-CFP@PAIL吸附托美汀、酮洛芬、萘普生和双氯芬酸4种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的影响。结果表明,PAIL通过化学键成功地附着在Oxi-CFP表面上,同时Oxi-CFP@PAIL耐折度明显提高。60℃下制得的PAIL(质量分数为5%)水溶液对Oxi-CFP进行浸泡,Oxi-CFP@PAIL上PAIL的负载量最大,并且其对4种NSAIDs的单位面积吸附量最大。将萃取水溶液中含有羧基的NSAIDs的萃取纸用体积分数均为1%的甲酸和乙酸铵(1mol/L)水溶液的乙腈溶液进行解吸,并用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HPLC-MS/MS)检测,Oxi-CFP@PAIL对4种NSAIDs回收率均>80%。该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在0.02~0.10μg/L和0.07~0.33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萃取 萃取纸 聚离子液体 非甾体抗炎药物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用环保型催化剂的性能及其动力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邰名扬 陈磊 +4 位作者 王晓飞 桂雪峰 涂园园 林树东 胡继文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参照,研究了异辛酸铋、新癸酸铋、十三烷酸铋、异辛酸锌四种环保型催化剂对异氰酸酯与羟基反应的催化效果、相对选择性及投料顺序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催化剂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四种环保型催化剂反应速率不同,... 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参照,研究了异辛酸铋、新癸酸铋、十三烷酸铋、异辛酸锌四种环保型催化剂对异氰酸酯与羟基反应的催化效果、相对选择性及投料顺序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催化剂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四种环保型催化剂反应速率不同,存在两个反应阶段。在60℃条件下,第一阶段十三烷酸铋的催化效果更好,第二阶段异辛酸铋的催化效果更好。通过计算不同反应体系的活化能、活化焓和活化熵,揭示了四种环保型催化剂的一些催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 聚氨酯 催化剂 有机铋 有机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固化剂及固化环氧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靓靓 许凯 +2 位作者 陈鸣才 曹现福 陈德宏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74-777,共4页
以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DDM)、苯甲醛和亚磷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含磷固化剂PM1和PM2,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PM1和PM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DDM,PM1,PM2分别固化双酚A型(DGEBA)环氧树脂,得到DGEBA-DDM,DGEBA-PM1,DGEBA-PM2... 以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DDM)、苯甲醛和亚磷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含磷固化剂PM1和PM2,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PM1和PM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DDM,PM1,PM2分别固化双酚A型(DGEBA)环氧树脂,得到DGEBA-DDM,DGEBA-PM1,DGEBA-PM2树脂,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TGA)和极限氧指数(LO I)对DGEBA-DDM,DGEBA-PM1,DGEBA-PM2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反应活性、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M2的反应活性比PM1低;DGEBA-DDM,DGEBA-PM1,DGEBA-PM2树脂的Tg分别为178,112,145℃;TGA结果表明,700℃时DGEBA-PM1和DGEBA-PM2树脂的成炭率分别为29%和35%,而700℃时DGEBA-DDM树脂的成炭率只有19%;DGEBA-PM1和DGEBA-PM2树脂的LO I值由DGEBA-DDM树脂的24%分别增至30%和35%,且阻燃性能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环氧树脂 阻燃 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高分子化的小分子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梅群波 杜乃婴 吕满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28-731,共4页
通过8-羟基喹啉的氯甲基化,预先合成5-氯甲基-8-羟基喹啉,在催化剂无水醋酸钠的作用下,再使之与双官能团的化合物氯乙醇反应,合成具有反应活性点的8-羟基喹啉的衍生物(C lCH2CH2OCH2-Hq),然后与含有A l3+,Zn2+,L i+的金属化合物及8-羟... 通过8-羟基喹啉的氯甲基化,预先合成5-氯甲基-8-羟基喹啉,在催化剂无水醋酸钠的作用下,再使之与双官能团的化合物氯乙醇反应,合成具有反应活性点的8-羟基喹啉的衍生物(C lCH2CH2OCH2-Hq),然后与含有A l3+,Zn2+,L i+的金属化合物及8-羟基喹啉经由配位反应,合成了可溶性的具有单反应活性点的小分子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这些配合物含有A lQ3,ZnQ2,L iQ基团),这类化合物可以接枝到高聚物上,得到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含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材料1。HNMR、FTIR、元素分析确定了小分子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的组成;紫外吸收光谱(UV)、光致发光光谱(PL)说明小分子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来自于A lQ3,ZnQ2,L iQ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 发光材料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凌有道 吕满庚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84-88,共5页
综述了液晶弹性体,主要是侧链液晶弹性体、主链液晶弹性体的合成方法,液晶弹性体的热弹性、光弹性、压电性、机械力场下的取向性、溶胀行为以及形变中内能与熵的作用等物理性质,介绍了其在人工肌肉、纳米机械、人工智能、形状记忆等方... 综述了液晶弹性体,主要是侧链液晶弹性体、主链液晶弹性体的合成方法,液晶弹性体的热弹性、光弹性、压电性、机械力场下的取向性、溶胀行为以及形变中内能与熵的作用等物理性质,介绍了其在人工肌肉、纳米机械、人工智能、形状记忆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前景及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弹性体 制备 物理性质 应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丙烯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梅群波 杜乃婴 吕满庚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4年第4期1-7,共7页
烯丙基氯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评述了烯丙基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 氯丙烯 衍生物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粒子/纤维增强耐高温加成型导热硅橡胶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月文 王斌 +1 位作者 郑周 张伟 《广州化学》 CAS 2015年第3期1-6,共6页
将纳米尺寸乙烯基甲基MQ硅树脂、硼酸酯偶联剂、微米级导热BN填料混杂在端乙烯基甲基硅油中,通过交联剂含氢甲基硅油、抑制剂乙炔基环己醇及Karstedt催化剂制备出具有室温流动性好、操作时间长的液体硅橡胶,探讨了体系的热交联固化增强... 将纳米尺寸乙烯基甲基MQ硅树脂、硼酸酯偶联剂、微米级导热BN填料混杂在端乙烯基甲基硅油中,通过交联剂含氢甲基硅油、抑制剂乙炔基环己醇及Karstedt催化剂制备出具有室温流动性好、操作时间长的液体硅橡胶,探讨了体系的热交联固化增强机理。通过玻璃纤维改性的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可提高1倍以上。随着BN掺量的增加,导热率大幅提升,导热率可达到1.9 W/(m·K),并且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能,此时10%的质量损失时的温度可达658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甲基MQ硅树脂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 高导热 耐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Q/环氧/BN增强加成型导热硅胶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月文 王斌 +1 位作者 郑周 张伟 《粘接》 CAS 2015年第12期60-63,41,共5页
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纳米级乙烯基甲基MQ硅树脂(VMQ)、硅烷偶联剂KH560、微米级导热填料BN混杂在端乙烯基甲基硅油中,通过加入交联剂(含氢甲基硅油)、抑制剂(乙炔基环己醇)及Karstedt催化剂制备了室温流动性好、操作时间长的液体导热硅... 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纳米级乙烯基甲基MQ硅树脂(VMQ)、硅烷偶联剂KH560、微米级导热填料BN混杂在端乙烯基甲基硅油中,通过加入交联剂(含氢甲基硅油)、抑制剂(乙炔基环己醇)及Karstedt催化剂制备了室温流动性好、操作时间长的液体导热硅胶,探讨了硅胶的交联固化增强机理。结果表明,通过VMQ改性的硅胶,拉伸强度和粘接强度显著提高,再经环氧改性后粘接强度可进一步提高到1.2 MPa。随着BN掺量的增加,热导率大幅提升。当乙烯基硅油质量份为100、VMQ为90、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为2、BN为60时,热固化形成的硅橡胶热导率可达到1.6 W/(m·K),质量损失10%时温度可达631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甲基MQ硅树脂 硅氢加成 高导热硅胶 耐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状和海绵状聚偏氟乙烯多孔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卜海军 于莲 +1 位作者 陈鸣才 许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3-246,共4页
利用倒相法在纯水和φ(ethano l)=20%、φ(ethano l)=40%的乙醇/水凝胶浴中分别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膜,通过SEM,DSC对这些薄膜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纯水凝胶浴中所成膜为指状多孔膜,随着凝胶浴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加,膜指状大... 利用倒相法在纯水和φ(ethano l)=20%、φ(ethano l)=40%的乙醇/水凝胶浴中分别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膜,通过SEM,DSC对这些薄膜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纯水凝胶浴中所成膜为指状多孔膜,随着凝胶浴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加,膜指状大孔逐渐消失,在φ(ethano l)=40%的乙醇/水凝胶浴中转变为海绵状多孔膜;指状多孔膜和海绵状多孔膜熔点相对于原料分别提高了3.9℃和3.5℃,而结晶度相对于原料分别提高了16.1%和13.5%。对成膜机理和结晶度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相法 聚偏氟乙烯 多孔膜 凝胶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包覆蒙脱土的乳液制备木材胶粘剂 被引量:8
20
作者 肖运彬 李志华 +3 位作者 梁晟源 胡继文 林树东 涂园园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23-2329,共7页
以环氧树脂E-51、三乙烯四胺、烯丙基缩水甘油醚、顺丁烯二酸酐、聚乙二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胶粘剂。采用有机蒙脱土对水性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将有机蒙脱土包覆在环氧树脂乳液粒子中以增强水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耐水性... 以环氧树脂E-51、三乙烯四胺、烯丙基缩水甘油醚、顺丁烯二酸酐、聚乙二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胶粘剂。采用有机蒙脱土对水性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将有机蒙脱土包覆在环氧树脂乳液粒子中以增强水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通过DLS、TEM对乳液的稳定性及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TGA、SEM、DSC、电子拉力机对复合胶粘剂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且研究了不同有机蒙脱土质量分数对乳液稳定性及复合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蒙脱土占环氧树脂最佳质量分数为6%,此时乳液粒径为164~824 nm,Zeta电位为?40 mV;与未改性胶粘剂相比,得到的复合胶粘剂干剪切强度提高了约94%,湿剪切强度提高了约196%,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 蒙脱土 乳液 复合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