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患者血糖检测历年水平变化及不同检验仪器检测结果比较研究
1
作者 谭家晶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1期1951-1952,共2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2000~2010年老年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比较不同检验仪器检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比较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血糖水平。方法:检验科与医院的体检中心合作,以社区65~80岁以上健康老年参加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从每年1000~200... 目的:回顾性研究2000~2010年老年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比较不同检验仪器检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比较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血糖水平。方法:检验科与医院的体检中心合作,以社区65~80岁以上健康老年参加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从每年1000~2000名体检对象中,排除糖尿病患者,每年随机选取406位研究对象,分析血糖的均值和标准差。研究的范围从2000年1月~2010年12月。结果:自2000~2010年,社区健康老年体检患者的血糖水平不断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历年的检验仪器设血,除了型号不同之外,检验的结果相当一致,检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也很高。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体检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明显的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不同型号检验仪器的检测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血糖平均水平逐渐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检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明显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血糖 检验仪器 体检 健康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石胜 陈健勇 +1 位作者 黄华兴 卢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30-531,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 89例肝硬化患者 (男 5 8例 ,女 3 1例 )和 3 0例健康人群 (男 19例 ,女 11例 )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胆红素、谷丙转氨酶 (ALT)、γ 谷氨酰转移酶 (GGT)的水平 ...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 89例肝硬化患者 (男 5 8例 ,女 3 1例 )和 3 0例健康人群 (男 19例 ,女 11例 )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胆红素、谷丙转氨酶 (ALT)、γ 谷氨酰转移酶 (GGT)的水平 ,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肝硬化Child -Pugh分级各级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 ,且随着ChildA、B、C分级的升高而递增 ,各级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对数值 )与肝硬化患者Child -Pugh得分呈负相关 (r =-0 3 92 4,P <0 0 1)。结论 :肝硬化患者随着肝损害程度的逐渐加重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升高 ,同型半胱氨酸可作为反映肝硬化患者肝损伤程度的生化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 蛋氨酸 中间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早期女性甲状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黄碧云 黄伟刚 +1 位作者 石胜 陈荣策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1879-1880,共2页
目的检测妊娠早期女性甲状腺功能,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656例妊娠早期女性作为妊娠组,100例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女性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 目的检测妊娠早期女性甲状腺功能,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656例妊娠早期女性作为妊娠组,100例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女性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以及促甲状腺素(TSH)的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妊娠组甲状腺疾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妊娠组,T4、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甲状腺疾病患病率高于非妊娠期健康育龄女性,妊娠并发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对孕妇进行定期甲状腺功能筛查对于改善母儿结局,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早期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病毒载量对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阮炳威 陆小蒟 +2 位作者 曾广忠 刘雁平 陈荣策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基线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ADV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基线HBV DNA水平不同将7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低病毒载量组(A组)44例和高病毒载量组(B组)28例。A组HBV DNA<1×107拷贝/毫升,B... 目的探讨不同基线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ADV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基线HBV DNA水平不同将7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低病毒载量组(A组)44例和高病毒载量组(B组)28例。A组HBV DNA<1×107拷贝/毫升,B组HBV DNA≥1×107拷贝/毫升,均应用ADV治疗,观察48周。结果在治疗12周、24周和48周时,A组HBV DNA水平分别为3.5±1.1lg拷贝/毫升、3.0±1.1lg拷贝/毫升和2.6±1.2lg拷贝/毫升,B组分别为3.8±1.3lg拷贝/毫升、3.6±1.3lg拷贝/毫升和3.1±1.4lg拷贝/毫升,其中仅在24周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A组HBV DNA阴转率为18.2%、HBeAg阴转率为15.2%,HBeAg血清转换率为9.1%、ALT复常率为54.5%,B组分别为3.6%、10.7%、10.7%、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A组HBV DNA阴转率为34.9%、HBeAg阴转率为27.9%,HBeAg血清转换率为11.6%、ALT复常率为86.0%,B组分别为14.3%、14.3%、10.7%、57.1%,仅ALT复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周A组HBV DNA阴转率为52.3%、HBeAg阴转率为45.5%,HBeAg血清转换率为6.8%、ALT复常率为90.9%,B组则分别为25.9%、11.1%、7.4%、70.4%,除HBeAg血清转换率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A组发生病毒学突破1例,B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线病毒载量是影响ADV治疗CHB疗效的重要因素,并可作为疗效预测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 被引量:12
5
作者 石胜 熊燕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395例围产期门诊病人和60例无糖尿病未妊娠妇女(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空腹血糖(FPG)测定、HbAlc测定和口服糖负荷试验(OGCT)三项检查,根据临床诊断将围产期妇...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395例围产期门诊病人和60例无糖尿病未妊娠妇女(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空腹血糖(FPG)测定、HbAlc测定和口服糖负荷试验(OGCT)三项检查,根据临床诊断将围产期妇女分为GDM组和非GDM组。结果GDM组29例,非GDM组有366例;非G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PG,OGCT和HbAlc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DM组FPG,OGCT,HbAlc水平与非GDM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GDM组FPG,OGCT,HbAlc阳性率分别为37.9%,79.3%,93.1%;HbAlc在GDM筛查中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阳性预示值分别为93.1%,98.4%,98.0%,81.8%,均明显高于FPG和OGCT。结论HbAlc水平测定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取血量少的特点,并且不易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可作为临床GDM诊断筛查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期糖尿病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表达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斌华 黄勇帆 项嘉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1期58-60,63,共4页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肺炎(MPP)患儿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表达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江门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MPP病例38例(MPP组),另选择非MP患儿28例为非MP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肺炎(MPP)患儿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表达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江门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MPP病例38例(MPP组),另选择非MP患儿28例为非MP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中不同辅助性T细胞亚群相关的细胞因子(INF-γ、IL-4及IL-17)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ELISA法检测MPP组患儿血清INF-γ为(60.93±17.88)ng/L,IL-4为(67.67±14.69)ng/L、IL-17为(72.64±33.80)ng/L,与对照组和非MP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PP组IL-4/IFN-γ比值为1.21±0.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肺炎患儿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临床上检查该类患者辅助性T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有助于检测患儿病情进展以及治的效果,有效改善患儿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TH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及与其病因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丹 任庆华 黄伟刚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695-2697,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不同病因分型的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方法 120例入选病例均在入院时进行TOAST和ASCO(表型)分型,24 h内测定血浆LPA含量,择期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评估脑血管病变,造影后重新校正TOAST和ASCO(表型)分型,治疗...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不同病因分型的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方法 120例入选病例均在入院时进行TOAST和ASCO(表型)分型,24 h内测定血浆LPA含量,择期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评估脑血管病变,造影后重新校正TOAST和ASCO(表型)分型,治疗后14 d复查血浆LPA含量分析不同亚型ACI血浆LPA水平的变化。结果在TOAST分型和ASCO分型ACI患者,心源性栓塞型的血浆LPA水平最高,其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闭塞最低,治疗14 d后,血浆LPA含量降至正常范围。结论血浆LPA在脑梗死急性期明显升高,且在不同类型ACI患者中含量有所不同,治疗14 d后ACI血浆LPA降低。血浆LPA水平可作为脑梗死病因诊断的参考指标并指导脑梗死的治疗及二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血磷脂酸 TOAST分型 ASCO(表型)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6PD缺陷症对恶性疟疾感染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江涛 林敏 +9 位作者 刘配芬 钟德善 谢东德 Santiago-m Monte-Nguba Juan Carlos Salas Ehapo Urbano Monsuy Eyi 杨立业 杨辉 詹小芬 杨惠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418-3421,共4页
目的:观察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不同表型对恶性疟原虫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式,将2012年雨季到马拉博地区医院就诊的2 690名比奥克岛当地居民纳入研究。用显微镜镜检、荧光定量PCR结合熔解曲线法检测疟原虫。... 目的:观察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不同表型对恶性疟原虫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式,将2012年雨季到马拉博地区医院就诊的2 690名比奥克岛当地居民纳入研究。用显微镜镜检、荧光定量PCR结合熔解曲线法检测疟原虫。用荧光斑点法及PCR-DNA测序鉴定G6PD缺陷症。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该人群的G6PD缺陷症的总发生率为9.22%,基因型均为G6PD*A-(c.202 G>A/c.376 A>G)。G6PD缺陷症体现出强烈的疟疾保护作用(P<0.05);不同性别和表型的G6PD缺陷者中,只有男性半合子对疟疾有保护作用(P<0.05),而女性杂合子组与女性纯合子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6PD缺陷症的男性半合子表型能够减低恶性疟疾感染的风险,但是其机制尚未明确,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恶性 G6PD缺乏症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血清和血浆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石胜 黄华兴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1-61,共1页
目的 了解新生儿血清和血浆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的差别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日立HI TACHI- 70 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81例新生儿的血清和血浆的LDH活性 ,同时测定血清和血浆的血小板 (Plt)、白细胞数 (WBC)、红细胞数 (RBC)及... 目的 了解新生儿血清和血浆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的差别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日立HI TACHI- 70 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81例新生儿的血清和血浆的LDH活性 ,同时测定血清和血浆的血小板 (Plt)、白细胞数 (WBC)、红细胞数 (RBC)及血红蛋白 (Hb)含量。结果 血浆LDH活性、Plt明显高于血清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均 <0 0 1 )。结论 临床检测中当用血浆代替血清进行新生儿LDH活性测定时 ,要特别注意Plt的污染问题 ,以免误导临床医生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血清 血浆 乳酸脱氢酶 活性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发光法检测CA199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荣策 石胜 黄伟刚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9期122-122,共1页
目的 了解血清糖类抗原 199(CA -199)水平与胰腺疾病的关系 ,探讨其在胰腺癌与胰腺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 5 3例正常人、3 9例胰腺炎和 2 1例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A -199水平 ,并进行分析。结果 胰腺炎... 目的 了解血清糖类抗原 199(CA -199)水平与胰腺疾病的关系 ,探讨其在胰腺癌与胰腺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 5 3例正常人、3 9例胰腺炎和 2 1例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A -199水平 ,并进行分析。结果 胰腺炎患者血清CA -199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 ,检测结果和阳性率都比对照组偏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而胰腺癌患者血清CA -199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且阳性率达 10 0 %。结论 检测血清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发光法 CA-199 胰腺癌 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伟刚 陈荣策 陈福佳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12期91-92,2,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的水平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71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ysC的水平,并根据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分组,比较各患者组及对照组(包括40例健康体...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的水平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71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ysC的水平,并根据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分组,比较各患者组及对照组(包括40例健康体检者和48例非结直肠癌的肠道疾病患者)中CysC含量的变化。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ysC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肿瘤的发展,患者血清CysC的含量逐渐上升;在高分化肿瘤中,CysC的含量高于低分化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含量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明显增高,并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提示血清CysC水平的变化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结直肠癌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及米诺地尔酊治疗斑秃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α、IL-12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国泉 邓盈军 +3 位作者 黄河 范元 陈利明 陈明春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2127-2129,共3页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及米诺地尔酊治疗斑秃疗效评价及其对血清TNF-α、IL-12影响的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可随访的86例斑秃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仅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及5%米诺地尔...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及米诺地尔酊治疗斑秃疗效评价及其对血清TNF-α、IL-12影响的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可随访的86例斑秃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仅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及5%米诺地尔酊外用,治疗组选取白芍总苷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及米诺地尔酊皮损外用治疗,进行科学统计分析,以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TNF-α、IL-12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2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脱发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白芍总苷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及米诺地尔酊治疗斑秃,疗效安全,无增加明显不良反应,充分改善血清TNF-α、IL-12水平,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卡介菌多糖核酸 斑秃 血清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伟刚 高国全 +1 位作者 杨中汉 陈福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59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ED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59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均可...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59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ED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59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均可检测出PEDF mRNA的表达,结直肠癌组织中PEDF的表达量为(5.64±0.66)拷贝数/μg,癌旁组织中PEDF的表达量为(6.88±0.67)拷贝数/μg(P=0.007)。早期(Dukes A、B期)结直肠癌患者和肿瘤分化程度高者PEDF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晚期(Dukes C、D期,P=0.003)和肿瘤分化程度低者(P=0.010)。结论 PEDF mRNA的水平与结直肠癌的形成密切相关,初步结果显示PEDF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聚合酶链反应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利明 王伟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5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12例ACI患者(包括轻型38例、中型39例、重型35例)和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①治疗前ACI患者hs-CRP含量为...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12例ACI患者(包括轻型38例、中型39例、重型35例)和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①治疗前ACI患者hs-CRP含量为(13.28±2.39)mg/L,治疗两周后为(2.91±1.08)mg/L,正常对照组hs-CRP含量为(2.58±0.65)mg/L。经统计学处理,ACI患者治疗前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两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②轻型脑梗死组hs-CRP含量为(6.97±3.98)mg/L,中型脑梗死组hs-CRP含量为(15.12±7.98)mg/L,重型脑梗死组hs-CRP含量为(21.31±11.27)mg/L。各组间血清hs-CR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s-CRP含量与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676,P<0.01)。结论hs-CRP含量与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3及其配体Gal-9在宫颈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秀兰 古杰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及其配体半乳凝素9(Gal-9)在宫颈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江门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5例上皮癌样病变(CIN)组、56例宫颈鳞癌(SCC)组的组织和血清样本,其中SCC组按癌...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及其配体半乳凝素9(Gal-9)在宫颈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江门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5例上皮癌样病变(CIN)组、56例宫颈鳞癌(SCC)组的组织和血清样本,其中SCC组按癌组织分化程度又分为低分化癌(PSCC)组17例,中分化癌(MSCC)组18例,高分化癌(WSCC)组21例,并收集同期25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RT-PCR方法检测不同组织样本中Tim-3及Gal-9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Gal-9的表达。结果采用Western blot、RT-PCR方法检测Tim-3和Gal-9的表达显示CIN组高于对照组,SCC组高于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mRNA表达随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增加,具体表现为WSCC组>MSCC组>PS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Gal-9在SCC血清中高于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分化越高,Tim-3和Gal-9的表达越强,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结论 Tim-3及其配体Gal-9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可作为宫颈鳞癌临床诊断及预后的有意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病理分级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半乳凝素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的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炎添 苏雪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323-1324,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患者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活性。方法采用G6PD活性定量测定,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检测对人群进行初筛,同时采用全自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初筛人群的α-地贫以及β-地贫类型,并对...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患者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活性。方法采用G6PD活性定量测定,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检测对人群进行初筛,同时采用全自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初筛人群的α-地贫以及β-地贫类型,并对其G6PD活性值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人群、单纯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合并地贫、轻型α-地贫、轻型β-地贫、重型β-地贫、血红蛋白H(HbH)病以及α-地贫合并β-地贫各组间G6PD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类型地贫患者的G6PD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地贫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败血症时血清转铁蛋白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石胜 熊燕 黄华兴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败血症不同分级时血清转铁蛋白 (TRF)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 3 8例不同分级败血症患儿和 2 4例健康儿童血清TRF的水平 ,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分级败血症患儿血清TRF水平均低... 目的 :探讨小儿败血症不同分级时血清转铁蛋白 (TRF)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 3 8例不同分级败血症患儿和 2 4例健康儿童血清TRF的水平 ,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分级败血症患儿血清TRF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有极显著性 (均为P <0 .0 1) ;随着败血症病情的加重 ,其血清TRF水平进一步下降 ,差异有极显著性 (均为P <0 .0 1)。结论 :TRF可以作为反映细菌感染和机体防御功能状态的一种比较敏感的生化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儿童 转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胆碱酯酶的检测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荣策 黄伟刚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测定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56例经肠镜活检或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血清中胆碱酯酶的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男性结肠...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测定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56例经肠镜活检或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血清中胆碱酯酶的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男性结肠癌患者血清CHE含量为4015.52±818.87U/L,正常组为7877.90±1769.38U/L,两者差异显著(P<0.01);26例女性患者血清CHE含量为3879.03±715.34U/L,正常组为6384.90±1315.37U/L,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CHE活性测定可作为诊断结肠癌的标志物,对结肠癌患者的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酯酶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指标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冯秀兰 古杰超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6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将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CAP患者按病情分为轻症、中症、重症3组,轻症肺炎组2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将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CAP患者按病情分为轻症、中症、重症3组,轻症肺炎组29例,中症肺炎组25例,重症肺炎组36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24 h内空腹抽血检测PCT、hs-CRP和WBC水平,统计轻、中、重症肺炎组的PCT、hs-CRP、WBC水平、阳性率及其相关性。结果轻症、中症、重症肺炎组PCT、hs-CRP和WBC水平均有所升高[PCT(μg/L):0.49±0.26、6.92±5.42、41.62±23.82,hs-CRP(mg/L):71.96±39.15、98.39±45.94、145.62±54.49,WBC(×109/L):10.64±3.20、12.31±3.34、15.36±4.36];重症肺炎组PCT、hs-CRP和WBC水平较轻症和中症肺炎组明显升高,中症肺炎组较轻症肺炎组明显升高(P均<0.05)。轻症、中症、重症肺炎组之间PCT和hs-CRP阳性率达100%,WBC阳性率达97.2%,高于轻症和中症肺炎组。相关分析显示,3项指标之间均呈正相关;轻症肺炎组PCT与hs-CRP、WBC及hs-CRP与WBC的r值分别为0.564、0.477、0.263,中症肺炎组分别为0.595、0.553、0.513,重症肺炎组分别为0.955、0.705、0.896,其中PCT与hs-CRP的r值最高(达0.955)。结论 PCT、hs-CRP和WBC水平升高与CAP病情严重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在重症肺炎中这3项指标之间全部呈高度正相关,这有助于CAP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社区获得性肺炎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O及GMP-140水平与梗死面积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20
作者 王丹 朱浩佳 +1 位作者 卢岑 王小朝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707-709,共3页
目的探讨梗死面积不同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硝酸还原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吸附法测定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NO及GMP-140水平,并分别和41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同... 目的探讨梗死面积不同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硝酸还原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吸附法测定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NO及GMP-140水平,并分别和41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将脑梗死的血浆NO及GMP-140水平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NO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NO含量与梗死灶大小明显负相关(P<0.01);脑梗死组患者血浆GMP-140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GMP-140含量与梗死灶呈正相关。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O和GMP-140之间没有直线相关性(r=0.067,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血浆NO及GMP-140水平的测定,对估计梗死灶面积与病情有很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一氧化氮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