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门市公交司机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认知度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钟娅 丁志军 +4 位作者 张鲁 李林 唐冰 李爱爱 陈木兰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8期170-172,共3页
目的调查了解江门市公交司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以及疾病的认知度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体检的310例江门市公交司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统计MS患病情况,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研究对象对MS疾病的认... 目的调查了解江门市公交司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以及疾病的认知度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体检的310例江门市公交司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统计MS患病情况,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研究对象对MS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 310例公交司机中共检查出76例患有MS,患病率为24.51%,其中以中心肥胖组分的检出率最高(26.45%),MS及各个组分(如中心肥胖、高血糖、高血压、TG异常)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P<0.05)。江门市公交司机对MS的认知度普遍较低,仅有"血压高、血糖高的危害"一项的了解率超过30%,其余项目的了解率均不足30%。结论江门市公交司机的MS患病率较高,而对疾病的认知度却普遍偏低。因此要加强疾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疾病相关知识认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降低MS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司机 代谢综合征 认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老年骨伤病人功能锻炼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素珍 《现代护理》 2002年第5期380-380,共1页
目的 使老年骨伤病人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达到功能恢复。方法 分析本科近两年老年骨伤病人为何不能进行合理有效功能锻炼并制定对策。结果 影响老年骨伤病人功能锻炼的主要原因有:病人方面的疼痛、肿胀、活动无耐力、知识缺乏、... 目的 使老年骨伤病人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达到功能恢复。方法 分析本科近两年老年骨伤病人为何不能进行合理有效功能锻炼并制定对策。结果 影响老年骨伤病人功能锻炼的主要原因有:病人方面的疼痛、肿胀、活动无耐力、知识缺乏、局部外固定的影响以及消极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方面的责任心不强、知识缺乏及人员相对不足。结论 主要针对以上两方面原因并制定对策就能使老年骨伤病人的功能恢复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 老年病人 功能锻炼 原因 对策 骨伤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肌肉刺激联合本体感觉综合训练应用于早期膝骨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张小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3947-3949,共3页
目的:探讨深层肌肉刺激联合本体感觉综合训练应用于早期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症状缓解以及对平衡功能、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2023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早期KOA患者分为刺激组47例与联合组47例,刺... 目的:探讨深层肌肉刺激联合本体感觉综合训练应用于早期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症状缓解以及对平衡功能、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2023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早期KOA患者分为刺激组47例与联合组47例,刺激组采用深层肌肉刺激干预,联合组采用深层肌肉刺激联合本体感觉综合训练干预,干预周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和膝关节位置觉、运动觉的差异。结果:干预3个月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NRS评分低于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BBS评分高于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AAR值、TDPM值小于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层肌肉刺激联合本体感觉综合训练能够缓解KOA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的平衡功能和本体感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肌肉刺激 本体感觉 膝骨关节炎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驳骨丸对内源性bFGF分泌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强 王希平 +2 位作者 李鄂 叶丽燕 刘英杰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分子学角度研究活血驳骨丸促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内源性分泌,以了解中医药在骨折后促进机体骨折愈合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驳骨丸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骨折后不同时期的内源性bFGF含量。结果:在伤后的... 目的:分子学角度研究活血驳骨丸促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内源性分泌,以了解中医药在骨折后促进机体骨折愈合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驳骨丸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骨折后不同时期的内源性bFGF含量。结果:在伤后的8、14d时驳骨丸治疗组的bF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驳骨丸可以促进内源性bFGF分泌,刺激骨折端毛细血管的生长,为骨折端提供必要的血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驳骨丸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6
5
作者 陈仲骅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0期188-18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病例资料。结果经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随后进行6~3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56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 目的研究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病例资料。结果经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随后进行6~3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56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膝关节功能评分:优22例,良24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2.1%。结论本手术方法固定牢固,创伤性小,可以有效降低致残率,肢体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内固定 植骨 胫骨平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抱滚法配合特定功能锻炼对腰椎滑脱症患者的影响
6
作者 张志勇 罗明 +5 位作者 陈伟明 吴蔼萍 贾海升 刘英杰 谭鹏 张小容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第6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抱滚法配合特定功能锻炼对腰椎滑脱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伤7区2020年1月~2022年1月90例腰椎滑脱症住院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抱滚法配合特定功能锻炼,对照组开展常规功能锻... 目的:探讨抱滚法配合特定功能锻炼对腰椎滑脱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伤7区2020年1月~2022年1月90例腰椎滑脱症住院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抱滚法配合特定功能锻炼,对照组开展常规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3%(42/45),对照组仅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腰椎功能(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抱滚法配合特定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降低疼痛感,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抱滚法 特定功能锻炼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不难
7
作者 马常青 《医师在线》 2018年第6期40-40,共1页
小朋友玩着正高兴,突然胳膊抬不起来了,X线片显示没有骨折,也没有脱位,最多是局部“软组织略有肿胀”.其实,这是一种常见的骨科运动损伤性疾病,俗称“牵拉肘”,医学名词“桡骨小头半脱位”.
关键词 桡骨小头半脱位 运动损伤性疾病 小儿 复位 医学名词 X线片 软组织 牵拉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单开门手术入路对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欣 林俊桂 +6 位作者 赵衍斌 周非非 刁垠泽 潘胜发 夏天 王少波 孙宇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347-354,共8页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RAS)进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RAS)进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行经肌间隙入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58例患者列为经肌间隙入路组,行传统后正中入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58例患者列为后正中入路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日和第2日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手术前后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变化、颈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arthel指数和脊髓功能改善率等。结果:经肌间隙入路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后正中入路组[(119.5±46.1)min vs.(68.1±11.4)min,P<0.05]。经肌间隙入路组留置引流管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日和第2日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等均明显低于后正中入路组[(2.21±0.52)d vs.(4.14±1.05)d,(1.05±0.29)d vs.(1.83±0.82)d,(5.16±1.84)d vs.(6.17±1.26)d,(116.5±76.2)mL vs.(172.6±66.2)mL,(110.5±55.3)mL vs.(226.8±70.4)mL,(50.6±35.2)mL vs.(69.0±21.8)mL,(171.6±98.5)mL vs.(377.3±125.9)mL,均P<0.05]。经肌间隙入路组术后白蛋白水平降低值低于后正中入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肌间隙入路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值低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肌间隙入路组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出院时Barthel指数与后正中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肌间隙入路组术后颈肩痛VAS低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传统后正中入路,经肌间隙入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少、留置引流管时间短、下地和出院时间早等优点,可以明显缩短围手术期ERAS进程、提高康复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肌间隙入路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述祥 刘彦 +1 位作者 区文欢 陈丽君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239-244,共6页
目的探讨引起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伤科二区在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418例,其中男性182例(43.5%),女性236例(56.5%),年龄75~99... 目的探讨引起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伤科二区在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418例,其中男性182例(43.5%),女性236例(56.5%),年龄75~99岁,平均(82±6)岁,根据是否出现PPC进行分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前并存病、待术时间、血气分析和肺通气功能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示组间年龄x^2=12.473,P=0.001)、麻醉方式x^2=36.721,P<0.001)、术前并存病x^2=16.724,P<0.001)、待术时间(t=4.872,P=0.041)、血气分析x^2=26.341,P<0.001)、肺通气功能x^2=35.43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85岁组PPC发生率高于年龄<85岁组,OR值为3.673(95%CI:1.684,7.615);待术3~4 d组和5~7 d组和PPC发生率高于1~2 d组(OR:13.349,95%CI:5.391~23.819;OR:16.579,95%CI:6.324~37.324);术前并存病≥3组PPC的发生率高于≤2组(OR:4.069,95%CI:2.024~8.182);全麻组PPC发生率高于椎管内麻醉组(OR:3.579,95%CI:1.848~8.608);血气分析异常组PPC发生率高于血气分析正常组(OR:9.842,95%CI:2.338~7.421);肺通气功能异常组PPC发生率高于肺通气功能正常组(OR:11.384,95%CI:3.652~9.352)。结论高龄、术前并存病≥3种、待术时间长、全身麻醉以及血气分析异常和肺通气功能异常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PPC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骨折 肺功能测定 血气分析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体质量指数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述祥 刘彦 +1 位作者 区文欢 陈丽君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17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暨南大学附属江门中医院)骨伤科二区采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8...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暨南大学附属江门中医院)骨伤科二区采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BMI值将这些患者分为肥胖组(BMI≥25.0 kg/m^2)31例和非肥胖组(BMI<25.0 kg/m^2)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失血量、疼痛、术后负重时间、术后疗效、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无肺栓塞。所有患者均获12~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3±2.4)个月。肥胖组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1057±87)m L,显著高于非肥胖组(863±69)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57,P<0.05)。肥胖组Harris评分为(78.4±3.1)分,优良率为75.6%;非肥胖组为(86.1±3.2)分,优良率为90.3%,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215,P<0.05)。肥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9%(4/31),非肥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3/37),两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4.470,P>0.05)。肥胖组开始负重时间为(35±3)d,晚于非肥胖组(18.7±1.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28,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一种较好手术方法,体质量指数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在于肥胖人群术后疗效略差于非肥胖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