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专科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措施对焦虑症患者病情症状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小青 张凤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0期346-347,共2页
目的分析精神专科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措施对焦虑症患者的病情症状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专科开放性病房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4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开放性... 目的分析精神专科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措施对焦虑症患者的病情症状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专科开放性病房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4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情症状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HAMA评分、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焦虑症患者病情具有有利影响,可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为一种比常规护理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专科 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 焦虑症 病情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暴力技能培训在精神科护士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何芳梅 曾小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9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究防暴力技能培训在精神科护士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7月由广州惠爱医院防暴小组专家成员和我院防暴小组成员对本院50名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防暴力技能培训。观察培训后6个月(2017年1—6月)的暴力事件发生情况、护士受伤... 目的探究防暴力技能培训在精神科护士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7月由广州惠爱医院防暴小组专家成员和我院防暴小组成员对本院50名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防暴力技能培训。观察培训后6个月(2017年1—6月)的暴力事件发生情况、护士受伤程度、患者或家属投诉率,并与2016年同期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暴力事件发生率、护士受伤程度明显比培训前降低,患者或家属投诉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防暴力技能培训能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护士的受伤程度,保障护士的人身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暴力技能 培训 精神科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联合查房在精神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玉华 曾小清 钟丽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5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查房在精神科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自2015年6月~2016年5月住院患者,患者月床平均数累计共1075例进行研究。对新入院患者、重点、难点患者开展医护联合查房,就开展前后6个月,采用优质护理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病...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查房在精神科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自2015年6月~2016年5月住院患者,患者月床平均数累计共1075例进行研究。对新入院患者、重点、难点患者开展医护联合查房,就开展前后6个月,采用优质护理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病房意外事件发生率调查表,以及自制家属满意度调查表和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4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医护联合查房开展后,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护士自我工作满意度,降低了科室意外事件发生率。开展前后对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联合查房更有利于医、护、患三方沟通,促进了"交流-协作-互补"型医护关系建立,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减少了意外事件发生,提升了护士自我价值感,增加了科室团队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医护联合查房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姜建茂 陈泽群 +1 位作者 陈泽英 吴广兵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9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收治的13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收治的13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细节思维管理法。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护理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护理技能素质、安全护理质量、物品管理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质量管理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2%,低于对照组的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思维管理法,有助于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思维管理法 精神科 护理管理质量 满意度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行反思日记法对精神科低年资护士能力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玉华 曾小清 李彩玲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2期299-300,共2页
目的:分析反思日记法的应用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能力培养中的意义。方法:抽取精神科40名低年资护士随机分组,研究组护士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实行反思日记法培训,对照组护士实施常规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各考核的提高程度、同事评分。结... 目的:分析反思日记法的应用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能力培养中的意义。方法:抽取精神科40名低年资护士随机分组,研究组护士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实行反思日记法培训,对照组护士实施常规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各考核的提高程度、同事评分。结果:培训后研究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处理能力考核得分、同事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实行反思日记法培训,有利于改变其思维模式,提高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日记法 精神科 低年资护士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评估量表对减少精神科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率作用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玉华 钟丽萍 陈红茹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12期140-141,共2页
目的分析评价运用风险评估量表对减少精神科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精神一科收治的精神疾病男性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评价运用风险评估量表对减少精神科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精神一科收治的精神疾病男性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针对预测结果中有风险发生高危行为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计算并比较其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0%和2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病房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在患者住院期间运用风险评估量表进行风险评估,能够有效对患者的高危行为进行预测,并通过针对性、预防性措施的实施降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病房 不良事件发生率 风险评估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泽群 黄菊娟 +3 位作者 曹允贞 尹竹芳 陈泽英 吴广兵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5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究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策,并评估其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共计88例,常规护理(对照组)、综合康复护理(观察组)均为44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目的探究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策,并评估其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共计88例,常规护理(对照组)、综合康复护理(观察组)均为44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对于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高患者个人及社会功能作用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住院患者 康复护理 BPRS评分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现状调查分析及风险防患 被引量:16
8
作者 何芳梅 许小玲 +1 位作者 刘舜华 巫焕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87-2089,共3页
目的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可能发生的复发风险进行防患。方法选择出院后1年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28例,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通过电话随访的方法进行复发现状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家庭资料... 目的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可能发生的复发风险进行防患。方法选择出院后1年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28例,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通过电话随访的方法进行复发现状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家庭资料、出院用药情况、复发情况、复发的原因、不依从的原因、社会功能等。分析其复发的主要原因,并对可能存在的复发风险进行防患。结果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后复发率为42.2%;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较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多;患者出院后社会功能恢复欠佳;影响患者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服药依从性、社会因素、经济状况和季节因素等。结论了解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现状,采取相应可能的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风险的防患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复发 分析 风险 防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内群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谢友许 邓晓苑 +3 位作者 李嘉 林伟成 张恒铭 王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10期1384-1385,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院内群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院内群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院内群体康复训练。结果:研究组的无复发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院内群体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复发,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精神分裂症 院内群体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联合帕利哌酮治疗青年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广兵 余为陆 +1 位作者 宋尚琪 刘嘉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9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探讨立哌唑联合帕利哌酮治疗青年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影响,探讨青年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新策略。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确诊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青年女性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观察探讨立哌唑联合帕利哌酮治疗青年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影响,探讨青年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新策略。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确诊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青年女性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仅给予帕利哌酮治疗,观察者组给予帕利哌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MoCA评分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Mo 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帕利哌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青年女性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可作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青年女性患者较理想的用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帕利哌酮 青年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凤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0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应用小组社... 目的:探讨应用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应用小组社交技能训练进行康复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PANSS评分和IPROS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以及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提前康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情复发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用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提升护理效果,有利于预后,对于稳定病情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社交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认知行为技术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凤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2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特定认知行为技术对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210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108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特定认知行为护理;对照组102例在... 目的:探讨特定认知行为技术对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210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108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特定认知行为护理;对照组102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治疗依从率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1,2个月后PANSS量表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予以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定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其用药依从性与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认知行为技术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行为风险评估和护理干预在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华 《中国临床护理》 2018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危害行为风险评估和护理干预对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5例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按住院号的单双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8例实施危害行为风险评估和基于危害行为风险评估的护理干预,对照组57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危害行为风险评估和护理干预对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5例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按住院号的单双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8例实施危害行为风险评估和基于危害行为风险评估的护理干预,对照组57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WHO残疾评定量表Ⅱ(WHO-DASⅡ)评分和观察危害行为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WHO-DASⅡ总分、各领域因子得分及危害行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的WHO-DASⅡ总分及理解与交流、自我照料、生活活动、社会参与的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吵架斗殴、吐痰、毁物、色情行为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危害行为的风险评估和护理干预对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理解与交流、自我照料、生活活动、社会参与等领域的功能有改善作用,有利于防止患者发生危害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精神障碍患者 危害行为 风险评估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调控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14
作者 张凤英 何芳梅 张小青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9期224-226,234,共4页
目的探讨焦虑调控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7年6月接诊的62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使用随... 目的探讨焦虑调控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7年6月接诊的62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经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焦虑调控训练,分析比较两组训练前、训练6周后的负面情绪,即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焦虑、抑郁状况予以评价。结果训练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周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调控训练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负面情绪,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调控训练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负面情绪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好精神病人家属的心理卫生宣教
15
作者 何芳梅 曾小清 朱桂芬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7X期99-100,共2页
目的:通过实施精神病人家属的心理卫生宣教,促进精神病人疾病康复,减少复发。方法:抽取30例精神病人在住院前、住院期间、出院后家属的心理卫生宣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0例家属对精神病人的康复感到满意,家属对我们实施的心理... 目的:通过实施精神病人家属的心理卫生宣教,促进精神病人疾病康复,减少复发。方法:抽取30例精神病人在住院前、住院期间、出院后家属的心理卫生宣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0例家属对精神病人的康复感到满意,家属对我们实施的心理卫生宣教和随访,满意度较高,较大程度上防止精神病人的复发,回归社会。结论:实施精神病人家属的心理卫生宣教,早发现、早治疗、和出院后的家属、周围人及社会的支持,是帮助精神病人康复,防止复发,回归社会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人 家属 心理卫生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献标 吴春香 肖永珍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7期106-107,110,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精神分裂症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全程综合心理行为干预,采用阳性和阴性...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精神分裂症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全程综合心理行为干预,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1]、生活质量量表(GQOLI)[1]、患者的情况调查表(一般情况、服药依从性、复发、再就业)评价患者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第1年PANSS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和GQOL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在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就业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全程心理行为干预能促进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行为干预 精神分裂症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谢育南 邝云航 +1 位作者 刘献标 罗华 《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77-378,共2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每组45例,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临床记忆量表(CMS)...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每组45例,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临床记忆量表(CMS)评定认知功能。结果阿立哌唑和利培酮疗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阿立哌唑组在WAIS-RC、CMS中各项得分均高于利培酮组。WAIS-RC中的算术、数字广度、积木、图形拼凑、图片排列、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总智商分,CMS中的指向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回忆和总分阿立哌唑组高于利培酮组,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与利培酮相比,阿立哌唑能更好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智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阿立哌唑 利培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献标 张瑜良 +1 位作者 何兰英 吴春香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8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与氟哌啶醇组各50例,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与氟哌啶醇组各50例,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氟哌啶醇组有效率为74%,显效率为38%;齐拉西酮组有效率为84%,显效率为72%。两组药物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两组治疗第4周末起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该两种药物对精神分裂症均有确切疗效,且安全性相对较高,齐拉西酮对症状的改善效果更好,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氟哌啶醇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及血清催乳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献标 吴春香 肖永珍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683-686,共4页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及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对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喹硫平组35例予喹硫平治疗,平均剂量(696.8±118.6)mg/d,舒必利组35例予舒必利治疗,平均剂量为(653.4±101....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及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对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喹硫平组35例予喹硫平治疗,平均剂量(696.8±118.6)mg/d,舒必利组35例予舒必利治疗,平均剂量为(653.4±101.3)mg/d。观察8周。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周末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RL水平,并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体重和体重指数(BMI),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PANSS总分及减分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不管男女,喹硫平组各时点的血清PRL水平和体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舒必利组在治疗第4、8周末的体重、体重指数及血清PRL值均显著高于喹硫平组(P<0.05或0.01)。结论: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舒必利相当,但对患者的体重及血清催乳素(PRL)水平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喹硫平 舒必利 体重 血清催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亚型分布及精神症状的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献标 吴春香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亚型分布及精神症状,为早期干预积累资料。方法:对80例首发和80例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精神检查,同时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然后对亚型分... 目的:分析比较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亚型分布及精神症状,为早期干预积累资料。方法:对80例首发和80例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精神检查,同时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然后对亚型分布和精神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均以偏执型和未定型为主,但首发组没有衰退期(型)患者,而复发组紧张型的比例较低(P<0.05);②两组间精神症状的检出率基本相似(P>0.05),但复发组的阴性症状检出率显著高于首发组(P<0.05);③BPRS总分及因子分、SAPS总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SANS总分则复发组显著高于首发组(P<0.01)。结论: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各有其特点,首发与复发的划分,在早期治疗指导、预后评估和复发预防方面仍有其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首发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