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林科院桉树专用肥规模化推广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曾令海 连辉明 +3 位作者 何波祥 何立平 蔡燕灵 黄玲 《广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4期59-62,共4页
通过调查桉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不同配置的肥料使用效果,分析总结了桉树栽培中肥料合理选择的实践意义。分析结果表明:在相等经济用量的情况下,桉树专用肥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能实现最大的投入产出效果;并能够达到增产、保持土壤养分... 通过调查桉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不同配置的肥料使用效果,分析总结了桉树栽培中肥料合理选择的实践意义。分析结果表明:在相等经济用量的情况下,桉树专用肥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能实现最大的投入产出效果;并能够达到增产、保持土壤养分平衡和地力维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专用肥 推广效果 评价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优良乡土阔叶树种选择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华南 林新 陈建新 《广东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37-41,共5页
大力发展优良乡土阔叶林是提高我省林分质量、生态功能等级和增加优质森林资源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我省优良乡土阔叶林造林树种选择 ,以及主要树种的适宜种植区域、立地条件要求和主要造林技术。
关键词 广东 生态公益林 乡土阔叶树种 树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的森林火灾与生物防火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毅 程庆荣 李云新 《广东林业科技》 2000年第1期20-24,共5页
分析了广东省的森林火灾状况和森林防火措施 ,系统探讨了目前生物防火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生物防火 广东 防火带 林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本种加勒比松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蔡坚 潘文 冯江 《广东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7-10,共4页
根据在广东省本种加勒比松主要分布区收集的林分标准地调查资料 ,通过参数拟合筛选模型 ,初步研究建立了本种加勒比松人工林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经验证该组模型精度达 94%以上 。
关键词 本科加勒比松 林分生长模型 收获模型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杉木无性系选育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广东省杉木无性系选育协作组 《广东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对广东省 16块 6~ 10年生的杉木无性系试验林生长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生长性状方差分析 ,无性系间生长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以上的试验林占 88.2 % ,各试验林最优无性系与最劣无性系的材积比值介于1.9~ 6 1.9之间 ,差异极显著 ;无性系树... 对广东省 16块 6~ 10年生的杉木无性系试验林生长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生长性状方差分析 ,无性系间生长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以上的试验林占 88.2 % ,各试验林最优无性系与最劣无性系的材积比值介于1.9~ 6 1.9之间 ,差异极显著 ;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重复力分别为 0 .6 5 3,0 .6 5 1和 0 .6 17,属于中上水平 ;遗传变异系数 ,材积 >胸径 >树高。当选择率为 0 .0 5 ,0 .10 ,0 .2 0时 ,材积的遗传增益依次为 4 9.86 % ,4 2 36 % ,33.88% ,现实增益依次为 10 5 .11% ,88.71% ,71.0 9% ,现实增益为遗传增益的两倍。按选择标准选择 ,有 78个无性系入选 ,入选率为 8.1% ,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平均增益分别为 2 5 .16 % ,31.2 6 %和93.90 %。无性系早期 (3~ 5年生 )选择至 6~ 10年生时的选准率为 6 3.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杉木 无性系 选育 生长性状 选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加勒比松遗传改良策略的探讨 被引量:17
6
作者 黄永权 赵奋成 《广东林业科技》 2000年第1期15-19,共5页
文章概述了我省于 2 0世纪 60年代开展的加勒比松引入及其一系列的遗传改良研究工作 :包括本种、洪都拉斯和巴哈马加勒比松的引种及种源试验 ;优树的选择及种子园营建技术 ;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并就过去在研究方向存在的问题 ,提出... 文章概述了我省于 2 0世纪 60年代开展的加勒比松引入及其一系列的遗传改良研究工作 :包括本种、洪都拉斯和巴哈马加勒比松的引种及种源试验 ;优树的选择及种子园营建技术 ;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并就过去在研究方向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的对策及具体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勒比松 遗传改良 种源试验 种子园建设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叶白千层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燕君 古佛政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4-76,共3页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分析了互叶白千层精油的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是松油醇-4、α-松油烯、γ-松油烯、1,8-桉叶油素。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精油 松油醇 松油烯 桉叶油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占相思的优化利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林绍奕 黄麟锋 刘磊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9,共4页
介绍了马占相思综合利用研究的概况。对用于制造中纤板、刨花板、细木工板芯板条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对马占相思优化利用的选择要点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马占相思 综合利用 优化利用 广东 乔木 人造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褐天牛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天牛霉纹斑叩甲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翌楠 杨忠岐 +1 位作者 黄焕华 范军祥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5-219,共5页
2003年至2006年对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进行了调查,在我国广东省首次发现了松褐天牛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天牛霉纹斑叩甲(Crypta-laus berus)。对天牛霉纹斑叩甲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在室内条件下,... 2003年至2006年对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进行了调查,在我国广东省首次发现了松褐天牛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天牛霉纹斑叩甲(Crypta-laus berus)。对天牛霉纹斑叩甲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在室内条件下,观察研究了该天敌的捕食能力。结果显示,1头叩甲幼虫在130d的发育期里,累计捕食、杀死了27头松褐天牛幼虫,之后开始化蛹;另1头叩甲幼虫在138d的发育期里,累计捕食、杀死了19头松褐天牛幼虫。叩甲幼虫可在松褐天牛坑道之间转移捕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天牛霉纹斑叩甲 天敌 形态特征 捕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竹实生苗无性系选育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裕霞 张光楚 +1 位作者 李兴伟 傅懋毅 《竹子研究汇刊》 2003年第1期23-27,共5页
报道了对麻竹实生苗生长状况和实生苗无性系选育方法的研究。通过人工授粉获得麻竹种子 ,用圃地培植及无菌播种组培两种方法培育麻竹实生苗无性系 ,结果表明 :1 )收集优良开花母株 ,利用人工授粉方法取得麻竹种子 ,可为优良无性系选育... 报道了对麻竹实生苗生长状况和实生苗无性系选育方法的研究。通过人工授粉获得麻竹种子 ,用圃地培植及无菌播种组培两种方法培育麻竹实生苗无性系 ,结果表明 :1 )收集优良开花母株 ,利用人工授粉方法取得麻竹种子 ,可为优良无性系选育培育较为优良的实生苗群体 ,有利于提高选育的有效性 ;2圃地培植的实生苗无性系在 1 6个月龄和 2 8个月龄时的生长显著相关 ,1 6个月龄时进行较大强度的无性系筛选 ,可靠性较大 ;3提早分株种植能加快实生苗无性系的总体生长与繁殖 ,利于加快无性系选育的进程 ;4无菌播种组培条件下 ,组培中无性系的生长特性与其移栽圃地后的生长特性十分相关 ,各无性系固有的生长特性在培养的 3~ 6个月间逐渐表现 ,可在此时进行离体早期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实生苗 无性系 选育 离体培养 生长性状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褐斑病研究简报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瑞屏 何立平 +1 位作者 吴爱萍 池云辉 《中南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八角 褐斑病 症状 病原菌 致病性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竹实生苗群体中无性系选育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裕霞 张光楚 +1 位作者 李兴伟 傅懋毅 《林业科技开发》 2003年第2期32-35,共4页
报道对麻竹实生苗生长状况和实生苗无性系选育方法的研究。通过人工授粉获得麻竹种子 ,用圃地培植及无菌播种组培两种方法培育麻竹实生苗无性系 ,结果表明 :收集优良开花母株 ,利用人工授粉方法取得麻竹种子 ,可为优良无性系的选育培育... 报道对麻竹实生苗生长状况和实生苗无性系选育方法的研究。通过人工授粉获得麻竹种子 ,用圃地培植及无菌播种组培两种方法培育麻竹实生苗无性系 ,结果表明 :收集优良开花母株 ,利用人工授粉方法取得麻竹种子 ,可为优良无性系的选育培育较为优良的实生苗群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实生苗 无性系选育 人工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马尾松产脂力和遗传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曾令海 王以珊 +6 位作者 阮梓材 何波祥 李铁华 戚梓英 连辉明 覃冀 钟秀兰 《广东林业科技》 1998年第2期1-6,共6页
对在信宜、河源、郁南三地营造的48个高脂马尾松优良家系,7~13年生时进行产脂力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地点间方差分量占27.14%,年度间方差分量则占36.00%,年度间比地点间差异更大。家系产... 对在信宜、河源、郁南三地营造的48个高脂马尾松优良家系,7~13年生时进行产脂力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地点间方差分量占27.14%,年度间方差分量则占36.00%,年度间比地点间差异更大。家系产脂力与bi值回归系数综合分析,48个家系可分为4种类型:(1)高产脂稳定型,占22.92%,产脂力比对照高17.60%;(2)高产脂非稳定型,占8.33%,产脂力比对照高21.01%;(3)中产脂型,占50.00%;(4)低产脂型占18.75%。建议多发展第1、2种类型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产脂力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马尾松优树松脂化学组分及其地理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何波祥 连辉明 +2 位作者 曾令海 阮梓材 黄平 《广东林业科技》 1999年第4期1-7,共7页
采用逐步回归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安徽6省( 区) 的274 株优树的产脂力、含油率、软化点和松香、松节油化学组分等18 个因子与经纬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子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地理变异:即随着纬... 采用逐步回归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安徽6省( 区) 的274 株优树的产脂力、含油率、软化点和松香、松节油化学组分等18 个因子与经纬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子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地理变异:即随着纬度的降低,产脂力、长叶松酸+ 左旋海松酸、新枞酸和去氢枞酸的含量由北向南递增;而含油率、莰烯、石竹烯、山达海松酸的含量则由北向南递减;并显示出产脂力与含油率和某些化学组分含量同时受经纬度的双重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松脂化学组分 地理变异 STRPREG C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种松扦插繁殖试验初报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应中 赵奋成 +6 位作者 李宪政 黄永达 廖树森 马锡运 黄永权 陈贰 全国栋 《广东林业科技》 1999年第3期1-8,共8页
通过近3年的杂种松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选用黄泥心土基质、穗条采下后浸于50mg/kg的台化牌植物生根促进剂溶液或1g/kg多菌灵溶液各0.5h或浸于1g/kg多菌灵溶液0.5h后蘸黄泥浆扦插等处理、在冬春季节光照充... 通过近3年的杂种松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选用黄泥心土基质、穗条采下后浸于50mg/kg的台化牌植物生根促进剂溶液或1g/kg多菌灵溶液各0.5h或浸于1g/kg多菌灵溶液0.5h后蘸黄泥浆扦插等处理、在冬春季节光照充足的圃地、穗条长6~14.5cm、顶端次生叶长5.5~13cm等条件下扦插生根率高;并且在穗条、管理措施、扦插季节等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部分家系的扦插生根率较稳定,可达到75%,最高达100%。大规模扦插试验平均生根率达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加勒比松 杂种松 扦插繁殖 采穗圃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专用肥促生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洪峰 曾令海 +4 位作者 祁述雄 唐洪辉 揭育泽 严福祥 黄华富 《广东林业科技》 2000年第2期16-21,共6页
对桉树专用肥促进林木生长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桉树专用肥与桉树人工林常用的复合肥 :肥Ⅰ (荷兰进口 )、肥Ⅱ (来自广西 )及肥Ⅲ (来自广州 )进行施肥生长效果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与肥Ⅱ、肥Ⅲ比 ,专用肥用作基肥 ,幼林生长量提... 对桉树专用肥促进林木生长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桉树专用肥与桉树人工林常用的复合肥 :肥Ⅰ (荷兰进口 )、肥Ⅱ (来自广西 )及肥Ⅲ (来自广州 )进行施肥生长效果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与肥Ⅱ、肥Ⅲ比 ,专用肥用作基肥 ,幼林生长量提高 2 4%以上 ;用作追肥 ,生长量提高 14 %以上。大面积推广施用桉树专用肥 ,1.5年生无性系林分各小班蓄积为 2 3~ 5 0m3 /hm2 ,实生苗林分各小班蓄积为 16~ 30m3 /hm2 ;2 .5年生林分各小班蓄积为 36~ 6 5m3 /hm2 ;3.5年生林分各小班蓄积为 6 5~ 6 9m3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专用肥 尾叶桉 促生效果 施肥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双亲本子代选择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阮梓材 胡德活 +7 位作者 陈仲 林新 黄永权 王华南 林军 李荣增 王远坤 李芬好 《广东林业科技》 1998年第1期1-9,共9页
对12块杉木双亲本子代测定林进行了方差分析,并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法)、性状水平分析法(PL法)、杂交优势效应、配合力(包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等方法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合间存在一定差异,优势组... 对12块杉木双亲本子代测定林进行了方差分析,并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法)、性状水平分析法(PL法)、杂交优势效应、配合力(包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等方法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合间存在一定差异,优势组合的生长量比对照的增益显著,一般配合力和母本效应十分显著,而超亲优势确实存在。杉木双亲本子代的选择,应以生长量增益为主要指标,结合杂种优势、特殊配合力和性状表现水平等因子综合考虑,可从参试的100个杂交组合中,再选择出有增益的优良组合中优良单株共22株,其家系和个体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累加增益预估值分别达到17.01%、20.96%和7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双亲本子代 增益 杂交优势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速生、优质及高产脂半同胞家系综合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连辉明 何波祥 +5 位作者 曾令海 王以珊 罗敏 罗瑞康 戚梓英 覃冀 《广东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1-6,共6页
以 1 5年生的半同胞家系马尾松子代林材料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马尾松树高、胸径、产脂力、木材基本密度和管胞长度各性状之间 ,除产脂力与管胞长度的遗传相关呈负相关 (rg=- 0 .1 582 )外 ,其他均表现为正相关。按不同的定向选择目... 以 1 5年生的半同胞家系马尾松子代林材料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马尾松树高、胸径、产脂力、木材基本密度和管胞长度各性状之间 ,除产脂力与管胞长度的遗传相关呈负相关 (rg=- 0 .1 582 )外 ,其他均表现为正相关。按不同的定向选择目标 ,对马尾松半同胞家系 5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无约束综合指数选择分析 ,结果有 2 4号 (信珠 1 )和 3号 (平台 8)两个家系表现最为突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半同胞家系 经济性状 指数选择 速生林 产脂力 综合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种第一代生长研究初报 被引量:40
19
作者 李宪政 赵奋成 +7 位作者 张应中 廖树森 黄永达 马锡运 罗区富 黄永权 王华南 张民兴 《广东林业科技》 1999年第1期1-7,共7页
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交子代具有显著大于湿地松纯种的生长量优势,与湿地松种子园后代相比,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的树高、材积平均增益分别为35.8%,244.6%;湿地松×本种加勒比松杂种的树高、材积增益分别... 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交子代具有显著大于湿地松纯种的生长量优势,与湿地松种子园后代相比,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的树高、材积平均增益分别为35.8%,244.6%;湿地松×本种加勒比松杂种的树高、材积增益分别为40.8%,210.9%。从中选择出的8个优良杂交组合,其树高、材积平均增益分别达50.8%和349.5%。文中还从理论上探讨了控制杂种优势的遗传因素、湿地松一般配合力与一般杂交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加勒比松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马尾松优良家系的多性状综合选择 被引量:8
20
作者 曾令海 王以珊 +7 位作者 阮梓材 连辉明 钟秀兰 覃冀 何波祥 李铁华 林国辉 戚梓英 《广东林业科技》 1998年第4期1-8,共8页
以13年生高产脂马尾松49个优良家系的子代测定林资料,采用稳健主分量(ROPCA)方法,对以产脂力为主的11个性状因子(产脂力、性状表现水平值、产脂力增益、bi、S2di、S(1)i、S(2)i、Wi值及树高、胸径、... 以13年生高产脂马尾松49个优良家系的子代测定林资料,采用稳健主分量(ROPCA)方法,对以产脂力为主的11个性状因子(产脂力、性状表现水平值、产脂力增益、bi、S2di、S(1)i、S(2)i、Wi值及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家系可分为4种类型,即第Ⅰ类:高产脂稳定型,共10个家系,产脂力增益20.59%;第Ⅱ类:中产脂变动型,共14个家系,产脂力增益3.45%;第Ⅲ类:中产脂高材积稳定型,共10个家系,其材积增益可达12.71%,产脂力增益5.41%;第Ⅳ类其它类型。建议如从产脂考虑,可多发展第Ⅰ种类型,从脂材两用考虑,可发展第Ⅲ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优良家系 多性状 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