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C联合可来福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琦 孙金凤 《中原医刊》 2006年第11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联合可来福在神经外科长期住院病人当中具有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取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进行PICC置管并联合可来福输液技术。观察置管的并发症,平均留置时间,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可能,减少护士的...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联合可来福在神经外科长期住院病人当中具有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取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进行PICC置管并联合可来福输液技术。观察置管的并发症,平均留置时间,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可能,减少护士的相关工作量,经济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100例被调查者当中有8例发生并发症,平均留置时间为44.5d,护士平均操作时间13.5m in。结论PICC联合可来福输液技术在神经外科长期住院病人当中具有应用价值,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神经外科 可来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70例急性期与康复期护理干预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琦 翁秀珍 杨炳湖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32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与康复期护理效果。方法CT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后,需手术者行开颅手术。结果70例均为发病后6h内急诊手术,其中,基底节区出血31例,小脑出血10例,丘脑出血5例,单纯脑室内出血11例,混合型出血6例,脑皮层下出血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与康复期护理效果。方法CT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后,需手术者行开颅手术。结果70例均为发病后6h内急诊手术,其中,基底节区出血31例,小脑出血10例,丘脑出血5例,单纯脑室内出血11例,混合型出血6例,脑皮层下出血7例;行急性期和康复期护理干预。出院时完全治愈33例,遗留轻偏瘫、生活尚能自理者28例;重残5例;持续植物状态3例;死亡1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直接影响患者远期效果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急性期 康复期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术中冰冻切片126例病理诊断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冰 荆国杰 +1 位作者 杨清绪 甘启焕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6期3161-3161,共1页
关键词 脑肿瘤/外科学 脑肿瘤/病理学 冷冻超薄切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治疗体会
4
作者 晏广 张学军 荆国杰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内诊治的103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调查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血肿部位和血肿量以及CT检查,探讨了钻孔冲洗引流及开颅清除血肿的疗效。结果该组病例50岁以上占67.0%,中位...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内诊治的103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调查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血肿部位和血肿量以及CT检查,探讨了钻孔冲洗引流及开颅清除血肿的疗效。结果该组病例50岁以上占67.0%,中位病程4.5周,头痛、恶心、呕吐以及视乳头水肿仍是最常见表现。头颅CT检查提示大多数慢性硬脑膜血肿的CT密度较低,和引流的液态血性液体相一致。92例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方法,其中85例愈合过程平稳,另7例予以再次钻孔引流或开颅清除血肿;其余11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9例恢复平稳,另2例遗有轻偏瘫和不完全性运动失语。结论经颅钻孔冲洗引流被认为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部分液化不佳的多房分隔型血肿仍需要开颅清除血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引流 开颅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定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脓肿20例
5
作者 荆国杰 杨魁元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49-250,共2页
目的:如何提高脑脓肿穿刺抽吸治疗的准确度,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对20例脑脓肿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刺穿刺抽吸治疗的方法和结果.结果:20例患者除1例因术前已发生脑疝,术后又发生败血症死亡外,其余均治愈.结论:采用CT定位... 目的:如何提高脑脓肿穿刺抽吸治疗的准确度,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对20例脑脓肿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刺穿刺抽吸治疗的方法和结果.结果:20例患者除1例因术前已发生脑疝,术后又发生败血症死亡外,其余均治愈.结论: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穿抽吸治疗脑脓肿,具有定位准确,穿刺安全,并可置入引流管,并发症少的优点,对于直径较小的脑脓肿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定位 立体定向 治疗 脑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定位立体定向治疗脑脓肿20例
6
作者 祝刚 荆国杰 杨魁元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0年第3期299-299,共1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脑脓肿穿刺抽吸治疗的准确度,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我科自1997年1月至2000年3月对20例脑脓肿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治疗的方法和结果。结果:20例患者除1例因术前已发生脑疝术后又发生败血症死... 目的:进一步提高脑脓肿穿刺抽吸治疗的准确度,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我科自1997年1月至2000年3月对20例脑脓肿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治疗的方法和结果。结果:20例患者除1例因术前已发生脑疝术后又发生败血症死亡外,其余均治愈。结论: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治疗脑脓肿具有定位准确,穿刺安全,并可置入引流管,并发症少的优点,对于直径较小的脑脓肿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定位 立体定向 脑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
7
作者 黄小山 杨炳湖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3期313-314,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6-10~2009-11入住我科并行颅骨缺损修补术80例,其中使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49例,传统普通钛网修补31例,调查每例患者对术后外观的满意度及统计不同手术材料相应... 目的:探讨数字化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6-10~2009-11入住我科并行颅骨缺损修补术80例,其中使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49例,传统普通钛网修补31例,调查每例患者对术后外观的满意度及统计不同手术材料相应手术时间。结果: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手术时间为50.2 min^72 h,平均为60.4 min,术后外观满意度为98%;传统手工钛网塑形修补术耗时1.5~100 min,平均83.5 min,术后外观满意度为84%。两种材料在手术耗时及病人术后外观满意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耗时短且具有术后病人外观满意度高的特点。结论:采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能最大限度恢复患者外形,提高病人对术后外观的满意程度,简化操作程序,减少手术时间,是一种值得推荐应用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修补术 钛网塑形 手术时间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肿瘤21例手术治疗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永杰 晏广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4年第3期30-31,共2页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院过去10年来对21例椎管内肿瘤的手术疗效结果。结果:本组21例椎管内肿瘤,其中椎管内硬膜外肿瘤4例,硬脊膜下髓外肿瘤15例,髓内肿瘤2例;颈段5例,胸段10例,腰段6例;术后病理分型脊膜瘤7...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院过去10年来对21例椎管内肿瘤的手术疗效结果。结果:本组21例椎管内肿瘤,其中椎管内硬膜外肿瘤4例,硬脊膜下髓外肿瘤15例,髓内肿瘤2例;颈段5例,胸段10例,腰段6例;术后病理分型脊膜瘤7例,神经鞘瘤9例,星形细胞瘤2例,转移瘤3例。21例中有11例行磁共振检查后再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中10例为全切除,1例为次全切除,出院时症状均大大改善。结论:椎管内肿瘤以良性居多,手术治疗效果好。MRI检查及显微外科手术的应用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手术治疗 病理分型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镜联合脑室镜治疗高血压脑室铸型出血 被引量:13
9
作者 罗洪海 荆国杰 李百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508,512,共5页
目的探讨观察镜联合脑室镜治疗高血压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广东省惠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74例高血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34例)及对照组(4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观察镜联合脑室镜治疗... 目的探讨观察镜联合脑室镜治疗高血压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广东省惠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74例高血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34例)及对照组(4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观察镜联合脑室镜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纤溶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实验组患者侧脑室、第三脑室内血肿术中均大部分清除,平均手术时间50min,恢复至清醒时间平均7d。术后随访6个月,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级达到Ⅰ级15例,Ⅱ级12例,Ⅲ级5例,Ⅳ级1例,Ⅴ级1例;而对照组患者Ⅰ级9例,Ⅱ级10例,Ⅲ级12例,Ⅳ级6例,Ⅴ级3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S)。结论观察镜联合脑室镜治疗高血压脑室铸型出血可解决传统治疗方法中难以避免及解决的问题,具有可直视操作、微创、恢复快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镜 脑室镜 脑室铸型 高血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