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道镜在基层医院用于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敏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2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基层医院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16例接受妇科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阴道镜检查结果同宫颈组织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阴道镜检查效果。结果阴道镜检查提示异常64例,对其进行组织活检,其中4...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基层医院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16例接受妇科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阴道镜检查结果同宫颈组织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阴道镜检查效果。结果阴道镜检查提示异常64例,对其进行组织活检,其中46例确诊,符合率为71.88%(46/64)。阴道镜拟诊宫颈低度病变54例,经组织活检确诊37例,包括宫颈炎6例、宫颈湿疣12例、宫颈糜烂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9例,符合率68.52%(37/54);阴道镜拟诊宫颈高度病变10例,经组织活检确诊9例,包括CIN 5例、原位癌3例、浸润癌1例,符合率90.00%(9/10)。结论阴道镜是宫颈癌前病变的有效筛查手段,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基层医院 宫颈癌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探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梁艳媚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第12期9-10,共2页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的68名护理人员在给予核心能力培训后,理论知识成绩、核心能力评分改善情况及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培训前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成绩明显低于培训后护理人...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的68名护理人员在给予核心能力培训后,理论知识成绩、核心能力评分改善情况及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培训前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成绩明显低于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成绩(t=15.439,P=0.000);培训后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人际关系、法律伦理实践、领导能力、教育咨询等各项核心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人员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护理不良事件率明显低于培训前不良事件发生率(X^2=15.55,P=0.0001)。结论核心能力培训有助于提高基层医院护士的整体素质,可以显著提高护士在理论和实践水平上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护理人员 核心能力培训 理论和实践水平
原文传递
肇庆地区普通人群血小板基因HPA1~6和15基因多态性及CD36抗原缺失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凌 叶刚强 +4 位作者 李流娇 梁月雄 陈尚良 黄鹏程 曾月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54-2056,共3页
目的对肇庆地区普通人群进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6、15基因多态性和CD36抗原缺失调查,评估其对临床上血小板输注疗效以及相关疾病的风险度。方法通过采用PCR-SSP方法对肇庆地区100例体检和血小板捐献者样本进行HPA1~6、15系统分型... 目的对肇庆地区普通人群进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6、15基因多态性和CD36抗原缺失调查,评估其对临床上血小板输注疗效以及相关疾病的风险度。方法通过采用PCR-SSP方法对肇庆地区100例体检和血小板捐献者样本进行HPA1~6、15系统分型,同时检测CD36抗原缺失相关的10种基因突变,并统计其频率。结果 95例标本CD36基因无异常,5例(5%)标本检测出可致CD36抗原缺失的基因突变,3例为329delGC,1例为C268T,1例同时出现329 delGC和C268T。初步得出肇庆地区普通人群CD36抗原缺失率(5%);HPA3、15基因多态性较普遍,杂合程度高,其中3a、3b、15Gova、15Govb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5、0.55、0.47和0.52。结论肇庆地区的HPA3、15基因频率多态性较普遍,CD36抗原缺失率和突变点与广州地区较一致,是本地区在临床输血实践中是较为重要的血小板抗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CD36 基因频率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救治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冼树标 温小智 +2 位作者 徐远达 江梅 萧正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684-2686,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救治情况。方法:将本院1996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SAOPP并多器官衰竭患者92例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生存组49例(... 目的:回顾分析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救治情况。方法:将本院1996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SAOPP并多器官衰竭患者92例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生存组49例(占53.3%),死亡组43例(占46.7%),所有患者均需机械通气呼吸支持,两组患者发生衰竭的器官总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单因素分析提示"甲胺磷"中毒较其他农药中毒的病死率高(P<0.05);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大、中毒的剂量较多、抢救时所用阿托品和解磷定的剂量较多、从发现中毒到抢救的时间较长,与生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存组反而表现为住院的时间较死亡组长且院前洗胃的次数较多(P<0.05);经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发现中毒到抢救的时间和中毒的剂量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院前洗胃的次数差异虽无显著性,但对生存组是保护性的因素。结论:SAOPP致多器官衰竭的抢救以综合治疗为主,在多器官功能支持的前提下,早期发现患者、早期实施紧急抢救特别是彻底的洗胃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有机磷化合物 多器官功能衰竭 洗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治疗34例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蔡奇志 冼靖 +2 位作者 梁伟强 叶知珞 肖罡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1期1324-1326,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与适应症.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神经内镜治疗34例不同类型脑积水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梗阻性脑积水采用内镜下脑室造瘘术,19例交通性脑积水采用内镜下引导分流术,随访期6个月...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与适应症.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神经内镜治疗34例不同类型脑积水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梗阻性脑积水采用内镜下脑室造瘘术,19例交通性脑积水采用内镜下引导分流术,随访期6个月~2年,评价其预后及并发症.结果 34例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 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积水,具有安全、微创、疗效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手术治疗 造瘘 分流 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凝集试验在胆囊棘球蚴病的诊断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叶刚强 麦炳汉 苏丹虹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909-910,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实用的胆囊棘球蚴病 (cysticechinococcosis ,CE)的实验诊断方法。方法 以自制兔抗棘球蚴抗血清建立一种检测CE患者血清或尿液中棘球蚴抗原 (H -Ag)的玻片协同凝集 (Co -A)试验 ,并用于检测 30例CE患者、...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实用的胆囊棘球蚴病 (cysticechinococcosis ,CE)的实验诊断方法。方法 以自制兔抗棘球蚴抗血清建立一种检测CE患者血清或尿液中棘球蚴抗原 (H -Ag)的玻片协同凝集 (Co -A)试验 ,并用于检测 30例CE患者、2 0例其他寄生虫病和 2 5例健康人血清及尿液中的H -Ag ,并评价该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CE患者浓缩尿液和血清中H -Ag的总检出率分别为 77%及 83 % ,其中手术诊断CE组浓缩尿液和血清中H -Ag的检出率分别为 83 %及 92 % ,超声检查证实CE组为 75 %及 88% ,临床诊断CE为 70 %及 80 %。应用Co -A试验检测患者浓缩尿液和血清中H -Ag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77% ,87% ,93 %和 96 % ;89% ,93 % ,86 %和 92 %。结论 Co -A试验是临床上诊断CE的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实用的实验诊断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凝集试验 胆囊棘球蚴病 棘球蚴抗原 诊断 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筛选超广谱β-内酰胺酶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麦炳汉 徐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6期1940-1942,共3页
目的:评价4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筛选方法检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可靠性。方法:以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氨曲南为指示底物,用双纸片协同试验、三维试验、双纸片增效试验和E-test法4种方法检测32株ESBLs阳性和45株ES... 目的:评价4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筛选方法检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可靠性。方法:以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氨曲南为指示底物,用双纸片协同试验、三维试验、双纸片增效试验和E-test法4种方法检测32株ESBLs阳性和45株ESBLs阴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生情况。结果:4种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93.75%、96.87%、87.50%和96.87%,特异性分别为97.78%、95.56%、100%和100%。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为本院检测ESBLs最适指示底物。结论:三维试验和E-test法是4种检测方法中检测产ESBLs最可靠的方法,三维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适合小型医院,双纸片协同试验和双纸片增效试验在所有医院都适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类 ESBLS 抗生素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庆何首乌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柯松林 谢锐光 +1 位作者 郑维榕 谢解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977-978,共2页
目的 探讨何首乌对高脂血症的降血脂治疗效果。方法  98例高脂血症患者 ,治疗组 5 0例 ,给予“德庆何首乌口服液”每天 30ml(含制首乌 15g)分 3次口服 ,对照组 48例 ,给予丹田降脂丸 ,4g/d ,分 2次口服。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 30 ,6... 目的 探讨何首乌对高脂血症的降血脂治疗效果。方法  98例高脂血症患者 ,治疗组 5 0例 ,给予“德庆何首乌口服液”每天 30ml(含制首乌 15g)分 3次口服 ,对照组 48例 ,给予丹田降脂丸 ,4g/d ,分 2次口服。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 30 ,6 0d查血清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C)。结果 两组病例治疗后 30d及 6 0dTC和TG均明显下降。何首乌治疗组 ,HDL -C明显升高。治疗期间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德庆何首乌口服液”具有降低TC ,TG及升高H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高脂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9
作者 赵念 杜海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5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奥曲肽先予0.1mg静脉推注,然后以25ug/h持续微泵泵入至出血停止;奥美拉唑先80mg静脉推注,然后...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奥曲肽先予0.1mg静脉推注,然后以25ug/h持续微泵泵入至出血停止;奥美拉唑先80mg静脉推注,然后以8mg/h持续微泵泵入48~72h。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首次10IU静脉推注,继之以0.1~0.3IU/min速度静脉滴注,维持48~72h,观察各组的止血效果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明显,可减少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奥美拉唑 垂体后叶素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立体定位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7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解 侯锦坤 +5 位作者 梁伟强 叶知珞 何健文 温小智 谢胜南 陆培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4-1025,共2页
我院神经内外科及综合ICU自2001年6月至2011年6月,10年来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79例.现分析讨论如下。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三维立体定位 临床分析 微创治疗 综合ICU 神经内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气管切开鼻饲误吸的发生率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秀飞 廖明霞 麦银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22期152-153,共2页
气管切开的患者病情重,不能经口进食,通过鼻饲予以营养支持、药物供给,鼻饲患者由于鼻咽腔、食管内留有胃管,胃管的留置会使食管相对关闭不全,内容物易反流至口咽部经气管误吸人肺。在不同状态下,误吸发生率不同,意识障碍者约为7... 气管切开的患者病情重,不能经口进食,通过鼻饲予以营养支持、药物供给,鼻饲患者由于鼻咽腔、食管内留有胃管,胃管的留置会使食管相对关闭不全,内容物易反流至口咽部经气管误吸人肺。在不同状态下,误吸发生率不同,意识障碍者约为70%,气管插管及切开者约为50%~75%。一旦发生误吸,容易导致窒息和肺部感染,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后果,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此,本院2012年7-12月对气管切开鼻饲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再造操作流程,使误吸发生率降至8%~10%,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鼻饲 误吸 发生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气管切开鼻饲误吸发生率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11
12
作者 廖明霞 谢秀飞 麦剑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7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行气管切开鼻饲误吸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本院重型外伤气管切开鼻饲的患者5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干预组31例。对照组按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置入胃管及进行常规的鼻饲护理,干预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行气管切开鼻饲误吸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本院重型外伤气管切开鼻饲的患者5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干预组31例。对照组按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置入胃管及进行常规的鼻饲护理,干预组患者除上述护理外实行护理干预,包括增加胃管插入的长度,改变鼻饲时体位,减少鼻饲量,减慢速度和增加鼻饲次数,加强胃管的检查和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鼻饲过程返流,误吸,窒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返流,误吸,窒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鼻饲的患者鼻饲过程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减少窒息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鼻词 误吸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承操 冼树标 何建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13期76-77,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将72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各36例。普罗帕酮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普罗帕酮组的转复有效率为91... 目的对比观察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将72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各36例。普罗帕酮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普罗帕酮组的转复有效率为91.7%高于胺碘酮组的83.3%,转复时间为(12.3±6.4)min短于胺碘酮组的(29.2±11.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心率2组均下降(P<0.05);而2组间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帕酮和胺碘酮组治疗效果均较好,普罗帕酮见效快,适用于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者;胺碘酮见效较慢,但适应证广,特别是器质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或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阵发性 室上性 普罗帕酮 胺碘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永肖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16-1018,共3页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梁伟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14期96-97,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连接水封瓶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行常规胸腔穿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 目的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连接水封瓶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行常规胸腔穿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与呼吸有关的轻度胸痛5例,皮下气肿3例,发生血凝块阻塞导管4例。对照组出现轻度胸痛5例,皮下气肿8例,胸膜反应5例。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可作为内科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闭式引流 自发性气胸 胸腔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梁世东 张金链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15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经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治...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经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持续吸氧。2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治疗前后24h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0%高于对照组的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pH、氧分压(PaO2)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有助于呼吸衰竭的纠正,是抢救COPD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肺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衰竭 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8
17
作者 密锦琼 张金链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14期139-139,共1页
急性脑卒中患者常存在意识障碍,且多并发有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和咳嗽反谢减弱,易发生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脑卒中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病死率高达40%~50%[1]。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脑卒中并发吸入性肺炎患者61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危险因... 急性脑卒中患者常存在意识障碍,且多并发有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和咳嗽反谢减弱,易发生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脑卒中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病死率高达40%~50%[1]。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脑卒中并发吸入性肺炎患者61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吸入性肺炎 危险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院前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风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龙岩 陈湛洲 +1 位作者 何建文 周承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2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院前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9例,观察组45例,采用院前溶栓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院后溶栓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氨基末端脑钠肽... 目的:探讨尿激酶院前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9例,观察组45例,采用院前溶栓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院后溶栓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两组冠脉再通率、NT-pro BNP和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T-pro BNP、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呈下降倾向,其中观察组NTpro BNP、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绞痛再发、AMI再发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院前溶栓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通,降低心血管事件再发风险,其可能与院前溶栓显著抑制NT-pro BNP、hs-CR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承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10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广东省德庆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广东省德庆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 97%高于对照组的81. 25%(χ^2=4. 178,P=0. 041)。治疗后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 0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 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251,P> 0. 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厄贝沙坦 胺碘酮 临床疗效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2011年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调查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钟小民 梁文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5期126-126,共1页
目的探讨该院2011年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门诊西药处方7685张,由调查小组对这些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总结。结果 7685张处方中,合格处方共7469张(97.19%),不合格处方216张(2.81%);在不合... 目的探讨该院2011年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门诊西药处方7685张,由调查小组对这些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总结。结果 7685张处方中,合格处方共7469张(97.19%),不合格处方216张(2.81%);在不合格处方中,其中书写不规范145张(67.13%),不合理用药71张(32.87%)。结论目前该院临床西药处方中依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本院应该继续加大西药处方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临床医师的西药药理知识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本院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西药处方 不合理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