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检验科生物安全的思考 被引量:30
1
作者 梁建群 宾利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8-148,共1页
关键词 实验宣 生物安全 生物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系统在检验科室内质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雷达 莫建坤 黎永新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545-546,共2页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是柃验医学与信息化结合的产物,LIS的发展已从过去的单机版发展到当前功能较为强大的网络版。自从有了LIS系统大大的方便了检验人员的工作,同时也给处理室内质量控制工作带...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是柃验医学与信息化结合的产物,LIS的发展已从过去的单机版发展到当前功能较为强大的网络版。自从有了LIS系统大大的方便了检验人员的工作,同时也给处理室内质量控制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同时也基本解决了室内质控室内质控数据和质控图的打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系统 室内质控 检验科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检验人员 控制工作 信息化 网络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分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革 蒋文玲 +1 位作者 黄爱伟 李运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5-749,共5页
目的分析本地区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葡萄球菌盒染色体mec(SCCmec)类型。方法利用3套多重PCR体系扩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型特异性位点、共同位点、鉴别位点、内参照位点以及mec基因复合物和ccr基因复合物进... 目的分析本地区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葡萄球菌盒染色体mec(SCCmec)类型。方法利用3套多重PCR体系扩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型特异性位点、共同位点、鉴别位点、内参照位点以及mec基因复合物和ccr基因复合物进行SCCmec分型。结果分离的156株MRSA中,6株MRSA不能分型,可分型率为96.2%。其中,Ⅲ型SCCmec 125株,占83.3%,Ⅱ型SCCmec 11株,占7.3%,Ⅳ、Ⅴ型SCCmec各7株,占4.7%。结论本地区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携带最多耐药基因的Ⅲ型SCCm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盒染色体mec 多重PCR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健康男性婴幼儿G6PD/6PGD酶活性直接比值法正常值建立的探讨
4
作者 葛艳芬 陈和平 +4 位作者 陈冬 龚彩平 谢红东 梁玲 庄顺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3947-3949,共3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健康男性1~6月婴幼儿的G6PD酶活性、6PGD酶活性以及G6PD/6PGD酶活性比值(紫外法UVST),建立年龄在1~6月龄内的健康男性婴幼儿的UVST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对60例1~6月龄的男性婴幼儿采用UVST法检测G6PD酶活性、6PGD... 目的:探讨广东省健康男性1~6月婴幼儿的G6PD酶活性、6PGD酶活性以及G6PD/6PGD酶活性比值(紫外法UVST),建立年龄在1~6月龄内的健康男性婴幼儿的UVST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对60例1~6月龄的男性婴幼儿采用UVST法检测G6PD酶活性、6PGD酶活性以及G6PD/6PGD的比值。结果:A组19例的G6PD活性为12.73±3.10,6PGD活性为9.67±2.94,G6PD/6PGD比值为1.36±0.26;B组28例的G6PD活性为13.29±2.67,6PGD活性为10.00±2.07,G6PD/6PGD比值为1.35±0.23;C组13例的G6PD活性为11.85±2.63,6PGD活性为10.26±2.44,G6PD/6PGD比值为1.19±0.08。结论:(1)1~6月内男性婴幼儿的G6PD与6PGD活性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2)1~3月内的男性婴幼儿G6PD/6PGD比值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3月内与4~6月的男性婴幼儿G6PD/6PGD比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3)建立1~6月内G6PD/6PGD正常值对诊断G6PD缺乏症是十分重要的,能积极配合临床排除婴幼儿溶血性黄疸的病因,可减少因G6PD缺陷而造成婴幼儿溶血,甚至死亡,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磷酸脱氢酶 婴儿 广东 正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微课题为导向的学术沙龙在检验医学生科研素养提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孟玥 雍娴婷 +2 位作者 罗盈 邸玉玮 顾兵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6期655-659,共5页
探讨以微课题为导向的学术沙龙在检验医学生科研素养提升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检验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供有效参考。选取2021年7月—2023年3月参加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微项目学术沙龙的101名医学生及进修生为研究对象,实际参与本研究学... 探讨以微课题为导向的学术沙龙在检验医学生科研素养提升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检验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供有效参考。选取2021年7月—2023年3月参加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微项目学术沙龙的101名医学生及进修生为研究对象,实际参与本研究学生98名,包括48名本科生,20名硕士以及30名进修生。有90名(94.7%)学生对学术沙龙教学方式及内容、科研能力的提升表示满意。医学生在临床交流能力、增强科学问题凝练能力、增强实验设计及操作水平3个一级指标方面的满意度分别是70(73.6%),80(84.2%),84(88.4%)。本科生、研究生与进修生在“增强了临床特殊病案检验相关的知识储备及MDT病案讨论经验”等6个亚指标上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在“增强了临床特殊病案检验相关的知识储备及MDT病案讨论经验”方面本科生与硕士生得分没有显著差异(P=0.5957),但都低于进修生评分。在其他5个亚指标上硕士生得分显著高于本科生或进修生。微项目制学术沙龙为医学生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各类科研专家的平台,但对不同学历背景的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效果存在差异,应当在后续的教学方案中制定差异化讨论主题,用更适合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沙龙 微课题 检验科 科研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抽样考核法在检验科质控中的应用
6
作者 彭树道 黄光秀 邓卫武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45-46,共2页
室间质评和常规室内质控由于质控项目不全面和操作者有时把它与实际工作分开来做,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在客观评价日常检验工作质量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我科自1992年起在室间质评和常规室内质控的基础上.应用随机抽样考核法评价和控... 室间质评和常规室内质控由于质控项目不全面和操作者有时把它与实际工作分开来做,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在客观评价日常检验工作质量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我科自1992年起在室间质评和常规室内质控的基础上.应用随机抽样考核法评价和控制日常工作的质量,效果明显,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检验科 随机抽样 考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正康 张鑫强 +2 位作者 叶龙 刘伟江 陈慧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了解儿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特点。方法采用WHONET 5.0软件对2019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送检验科微生物室培养的数据进行导出分析。结果2019年儿科重症监护室送检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的数量是194株。... 目的了解儿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特点。方法采用WHONET 5.0软件对2019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送检验科微生物室培养的数据进行导出分析。结果2019年儿科重症监护室送检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的数量是194株。分析检出比例占前十的病原菌分布发现,呼吸道标本(包括痰、肺泡灌洗液和纤支镜冲洗液)的检出比例最高,占76.29%(148/194),菌种检出比例最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5.98%(31/194),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占13.40%(26/194),铜绿假单胞菌和胞曼不动杆菌分别占11.86%和10.31%。对主要流行菌株的药敏分析发现,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66.67%)和头孢曲松(58.33%)的耐药率最高,胞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药物普遍敏感,但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偏高,尤其是胞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达到96.55%。结论儿科重症监护室的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常见,主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胞曼不动杆菌,主要流行菌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耐药性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叶苹 宁秋 叶漫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诊断的检验方法 ,以期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生化、血细胞分析、血常规、细菌培养、痰支原体培养、酶联免疫法检验、冷凝集试验、血气分析等临床...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诊断的检验方法 ,以期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生化、血细胞分析、血常规、细菌培养、痰支原体培养、酶联免疫法检验、冷凝集试验、血气分析等临床检验的结果。结果酶联免疫法检验结果显示,200例患儿中67例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68例急性支气管炎,40例支气管肺炎,25例支气管哮喘。痰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200例患儿中支原体阳性36例,肺炎链球菌阳性22例,肺炎克雷伯菌阳性21例,阴沟肠杆菌阳性20例。血常规结果显示: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显著提升,其中白细胞计数<4.0×10~9/L 45例,(4.0~10.0)×10~9/L 60例,>10.0×10~9/L 95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也显著提高,血小板计数<10.0×10~9/L 38例,>10.0×10~9/L 162例。冷凝集实验结果显示:阴性患儿81例,阳性患儿119例。血沉>20 mm/h患儿36例,C反应蛋白(CRP)>10 mg/L患儿53例。治疗后,患儿血清CRP水平为(4.41±0.13)mg/L,低于治疗前的(21.43±1.2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单一的检验结果缺乏诊断的特异性,很难正确判定感染类型,只有使用多种实验室检测技术,结合多种检验的结果综合分析,才能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提高诊断率,更加科学有效地做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 支原体感染 疾病诊断 检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医院空气净化方式应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5
9
作者 贾会学 姚希 +7 位作者 陆群 侯铁英 林玲 杨环 宗志勇 吴安华 邢亚威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4-511,共8页
目的 了解不同医院空气净化方式应用情况。方法 在中国7个地区7个省选取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颁布后各医院空气净化方式应用现况,包括不同空气净化方式的应用、空气净化方式组合使用情况,以... 目的 了解不同医院空气净化方式应用情况。方法 在中国7个地区7个省选取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颁布后各医院空气净化方式应用现况,包括不同空气净化方式的应用、空气净化方式组合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区域空气净化方式应用情况。结果 共收到340所医院的调研结果,38.53%(131所)的医院有负压隔离病房,81.47%(277所)的医院有洁净手术间,97.35%(331所)的医院有空气消毒器。70.00%(238所)的医院在某一空间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空气净化方式,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疾病科、发热门诊多采取三种及以上空气净化方式,所占比率分别为55.93%、43.01%和38.49%;最常见的组合方式为自然/机械通风+空气消毒器(83.19%,198/238),20.59%(49/238)的医院在洁净技术房间辅以紫外线灯进行消毒。各区域除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消毒供应中心外,80%以上均有通风系统。结论 空气净化方式的选择多元化,建筑设计更加注重通风,但空气净化方式的选择仍存在过度及不规范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空气净化 空气消毒器 通风系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解读及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铁英 张玉 钟振锋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6期721-724,共4页
本文对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版《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中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进行解读,包括暴发相关术语及其理解重点、医院感染暴发管理要求、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的处置与评估,旨在提高临床... 本文对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版《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中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进行解读,包括暴发相关术语及其理解重点、医院感染暴发管理要求、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的处置与评估,旨在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暴发防控能力,为医疗机构及时有效地识别和处置医院感染暴发提供技术指导,减少因医院感染暴发带来的巨大损失,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预防 控制 临床实践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S_1抗原和HBV-DNA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检验中的对比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华文 李莉娟 +1 位作者 宋少华 方晓琳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1151-1152,共2页
目的:探讨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检验中的相互关系,分析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检测乙型肝炎的患者血清标志物,取其中阳性标本共316例,按不同模式分为三组,分别检测各组乙型... 目的:探讨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检验中的相互关系,分析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检测乙型肝炎的患者血清标志物,取其中阳性标本共316例,按不同模式分为三组,分别检测各组乙型肝炎前S1抗原及HBV-DNA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S1抗原和HBV-DNA在HBsAg(+)HBeAg(+)HBcAg(+)组的检出率分别为82.58%、88.64%,前S1抗原和HBV-DNA在HBsAg(+)HBeAb(+)HBcAg(+)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5.36%、60.71%,前S1抗原在HBsAg(-)HBeAb(+)HBcAg(+)组未检出,而HBV-DNA还存在一定的检出率,为12.5%。结论:乙型肝炎前S1抗原与HBV-DN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且方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前S1抗原 HBV-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华 何志明 杨衿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906-907,共2页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 :对我科近 2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并发医院感染的 182例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常见于肺癌 ,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 ,其...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 :对我科近 2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并发医院感染的 182例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常见于肺癌 ,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 ,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晚期肿瘤 ,白细胞下降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且耐药率较高 ,预防白细胞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医院感染 交叉感染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凝血活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湛斐 曾成林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6期424-425,共2页
目的探讨骨折创伤后机体的凝血活性变化及与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创伤骨科手术患者60例为观察组,分别于术前、术后4d采集外周静脉血液标本,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与对照组结... 目的探讨骨折创伤后机体的凝血活性变化及与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创伤骨科手术患者60例为观察组,分别于术前、术后4d采集外周静脉血液标本,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与对照组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FG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以术后24h为最高[(5.46±1.13)gL]。围术期PT、APTT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骨折创伤后凝血系统分子标志物纤维蛋白原(FG)水平增高,标志着机体凝血活性的增强,提示创伤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有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活性 创伤骨科患者 围术期 临床观察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血栓性疾病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时间 分子标志物 创伤后 活性变化 手术患者 血液标本 外周静脉 结果比较 APTT 凝血系统 高凝状态 观察组 对照组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检验方法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杰 曾成林 陈博智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12期1703-1704,共2页
目的观察两种检验方法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4例肺结核早期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7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和皮肤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检验。结果 ... 目的观察两种检验方法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4例肺结核早期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7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和皮肤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检验。结果 PCR检验中,观察组阴性率为31.5%,对照组阴性率为94.7%;PPD检验中,观察组阴性率为59.3%,对照组阴性率为78.9%。观察组中,PCR检验的阳性率为68.5%,显著高于PPD检验的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PCR、PPD均对肺结核早期患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P<0.05),且PCR检验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PPD检验。结论采用PCR检验诊断早期肺结核,准确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结核:PCR PPD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的检验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良银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10期1130-1132,共3页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与凝血酶原时间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实验组为我院诊疗的43例肝硬化患者,参照组为同期43名体检健康者,对2组的血小板与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检验,然后对2组的有关指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检测,实验组的...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与凝血酶原时间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实验组为我院诊疗的43例肝硬化患者,参照组为同期43名体检健康者,对2组的血小板与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检验,然后对2组的有关指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检测,实验组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体积(MPV)均大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对照组,而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计数则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出血患者的PDW、MPV均大于未出血患者,PT长于未出血患者,而PCT、血小板计数则少于未出血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与凝血酶原时间的检验,可取得较好的临床诊断,同时,还可以为判定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程度提供依据,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抗精子抗体检验对男性不育症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杨华文 李莉娟 +1 位作者 宋少华 方晓琳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12期1515-1516,共2页
目的评价抗精子抗体检验对男性不育症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选自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390例不育症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精液并对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百分率、精子活动力、精液中白细胞数量、精液量及精液液化时间进行分析,利... 目的评价抗精子抗体检验对男性不育症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选自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390例不育症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精液并对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百分率、精子活动力、精液中白细胞数量、精液量及精液液化时间进行分析,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结果 390例患者中,精子密度在0.2亿/mL以上的患者共302例,其中抗精子抗体阳性患者52例,占17.2%;精子密度在0.2亿/mL以下的患者共88例,其中抗精子抗体阳性患者61例,占69.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密度越高的患者,血清中抗精子抗体阳性率越低(P<0.05),死精与无精患者血清中抗精子抗体阳性率高达75.6%、70%;精子活动力越差,血清中抗精子抗体检出率越高(P<0.05),精液中白细胞计数越高,抗精子抗体阳性率越高(P<0.05)。结论抗精子抗体检验在男性不育症的诊断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子抗体 不育症 精子活动力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对疾病评估的价值
17
作者 熊雪松 张玉东 +3 位作者 李雨婷 顾万娟 王亮 李芬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抗体分型检测对评估机体肝脏和贫血状态价值。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154名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检测其Hp抗体、血常规和常规生化指标,分析Hp抗体与各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Hp抗...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抗体分型检测对评估机体肝脏和贫血状态价值。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154名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检测其Hp抗体、血常规和常规生化指标,分析Hp抗体与各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Hp抗体阴阳性与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无显著性相关(P>0.05)。Hp抗体阳性组(n=94)较阴性组(n=60),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YM#)、血小板降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球蛋白升高,白球比下降(P<0.05)。Hp抗体Ⅰ型较Ⅱ型感染者的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变异系数高(P<0.05)。Hp抗体Ⅰ型不同分组比较结果显示,尿素酶抗体(urease antibodies,Ure Ab)(+)、空泡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vacuotoxin associated protein A antibody,VacA Ab)(+)较Ure Ab(+)、VacA Ab(-)组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SD)升高,LYM#降低(P<0.05);而Ure Ab(+)、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cytotoxin associated protein A antibody,CagA Ab)(+)、VacA Ab(+)较Ure Ab(+)、CagA Ab(+)、VacA Ab(-)组MCV、MCH、RDW-SD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下降(P<0.05)。结论Hp抗体分型检测可评估机体肝脏和贫血状态,对于疾病的评估和治疗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血常规 生化指标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 空泡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胆红素水平的检验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国强 巫剑雄 +2 位作者 何凤珍 陈宣龙 黄爱伟 《华夏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D-二聚体、胆红素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11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单纯糖尿病组),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测定血清D-二聚体、胆红素、肾功能指标。结果:3组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D-二聚体、胆红素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11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单纯糖尿病组),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测定血清D-二聚体、胆红素、肾功能指标。结果:3组的血清D-二聚体、胆红素、肾功能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D-二聚体较早期糖尿病肾病组高,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较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低,P均<0.05。血清D-二聚体、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强,血肌肝、尿素氮与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中等。结论:血清D-二聚体、胆红素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可灵敏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D-二聚体 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梁柏泉 黄燕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8期162-162,共1页
目的对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血常规检查受试者500例,分别采取其末梢血和静脉血常规检测,并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静脉血WBC、PLT... 目的对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血常规检查受试者500例,分别采取其末梢血和静脉血常规检测,并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静脉血WBC、PLT水平低于末梢血,Hb、RBC和Hc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抗凝后10min、30min血小板、白细胞水平均高于0min(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抗凝后10min和30min血小板、白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检测0min、10min和30min血小板、白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中,末梢血与静脉血标本的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应依据具体情况下采取合适的血液标本,以提高临床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末梢血 静脉血 临床检验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检验中采用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江小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23期4461-4462,共2页
分析血糖检验中采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的临床应用价值。选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糖检验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80例患者先后采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进行检验,对两次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采用快速血糖仪检... 分析血糖检验中采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的临床应用价值。选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糖检验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80例患者先后采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进行检验,对两次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采用快速血糖仪检测的血糖值平均为(6.88±2.41)mmol/L,患者采用常规生化仪检测的血糖平均值为(7.10±2.12)mmol/L,两种检测仪器的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快速血糖仪器与常规生化仪对受检者的血糖检测准确度较高,两种检测方法的检验结果差异并不明显,快速血糖检测仪操作简单便利,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检验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