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踪学科热点因地制宜开展有地方特色的中医脑病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光耀 黄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10-1912,共3页
新疆地处中国西部,拥有维哈汉蒙等多民族的地区,若结合当前中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研究各民族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中医证候与相关连的物质基础关系、发病机理,寻找不同证型的缺血中风患者发生的危险因子和易感基因,并选取新疆地产药和维吾... 新疆地处中国西部,拥有维哈汉蒙等多民族的地区,若结合当前中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研究各民族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中医证候与相关连的物质基础关系、发病机理,寻找不同证型的缺血中风患者发生的危险因子和易感基因,并选取新疆地产药和维吾尔药对各民族中风患者进行中风病的个体化治疗和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而进行中风二级预防的地产药和民族药有效成分的筛选研究。这是新疆中医脑病快速发展跟上国内中医最新进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热点 因地制宜 中医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医学角度认识刺激迷走神经治疗偏头痛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陈豫 王立新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从传统中医理论对偏头痛的认识、中医学与耳针治疗技术、耳与神经的关系、耳穴与偏头痛以及针刺穴位的选择、经耳迷走神经刺激与偏头痛5方面入手探讨刺激迷走神经治疗偏头痛的科学性,指出中医学认为偏头痛的发生与走形于头侧的少阳经相... 从传统中医理论对偏头痛的认识、中医学与耳针治疗技术、耳与神经的关系、耳穴与偏头痛以及针刺穴位的选择、经耳迷走神经刺激与偏头痛5方面入手探讨刺激迷走神经治疗偏头痛的科学性,指出中医学认为偏头痛的发生与走形于头侧的少阳经相关,又与肝失疏泄、气郁化火、上攻头面相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耳穴治疗偏头痛以耳甲区为治疗作用区取得了满意疗效,而耳甲区是迷走神经在体表的唯一分布区域。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偏头痛与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相关,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治疗偏头痛,以“耳穴-耳迷走神经-偏头痛”为主线,将现代医学技术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揭示三者的关系,寻找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为偏头痛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迷走神经 耳穴 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阴阳类证中医证候特点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尤劲松 黄燕 +4 位作者 蔡业峰 郭建文 梁伟雄 黄培新 刘茂才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46-351,共6页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发病不同时点证候特点的研究,探讨缺血性中风阴、阳类证中医证候组成特征。方法:采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124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发病后1~3d、4~10d、11~30d 3个时点的中医证候特...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发病不同时点证候特点的研究,探讨缺血性中风阴、阳类证中医证候组成特征。方法:采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124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发病后1~3d、4~10d、11~30d 3个时点的中医证候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在3个时点的变化特点及阴、阳类证患者中6个基本证候分布的差异。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风证的比率由1~3d的87.1%降到11~30d的79.3%(P<0.01):火热证患者比率由1~3d的52.1%降到11~30d的38.7%(P<0.01);患者痰证的比率由1~3d的67.1%降到11~30d的57.4%(P<0.01);血瘀证、气虚证和阴虚阳亢证患者比率在3个调查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中风急性期3个时点阴、阳类证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类证患者中,风证、火证、痰证、阴虚阳亢证出现频率高于阴类证患者(P<0.01),血瘀证、气虚证出现频率低于阴类证患者(P<0.05.P<0.01)。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组分在3个调查时点均以3个证候组合为主。阳类证患者中出现4、5个证候组合的频率高于阴类证患者,出现单证和两证组合的频率低于阴类证患者(P<0.05,P<0.01)。阴类证患者中证候组合出现频率最高的为风+痰+血瘀+气虚组合和风+痰+气虚组合。阳类证患者中证侯组合出现频率最高的为风+火+痰+气虚组合和风+火+痰组合。结论:阳类证和阴类证证候组合最主要的区别为阳类证具有火热证特征,痰证、气虚证、血瘀证与阴阳分类的证候诊断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证候 阴证 阳证 临床试验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苏平 黄建华 +3 位作者 雒晓东 黄培新 黄燕 裴雪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从成年Wistar大鼠骨髓中分离MSCs,并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传代培养。在第5代培养的MSCs中分别加入20,40,80 mg/L银杏内酯B到含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中进行...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从成年Wistar大鼠骨髓中分离MSCs,并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传代培养。在第5代培养的MSCs中分别加入20,40,80 mg/L银杏内酯B到含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中进行分化诱导,并设空白对照组。诱导7d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结果不同浓度银杏内酯B组分化为NSE阳性神经元样细胞的百分率都比对照组高,但不同浓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而不同浓度银杏内酯B组分化为GFAP阳性星形胶质样细胞的比率不仅比对照组高,并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高。相反,不同浓度的银杏内酯B对Oligo4阳性少突胶质样细胞的分化影响不大。结论不同浓度的银杏内酯B可促进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的重组因子Ⅶ给中医破血逐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带来的挑战和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建文 蔡业峰 +4 位作者 杜宝新 卢明 张燕婷 黄燕 黄培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27-1029,共3页
按照中医“离经之血便是瘀”的理论,用破血逐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AICH)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没有关于超急期(发病0~4h)内中风证候演变自然史的资料。活化的重组因子Ⅶ(rFⅦa)经过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证明可以降低AICH的病死率... 按照中医“离经之血便是瘀”的理论,用破血逐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AICH)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没有关于超急期(发病0~4h)内中风证候演变自然史的资料。活化的重组因子Ⅶ(rFⅦa)经过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证明可以降低AICH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示我们要重视超急期的止血治疗,同时在AICH发生的0~4h内慎用破血逐瘀药,可通过使用活血止血药和合理的药物配伍来消除加重出血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破血逐瘀 活化的重组因子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提取物对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离体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子懿 唐宇平 +6 位作者 金惠铭 高俊鹏 张国平 王中 森昌夫 蔡定芳 蔡业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29-2234,共6页
目的:研究灵芝提取物(GLE)对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损伤模型的影响,在细胞水平探讨GLE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新生SD大鼠的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至第7d,用GLE预处理神经元OGD/R模型。选取OGD/R后的0h、3h、6h、12h... 目的:研究灵芝提取物(GLE)对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损伤模型的影响,在细胞水平探讨GLE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新生SD大鼠的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至第7d,用GLE预处理神经元OGD/R模型。选取OGD/R后的0h、3h、6h、12h、24h、48h和72h作为观察点,观察GLE干预后对各个时点的细胞形态学、细胞毒作用、细胞线粒体活性、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GLE(0.1、1、10mg/L)能明显减少神经元LDH的释放,提高线粒体活性。流式细胞术结果证实了GLE能抑制神经元OGD/R损伤导致的凋亡,这种作用甚至能持续至OGD/R后的72h。GLE(0.1、1、10mg/L)下调caspase-3、caspase-8蛋白的表达,GLE(10mg/L)还能下调caspase-9蛋白表达。结论:GLE对OGD/R诱导的神经元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是有效防治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灵芝 神经元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症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蔡业峰 付于 +4 位作者 郭建文 李伟峰 文龙龙 林浩 黄燕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37-1041,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606例患者分别用中医综合(试验组274例)和西医加中药安慰剂(对照组263例)治疗(剔除15例、脱落54例),并观察中医症征积分...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606例患者分别用中医综合(试验组274例)和西医加中药安慰剂(对照组263例)治疗(剔除15例、脱落54例),并观察中医症征积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21d、60d、90d的中医症征积分严重程度减轻(P<0.05)、中医症征积分对生活影响程度减弱(P<0.05)。提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改善本病患者21d、60d、90d的症状和体征,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有改善患者中医症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中医药疗法 补益剂/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平肝熄风剂/治疗应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功能 被引量:4
8
作者 苏平 黄建华 +3 位作者 雒晓东 黄培新 黄燕 裴雪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83-1784,共2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生理功能。方法取扩增5~10代的大鼠骨髓MSCs,40mg/L银杏内酯B诱导1周后,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检测细胞内外的离子通道电流,步阶刺激从-70mV到+60mV,步阶10mV。结果6例银杏内酯B...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生理功能。方法取扩增5~10代的大鼠骨髓MSCs,40mg/L银杏内酯B诱导1周后,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检测细胞内外的离子通道电流,步阶刺激从-70mV到+60mV,步阶10mV。结果6例银杏内酯B诱导后的神经元样MSCs的全细胞电流,除可见钾电流IK外,还可见外向整流IA,类似于神经元对照。结论银杏内酯B诱导的MSCs,不仅具有神经细胞的外形和免疫学特征,而且具有神经元的基本电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 功能 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在防治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方面的疗效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雅青 蒋革新 张广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99-599,616,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在防治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10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金喉雾化剂雾化吸入、循经拍背、指压天突穴促排痰,必要时吸痰等护理措施,对照组在常...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在防治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10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金喉雾化剂雾化吸入、循经拍背、指压天突穴促排痰,必要时吸痰等护理措施,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拍背,必要时吸痰等护理措施。结果试验组病人排痰困难明显减轻,呼吸困难明显缓解,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肺部感染时间明显缩短,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金喉雾化剂雾化吸入、循经拍背、指压天突穴促排痰,必要时吸痰等护理措施在防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肺部感染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燕婷 黄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05-1107,共3页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同时研究PSD的发生与中风病 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136例脑卒中病人进行一般资料、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 数(BI)评分及汉密顿...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同时研究PSD的发生与中风病 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136例脑卒中病人进行一般资料、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 数(BI)评分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评分,把患者分为PSD组和非PSD组,对PSD的相关因素及相关中医 证候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PSD的发生率为55.88%,最后筛选出的PSD的相关因素为:家庭关系, BI。同时发现PSD的发生与阴虚阳亢证、火热证及气虚证有相关性。结论:PSD的发生率较高,PSD的发病与生物、社 会、心理等多因素相关。PSD的发生与中风病的证候密切相关,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及火热证的中风患者易伴发P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后抑郁 中医证候 郁病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许红 蔡业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04-105,共2页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亚洲国际心血管病合作研究于2000--2001年进行的调查显示,35-74岁的中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7.2%,即我国约有1.3亿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研究高...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亚洲国际心血管病合作研究于2000--2001年进行的调查显示,35-74岁的中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7.2%,即我国约有1.3亿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研究高血压患者的体质特点,积极改善病理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中医体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麻提取物对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子懿 唐宇平 +5 位作者 高俊鹏 金惠铭 王中 森昌夫 蔡业峰 蔡定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8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罗布麻提取物(Apocynum venetumL.Extract,AVLE)对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7天的新生SD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AVLE低、中、高浓度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制作原代培养皮层神经... 目的研究罗布麻提取物(Apocynum venetumL.Extract,AVLE)对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7天的新生SD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AVLE低、中、高浓度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制作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OGD)再复氧模型,AVLE各浓度干预组分别加入浓度为50μg/ml、500μg/ml、5 000μg/ml的AVLE;分别观察各组OGD复氧后的0h、3h、6h、12h、24h、48h和72h等时间点细胞形态学、细胞毒作用、细胞线粒体活性、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VLE能明显减少神经元LDH的释放,提高线粒体活性,对OGD神经元的保护呈一定的浓度与时间依赖关系。AVLE能显著抑制OGD神经元的凋亡,有效抑制Bax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结论 AVLE对OGD诱导的神经元损伤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成为新颖有效的防治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药理学 神经元 细胞培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急性期NIHSS评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军 黄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8-681,共4页
目的:观察评估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606例患者分别用中医综合(试验组274例)和西医加中药安慰剂(对照组263例)治疗(剔除15例、脱... 目的:观察评估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606例患者分别用中医综合(试验组274例)和西医加中药安慰剂(对照组263例)治疗(剔除15例、脱落54例),并观察NIH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7天、14天、21天的NIHSS评分降低(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21天以后的神经缺损情况,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有改善患者NIHSS评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医药疗法 NIHSS评分 急性期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约的病证辨治——中医现代化的初级阶段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恩丽 蔡业峰 黄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2-545,共4页
现阶段中医现代化首先是中医疗效的现代化,简约的病证辨治是中医现代化的初级阶段。简约的病证辨治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发挥中医核心优势(辨证论治),保持中医疗效的前提下,简化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的理论,使之容易被广大医学工作者... 现阶段中医现代化首先是中医疗效的现代化,简约的病证辨治是中医现代化的初级阶段。简约的病证辨治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发挥中医核心优势(辨证论治),保持中医疗效的前提下,简化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的理论,使之容易被广大医学工作者接受。其优势在于简洁、规范,易于操作,适于在各级各类医院推广。简约是中医学理论精髓指导下的简约,不是废医存药,也不是单纯的简单化。简约的病证辨治是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标准的规范性治疗,可能减低了部分临床疗效,却换来了中医疗效的认可,从而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约 病证辨治 中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英文) 被引量:11
15
作者 '急性缺血中风辨证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课题组 黄燕 郭建文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17-426,共10页
背景:中风病的发病率较高,中医药治疗中风的疗效如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的:研究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的有效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估。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 背景:中风病的发病率较高,中医药治疗中风的疗效如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的:研究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的有效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估。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法,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等22家医院的537例患者分别用中西医综合(试验组274例,A组)和西医加相应的中药安慰剂(对照组263例,B组)治疗,连续治疗21 d。于治疗第21天和发病后60、90 d,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主要结局指标:疗效评价包括病死率,不同时点神经功能缺损水平(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Scale,NIHSS),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BI),残障水平(modified Rankin criteria,mRS),生活质量(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及中医症征积分(Stroke Sca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STCM)等方面;安全性评价指标为试验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因误操作产生空号16个,全国22家医院实际进入随机化分配606例。剔除15例,脱落54例,符合方案并随访完整的共53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脉搏、心率、血压、伴发病、病情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A组死亡5例,B组死亡7例,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医方案可改善患者21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0.05);90 d随访时,综合方案组患者生活能力改善(P<0.05),独立生活能力提高(P<0.05);21、60、90 d的中医症状程度减轻。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趋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共发生76例次不良反应和(或)不良事件,主要为消化道反应、皮肤瘙痒或皮疹、出血倾向、转氨酶升高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与中医药治疗方案无关。结论: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明,整合了中西医优势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疗效确切,疗效优势在治疗21 d后逐渐显现,表现为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能力,降低残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阴证 治疗结果 中西医结合疗法 安全性 随机对照试验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衰弱评估工具在老年术前衰弱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木欣 梁好 +5 位作者 赵怡迪 杨晓敏 方嘉敏 周春姣 傅秀珍 魏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3790-3796,共7页
背景国际上衰弱评估工具种类繁多,针对老年围术期的衰弱评估工具的应用选择不一,哪种衰弱评估工具更适合我国围术期人群尚不清楚。目的比较FRAIL量表、临床衰弱量表(CFS)、围术期衰弱指数、5项改良衰弱指数(mFI-5)在老年手术患者中术前... 背景国际上衰弱评估工具种类繁多,针对老年围术期的衰弱评估工具的应用选择不一,哪种衰弱评估工具更适合我国围术期人群尚不清楚。目的比较FRAIL量表、临床衰弱量表(CFS)、围术期衰弱指数、5项改良衰弱指数(mFI-5)在老年手术患者中术前衰弱评估的应用效果,旨在为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衰弱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2—5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行择期手术的住院老年患者32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1项改良衰弱指数(mFI-11)、FRAIL量表、CFS、mFI-5、围术期衰弱指数进行衰弱评估。应用Kappa检验评估5种衰弱评估工具之间的一致性;以mFI-11评估结果为参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DCA)分析其余4种工具对老年术前衰弱发生率的诊断价值,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根据约登指数(YI)最大原则确定各衰弱评估工具的最佳临界值,并分别计算在原始和最佳临界值时的评估性能指标。结果CFS与围术期衰弱指数对老年术前衰弱的评估一致性最高(Kappa=0.655,P<0.001),FRAIL量表与mFI-5及mFI-11对老年术前衰弱的评估一致性最低(Kappa=0.182、0.26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FI-5、围术期衰弱指数、CFS及FRAIL量表筛查老年术前衰弱的AUC分别为0.920、0.888、0.823及0.799;mFI-5筛查老年术前衰弱的AUC大于FRAIL量表、CFS(Z=3.188、3.215,P=0.001);围术期衰弱指数筛查老年术前衰弱的AUC大于FRAIL量表(Z=2.561,P=0.001);在最佳临界值时,mFI-5筛查老年术前衰弱的灵敏度(91.18%)及特异度(84.41%)、围术期衰弱指数筛查老年术前衰弱的灵敏度(94.12%)及特异度(71.86%)等指标较高。DCA结果显示,在相关风险阈值范围内,mFI-5的净效益最高、围术期衰弱指数次之。结论mFI-5的筛查准确性最高,且在最佳临界值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围术期衰弱指数的筛查准确性次之但综合预测性能相对较好,两者适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早期衰弱风险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术前衰弱 筛查 评估工具 老年人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18例中风患者痰瘀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探析 被引量:149
17
作者 杨利 黄燕 +4 位作者 蔡业峰 杜宝新 陈红霞 卢明 黄培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59-460,共2页
通过观察中风患者 14 18例的发病过程 ,探讨其证候分布特点和演变的规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急性期血瘀证 5 37例 (73 9% ) ,痰证 5 14例 (70 7% ) ,痰瘀并见 4 83例 (6 6 4 % ) ;恢复期血瘀证 343例 (82 6 % ) ,痰证32 3例 (77 8% ... 通过观察中风患者 14 18例的发病过程 ,探讨其证候分布特点和演变的规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急性期血瘀证 5 37例 (73 9% ) ,痰证 5 14例 (70 7% ) ,痰瘀并见 4 83例 (6 6 4 % ) ;恢复期血瘀证 343例 (82 6 % ) ,痰证32 3例 (77 8% ) ,痰瘀并见 2 85例 (6 8 7% ) ;后遗症期血瘀证 2 0 5例 (74 3% ) ,痰证 178例 (6 4 5 % ) ,痰瘀并见 16 9例 (6 1 2 % )。结论 :认为血瘀证和痰证在中风患者证候分布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中风病的两大主要病理因素 ;瘀血证和痰证常相兼为患 ,痰瘀互结是中风病的基本病机 ,并贯穿疾病的始终。这一结论为临床确立痰瘀同治的基本治疗大法 ,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证候研究 血瘀证 痰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用于筛查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比较 被引量:64
18
作者 张彦红 梁伟雄 +1 位作者 朱磊 尤劲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1-436,共6页
目的: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及其最主要的亚型血管性痴呆(VaD)的能力。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7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广泛的神经心理学测... 目的: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及其最主要的亚型血管性痴呆(VaD)的能力。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7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广泛的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记忆力、执行能力、注意力、视空间、语言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并进行MoCA量表和MMSE量表的评价。根据广泛的神经心理学评价结果,采用可操作性的方法诊断认知受损,由临床医生结合认知受损的结果及相应的诊断标准进一步诊断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和VaD,以此诊断结果作为相对的临床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Mo-CA量表和MMSE量表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VC(I包括VCIND和VaD)及VaD的能力。结果:127例受试者中诊断为认知受损的共101例,进一步诊断为VaD患者55例,VCIND患者46例,诊断为认知正常的患者26例。结论:MoCA量表、MMSE量表在筛查脑血管患者中VCI患者时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oCA(0.956±0.0177)>MMSE(0.920±0.0233),Z=2.339,P=0.019;而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VaD患者时AUC比较,MoCA(0.945±0.0194)与MMSE(0.931±0.0248)无显著性差异,Z=1.453,P=0.146。MOCA量表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VCI患者时优于MMSE量表,而两量表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VaD患者时能力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神经 心理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研究 被引量:50
19
作者 黄培新 黄燕 +14 位作者 卢明 杜宝新 梁伟雄 欧爱华 蔡业峰 郭建文 奚肇庆 陈眉 董少龙 陆晖 李军 东贵荣 李海聪 赵建军 刘茂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90-593,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404例患者分别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结合组199例)和西医加中药安慰剂(对照组205例)治疗,并观察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合组患者治疗...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404例患者分别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结合组199例)和西医加中药安慰剂(对照组205例)治疗,并观察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合组患者治疗后28天和90天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改善(P<0·05);90天严重致残加病死率(BI<75)降低(P<0·05);90天完全康复和轻微残疾率(BI≥95)提高(P<0·05);90天社会功能活动(FAQ)改善(P<0·01)。不良反应为非感染性腹泻(发生率为5·53%)。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可改善本病患者90天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严重致残+病死率;其不良反应主要为非感染性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多中心临床试验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24h内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单中心256例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5
20
作者 王大永 徐翔 郭建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研究发病24h内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AHCH)患者发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3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AHCH患者256例的病例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个人史、临床特点、CT检查... 目的研究发病24h内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AHCH)患者发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3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AHCH患者256例的病例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个人史、临床特点、CT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指标、活血化瘀类中药使用情况。根据血肿扩大与否分为血肿扩大组与非血肿扩大组。首先对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经过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血肿扩大结果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相关因素。将各危险因素和血肿扩大作为自变量,3个月随访时以m RS(modified Rankin Scale)量表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期血肿扩大是否影响患者3个月的预后。m RS 0~2级为恢复良好,3~6级为严重致残或死亡。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 256例患者中,有43例发生了血肿扩大,血肿扩大发生率为16.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入院GCS评分、入院NIHSS评分、病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是导致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则显示,仅男性、病程是导致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肿扩大是影响患者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血肿体积、病程、NIHSS评分也是影响患者3个月随访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发病到入院时间较短(2h内)的患者应警惕血肿扩大的风险,而出血量大、血肿再次扩大、高NIHSS评分、发病时间短则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扩大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