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50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加氧技术研究应用
1
作者 钟丁平 范日新 林木松 《电力大数据》 2024年第8期70-78,共9页
爪哇1号机组锅炉为一台我国产的105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自投产以来,给水采用弱氧化性全挥发处理,存在锅炉差压上升过快、给水和疏水析出的铁量较高、水冷壁管结垢速率偏大、每个再生周期内精处理混床处理冷凝水量偏少等诸多问题。通... 爪哇1号机组锅炉为一台我国产的105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自投产以来,给水采用弱氧化性全挥发处理,存在锅炉差压上升过快、给水和疏水析出的铁量较高、水冷壁管结垢速率偏大、每个再生周期内精处理混床处理冷凝水量偏少等诸多问题。通过将锅炉给水处理方式由弱氧化性全挥发处理转换为加氧处理的应用研究,对比分析给水在不同加氧量、pH值下铁腐蚀产物析出量的变化,在控制省煤器入口氧量为20~60μg/L,给水pH至8.7~9.0时,给水系统和疏水系统的腐蚀得到明显抑制,给水腐蚀产物铁析出量降低65.2%,高加疏水腐蚀产物铁析出量降低84.4%,低加疏水铁析出量降低82.0%。单台精处理混床连续运行时间由不到一周延长到30天左右,每周期处理凝结水量由8~13万吨延长到30万吨以上,直接经济效益达200.5万元/年,年减少废水排放量37600吨,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直流锅炉 加氧处理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均压球油隙放电全比例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柯春俊 李英 +3 位作者 周立新 林春耀 杨贤 胡伟 《变压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9-70,共2页
1引言 对变压器长油隙击穿机理的研究较多,20世纪50年代初,国外发表了变压器油耐电强度的小体积效应,就是指在均匀电场和不均匀电场中,变压器油的耐电强度随受电压作用的油隙体积的减小而提高,即变压器油具有“体积效应”。目前易于被... 1引言 对变压器长油隙击穿机理的研究较多,20世纪50年代初,国外发表了变压器油耐电强度的小体积效应,就是指在均匀电场和不均匀电场中,变压器油的耐电强度随受电压作用的油隙体积的减小而提高,即变压器油具有“体积效应”。目前易于被接受的击穿原因为油中混入杂质造成的,这些杂质附近会产生局部强电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模型试验 油隙 不均匀电场 比例 放电 均压 体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基于闭环辨识IMC-PID实现串级汽温的鲁棒控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晓枫 陈广学 +4 位作者 张政委 王亚刚 高雅 尤毅 顾博川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21,共7页
提出了一个基于频域辨识方法设计串级汽温内模-PID控制器。首先进行汽温过程对象的模型辨识,在辨识部分,通过进行常规的设定值扰动试验,获得串级系统各回路输入输出的扰动试验数据,估算出内回路及外回路的频率响应矩阵,然后通过最小二... 提出了一个基于频域辨识方法设计串级汽温内模-PID控制器。首先进行汽温过程对象的模型辨识,在辨识部分,通过进行常规的设定值扰动试验,获得串级系统各回路输入输出的扰动试验数据,估算出内回路及外回路的频率响应矩阵,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内回路及外回路模型变换函数的参数矩阵。基于内模控制(IMC)的汽温串级PID控制回路的参数整定,是基于辨识出的模型采用IMC方法计算出来的。现场应用情况表明,采用基于频域辨识方法设计串级汽温内模-PID控制器的控制方案,使汽温串级控制性能大大提高,能有效地减少各种内外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 热工自动化 H∞控制 闭环辨识 IMC—PID 串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神经网络预测变电站VRLA电池工作寿命 被引量:4
4
作者 梅成林 王文强 +1 位作者 刘波峰 李涛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1-353,共3页
研究预测变电站阀控式密封铅酸(VRLA)电池工作寿命的方法。引入小波神经网络(WNN),建立电池工作寿命的WNN模型,再通过实验数据对WNN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用于电池运行寿命预测的WNN模型,最后将WNN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预测... 研究预测变电站阀控式密封铅酸(VRLA)电池工作寿命的方法。引入小波神经网络(WNN),建立电池工作寿命的WNN模型,再通过实验数据对WNN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用于电池运行寿命预测的WNN模型,最后将WNN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49%,最大相对误差为2.35%。WNN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电池的工作寿命,可用于变电站电池工作寿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式密封铅酸(VRLA)电池 工作寿命 小波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IMC-PID增强超临界机组功率控制的鲁棒性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晓枫 王亚刚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24,共5页
介绍了一种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其在汽轮机主控回路中采用基于闭环辨识模型的IMC-PID方法,采用该方法解决火电机组功率振荡的问题。该方法首先通过闭环回路的设定值阶跃扰动试验,对测取的试验数据进行频率响应特性辨识,估计闭环控制过程... 介绍了一种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其在汽轮机主控回路中采用基于闭环辨识模型的IMC-PID方法,采用该方法解决火电机组功率振荡的问题。该方法首先通过闭环回路的设定值阶跃扰动试验,对测取的试验数据进行频率响应特性辨识,估计闭环控制过程中的频率响应矩阵和变换函数矩阵,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出被控对象的模型。然后基于辨识出的模型,通过使用内部模型控制(IMC)方法,设计出汽轮机主控回路的鲁棒PID控制器。火力发电厂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汽轮机主控采用IMC-PID控制器后,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较好地抵御各种电网的外扰及发电过程内扰的影响,避免机组功率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机组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H控制 闭环辨识 IMC-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避雷器退运解体试验及数据对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原 董秋灵 +1 位作者 江晓敏 林一峰 《广东电力》 2017年第2期137-142,共6页
对一起500 kV变电站瓷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红外缺陷退运进行解体试验。试验中,发现避雷器下节带电测试阻性电流上升50%,局部温度比正常相平均值高1.5 K,怀疑U相避雷器下节存在缺陷。退运试验及解体分析结果显示避雷器各项电气试验合格,... 对一起500 kV变电站瓷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红外缺陷退运进行解体试验。试验中,发现避雷器下节带电测试阻性电流上升50%,局部温度比正常相平均值高1.5 K,怀疑U相避雷器下节存在缺陷。退运试验及解体分析结果显示避雷器各项电气试验合格,但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接近允许值上限,存在进一步上升转化为缺陷的可能,需要对同批次设备加强跟踪观测。解体试验未发现受潮、闪络等痕迹,避雷器密封良好,但避雷器下节瓷外套烧制过程中直线度偏差较大,为此,综合分析认为避雷器红外及带电测试异常是由于瓷外套内侧凹陷部位与环氧筒接触,在本身电阻片较大、热能损耗高的基础上造成局部温度超标现象,此外,还说明现场测量中降雨天气也是带电测试及红外测试准确性存在偏差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带电测试 红外成像 泄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I的干字型输电塔线体系自振频率实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华敏 李鹏云 +1 位作者 陈波 谢文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96,共5页
基于现场实测,采用随机子空间方法研究了干字型输电塔线体系的自振频率特点。阐述了随机子空间方法的原理。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干字型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分析模型并研究了塔线体系的耦联振动效应。基于输电杆塔动力特性的特点以及实... 基于现场实测,采用随机子空间方法研究了干字型输电塔线体系的自振频率特点。阐述了随机子空间方法的原理。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干字型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分析模型并研究了塔线体系的耦联振动效应。基于输电杆塔动力特性的特点以及实际结构的构造特点,制定了实测方案和传感器布置方案。通过现场实测获取了塔线体系不同位置和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响应,基于随机子空间算法确定了结构振动的稳定图并识别了杆塔的自振频率。结果表明:实测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较为吻合,塔线体系的耦联振动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线体系 自振频率 随机子空间 模态识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