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脑钠肽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
作者 胡明亮 王丽 +4 位作者 钟馨 莫怡浩 李莎 曾敏 王丹丹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A组),慢性肾衰竭(B组)以及健康体检者(C组)各30例,测定其血浆BNP及hsCRP的水平...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A组),慢性肾衰竭(B组)以及健康体检者(C组)各30例,测定其血浆BNP及hsCRP的水平,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与B组的BNP、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的BNP、hs—CRP水平显著高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的LVESD、LVEDD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而LVEF水平显著低于B组和C组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肾衰竭患者BNP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且两者与LVESD、LVEDD水平呈正相关,而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BNP以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检测BNP、hs—CRP水平对患者病情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脑啡肽类 C反应蛋白质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VAP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小明 沈观乐 余瑞林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878-88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6例重症V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予以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灌... 目的探讨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6例重症V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予以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灌洗,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灌洗吸痰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力学参数、血清炎性因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退热时间、WBC恢复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观察2组患者的PIP、Cdyn、Raw、WOB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PIS评分(3.36±1.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4±1.86)分(P<0.05)。治疗24 h后2组患者的IL-6、IL-8、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痊愈率(67.86%)显著的高于对照组(42.86%)(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VAP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呼吸力学参数、改善炎性反应程度,从而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辅助治疗 重症呼吸肌相关肺炎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陈丽 黄锦文 邱嘉华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621-623,共3页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三联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免疫功能、生存质量。结果胃肠功能:观察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6.23±0.84vs 10.39±1.25,3.84±0.47vs 6.91±0.88)d,溃疡愈合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12%vs 78.18%);免疫功能:观察组患者的CD3+T细胞、CD4+T细胞含量高于对照组(54.42±6.42vs 48.26±6.12,44.19±5.28vs 39.56±4.08),CD8+T细胞含量低于对照组(24.32±2.72vs 26.48±3.31);生存质量: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维度(54.18±6.68vs 47.44±5.43)、躯体健康维度(64.52±7.51vs 51.85±6.04)、心理健康维度(67.38±7.83vs 53.48±6.14)、社会功能维度(62.22±7.87vs 53.45±6.52)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有助于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旋杆菌 胃肠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忠华 古冬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5期1985-1986,共2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联合用药治疗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临床确诊的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计100例,其中胃炎患者4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对... 目的探讨和研究联合用药治疗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临床确诊的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计100例,其中胃炎患者4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4周,观察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有效率为7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具有显著的疗效,其中兰索拉唑、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用药 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松弛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杨忠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791-792,共2页
目的探究开分析肌肉松弛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 目的探究开分析肌肉松弛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41.21±2.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83±2.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42.23±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84±3.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肌肉松弛训练联合音乐疗法能够明显降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松弛训练 音乐疗法 脑卒中后抑郁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法用于功能性排便障碍的表型鉴定和分类 被引量:9
6
作者 连娟 李俊达 +4 位作者 白倩茹 冯彩华 付朝霞 黄婵婷 李翔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1172-1175,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法在功能性排便障碍的表型鉴定和分类方面的应用价值,以期更好地帮助诊断和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方法共收集62位健康成人(对照组)和295例慢性便秘患者(病例组),对其基线资料和临床症状进行比较;利用高... 目的探讨新型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法在功能性排便障碍的表型鉴定和分类方面的应用价值,以期更好地帮助诊断和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方法共收集62位健康成人(对照组)和295例慢性便秘患者(病例组),对其基线资料和临床症状进行比较;利用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法和球囊逼出实验检测所有受试者的直肠动力学参数,包括静息和刺激排空时的直肠压力以及直肠感觉阈值等参数;比较健康成人组和病例组患者之间的参数差异;进一步比较病例组中球囊逼出时间不同患者的直肠动力学参数。结果 2组患者的球囊排出时间和性别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71位患者和2位无症状健康受试者测出球囊排出时间延长,且肛门梗阻感的患者人数有无球囊排出时间延长的2个亚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肛门收缩压、刺激排空时直肠压力以及肛门松弛度更低(P<0.05),而刺激排便时肛门压力、肛门直肠压差、排便感觉阈值较高(P<0.05);球囊逼出时间延长的患者与时间正常组相比,肛门静息压、刺激排空时肛门压力和肛门直肠压差值更高(P<0.05),直肠压力和肛门松弛度较低(P<0.05),逼出时间延长的患者初始阈值、排便感觉阈值以及最大耐受量均有所升高(P<0.05)。结论通过肛门直肠动力学监测的关键数据可以定义三个重要的表型:高肛门压、低直肠压、混合型。这三个表型可以很好的区分球囊排出时间正常或延长的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从而有助于研究功能性排便障碍的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法 肛门直肠动力学 功能性排便障碍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加强临床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唐群芳 谢碧娟 臧传兰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205-1206,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加强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加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住院时间、医疗费用...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加强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加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2/3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6%(24/35);研究组的死亡率为5.7%(2/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10/35,P<0.0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可以降低病死率,提高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或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机械通气疗法对改善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胡建云 谢士吉 杨万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序贯机械通气疗法用于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改善及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28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III级)患者,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雾化吸入、排痰、通气功能训练、持续低... 目的:探讨序贯机械通气疗法用于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改善及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28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III级)患者,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雾化吸入、排痰、通气功能训练、持续低浓度吸氧等护理措施,对照组行有创机械通气,研究组在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时转为无创机械通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a O2值上升,Pa CO2值下降(P<0.05),但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创通气时间、撤机时间、住院时间、VAP发生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序贯通气疗法安全性好,可加快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的改善与恢复速度,降低有创通气时间和VAP发生率,缩短撤机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呼吸衰竭 通气功能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ENA-78对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俊达 何剑琴 +3 位作者 冯彩华 邓若愚 李若群 陈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A02期250-251,共2页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英夫利昔单抗疗效的可能预测因素。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行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12例,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上皮细胞来源的中性粒细胞活化肽-78(ENA...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英夫利昔单抗疗效的可能预测因素。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行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12例,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上皮细胞来源的中性粒细胞活化肽-78(ENA-78),并根据临床症状进行简易cDA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ESR、CRP、ENA-78和CDAI评分为(20±3.0)mm/h、(15.57±2.1)mg/L、(19.32±3.O)ng/mL和(478±36.12);治疗3月后为(7±2.7)mm/h、(8.62±2.7)mg/L、(14.81士2.7)ng/mL和(186±29.87);两两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中ESR、CRP、ENA-78与CDAI评分有一定正相关性。结论对重度活动性Uc、重度活动性CD及CD合并肛瘘患者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疗效确切,且随着ENA-78的下降,CDAI评分也相应下降,ENA-78可能成为未来预测炎症性肠病患者使用英夫利昔单抗疗效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A-78 英夫利昔单抗 炎症性肠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方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兰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0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方式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模式组和个性化护理组,每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对症护理,而个性化护理组患者则采取全方位的个性化护...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方式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模式组和个性化护理组,每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对症护理,而个性化护理组患者则采取全方位的个性化护理方式,分别比较2种护理方式对IS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结果个性化护理组IS并发症的发生率5.0%(2/4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7.5%,11/40),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亦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与入院时相比,出院时2组HDS和ADL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且出院时个性化护理组HDS和ADL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时2组NIHSS评分则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个性化护理组NIHSS评分也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方式能够改善IS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和疾病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个性化护理 认知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血清钙化相关蛋白与血管钙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莫怡浩 宋代坤 +3 位作者 康文慧 王丽 胡明亮 黄翠萍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2期2696-2699,共4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清钙化相关蛋白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60例作为尿毒症组,选取严重外伤后截肢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von Kossa染色法观察桡动脉钙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核心结合因子1(Cbfα1)、骨钙素(OC)及...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清钙化相关蛋白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60例作为尿毒症组,选取严重外伤后截肢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von Kossa染色法观察桡动脉钙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核心结合因子1(Cbfα1)、骨钙素(OC)及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情况;对2组患者的组织学改变、血生化指标、血管钙化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健康桡动脉无钙化;尿毒症组患者无钙化31例(52%),有钙化29例(48%),其中重度钙化11例,轻中度钙化18例,分别占总数的18%、30%;钙化血管均有Cbfα1、OC、TLR4的表达。尿毒症组患者的血磷、C反应蛋白、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直径/桡动脉管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的血钙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桡动脉血管钙化率高,钙化血管均有Cbfα1、OC、TLR4表达,且与血管钙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核心结合因子1 骨钙素 血管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钴胺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袁艺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5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甲钴胺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6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甲钴胺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甲钴胺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6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甲钴胺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VAS评分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为78.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d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和腓肠肌湿质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后肢拉力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显著降低患者疼痛,延缓肌肉萎缩,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 坐骨神经痛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粟连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心血管重症监室护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参与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40名,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心血管重症监室护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参与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40名,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而试验组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应用于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培训中,培训周期结束后,对护理人员进行吸痰术、心肺复苏术、呼吸机应用技术、相关仪器监测监护术等4个方面的考核。结果:培训周期结束后,试验组护理人员在心血管重症监护方面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能客观、公正、全面评价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在培训中查缺补漏,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 护理人员 培训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及预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雪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0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和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和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治疗前,2组PT、PLT两项凝血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PT显著短于对照组,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一般健康状况和社会关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TIA能缩短凝血酶原时间,降低血小板计数,护理干预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尿激酶 阿司匹林 短暂性脑出缺血发作 预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三尖瓣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翠萍 宋代坤 +3 位作者 汪小平 眭玲辉 吴晓燕 周新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8期51-52,共2页
目的:总结1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三尖瓣置换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因感染性心内膜炎行三尖瓣置换17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术前给予心理干预及改善一般情况,术后给予抗感染、纠正心功能不全及抗... 目的:总结1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三尖瓣置换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因感染性心内膜炎行三尖瓣置换17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术前给予心理干预及改善一般情况,术后给予抗感染、纠正心功能不全及抗凝治疗。结果:本组15例患者顺利出院,术后早期死亡2例,其中1例术后6 h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1例术后第4天因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三尖瓣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及时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三尖瓣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在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蒲红兵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6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在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在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和Sunnybrook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80.7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和Sunnybrook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H-B分级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14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unnybrook评分治疗后7d和14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急性面神经炎 H-B面神经功能分级 Sunnybrook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脑膜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特点及临床护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兰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1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脑膜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降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感染性脑膜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急救及护理。结果 86例患者感染性脑膜炎并发MODS病死率为29.07%(... 目的探讨感染性脑膜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降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感染性脑膜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急救及护理。结果 86例患者感染性脑膜炎并发MODS病死率为29.07%(25/86);18例3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死亡13例(72.22%);16例2个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死亡6例(37.50%),52例1个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死亡6例(11.54%),并发器官数与死亡呈正相关。结论早期明确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加强基础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有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脑膜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护理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诊断及规范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劲松 黄文静 +1 位作者 沈观乐 吴海青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方法及规范化的治疗手段,以期提高治疗安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符合 ARDS 诊断标准的患者共105例,观察组给予符合肺保护通气策略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增...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方法及规范化的治疗手段,以期提高治疗安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符合 ARDS 诊断标准的患者共105例,观察组给予符合肺保护通气策略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增加个体化设置小潮气量通气、俯卧位通气等改善策略;对照组给予人工机械通气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结果①治疗3 d 后,观察组的 R 和 P 治疗前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SaO 2、PaO 2、氧合指数(PaO 2/FiO 2)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②治疗10 d 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为76.19%。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RDS 病情危急,及时正确诊断、规范有效治疗是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机械通气 肺保护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主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雪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4期127-128,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主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7—2013-04本院诊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脑卒中护理干预组)40例和观察组(早期主动护理干预组)40例,将2组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1个月... 目的观察早期主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7—2013-04本院诊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脑卒中护理干预组)40例和观察组(早期主动护理干预组)40例,将2组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1个月、3个月的WHOQOL-BREF评分和Zung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1个月、3个月的WHOQOL-BREF评分和Zung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早期主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更为积极,有助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主动护理干预 脑卒中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镜结合超声内镜对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学燚 陈秀娟 +3 位作者 程书榜 申建刚 黄锦文 刘昕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7期885-886,共2页
目的探讨在结肠镜结合超声内镜下行脓肿开窗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48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在结肠镜和超声内镜下行... 目的探讨在结肠镜结合超声内镜下行脓肿开窗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48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在结肠镜和超声内镜下行脓肿开窗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的临床体征。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月后,实验组的临床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镜结合超声内镜下行脓肿开窗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超声内镜 阑尾周围脓肿 开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