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6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长宏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4-57,共4页
针对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特点和目前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校企联合实践教育中心,采取课题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践。通过仿真学习与现场参观相结合的认识实习教学模式以及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针对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特点和目前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校企联合实践教育中心,采取课题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践。通过仿真学习与现场参观相结合的认识实习教学模式以及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实施,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与空调 实践教学 生产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贫困生扶助工作的实践
2
作者 彭国存 周业安 张良浩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B06期226-227,共2页
文章对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的贫困生扶助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完善电子档案、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和国家贷款工作等措施。
关键词 广东工业大学 贫困生 扶助工作 贫困生资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多种培养方式并存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与实践--以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为例
3
作者 胡垚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4年第6期94-94,98,共2页
本文在分析当前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人才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多种培养方式并存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方案,并就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近几年在本科教育教学方面所做的探索、实践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做了介绍。
关键词 多种培养方式并存 创新人才 复合人才 产学研结合 重点学科 国际交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制度建设问题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邓莹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457 459-,459,共2页
高校法治文化的建设离不开高校制度文化建设,而高校法治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又在于高校制度的建设。本文以广东工业大学的制度建设为例,对制度建设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探索完善高校制度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高校 制度建设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碳负极材料储钠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杨耀 陈平 施志聪 《化学试剂》 CAS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以木质素磺酸钠和酚醛树脂为前驱体,采用喷雾干燥和油浴干燥两种方法制备硬碳前驱体,前驱体在预氧化、碳化及清洗步骤后得到硬碳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测试和拉曼光谱等方法探究采用不同制备方法合成的硬... 以木质素磺酸钠和酚醛树脂为前驱体,采用喷雾干燥和油浴干燥两种方法制备硬碳前驱体,前驱体在预氧化、碳化及清洗步骤后得到硬碳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测试和拉曼光谱等方法探究采用不同制备方法合成的硬碳材料在结构形貌和物相上的差别,并通过电化学测试分析所制备的硬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喷雾干燥法合成的硬碳前驱体制备的硬碳材料具有更稳定的球形结构和较小的比表面积。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这种硬碳材料在电池中展现出更高的首次库伦效率,并且具有更稳定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碳 钠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喷雾干燥 油浴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PE蜡复合材料在60 GHz波段的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6
作者 张魁才 曾樊升 +4 位作者 余振华 陈嘉 肖全能 曾国勋 殷陶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随着毫米波技术的快速发展,60 GHz毫米波段在通信、雷达、遥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60 GHz波段的波长短,在传播过程分布效应明显,信号容易受到干扰。为解决该问题,开发一种高效的毫米波吸波材料具有重要意义。由于TiC具备... 随着毫米波技术的快速发展,60 GHz毫米波段在通信、雷达、遥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60 GHz波段的波长短,在传播过程分布效应明显,信号容易受到干扰。为解决该问题,开发一种高效的毫米波吸波材料具有重要意义。由于TiC具备较好的介电性能、较大的介电损耗值及良好的电磁波吸收特性,因此对TiC粉体及其复合材料在60 GHz毫米波段的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究TiC粉体填充比例(质量分数)和热处理温度对TiC/PE复合材料复介电常数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物相分析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激光粒度仪(LPS)分别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TiC粉末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增大,热处理温度可以调节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当TiC质量分数为75%时,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实部(ε′)为11.19—12.60、复介电常数虚部(ε″)为3.33—3.91,在厚度0.30 mm处最小反射损耗(RLmin)可达-24.20 dB,厚度为0.35 mm时相应的最大有效吸收带宽(EAB)可达15.50 GHz。当热处理温度为200℃时,TiC/PE复合材料的ε′为14.45—16.54、ε″为5.56—6.44,在厚度0.30 mm处RLmin可达-19.18 dB,而EAB可达16.83 GHz;当热处理温度为325℃时,TiC粉末发生氧化开裂,其ε′为10.67—11.05、ε″为0.86—1.19,在厚度2.15 mm处RLmin可达-48.28 dB,当厚度为1.10 mm时EAB可达5.50 GHz。通过调整TiC粉体的质量分数和热处理温度,可以达到调控复介电常数的目的,使TiC粉末复合材料的EAB保持在较大的频率范围内。TiC粉末复合材料在60 GHz毫米波段表现出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为毫米波段微波吸收材料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粉末 热处理 复合材料 60 GHz波段 介电性能 微波吸收性能 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钴双金属普鲁士蓝类似物/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吸波性能的研究
7
作者 高恒 张海燕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1期129-135,共7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进入5G阶段,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然而,无线通信带来的电磁波污染对电子产品的干扰及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致力于研发质量轻、厚度薄、吸收电磁波频率范围宽和吸波能力强的电磁...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进入5G阶段,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然而,无线通信带来的电磁波污染对电子产品的干扰及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致力于研发质量轻、厚度薄、吸收电磁波频率范围宽和吸波能力强的电磁波吸收材料。普鲁士蓝类似物(PBA)作为金属有机框架(MOF)之一,有着成分可调、容易制备等特点,目前在微波吸收领域已经成为了研究热点。由于单一MOF无法构建导电网络,限制了其在吸波领域中应用,将MOF与低维材料复合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策略。基于此,采用共沉淀法初步合成锌钴双金属PBA,再以该类似物和氧化石墨烯(GO)作为前驱体,通过简单的水热反应、冷冻干燥及热处理工艺,成功合成了锌钴双金属普鲁士蓝类似物/还原氧化石墨烯(ZnO/CoO/Co@rGO)气凝胶复合材料。ZnO/CoO/Co@rGO气凝胶复合材料以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气凝胶为骨架,锌钴双金属PBA衍生的ZnO/CoO/Co复合物负载骨架之上,克服了单一MOF无法产生导电网络的问题,同时还降低了材料的密度,提升了阻抗匹配。ZnO/CoO/Co@rGO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可以通过改变锌钴双金属PBA和GO的质量比进行调控。在锌钴双金属PBA与GO的质量比为3∶1,且ZnO/CoO/Co@rGO气凝胶复合材料与石蜡质量比仅为1∶9的情况下,该复合材料在频率2—18 GHz下展示了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最小反射损耗达到-54.5 dB,而最大有效吸收带宽为6.38 GHz。证明,ZnO/CoO/Co@rGO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微波吸收材料,进一步拓宽了MOF基吸波材料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普鲁士蓝类似物 气凝胶 微波吸收 还原氧化石墨烯 氧化锌 氧化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方氮化硼纳米片与高导热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邱泓崴 何玉定 《粘接》 2025年第2期64-67,共4页
本文首次采用高速剪切法对微米级的氮化硼粉末(h-BN)进行剥离,得到六方氮化硼纳米片(BNNSs)。以环氧树脂(EP)为基体,氮化硼纳米片为导热填料,制备了高导热率的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了氮化硼的含量、剥离时间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导热性能... 本文首次采用高速剪切法对微米级的氮化硼粉末(h-BN)进行剥离,得到六方氮化硼纳米片(BNNSs)。以环氧树脂(EP)为基体,氮化硼纳米片为导热填料,制备了高导热率的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了氮化硼的含量、剥离时间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导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高速剪切法成功制备出均匀的、厚度为纳米级的氮化硼纳米片。剥离时间为15 min,填料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为1.204 W/(m·K),比环氧树脂基体的导热系数增长了4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剪切 热管理 六方氮化硼纳米片 导热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分析薄膜半导体材料的环境失效行为
9
作者 李夏 郭佳睿 +3 位作者 庄敏 陈瑜 白杰 严楷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8,共9页
处于使用和贮存状态的薄膜半导体材料因其经历的自然和诱导环境因素而引起器件的性能退化甚至失效,进而影响器件甚至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目前对于环境失效行为的研究方法都很难捕获实时或准实时的表面成分及价态信息,难以判断其早期失效... 处于使用和贮存状态的薄膜半导体材料因其经历的自然和诱导环境因素而引起器件的性能退化甚至失效,进而影响器件甚至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目前对于环境失效行为的研究方法都很难捕获实时或准实时的表面成分及价态信息,难以判断其早期失效的行为特性以及深入掌握其失效机理。利用原位及准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技术,通过调控环境失效因素研究薄膜半导体材料表界面成分、化学态以及电子结构的变化规律,揭示环境失效行为与失效机理,建立薄膜半导体相关材料及器件环境失效行为的分析新方法。结合准原位XPS对Au/Ni/Cu/HfO_(2)薄膜材料热过应力失效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气氛中的氧气能够进一步诱导体相内Ni、Cu原子向表面层的扩散。热处理温度升高引起氧元素吸附模式由起初的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并在Au层表面内反应产生NiO、Ni_(2)O_(3)以及CuO,导致薄膜材料表面成分的变化,表明利用准原位XPS法能够获取薄膜半导体材料准实时的表面成分及化学态信息,能更系统地剖析早期失效行为特性并分析其失效机理,对设备设计与生产过程中薄膜半导体材料体系的合理选择、设计改进以及提高电子芯片的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 环境失效 薄膜半导体 表面分析 扩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COFs/Pb_(3)(CO_(3))_(2)(OH)_(2)复合材料二氧化碳还原光催化剂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温东炼 林昭勇 卜冬蕾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或化工原料,以应对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一种可持续有效策略。然而,该过程中的还原产物选择性较低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因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结构可调性和强可... 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或化工原料,以应对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一种可持续有效策略。然而,该过程中的还原产物选择性较低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因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结构可调性和强可见光吸收能力等优势,近年来在光催化领域中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COFs材料缺少二氧化碳还原所需的活性位点,因此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碱式碳酸铅(Pb_(3)(CO_(3))_(2)(OH)_(2))作为一种高选择性电催化剂,可有效地将二氧化碳还原生成甲酸盐,并将其引入COF体系中,从而提升体系的催化性能。首先在无氧高温条件下,采用油浴法合成TP-COFs,然后通过原位光化学与湿化学反应,将Pb_(3)(CO_(3))_(2)(OH)_(2)负载于TP-COFs上,最终制备出TP-COFs/Pb_(3)(CO_(3))_(2)(OH)_(2)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TP-COFs/Pb_(3)(CO_(3))_(2)(OH)_(2)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发现该复合材料为两相良好接触的片状材料;通过微量气体分析系统配备气相色谱仪测试发现,该复合材料在二氧化碳还原制甲酸盐的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效率和选择性,甲酸盐产率高达28.5 mmol·g^(-1)·h^(-1),选择性超过99%。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备甲酸盐的策略,为未来开发高效光催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并为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二氧化碳还原 甲酸盐 共价有机框架 碱式碳酸铅 活性位点 复合材料 非贵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炉用Na_2SO_4/SiO_2复合蓄热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爱菊 张仁元 柯秀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9-71,共3页
为改善工业炉高温烟气佘热回收设备中蓄热材料的性能,本研究成功地研制了Na_2SO_4/SiO_2显热/潜热复合蓄热材料,并讨论了烧结温度和时间、成形压力、添加剂等因素对复合蓄热材料热物性、致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这种复合蓄热材料继承... 为改善工业炉高温烟气佘热回收设备中蓄热材料的性能,本研究成功地研制了Na_2SO_4/SiO_2显热/潜热复合蓄热材料,并讨论了烧结温度和时间、成形压力、添加剂等因素对复合蓄热材料热物性、致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这种复合蓄热材料继承了传统蓄热材料的优点,同时又结合了相变材料的长处,克服了二者的不足,从而具有稳定性好、蓄放热快和蓄热密度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炉 Na2SO4/SiO2复合蓄热材料 稳定性 抗压强度 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窑炉用陶瓷基定形储能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爱菊 王毅 张仁元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7-551,共5页
为改善工业窑炉中高温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中蓄热材料的性能,本研究成功制备出了Na2SO4/SiO2定形复合储能材料,理论分析了相变材料和陶瓷材料的选择原则,探讨了原料配比、烧结温度和时间对Na2SO4/SiO2结构和储热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为改善工业窑炉中高温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中蓄热材料的性能,本研究成功制备出了Na2SO4/SiO2定形复合储能材料,理论分析了相变材料和陶瓷材料的选择原则,探讨了原料配比、烧结温度和时间对Na2SO4/SiO2结构和储热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制备Na2SO4/SiO2的工艺条件为:成型压力70~100MPa,烧结温度950~1000℃,升温速率15℃/min,保温时间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 定形储能材料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及其在工业窑炉蓄热式燃烧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金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35,共5页
简单概述了蓄热式燃烧系统中蓄热体材料的基本性质及其选择原则,介绍一种新型高温显热/潜热复合相变蓄热材料,探讨和分析该新型高温相变蓄热材料在工业窑炉蓄热式燃烧系统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 工业窑炉 蓄热陶瓷 高温相变蓄热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塑料工业的发展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和教学计划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福林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B06期108-109,140,共3页
文章结合塑料工业的重要地位、塑料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广东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必需的专业技能,分析了该专业的教学计划的合理性和改进方向。
关键词 塑料工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专业技能 就业现状 教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木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5
作者 洪浩群 刘凯丽 +3 位作者 于日志 李雪松 岑兰 张海燕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6,共6页
分别采用聚丙烯的固相接枝共聚物和熔融接枝共聚物作为聚丙烯/木粉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剂,研究两种多单体接枝共聚物用量对复合材料界面结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抗冲击性能等的影响,并根据拉伸性能数据计算复合材料的界面黏结强度。... 分别采用聚丙烯的固相接枝共聚物和熔融接枝共聚物作为聚丙烯/木粉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剂,研究两种多单体接枝共聚物用量对复合材料界面结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抗冲击性能等的影响,并根据拉伸性能数据计算复合材料的界面黏结强度。结果表明:两种多单体接枝共聚物均能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维持良好的热稳定性;随多单体接枝共聚物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当多单体接枝共聚物用量为5 phr时,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较稳定,力学性能最佳,界面黏结强度参数从2.56升至3.50以上,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界面黏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木粉 力学性能 界面相容性 接枝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材料发展背景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文 王文广 王乃光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01-104,共4页
能源与材料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两大支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本专业第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材料科技的飞速发展。... 能源与材料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两大支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本专业第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材料科技的飞速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依托广东工业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的师资优势和科研平台,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得以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新材料 材料科学基础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碳纤维增强MC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嘉恩 张鹏 +4 位作者 杨玉婧 麦振宇 张功武 程永奇 章争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0,143,共8页
MC尼龙是一种已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的工程塑料,但存在尺寸稳定性较差、热稳定性不高和重载下强度欠佳等缺点。本研究采用短切碳纤维(SCF)作为改性剂,探索研究了SCF/MC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了不同的SCF含量对复合材料密度、转化... MC尼龙是一种已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的工程塑料,但存在尺寸稳定性较差、热稳定性不高和重载下强度欠佳等缺点。本研究采用短切碳纤维(SCF)作为改性剂,探索研究了SCF/MC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了不同的SCF含量对复合材料密度、转化率、机械性能、摩擦性能及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SCF含量范围内,复合材料的密度及拉伸强度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少;转化率和冲击强度为20%SCF复合材料最为突出;而摩擦系数、磨损量在加入SCF后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在10%SCF含量时,材料表现出较好的摩擦性能,同时结晶温度增大到182.95℃,结晶度为35.57%。研究结果证实通过添加适当比例的SCF改性剂可以有效改善MC尼龙的性能,这为进一步开发满足某些特殊螺旋传动下的新型复合材料做了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尼龙 短切碳纤维 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氧化/硅烷偶联剂处理碳纤维表面增强聚氨酯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佳伟 叶豪 +5 位作者 刘颖隆 刘英丽 许晓茹 陈智聪 王陈鹏 梁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18,123,共7页
通过两步法制备了改性碳纤维/聚氨酯复合材料。探究了电化学氧化处理法与表面涂层法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改性方法对碳纤维增强聚氨酯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碳纤维进行电化学氧化在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改善碳纤维表面活性。随后向电... 通过两步法制备了改性碳纤维/聚氨酯复合材料。探究了电化学氧化处理法与表面涂层法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改性方法对碳纤维增强聚氨酯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碳纤维进行电化学氧化在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改善碳纤维表面活性。随后向电化学氧化改性的碳纤维施加硅烷偶联剂溶液,在修复碳纤维表面损伤的同时通过化学反应将碳纤维与聚氨酯桥接在一起,提高碳纤维与聚氨酯界面结合性能。结果表明:经电化学氧化/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复合材料对比原始碳纤维聚氨酯复合材料及仅电化学氧化碳纤维聚氨酯复合材料抗拉性能分别提高了83.5%与73.5%,力学性能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聚氨酯 碳纤维 电化学氧化 硅烷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体铬合金化对二硫化钼/铜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书海 张泽权 +1 位作者 王杰 麦永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基于铜基体铬合金化的策略,研究了铬含量对二硫化钼/铜复合材料在氮气气氛下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中加入1.5wt%铬,摩擦系数低至0.07,磨损率为2.4×10^(-4)mm^(3)·N^(-1)·m^(-1),分别是未添加铬的复合材... 基于铜基体铬合金化的策略,研究了铬含量对二硫化钼/铜复合材料在氮气气氛下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中加入1.5wt%铬,摩擦系数低至0.07,磨损率为2.4×10^(-4)mm^(3)·N^(-1)·m^(-1),分别是未添加铬的复合材料的64%和20%。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分别对二硫化钼/铜界面结构、摩擦层成分及磨痕亚表层形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揭示了铜基体铬合金化对二硫化钼/铜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复合材料 合金化 二硫化钼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聚苯胺包覆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红伟 吴宇鹏 +1 位作者 魏文添 施志聪 《电池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LNCM)凭借高比容量、高电压等优点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候选。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 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LNCM)凭借高比容量、高电压等优点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候选。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利用原位聚合法在正极材料表面形成聚苯胺包覆层,并在聚合过程中利用质子酸掺杂进一步提高聚合物的电导率,以改善正极材料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XRD)测试显示包覆前后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未发生改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证明了复合材料中聚苯胺的存在。聚苯胺作为电子导体,可以有效降低正极材料的阻抗,提高反应动力学,稳定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并优化其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包覆改性 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