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江医院2016年门诊用药处方分析
1
作者 薛颖妍 夏曦 +2 位作者 廖彧 张凤仪 张惠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1期185-187,共3页
目的分析本院2016年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为门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13897张门诊用药处方,根据相关部门处方药品规定、药品说明书和重要文献分析处方。分析处方书写是否规范;处方是否规范;处方用药是否适宜。结果本院2016年门诊抽查处... 目的分析本院2016年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为门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13897张门诊用药处方,根据相关部门处方药品规定、药品说明书和重要文献分析处方。分析处方书写是否规范;处方是否规范;处方用药是否适宜。结果本院2016年门诊抽查处方共13897张,其中书写不规范35张,处方不规范205张;处方不适宜247张。书写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不合理数量逐渐降低,趋于低水平。注射剂、抗菌药物使用数量逐渐减少,抗菌药物费用比例逐渐降低,处方平均金额呈上升趋势。处方不规范205张,其中书写不规范35张,占17.07%;诊断书写不全81张,占39.51%;药物用法用量不清89张,占43.41%。处方不适宜247张,其中药品选择不适宜51张,占20.65%;给药途径不合理29张,占11.74%;用法用量不适宜47张,占19.03%;重复给药38张,占15.38%;适应证不适宜41张,占16.60%;联合用药不适宜41张,占16.60%。结论有效处方质量分析能够提升医务人员用药水平,促进门诊用药的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处方 合理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德龙江地区0~6岁食物过敏患者的过敏原检测与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玲 黄颖璇 谭改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1期179-182,186,共5页
目的分析顺德龙江地区0~6岁食物过敏患儿的过敏原检测情况,并对患儿食物过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到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儿科、皮肤科和耳鼻喉科就诊的有过敏相关症状的... 目的分析顺德龙江地区0~6岁食物过敏患儿的过敏原检测情况,并对患儿食物过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到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儿科、皮肤科和耳鼻喉科就诊的有过敏相关症状的0~6岁儿童369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02例为对照组。对研究组患儿进行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以及皮肤点刺试验检测过敏原,使用开放性口服食物激发试验进行牛奶、蛋白过敏等过敏原的检测,统计致敏食物比例及种类、引起临床过敏反应症状所需食物的最低剂量,并分析患儿食物过敏的影响因素。结果引起0~6岁儿童过敏的主要食物是牛奶和蛋白,分别占27.37%和39.02%;其次是牛肉、虾和鱼,分别占7.86%、7.59%、7.32%;开放性口服食物激发试验表明牛奶和蛋白过敏阳性率分别为92.08%和94.44%,牛奶最小食物过敏剂量为20 ml,蛋白最小食物过敏剂量为15 g。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期使用抗生素、母乳喂养、父母过敏史以及挑食与儿童食物过敏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期使用抗生素、父母过敏史为儿童食物过敏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为儿童食物过敏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顺德龙江地区0~6岁食物过敏患儿主要致敏原是牛奶和蛋白,孕期避免使用抗生素,尽量早期母乳喂养,父母有过敏史的儿童做好预防,以减少儿童发生食物过敏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流行病学 过敏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战略思维导向下提升医院财务管理的效力探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付鹏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19期156-158,共3页
本文在业界观点回顾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影响医院财务管理效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医联体运维纳入了医院主业发展的范畴。在财务战略思维导向下,对破解影响因素作出了以下思考,即对于打通业财信息壁垒、对于形成资产有序购置、对于... 本文在业界观点回顾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影响医院财务管理效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医联体运维纳入了医院主业发展的范畴。在财务战略思维导向下,对破解影响因素作出了以下思考,即对于打通业财信息壁垒、对于形成资产有序购置、对于优化财务内控环境、对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进行了思考。基于上述思考,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力的措施为:以项目制打通业财融合中的信息壁垒、根据主业战略规划细分资产技术关联、在医联体组织架构中建立专家委员会、以发展基金项目为平台引入社会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战略思维 财务管理 效力 提升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s医疗服务评价指标在基层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少君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34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DRGs医疗服务评价指标在基层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和2017年3所基层医院收治的急性病例数据进行DRGs分组分析。观察应用前后3间医院三大DRGs指标的变化。结果引入DRGs医疗服务评价指标前后三个医院各专科... 目的研究DRGs医疗服务评价指标在基层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和2017年3所基层医院收治的急性病例数据进行DRGs分组分析。观察应用前后3间医院三大DRGs指标的变化。结果引入DRGs医疗服务评价指标前后三个医院各专科的能力指标和效率指标显著上升(P<0.05),安全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DRGs医疗服务评价指标可以可靠评价且有效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组 DRGs医疗服务评价指标 基层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治理视角下佛山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甘有忠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年第6期129-132,共4页
我国已经于21世纪初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在逐年稳步增长。公众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例如如何安全度过晚年、如何使社会资源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等。本文主要以广东省佛山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 我国已经于21世纪初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在逐年稳步增长。公众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例如如何安全度过晚年、如何使社会资源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等。本文主要以广东省佛山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为例,总结佛山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并基于国内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实践经验,提出佛山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并提出相关建议,为下一步佛山市养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切实保障佛山市老年人口的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治理 医养结合 养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在广东顺德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检测的研究
6
作者 侯有矶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6期738-739,共2页
在临床试验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存在多种不同亚型,而目前已经发现的约有200种,其中30种以上亚型可引发各种临床疾病,且感染亚型不同的致病性和临床症状存在较大差异[1,2].目前对于HPV感染,临床已将其列为诊断和... 在临床试验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存在多种不同亚型,而目前已经发现的约有200种,其中30种以上亚型可引发各种临床疾病,且感染亚型不同的致病性和临床症状存在较大差异[1,2].目前对于HPV感染,临床已将其列为诊断和预防宫颈癌的常规重要项目之一,因此对HPV感染分型进行检测尤为重要[3].本研究分析了在顺德地区HPV感染分型检测中运用HybrMax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型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 广东顺德 临床试验 HPV感染 临床疾病 顺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引起剥脱性皮炎1例
7
作者 梁绮霞 何卓铃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003-1004,共2页
剥脱性皮炎又称红皮病,是一种危及生命的重度疾病,其特征是弥漫性红斑和鳞屑累及≥90%的体表面积[1]。引起剥脱性皮炎的病因有很多,药物相关性剥脱性皮炎为第二常见病因,占所有剥脱性皮炎的10%~20%[2],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研究表明最... 剥脱性皮炎又称红皮病,是一种危及生命的重度疾病,其特征是弥漫性红斑和鳞屑累及≥90%的体表面积[1]。引起剥脱性皮炎的病因有很多,药物相关性剥脱性皮炎为第二常见病因,占所有剥脱性皮炎的10%~20%[2],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研究表明最常引起剥脱性皮炎的药物有抗痛风类(如别嘌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剥脱性皮炎 药物相关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 6.0的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控制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8
作者 李昕昊 潘宗林 +2 位作者 汤盛兴 曾少婷 苏嘉立 《中国医院统计》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基于VB 6.0编程设计软件开发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控制系统,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方法通过调用SQL Server数据库中省规则、字典规则、数据逻辑规则和院内规则4个存储过程的方式构建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控制系统。结果该系统实施应用后,... 目的基于VB 6.0编程设计软件开发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控制系统,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方法通过调用SQL Server数据库中省规则、字典规则、数据逻辑规则和院内规则4个存储过程的方式构建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控制系统。结果该系统实施应用后,根据首页数据质量评估系统每月评分反馈,2019年10月至2022年7月触犯校验规则为月均3.29例次,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降低至月均0.23例次;病案首页质量满分率由17.65%提升至84.62%,提升明显;病案质量满分率和校验规则满分率分别达100.00%、84.62%,有显著提升。结论目前大部分医院病案首页质量受医院信息化水平不高、医生相关病案知识匮乏、医院信息和病案工作人员的协作关系不佳等多方面制约,可通过应用该系统,帮助医院病案工作人员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首页 质量控制 VB 6.0 SQL Server 存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环酸联合不同抗凝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森荣 肖军 +2 位作者 李强 胡勇 史占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6-361,共6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与不同抗凝药联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并符合标准的15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氨甲环酸注射方法及术后使用抗凝药分为4组:A组,术中静脉注射氨甲...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与不同抗凝药联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并符合标准的15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氨甲环酸注射方法及术后使用抗凝药分为4组:A组,术中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术后利伐沙班抗凝;B组,术中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术后依诺肝素抗凝;C组,术中静脉+局部注射氨甲环酸+术后利伐沙班抗凝;D组,术中静脉+局部注射氨甲环酸+术后依诺肝素抗凝。各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一致,比较其失血量、凝血功能、输血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联合使用氨甲环酸的患者能有效控制总出血量、显性出血量、输血率及血浆D二聚体;术后使用利伐沙班或依诺肝素抗凝,出血量、输血率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结论TKA术中应用氨甲环酸静脉+局部注射能有效减少围手术期的失血量、输血率及血浆D二聚体;术后使用利伐沙班或依诺肝素进行抗凝,两者对失血量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抗凝药物 围手术期 失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3D椎体模型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与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力学变化 被引量:17
10
作者 郭大华 王裕辉 +3 位作者 叶前驱 刘文豪 杨博 叶林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5146-5150,共5页
背景:老年人胸腰椎骨折与一般骨折相比有不同的病理变化,多伴有其他全身疾患。较常用的手术方法为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不同的术式选择与术后再骨折发生率有关,而如何选择有效的内固定系统及治疗方式对减少老年胸腰椎骨折手... 背景:老年人胸腰椎骨折与一般骨折相比有不同的病理变化,多伴有其他全身疾患。较常用的手术方法为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不同的术式选择与术后再骨折发生率有关,而如何选择有效的内固定系统及治疗方式对减少老年胸腰椎骨折手术固定失败至关重要。目的:在3D椎体模型上构建压缩性骨折胸腰椎模型,分析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力学变化特点。方法:选择1例56岁男性腰痛患者(后确诊为腰肌劳损),椎体形态无明显异常;1例54岁男性由于骨质疏松导致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例患者对实验方案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获取T12-L1节段CT资料。根据腰痛志愿者CT数据,利用Mimics 10.0软件建立椎体3D数字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2.0建立椎体3D实体模型。参照骨折患者资料对正常椎体有限元模型中的L1模拟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在此基础上模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过程,记录不同载荷下模型各部分Von Mises应力以及变形。结果与结论:(1)与其他作者体外生物力学测试实验结果比较,此模型的实验结果与其基本一致(P>0.05);(2)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模型在直立及前屈、后伸、侧弯及右旋荷载下,T12与L1节段变形均显著小于术前及经皮椎体成形模型(P<0.05);经皮椎体成形模型的骨折节段T12与L1在各种荷载下的脊椎变形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模型骨折节段T12与L1在直立及前屈、后伸、侧弯及右旋荷载下的最大应力较术前及经皮椎体成形模型显著减小(P<0.05);经皮椎体成形模型的骨折节段T12与L1在各种荷载下最大应力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提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在直立及前屈、后伸、侧弯及右旋荷载下,T12与L1节段变形及应力均显著小于术前的压缩性骨折模型及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模型,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可显著增加脊柱胸腰段刚度,经皮椎体成形对于胸腰段刚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3D椎体模型 经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有限元分析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于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波 岳振营 +7 位作者 郭晓红 苗杰 徐滨 王慧 孙晓辉 孙雪梅 李文雪 董艳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7期523-525,共3页
患者男性,75岁,因胸闷、咳嗽咳痰、痰中带少量血丝1周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各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检查示胸廓对称,胸壁未见明显异常影。气管纵隔居中,纵隔及双侧肺门区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未见明显闭塞,右肺上叶后... 患者男性,75岁,因胸闷、咳嗽咳痰、痰中带少量血丝1周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各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检查示胸廓对称,胸壁未见明显异常影。气管纵隔居中,纵隔及双侧肺门区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未见明显闭塞,右肺上叶后段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图1),较大截面约3.1 cm×2.7 cm,边界欠清,呈分叶状,边缘见毛刺,增强后明显强化,CT值约54HU,考虑右肺上叶占位,肺癌可能性大。胸腔镜下行右肺上叶及肿物完整切除,送快速病理示恶性间叶源性肿瘤,临床彻底行区域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 肺肿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纤维瘤病2例报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波 岳振营 +6 位作者 慈丽纹 田昭俭 王慧 孙晓辉 王晓阳 徐滨 孙雪梅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也称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或韧带样瘤,是一种发生于筋膜、肌腱膜或深部软组织的由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过度增生而形成的纤维性肿瘤。常向邻近的肌肉组织或脂肪组织内浸润性生长,有时肿瘤可侵犯邻近... 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也称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或韧带样瘤,是一种发生于筋膜、肌腱膜或深部软组织的由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过度增生而形成的纤维性肿瘤。常向邻近的肌肉组织或脂肪组织内浸润性生长,有时肿瘤可侵犯邻近的重要结构或实质脏器,切除不净极易复发。纤维瘤病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常见于腹壁、上肢带、胸壁、背部、前臂和头颈部,肝脏、乳腺等实质脏器也可发生[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侵袭性纤维瘤病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容联合抗凝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宁晓明 邓惠慧 +2 位作者 吴子强 康成 高庆春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评价扩容联合抗凝对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6-24h内早期磁共振影像(PWI-DWI不匹配)的前循环皮层和大脑中动脉深穿支脑梗死患者,总病例数为10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扩容组和联合组,常规组采用氢氯吡格雷片75mg/... 目的评价扩容联合抗凝对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6-24h内早期磁共振影像(PWI-DWI不匹配)的前循环皮层和大脑中动脉深穿支脑梗死患者,总病例数为10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扩容组和联合组,常规组采用氢氯吡格雷片75mg/次每天1次;扩容组采用常规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羟乙基淀粉500ml 1次/d、连续7d;联合组采用予羟乙基淀粉500m 1次/d、连续7d,那屈肝素钙注射液4100AXaI U,Q12H/d皮下注射、连续7 d,不予抗血小板治疗;3组其他基础治疗和7d后治疗相同。治疗前和治疗后3d、7d、1个月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mRS评分,比较各组发生进展性脑卒中的概率和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3d、7d和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而联合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和扩容组,治疗7d后联合组发生进展性脑梗死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和扩容组(4例vs 10例、9例);治疗后1个月mRS评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和扩容组(0-2分和3-5分分别为30例vs 19例、21例,5例vs 15例、14例),临床疗效评价有效率联合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和扩容组(85.7%vs 60.0%、65.7%),同时发现有糖尿病基础出现进展性脑梗死明显升高,占57.1%。结论通过抗凝+扩容治疗对前循环皮层和大脑中动脉深穿支早期低灌注脑梗死有显著疗效,有效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PWI-DWI不匹配 脑梗死 抗凝 扩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中医护理干预对高龄股骨骨折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褚雪玲 丁云霞 +3 位作者 刘少群 陆美华 莫惠仪 李合幼 《循证护理》 2023年第11期2073-2075,共3页
目的:探讨多维度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高龄股骨骨折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10月31日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高龄股骨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则... 目的:探讨多维度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高龄股骨骨折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10月31日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高龄股骨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多维度中医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评分、病人满意度、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发生率为9.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7%(P<0.05);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8.6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中医护理干预能降低高龄股骨骨折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发生率,减少病人的住院天数和疼痛程度,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中医护理 高龄 股骨骨折 反应性精神障碍 疼痛程度 满意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波 许秀玲 岳振营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20-320,F0003,共2页
患者女性,33岁,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妇科阴道镜检查显示子宫颈2、5、10、12点及周围醋白及碘实验阳性(图1),宫颈及宫旁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液基薄层细胞学(LCT)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核酸检测(DH3)未... 患者女性,33岁,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妇科阴道镜检查显示子宫颈2、5、10、12点及周围醋白及碘实验阳性(图1),宫颈及宫旁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液基薄层细胞学(LCT)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核酸检测(DH3)未见阳性。临床疑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分点取活检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淋巴瘤 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患者PDQ-39、UPDRS及HAMD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子强 宁晓明 +1 位作者 陈锐进 高庆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4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PD)患者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DQ-39)、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90例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PD)患者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DQ-39)、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90例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吡贝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和吡贝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HAMD、PDQ-39和UPDRS评分。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运动检查、日常生活活动、精神行为和情感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PDQ-39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PDQ-39评分(24.81±3.2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2±4.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HAMD评分(12.24±1.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3±1.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可有效改善PD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状态以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艾司西酞普兰 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 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度洛西汀联合托吡酯治疗慢性偏头痛伴焦虑抑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宁晓明 邓惠慧 +1 位作者 康成 高庆春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61-364,共4页
目的 观察度洛西汀联合托吡酯治疗慢性偏头痛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慢性偏头痛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氟桂利嗪胶囊、托吡酯治疗12周,治疗组加用度洛西汀.比较两组头痛程度、持续时间、每月发生频率、偏头... 目的 观察度洛西汀联合托吡酯治疗慢性偏头痛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慢性偏头痛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氟桂利嗪胶囊、托吡酯治疗12周,治疗组加用度洛西汀.比较两组头痛程度、持续时间、每月发生频率、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DAS)、头痛影响测定量表-6(HIT-6)、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疗效.结果 治疗组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和每月发作频率、MIDAS、HIT-6、HAMA、HAMD、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度洛西汀联合托吡酯治疗慢性偏头痛伴焦虑抑郁有显著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洛西汀 托吡酯 慢性偏头痛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联合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皮肤交感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惠慧 宁晓明 +1 位作者 康成 高庆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8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交感反应(SSR)的影响。方法60例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按最小不平衡指数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与舍曲林组,各30例。选取同期在本院门诊的健康志愿者共30例为对照组。舍曲林组采用盐酸...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交感反应(SSR)的影响。方法60例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按最小不平衡指数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与舍曲林组,各30例。选取同期在本院门诊的健康志愿者共30例为对照组。舍曲林组采用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联合组在舍曲林组的基础上睡前口服奥氮平片治疗。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比较两治疗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三组SSR潜伏期和波幅及舍曲林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舍曲林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HAMD评分为(12.1±3.9)分低于舍曲林组的(14.6±4.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舍曲林组和联合组SSR的起始波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而波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舍曲林组和联合组的SSR起始波潜伏期仍高于对照组,而波幅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和联合组治疗后SSR的起始波潜伏期均短于本组治疗前,波幅均高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联合组SSR的起始波潜伏期显著短于舍曲林组,波幅显著高于舍曲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临床效果显著,且对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单用舍曲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皮肤交感反应 舍曲林 奥氮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T和HPV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临床筛查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6
19
作者 唐移忠 张书忠 +2 位作者 余险峰 麦连弟 许秀玲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43-144,147,共3页
目的评价液基层细胞检测技术(TCT)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检测方法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临床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468例同时进行TCT和HPV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将TCT、HPV检测结果中有1项或以... 目的评价液基层细胞检测技术(TCT)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检测方法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临床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468例同时进行TCT和HPV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将TCT、HPV检测结果中有1项或以上为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检测结果作为判定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标准。结果TCT+HPV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等五项指标均为最高,其诊断符合率达到85.7%,而TCT检测的灵敏度最低,HPV检测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最低。TCT+HPV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均明显高于TCT、HPV单一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HPV检测方法在CINⅡ级别及以上级别的阳性检出率较TCT和HPV单独检测更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和HPV联合检测对临床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可提高早期临床诊断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层细胞检测技术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癌前病变 临床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单孔式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4
20
作者 邓静 刘玲苑 +1 位作者 夏联山 仵永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对比两种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式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5年1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9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术式的不同对病例进行分组,其中传统式单孔组(传... 目的对比两种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式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5年1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9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术式的不同对病例进行分组,其中传统式单孔组(传统组) 44例,改良式复孔组(改良组) 4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传统组住院时间、阴囊气肿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与改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传统组比改良组手术耗时更长、术后阴囊血肿发生率更高(P <0. 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改良式单孔法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后阴囊血肿发生率更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腹腔镜 结扎术 腹股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