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青龙汤联合布地奈德和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胡柳珍 曾坤玲 曾福祥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9期33-36,45,共5页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联合布地奈德和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五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1组(n=30,采用小青龙汤+布地奈德治疗)、对照2组(n=30...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联合布地奈德和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五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1组(n=30,采用小青龙汤+布地奈德治疗)、对照2组(n=30,采用小青龙汤+穴位贴敷治疗)、研究组(n=30,采用小青龙汤+布地奈德+穴位贴敷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以及FEV_(1)/FVC。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1组的63.33%(19/30)与对照2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7,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中医证候积分与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对照1组与对照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FVC、FEV_(1)及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FVC、FEV_(1)、FEV_(1)/FVC均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慢阻肺患者予以小青龙汤联合布地奈德和穴位贴敷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小青龙汤 布地奈德 穴位贴敷 中医证候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联合β_2-微球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4
2
作者 曾鹏飞 张裕生 郑锐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8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β_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9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根据患病时间的不同将观察组分为Ⅰ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β_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9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根据患病时间的不同将观察组分为Ⅰ期、Ⅱ期、Ⅲ期以及Ⅳ期。临床选择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及循环酶法检测各组的β_2-微球蛋白水平及Cys-C水平,比较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β_2-微球蛋白水平及Cys-C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Ⅱ~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其β_2-微球蛋白水平及Cys-C水平表现出增高现象,高于Ⅰ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_2-微球蛋白水平及Cys-C水平联合检测检出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施以疾病早期诊断期间,合理进行CysC+β_2-微球蛋白检测,通过分析β_2-微球蛋白水平及Cys-C水平结果 ,最终对疾病早期确诊及后期顺利治疗可做出充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Β2-微球蛋白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顽固性呃逆与低钙血症关系的探讨(附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战辉 赖国周 +2 位作者 邓木松 魏均水 陈菊兰 《新医学》 1998年第10期529-530,共2页
关键词 中风 顽固性呃逆 低钙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心病合并脑梗死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汉忠 罗贤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2-193,共2页
目的 探讨肺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 用国产SDZ -V型全自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分别检测 6 0例单纯肺心病患者和 31例肺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做比较。结果 慢性肺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全血... 目的 探讨肺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 用国产SDZ -V型全自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分别检测 6 0例单纯肺心病患者和 31例肺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做比较。结果 慢性肺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粘附率、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沉值与单纯肺心病患者的各值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血红蛋白含量与单纯肺心病患者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结论 肺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液呈高凝和高粘滞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抗凝药物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干预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患者脑钠肽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汉忠 罗贤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及缬沙坦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左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9例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35例)和治疗B组(34例),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相同,A组加用卡维地洛,B组加...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及缬沙坦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左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9例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35例)和治疗B组(34例),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相同,A组加用卡维地洛,B组加用缬沙坦,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BNP,于24周后运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90.90%,治疗B组总有效率为90.3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N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心室重塑和心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卡维地洛和缬沙坦均能降低心肌梗死后CHF患者血浆BNP水平,具有阻止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脑钠肽 心室 心脏功能试验 干预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前肌注阿托品防治夜间咯血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战辉 李国超 +2 位作者 范志雄 缪育坤 江均良 《医师进修杂志》 1998年第1期34-34,共1页
68例肺咯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加晚睡前肌注阿托品)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就防治夜间咯血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二组差异显著(P<0.01)。提示夜间咯血与迷走神经兴... 68例肺咯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加晚睡前肌注阿托品)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就防治夜间咯血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二组差异显著(P<0.01)。提示夜间咯血与迷走神经兴奋有关,通过睡前肌注阿托品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能有效地减轻或避免咯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咯血 迷走神经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宁胶囊联用雷米普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林星 张裕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12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肾衰宁胶囊联用雷米普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服雷米普利5nagq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肾衰宁胶囊4粒tid。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肾衰宁胶囊联用雷米普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服雷米普利5nagq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肾衰宁胶囊4粒tid。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UN、SCr和尿蛋白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改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雷米普利相比,肾衰宁胶囊联用雷米普利可以更加有效的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宁胶囊 雷米普利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血管药物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陈锦雄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1期12-12,共1页
目的探讨扩血管药物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人常规治疗,治疗组34人扩血管药物米力农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扩血管药物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人常规治疗,治疗组34人扩血管药物米力农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血管药物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扩血管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莉 何花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4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通过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合理治疗及护理,全部平稳渡过急性期,效果满意。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合理的治疗、护理及相应的健康教育,能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通过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合理治疗及护理,全部平稳渡过急性期,效果满意。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合理的治疗、护理及相应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治愈率,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患者情况评估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与苯那普利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汉忠 罗贤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缬沙坦(valsartan)与苯那普利(benazepril)治疗老年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观察缬沙坦(52例)80~160 mg/d,与苯那普利(51例)10~20 mg/d,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4周和8周的有效率,并分两组进行... 目的:对比观察缬沙坦(valsartan)与苯那普利(benazepril)治疗老年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观察缬沙坦(52例)80~160 mg/d,与苯那普利(51例)10~20 mg/d,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4周和8周的有效率,并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第2周后开始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在整个治疗期间血压持续平稳下降;缬沙坦与苯那普利治疗4周降低舒张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6.4%及84.3%,8周降低舒张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及90.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长效,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的降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缬沙坦 苯那普利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灵胶囊治疗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会香 《中外医疗》 2010年第31期115-115,117,共2页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疗效。方法全部病例应用乌灵胶囊治疗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结果有明显效果。结论乌灵胶囊治疗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 乌灵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13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观察分析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使用具有溶解血栓作用的药物(如尿激酶)的效果。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使用溶栓药物,能使冠状动脉再通,心肌重新得到血液灌注,从而拯救濒死的心肌组织...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观察分析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使用具有溶解血栓作用的药物(如尿激酶)的效果。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使用溶栓药物,能使冠状动脉再通,心肌重新得到血液灌注,从而拯救濒死的心肌组织。结论: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能限制梗死范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心肌梗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汉成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5期710-711,共2页
目的:观察急诊静脉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急诊溶栓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急诊溶栓组疗效明显,总再通率70.0%;对照组总再通率20.8%。结论: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提高的救... 目的:观察急诊静脉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急诊溶栓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急诊溶栓组疗效明显,总再通率70.0%;对照组总再通率20.8%。结论: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提高的救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尿激酶 静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盐透析液致多型红斑样药疹1例
14
作者 李少霞 黄开荣 《新医学》 1997年第4期260-260,共1页
醋酸盐透析液致多型红斑样药疹1例广东五华县人民医院肾内科(514400)李少霞黄开荣患者,男,60岁,因四肢关节肿痛2年,浮肿、尿少3个月,于1995年9月18日入院。入院诊断:痛风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既... 醋酸盐透析液致多型红斑样药疹1例广东五华县人民医院肾内科(514400)李少霞黄开荣患者,男,60岁,因四肢关节肿痛2年,浮肿、尿少3个月,于1995年9月18日入院。入院诊断:痛风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既往对食醋有过敏史,而无药物过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样 药疹 醋酸盐 透析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15
作者 张会香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8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对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全部患者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7d,病情控制不满意,改用0.2%氧氟沙星100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为5d。结果痊愈率为60.6%(52/85),显效率为32.8%(28/85),总有效率为93.4%... 目的探讨对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全部患者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7d,病情控制不满意,改用0.2%氧氟沙星100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为5d。结果痊愈率为60.6%(52/85),显效率为32.8%(28/85),总有效率为93.4%(80/85)。结论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高,见效快,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无需做过敏试验,可以避免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危险,值得基层社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下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罩式BIPAP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35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刘林星 钟惠玉 缪惠芬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9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性气道双水平正压(BIPAP)呼吸机机械通气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尤其是重度所致呼吸中枢性抑制及中间综合证(IMS)引起呼吸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鼻罩式BIPAP机械通气的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完成操作后3... 目的:探讨无创性气道双水平正压(BIPAP)呼吸机机械通气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尤其是重度所致呼吸中枢性抑制及中间综合证(IMS)引起呼吸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鼻罩式BIPAP机械通气的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完成操作后35例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无1例死亡,治疗前后pH、PaO_2、PaCO_2、HR、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AOPP尤其是重度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鼻罩式BIPAP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满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AP 机械通气 AOPP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肌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任权 张裕生 +1 位作者 温兴章 廖新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2040-2042,共3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常规治疗组和50例氯沙坦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间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常规治疗组和50例氯沙坦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间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s-9,MMP-9)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缺血发作的变化。结果:氯沙坦组病人治疗6个月后血清TNF-α、MMP-9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为P<0.05),而常规治疗组病人治疗前后TNF-α、MMP-9和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氯沙坦组病人治疗后血清TNF-α、MMP-9和IL-6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均为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P<0.05),ST段压低减轻(P<0.05),但氯沙坦组疗效更加明显(P<0.05)。结论:氯沙坦可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TNF-α、MMP-9和IL-6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氯沙坦肿瘤坏死因子-α 间质金属蛋白酶9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任权 张裕生 温兴章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12-514,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40例)与美托洛尔组(40例),分别口服比索洛尔5mg,每日1次,或美托洛尔25mg,每日2次,治疗6个月。治疗前... 目的:对比观察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40例)与美托洛尔组(40例),分别口服比索洛尔5mg,每日1次,或美托洛尔25mg,每日2次,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指标,并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一氧化氮和6-酮-前列素F1α水平增高(均为P<0·05),内皮素和血栓素B2水平下降(均为P<0·05),左心室肥厚明显逆转(均为P<0·05),其中比索洛尔组上述指标改变较美托洛尔组更明显(均为P<0·05)。2组患者血压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不良反应均较少,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均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其中比索洛尔疗效更为明显,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美托洛尔 原发性高血压 内皮功能 左心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
19
作者 范汉成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加脑脊液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总有效率6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加脑脊液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总有效率6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达到减轻临床症状,极早恢复偏瘫的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置换 治疗 脑室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普利联用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任权 张裕生 温兴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联用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雷米普利10 mg/d,比索洛尔5 mg/d;对照...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联用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雷米普利10 mg/d,比索洛尔5 mg/d;对照组口服雷米普利10 mg/d,疗程为1年。治疗前后检测神经内分泌因子和左心室功能指标,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内皮素(Endothelin,ET)、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和醛固酮(Aldosterone, ALD)均较治疗前低(P均<0.05),但治疗组改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与单用雷米普利相比,雷米普利联用比索洛尔可以更加有效的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因子,改善左心室功能,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普利 比索洛尔 慢性心力衰竭 神经内分泌因子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