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沛 吴玉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911-913,共3页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收治的134例甲亢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就诊顺序分为A、B两组,各67例。A组接受常规护理,B组...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收治的134例甲亢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就诊顺序分为A、B两组,各67例。A组接受常规护理,B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使用SAS和SDS量化表评价患者心理健康程度,使用GQLI/74量化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使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自拟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B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组各项GQLI/74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9.74±3.67)分]高于A组[(71.49±3.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甲亢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针对性护理干预 负性情况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高菲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6期229-230,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变化。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的门诊及住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98例确定干预的具体方法、措施及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计划,并观察指标变化。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变化。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的门诊及住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98例确定干预的具体方法、措施及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计划,并观察指标变化。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观察指标变化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有着良好的效果,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缓解,解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稳定的心理情绪。患者的遵医行为得到良好的加强,能够正确、按时按照治疗方案配合治疗。饮食和有氧运动等基础生活方式得到正确的指导,使患者向疾病康复良性发展,减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增加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冠心病心绞痛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围手术期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吴玉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9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围手术期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直肠癌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围手术期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直肠癌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直肠癌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患者围手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直肠阴道瘘 全程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护理对急性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玉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159-160,共2页
目的分析规范化护理对急性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 160例接受急性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改善情况、不良反应... 目的分析规范化护理对急性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 160例接受急性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改善情况、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不良反应、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对急性术后疼痛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护理 急性术后疼痛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应用不同途径肠内营养护理效果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玉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2期240-241,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应用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 13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以肠内应用途径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鼻十二指肠置管,观察组患者采用空肠造瘘置管,同时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对两...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应用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 13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以肠内应用途径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鼻十二指肠置管,观察组患者采用空肠造瘘置管,同时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空肠造瘘置管方式进行肠内营养,同时配合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肠内营养 鼻十二指肠置管 空肠造瘘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玉红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2143-2144,共2页
目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期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急性期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外科护理,而研究组在开展常规外科护的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护理... 目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期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急性期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外科护理,而研究组在开展常规外科护的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下降程度、住院的天数及患者满意度等,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急性期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医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 急性穿孔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玉红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3期382-383,共2页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性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术后老年性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为35例。观察组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施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性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术后老年性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为35例。观察组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施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含量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出现肛门排气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含量低于对照组,TF及ALB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低于对照组的34.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的老年性胃癌患者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迅速恢复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术后 老年性患者 早期肠内营养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分析及护理干预
8
作者 高菲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3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遵医行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护理方法探讨
9
作者 高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3458-3459,共2页
关键词 肺炎/预防和控制 肺炎/护理 通气机 机械/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护理
10
作者 吴玉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24期110-111,共2页
目的总结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在我院诊断为老年股骨颈骨折3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配合全面系统的术后康复护理。结果患者平均住... 目的总结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在我院诊断为老年股骨颈骨折3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配合全面系统的术后康复护理。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1d,并发症明显减少,36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顺利康复。结论对于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有效护理,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手术疗法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促进重症医学科患者压疮转归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雪霞 吴玉红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19-120,共2页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促进重症医学科患者压疮转归情况。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发生压疮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促进重症医学科患者压疮转归情况。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发生压疮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压疮转归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转归总有效率为(91.53%),对照组压疮转归总有效率为(72.88%),观察组压疮转归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1.3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1.0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是治疗与预防压疮的关键,集束化护理模式比常规护理模式更能提高重症医学科患者压疮转归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压疮 转归情况 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整体护理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宁飘飘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6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整体护理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11—2021-01行胃肠道手术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39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 目的探讨围术期整体护理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11—2021-01行胃肠道手术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39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出院时向患者发放科室自制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整体护理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对临床护理工作总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围术期开展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等各项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针对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反馈式护理管理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晓文 《临床研究》 2021年第7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评估反馈式护理管理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超低位直肠癌患者75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评估反馈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评估反馈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评估反馈式护理管理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超低位直肠癌患者75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评估反馈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评估反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评估反馈式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恢复效果、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MUI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评估反馈组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良好率92.11%(35/38)高于对照组72.97%(27/37)(P<0.05);评估反馈组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评估反馈组MU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评估反馈组护理满意度94.74%(36/38)高于对照组72.97%(27/37)(P<0.05)。结论评估反馈式护理管理可改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提升其术后恢复效果,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增强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评估反馈式护理管理 疾病不确定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与血糖水平间的相关性及感染病原菌分布状况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沛 吴玉红 +3 位作者 张志宇 曹飞 温宗闯 陈慧芳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感染与血糖水平间的相关性及感染病原菌分布状况,为糖尿病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3月期间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对尿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及鉴定,检测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 目的探讨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感染与血糖水平间的相关性及感染病原菌分布状况,为糖尿病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3月期间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对尿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及鉴定,检测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合并尿路感染者38例,感染率为38.00%,尿路感染患者检出感染病原菌42株,其中4例患者为双重病原菌感染,占10.53%;感染病原菌中34株为革兰阴性菌,占80.95%,8株为革兰阳性菌,占19.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B群无乳链球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分别占50.00%、14.29%、9.52%、9.52%;尿路感染患者FBG、2hPG、HbA1c分别为(8.58±1.27)mmol/L、(14.82±2.34)mmol/L、(12.73±1.86)%,无感染患者分别为(7.07±1.32)mmol/L、(11.14±1.93)mmol/L、(9.62±1.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异常、正常患者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6.67%、44.74%,2hPG异常、正常患者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3.64%、44.87%,HbA1c异常、正常患者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7.24%、46.48%,FBG、2hPG、HbA1c异常患者尿路感染率明显高于血糖水平正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糖控制不佳者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感染与血糖水平间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尿路感染 血糖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早期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对产后抑郁症的预测性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玉红 沈贵荣 +2 位作者 阮军 李春萍 张雪芹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第17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产后早期(1周内)EPDS分值对产后第4周、第8周产后抑郁的预测性,为早期实施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EPDS量表和产妇一般情况调查表分别于产后第1周、第4周、第8周对159名产妇进行随访评估。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 目的分析产后早期(1周内)EPDS分值对产后第4周、第8周产后抑郁的预测性,为早期实施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EPDS量表和产妇一般情况调查表分别于产后第1周、第4周、第8周对159名产妇进行随访评估。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产后第1周EPDS分值的敏感度、特异度进行分析,并采用优势比和ROC曲线对预测值进行分析。结果产后第1周、第4周和第8周产妇中EPDS分值〉9分的分别占28.9%、30.2%、20.1%。以9/10为分界,产后第1周EPDS分值〉9分的产妇预测其在产后第4周、第8周发生产后抑郁的准确度分别达85.4%、82.5%,产后第1周内的EPDS分值与产后第4周(r=0.701,P〈0.01)、第8周(r=0.641,P〈0.01)的分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第1周EPDS分值〉9分同时EPDS分值〈13分的产妇在第4周(95%CI=22.438~184.720)和第8周(95%CI=2.759~11.709)发生产后抑郁的相对危险度将分别增加10.64倍和13.28倍。结论产后第1周内的EPDS分值能较准确地预测第4周、第8周产妇的情绪状态,产后早期采用EPDS量表进行常规筛选,以便及早实施干预措施,对预防和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产后抑郁 预测性 敏感度和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区域辐射管理在居家老年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娄敏 江雪霞 +2 位作者 肖娜 徐振伟 吴玉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92-95,共4页
目的构建基于网络的区域辐射管理模式,并评价其在老年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85例老年压力性损伤高危居家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给予出院指导及... 目的构建基于网络的区域辐射管理模式,并评价其在老年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85例老年压力性损伤高危居家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给予出院指导及随访,观察组采用基于网络的老年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居家护理的区域辐射管理模式,并制定了评估、服务、会诊流程。干预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老年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居家护理区域辐射管理模式的建立,形成了科学规范的出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管理制度,提升了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的居家护理质量及管理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压力性损伤 网络 区域辐射管理 居家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因分析法对于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压疮的预防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雪霞 吴玉红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8年第4期61-62,共2页
目的分析根因分析法(RCA)对于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压疮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式后的老年手... 目的分析根因分析法(RCA)对于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压疮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式后的老年手术患者,观察组为实施根因分析法后的老年手术患者,对比术后压疮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压疮发生率分别为58.33%和30.00%,对照组术后压疮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χ~2=9.766,P=0.002)。结论采用根因分析法分析问题发生原因并实施相关预防措施,有利于减少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预防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因分析法 老年手术患者 术后压疮 预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王亚东 胡香玉 窦德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251-252,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外周静脉 换血疗法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肱桡肌腱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樊盛 肖娜 刘伟峰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404-406,共3页
目的分析经肱桡肌腱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4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经肱桡肌腱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收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状... 目的分析经肱桡肌腱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4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经肱桡肌腱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收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状况、术后6个月疗效,并对比手术前后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腕关节功能变化。结果手术时间为(58.12±4.16)min,术中失血量为(33.18±4.63)mL,骨折愈合时间为(6.84±0.39)周;总有效率为93.49%(43/46)。术后6个月疼痛、功能状况、活动范围、握力、屈伸/伸展活动度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尺偏角少于术前,掌倾角大于术前(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4.35%(2/46)。结论经肱桡肌腱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并发症少,并能调节掌倾角度、尺偏角度,改善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肱桡肌腱入路内固定术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明循环管理法的QCC活动对住院患者口服药规范服用率的影响
20
作者 肖娜 吴玉红 宁飘飘 《药品评价》 CAS 2019年第10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戴明循环管理法的品管圈(QCC)活动对住院患者口服药规范服用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96例住院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148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148例)予以戴明循环管理法的QCC活动,... 目的:分析戴明循环管理法的品管圈(QCC)活动对住院患者口服药规范服用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96例住院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148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148例)予以戴明循环管理法的QCC活动,比较两组规范服药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口服药规范服用率。结果:观察组规范服药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94.59%高于对照组72.3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2%高于对照组89.19%(P<0.05);观察组口服药规范服用率84.46%高于对照组64.86%(P<0.05)。结论:戴明循环管理法的QCC活动能增加住院患者规范服药健康知识,提高护理满意度与口服药规范服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QCC 戴明循环管理法 口服药规范服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