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动化机器学习构建胆总管结石自发排石预测模型及应用程序
1
作者 陈健 夏开建 +3 位作者 高福利 刘罗杰 王甘红 徐晓丹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8-527,共10页
目的鉴于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决策的复杂性,本研究利用自动化机器学习算法,开发一款能够预测胆总管结石患者自发排石的预测模型及应用程序,从而减少非必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4年6月通过影像学手段... 目的鉴于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决策的复杂性,本研究利用自动化机器学习算法,开发一款能够预测胆总管结石患者自发排石的预测模型及应用程序,从而减少非必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4年6月通过影像学手段明确诊断胆总管结石后拟行ERCP取石的患者数据,数据来自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数据集1)和常熟市中医院(数据集2),共835例。数据集1用于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内部验证和开发应用程序,数据集2用于外部测试。纳入22个潜在预测变量,用于构建和内部验证LASSO回归模型及自动化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等评估模型性能,选取最佳模型。使用特征重要性图、力图和SHAP图对模型进行解释。利用Python Dash库和最佳模型构建Web应用程序,在数据集2上进行外部测试。使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确定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2组间比较;分类变量通过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来分析组间差异。结果纳入835例患者中,152例(18.20%)出现自发排石。在训练集(n=588)和验证集(n=171)中,LASSO模型的AUC分别为0.875、0.864,重要性排名前5的预测因素为单发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不扩张、胆总管结石直径、血清ALP降低和GGT降低。通过自动化机器学习构建了55个模型,其中梯度提升机(GBM)表现最佳,其AUC为0.891,95%CI为0.859~0.927,优于极端随机树(XRT)、深度学习(DL)、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分布式随机森林(DRF)模型。在测试集(n=76)中,GBM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5、0.846和0.857。变量重要性分析显示,单发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不扩张、胆总管结石直径<8 mm、血清ALP降低和GGT降低这5个因素对预测自发排石具有重要影响。基于GBM模型的SHAP图分析显示,当患者出现单发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不扩张、胆总管结石直径<8 mm、血清ALP及GGT降低时,出现自发性排石的概率明显增加。结论基于自动化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GBM模型及应用程序,在预测胆总管结石患者自发排石方面展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和使用便捷性。该应用程序能够帮助避免非必要的ERCP,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和医保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病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镜肠道准备失败风险预测模型及Web应用程序的构建与验证
2
作者 王甘红 陈健 +3 位作者 夏开建 汤洪 奚美娟 周燕婷 《中国数字医学》 2025年第3期11-20,共10页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开发一款预测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失败风险的模型及应用程序。方法:回顾性收集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数据,纳入21个潜在预测变量,构建和内部验证传统的逻辑回归(LR)模型、机器学习(ML)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开发一款预测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失败风险的模型及应用程序。方法:回顾性收集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数据,纳入21个潜在预测变量,构建和内部验证传统的逻辑回归(LR)模型、机器学习(ML)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等指标评估模型性能,并通过特征重要性图、LIME图、力图等进行可视化解释。然后,利用Python环境中的Dash库和性能最佳的模型构建Web应用程序,并在前瞻性收集的外部测试集上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429例患者,其中141例(32.87%)存在肠道准备失败(BBPS评分≤5分)。基于XGBoost算法的ML模型,敏感度为0.864、特异度为0.930、准确率为0.911;在验证集中AUC值达0.910,在测试集中为0.820,性能优于传统Lasso回归模型。ML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共同识别的肠道准备失败变量包括便秘病史、服完泻药至检查间隔时间、术前积极运动、家属陪同、钙通道阻滞剂服用史、糖尿病、抗抑郁药服用史、年龄。结论:基于XGBoost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Web应用程序,在早期预测结肠镜肠道准备失败风险方面具有明显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准备 结肠镜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应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中药材自动识别的人工智能模型及应用程序
3
作者 王甘红 张子豪 +3 位作者 奚美娟 夏开建 周燕婷 陈健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28-1136,共9页
背景传统中药材检测手段依赖主观经验,难以满足中药材在准确分类与鉴别方面的需求。目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开发一款能够自动识别163种中药材的人工智能模型及电脑端应用程序。方法2020年1月—2024年6月,采集了两个中药材数据集进行... 背景传统中药材检测手段依赖主观经验,难以满足中药材在准确分类与鉴别方面的需求。目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开发一款能够自动识别163种中药材的人工智能模型及电脑端应用程序。方法2020年1月—2024年6月,采集了两个中药材数据集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验证和测试,共包含163种中药材。通过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精确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F1分数等指标来衡量CNN模型的性能。在模型训练完成后,基于PyQt5技术开发了一款应用程序,供临床便携使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276767张图像,开发了EfficientNetB0、ResNet50、MobileNetV3、VGG19和ResNet185种模型,通过性能比较,EfficientNet_B0模型在验证集上取得了最高的准确率(99.0%)和AUC(0.9942),被选为最佳模型。在测试集上,最佳模型对所有中药类别识别的准确率为99.0%、灵敏度为99.0%、特异度为100.0%、AUC为1.0,展现出良好的性能。结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开发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163种中药材,借助其高灵敏度的识别能力,为医师对中药材的鉴别提供有力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模式识别 自动 中药药材学 应用程序 人工智能 PyQt5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网络构建小肠多病变自动检测人工智能辅助系统
4
作者 丁雨 孙斌 +3 位作者 王甘红 夏开建 徐晓丹 陈健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1期20-25,40,共7页
目的基于单阶段检测框架的YOLOv8网络开发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用于自动检测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拍摄的11类小肠病变图像。方法本研究采用来自3种不同品牌CE设备的图像数据集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与测试,该数据集包含13683张... 目的基于单阶段检测框架的YOLOv8网络开发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用于自动检测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拍摄的11类小肠病变图像。方法本研究采用来自3种不同品牌CE设备的图像数据集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与测试,该数据集包含13683张图像和24416个注释标签。评估模型性能的指标包括准确度、敏感度、特异性、假阳性率以及检测速度。结果在对包含2729张CE图像(共4801个注释标签)的测试集进行评估时,YOLOv8m版本在确保高精度的同时,也展现了较快的推理速度,与其他YOLO版本相比展示了更加优异的性能。YOLOv8m在所有类别上的整体准确度为0.9597、敏感度为0.8176。在11个分类中,“出血”类别的敏感度最高,达到0.9342,而“红斑”类别的敏感度最低,为0.6832。就处理速度而言,YOLOv8m处理2729张图像的总耗时为16.37 s。结论基于YOLOv8m网络的人工智能模型能够快速精确地检测与分类多种小肠病变,在辅助内镜医师提升CE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病变 人工智能 胶囊内镜 目标检测 YOLO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波 曹东来 +2 位作者 王娟 焦琦 韩冷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9期41-43,共3页
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对其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标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1例高血压... 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对其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标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1例高血压合并CHF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缬沙坦胶囊+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螺内酯片治疗)和研究组(41例,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螺内酯片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因子,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更佳;与治疗前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与治疗前比均缩小,且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室间隔厚度(IVST)均变薄,且研究组薄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合并CHF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更有助于缓解心肌损伤,降低血压水平,改善心功能,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慢性心力衰竭 缬沙坦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血压 心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小肠多病变自动检测的人工智能辅助系统
6
作者 陈健 王甘红 +3 位作者 张子豪 夏开建 戴建军 徐晓丹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9期23-29,共7页
目的基于不同卷积神经网络开发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用于自动检测小肠胶囊内镜(CE)拍摄的11类小肠病变图像,提高诊断的效率、准确性和客观性。方法收集来自3个不同医学中心,使用3种不同品牌设备拍摄的CE图像,构建图像数据集,用于不同卷积... 目的基于不同卷积神经网络开发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用于自动检测小肠胶囊内镜(CE)拍摄的11类小肠病变图像,提高诊断的效率、准确性和客观性。方法收集来自3个不同医学中心,使用3种不同品牌设备拍摄的CE图像,构建图像数据集,用于不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共含13683张图像和15117个注释标签。模型性能评估指标包括平均精度、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检测速度。结果构建了2种YOLO模型和2种RTMDet模型,在包含2729张CE图像(4801注释标签)的测试集上,RTMDet_m模型取得了最佳的mAP50(82.58%),但也展现出最慢的延迟时间(47.28帧/s)。模型达到了82.76%的整体敏感性和95.91%整体准确率;在具体类别的推理中,敏感性最高的类别是“出血”,而最低的类别是“黏膜下肿瘤”。结论使用混合品牌CE图像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与分类11种小肠病变,在帮助医师提升CE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展现出很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病变 卷积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 胶囊内镜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的结直肠息肉内镜图像分割
7
作者 陈健 王甘红 +3 位作者 夏开建 汤洪 徐晓丹 刘罗杰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5期599-604,共6页
目的基于YOLOv8神经网络开发针对结直肠息肉内镜图像的语义分割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4年2月期间的结直肠息肉内镜数据,包括静态图像和视频。所有样本均经过病理学验证,分为锯齿状病变和腺瘤性息肉两类。使用LabelMe工具进行了... 目的基于YOLOv8神经网络开发针对结直肠息肉内镜图像的语义分割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4年2月期间的结直肠息肉内镜数据,包括静态图像和视频。所有样本均经过病理学验证,分为锯齿状病变和腺瘤性息肉两类。使用LabelMe工具进行了图像的多边形标注,并转换为YOLO模型兼容的格式。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了不同规模的YOLO神经网络模型的迁移学习和微调训练。模型的性能在验证集和测试集上进行了评估,包括精确率(Precision)、检测速度、准确率(ACC)、平均交并比(mIoU)等指标。结果本研究开发了5种不同版本大小的YOLOv8语义分割模型,包括v8n、v8s、v8m、v8l、v8x。其中YOLOv8l在速度(107.5帧/s)和精确率(94.50%)达到了最佳平衡,在内部验证集中YOLOv8l的准确率达0.924,mIoU达83.06%,Dice系数达0.941。在外部测试集中,准确率为0.902,mIoU为80.08%,Dice系数为0.923。结论基于YOLOv8l构建的结直肠息肉语义分割模型具有良好地预测性能,能够自动对息肉进行定位和分类,并精确描述息肉的像素级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YOLO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非放大内镜结直肠病变自动NICE分型:从构建到部署
8
作者 陈健 夏开建 +3 位作者 卢勇达 丁雨 刘罗杰 徐晓丹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2期18-31,共14页
目的近年,欧洲与中国的年轻人群中结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尽管窄带成像(NBI)国际结直肠息肉内镜(NICE)分型为此提供了策略,但年轻医师在应用中仍面临挑战。本研究涵盖了从构建到部署的全流程,致力于构建基于NICE分型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目的近年,欧洲与中国的年轻人群中结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尽管窄带成像(NBI)国际结直肠息肉内镜(NICE)分型为此提供了策略,但年轻医师在应用中仍面临挑战。本研究涵盖了从构建到部署的全流程,致力于构建基于NICE分型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旨在提升结直肠病变鉴别的准确度并协助临床决策。方法基于3个数据集:数据集1(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n=2050)、数据集2(常熟市中医院,n=456)用于模型训练与测试,数据集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99)作为外部测试集。纳入研究的结肠镜图像包括正常肠道及NICE 3个分型。图像经过预处理和增强后,采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Transformer的预训练模型进行迁移学习。模型训练采用交叉熵损失函数,使用Adam优化器,并实施学习率调度。模型的评估指标包括准确性、精确度、召回率、F1分数等,并进行模型和内镜医师在不同阈值下的预测准确性对比。为提高模型透明度,进行深入地可解释性分析,包括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引导式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和沙普利加和解释等技术。最后,模型被转换为ONNX格式并部署到多种设备终端,以实现结直肠病变的实时NICE分型。结果在2605张结肠内窥镜图像中,EfficientNet模型的表现超越了其他5种卷积神经网络和Transformer模型,测试准确率达91.03%。该模型精确率、召回率和F1得分达91.82%、91.40%和91.60%。在外部的99张测试图像上,其准确率、曲线下面积、精确度和召回率分别为91.92%、99.43%、92.96%和91.92%。虽然模型整体表现卓越,但仍存在误分型。通过可解释性分析可识别模型决策的关键区域以及导致误分型的原因。此外,模型已成功转换为ONNX格式,并在多个平台上实现了超过50帧/s的实时NICE分型。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EfficientNet模型,针对结直肠病变的NICE分型,准确率高达91.92%,在关键性能指标上优于内镜医师,可为早期诊断提供强大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窄带成像国际结直肠息肉内镜 结肠镜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Transformer模型 模型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参数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王志松 王娟 +1 位作者 何俊 韩冷 《当代医学》 2024年第9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1年内预后关系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1年内预后关系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NSTE-ACS并成功行择期PCI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E)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TE-ACS患者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计算AUC评估术前NLR及SII对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成功随访208例,失访及退出22例,随访成功率为90.43%,其中男142例(68.27%),女66例(31.73%),平均年龄(66.25±8.17)岁。随访患者中发生MACE事件34例(16.34%),未发生MACE事件174例(83.66%)。MACE患者与非MACE患者年龄、LVEF、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NLR、PLR、SII、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I升高、NLR升高及高龄、LVEF降低、是否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是NSTE-ACS患者行择期PCI术后1年内MACE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NLR对MACE预测的AUC为0.749,PLR预测MACE的AUC为0.760,SII对MACE预测的AUC为0.781。结论NLR升高、SII升高、高龄、LVEF降低值、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是NSTE-ACS患者行择期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与NLR、PLR相比,SII对NSTE-ACS患者行择期PCI术后1年内发生MACE可能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神经网络构建压力性损伤自动检测和分期的人工智能模型
10
作者 王珍妮 须月萍 +2 位作者 夏开建 徐晓丹 顾丽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4582-4590,共9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性损伤(PI)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增加了医保支出。然而,PI的早期发现和准确分期极大地依赖于专业培训。目的构建并测试一个用于PI自动检测和分期的人工智能模型,以提高PI诊断的...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性损伤(PI)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增加了医保支出。然而,PI的早期发现和准确分期极大地依赖于专业培训。目的构建并测试一个用于PI自动检测和分期的人工智能模型,以提高PI诊断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客观性。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压疮电子化管理系统中2021年1月—2024年2月的693张PI图像,将图像随机划分为训练集(551张)和测试集(142张),并按照2019年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制订的PI预防和治疗指南分为6期,包括:Ⅰ期154张、Ⅱ期188张、Ⅲ期160张、Ⅳ期82张、深部组织损伤期57张、不可分期52张。利用基于5种不同版本的YOLOv8[nano(n)、small(s)、medium(m)、large(l)和extra large(x)]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建立针对PI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模型评价指标包括精确度、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检测速度等。最后,通过Ultralytics Hub平台将模型部署到手机应用程序(App)中,实现AI模型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结果在对包含142张PI图像的测试集进行评估时,YOLOv8l版本在确保高精确度(0.827)的同时,也展现了较快的推理速度(68.49帧/s),与其他YOLO版本相比,在精确度与速度之间取得了最佳的平衡。具体而言,其在所有类别上的整体准确率为93.18%,灵敏度为76.52%,特异度为96.29%,假阳性率为3.72%。在6个PI分期中,模型预测Ⅰ期的准确率最高,达到95.97%;预测Ⅱ期、Ⅲ期、Ⅳ期、深部组织损伤期、不可分期分别取得了91.28%、91.28%、91.95%、95.30%和93.29%的准确率。就处理速度而言,YOLOv8l处理142张图像的总耗时为2.07 s,平均每秒可处理68.49张PI图像。结论基于YOLOv8l网络的AI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对PI进行检测和分期。将该模型部署到手机App中,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便携使用,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YOLO 目标检测 神经网络模型 A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抑素和基质裂解素2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
11
作者 王志松 刘波 韩冷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1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基质裂解素2(ST2)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1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一般资...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基质裂解素2(ST2)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1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一般资料及血清内皮抑素、ST2、一氧化氮(NO)水平;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抑素、ST2水平与NO、舒张压、收缩压、尿微量清蛋白的关系;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尿微量清蛋白及血清内皮抑素、ST2高于对照组,N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882、35.966、40.670、12.838、16.792、15.507,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抑素、ST2水平与NO呈负相关(r=-0.504、-0.556,P<0.05),与舒张压、收缩压、尿微量清蛋白均呈正相关(r=0.517、0.450、0.485、0.503、0.548、0.44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皮抑素、ST2、NO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OR=2.593、2.434、0.646,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抑素、ST2水平较高,两者均与内皮功能指标NO相关,且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 基质裂解素2 一氧化氮 原发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任务训练模式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步态、平衡及情绪障碍的影响
12
作者 严俊 柯国秀 +2 位作者 张军 叶华韵 叶英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38-0042,共5页
探讨步态平衡+认知注意力双任务训练模式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抗跌倒风险、运动生活能力改善及精神心理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6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2023.01至2023.06。按1:1交替分组法,分A、B组,前者、后者分别提供常规步态平衡训练、常规步... 探讨步态平衡+认知注意力双任务训练模式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抗跌倒风险、运动生活能力改善及精神心理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6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2023.01至2023.06。按1:1交替分组法,分A、B组,前者、后者分别提供常规步态平衡训练、常规步态平衡训练+认知注意力训练,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步态、平衡、情绪障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前Berg 平衡量表( 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起立和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 TUGT)评分、连线测试、跌倒风险评估表(Morse Fall Seale,MF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P>0.05);治疗后,患者BBS评分升高,TUGT评分、MFS评分、HAMA、HAMD评分降低,与治疗前相比(P<0.05);且B组改善效果比A组好(P<0.05),B组连线测试正确率比A组高,连线测试所用时间比A组低 (P <0.05)。结论 步态平衡训练+认知注意力训练的双任务模式较步态平衡训练的单任务模式更能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步态、平衡及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双任务训练 平衡 步态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K-MB、TnI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曹东来 韩冷 +1 位作者 倪杰 王志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3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 I)的影响。方法将68例AMI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 I)的影响。方法将68例AMI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h BNP。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48 h后血清CK-MB、Tn I水平的变化及1周后心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84%)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P<0.05);治疗48 h后,2组血清CK-MB、Tn I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周后,2组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除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外)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rh BNP可有效改善AMI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清CK-MB、Tn I水平,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轻度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疗效及动态血压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波 韩冷 +2 位作者 曹东来 何文兵 何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739-743,共5页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轻度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疗效及其动态血压特征分析.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14例老年轻度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202例...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轻度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疗效及其动态血压特征分析.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14例老年轻度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202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212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变化及动态血压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TG、TC、LDL、ox-LD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HDL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动态血压各项参数24h、昼间、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B、C组的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21.63±2.28)mmm2、(20.02±2.14)mm2、(18.12±2.01)mm2与颈动脉IMT(1.19±0.18)mmm、(1.05±0.17)mmm、(1.01 ±0.09)mmm,TG、TC、LDL、ox-LD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HDL水平显著升高(1.55±0.34)mmol/L、(1.78±0.31)mmol/L、(1.92±0.39)mmol/L(P<0.05);24h、昼间、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降低(P.<0.05).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与颈动脉IMT、TG、TC、LDL、ox-LDL水平、24h、昼间和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观察组C组较A组明显降低,HDL明显升高,但A组与B组、B组与C组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抗高血压药物对于老年轻度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疗效显著,低危因素情况可以考虑10 mg/次,1次/d,高危因素可以考虑30 mmg/次,1次/d,有益于血压的控制,适于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长期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动态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单药及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黄依 尤志华 裴泂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7期87-88,共2页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预测,2010年全世界糖尿病患病率约为6.4%(约2.85亿患者),预计到2030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将升至4.38亿。目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双胍类、磺酰脲类、...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预测,2010年全世界糖尿病患病率约为6.4%(约2.85亿患者),预计到2030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将升至4.38亿。目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双胍类、磺酰脲类、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沙格列汀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患者CA19-9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6
作者 钱建清 苏暾 +1 位作者 邹晓平 李兆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1-413,共3页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清CA19 9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CA19 9水平。胆、胰的良、恶性疾病患者 117例 ,分成 3组 :急、慢性胆囊炎组 31例 ,胆总管结石组 46例 ,胰腺癌组 40例。结果  39.13%的胆总管结石患...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清CA19 9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CA19 9水平。胆、胰的良、恶性疾病患者 117例 ,分成 3组 :急、慢性胆囊炎组 31例 ,胆总管结石组 46例 ,胰腺癌组 40例。结果  39.13%的胆总管结石患者CA19 9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正常值为 <37U/ml) ,最高值 >10 0 0U/ml,平均为 (10 3.2± 2 43.5 )U/ml,高于胆囊炎组 ,显著低于胰腺癌组。胆总管结石组CA19 9的升高率同其余两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且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CA19 9呈正相关 (r =0 .32 1,P <0 .0 5 )。结论 胆总管结石可导致血清CA19 9水平升高 ,与黄疸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但CA19 9不能作为判别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CA19-9 血清 放射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对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蔡雅静 邬青 +4 位作者 汪小华 侯云英 胡尧尧 毛芳莹 张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117,共7页
目的: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焦虑对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在苏州市某三甲医院221例择期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各时间点焦虑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 目的: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焦虑对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在苏州市某三甲医院221例择期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各时间点焦虑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焦虑各时间点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结果:本研究随访期间共40例(19%)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在家等候期焦虑水平、术前1天焦虑水平是择期PCI患者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截断值分别为58.50分、55.50分,灵敏度分别为80.0%、85.0%,特异度分别为90.4%、80.0%。结论:围手术期焦虑能够较为高效、简便地识别高危患者以及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 预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军 李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阿托伐他汀10、20和40mg/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脂调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各组患...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阿托伐他汀10、20和40mg/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脂调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其中以20mg/d组和40mg/d组下降最为显著(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10、20和40mg/d组均显著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各组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变化(均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10、20和40mg/d)进行调脂治疗安全有效,推荐以20mg/d作为适宜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梗塞 脂类 降血脂药 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逆转颈动脉斑块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近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韩冷 倪杰 +5 位作者 曹东来 何文兵 何俊 童廉琦 赵品君 王娟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经瑞舒伐他汀降脂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逆转程度与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1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予PCI术治疗,术前0—3d开始服用...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经瑞舒伐他汀降脂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逆转程度与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1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予PCI术治疗,术前0—3d开始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d,围术期(手术前后3d内)、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按照颈动脉粥样斑块减轻的程度分为明显逆转组和无明显逆转组,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结果明显逆转组患者MACE发生率低于无明显逆转组患者(随访6个月时10.2%VS.22.8%,P〈0.05;随访12个月时17.6%vs43.6%,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逆转颈动脉斑块程度不一,有明显逆转的ACS患者PCI术后近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冠脉综合征 急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介入与药物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俊 倪杰 +2 位作者 郑建良 曹东来 何文兵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334-2335,2337,共3页
目的比较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与药物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的N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8例给予药物治疗并行择期PCI治疗(观察组),另一组32例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与药物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的N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8例给予药物治疗并行择期PCI治疗(观察组),另一组32例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中14例为单支病变,12例为双支病变,2例为3支病变。植入1个支架16例,植入2个支架10例,植入3个支架2例。60例患者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择期PCI治疗可以进一步降低NSTE-MI患者的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而介入治疗可一定程度的增加左室射血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