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儿科护患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
1
作者 王一瑾 《黑龙江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49-49,共1页
对2005—2006年本院儿科11例护患纠纷进行归因分析,探讨基层医院儿科护患纠纷的产生原因,其中患儿家属对护理期望值高以及自我维权意识强等因素,是造成目前儿科护患纠纷增多的原因;另外,护士的服务态度、操作水平、心理素质、医疗费问... 对2005—2006年本院儿科11例护患纠纷进行归因分析,探讨基层医院儿科护患纠纷的产生原因,其中患儿家属对护理期望值高以及自我维权意识强等因素,是造成目前儿科护患纠纷增多的原因;另外,护士的服务态度、操作水平、心理素质、医疗费问题等也与之相关,提出在工作中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规范护理行为,做好宣教和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有效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患纠纷 期望值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日短周期戴明环循环法在儿科病房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红莲 金菊英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年第4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戴明环循环法(PDCA)在儿科病房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周期设置为以日为单位,每日汇总分析整改评价静脉输液管理问题,通过为期1个月的逐日短周期戴明环循环法,逐渐添加、更新、付诸落实了一系列改进策略,对开展... 目的探讨戴明环循环法(PDCA)在儿科病房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周期设置为以日为单位,每日汇总分析整改评价静脉输液管理问题,通过为期1个月的逐日短周期戴明环循环法,逐渐添加、更新、付诸落实了一系列改进策略,对开展前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开展PDCA后,病房输液相关呼叫次数及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开展前,护理人员及患方对输液管理模式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开展前(P<0.05)。结论将逐日短周期形式的PDCA应用于儿科病房输液管理之中,可显著减少输液呼叫次数,降低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整改后所形成的输液管理模式深受护理人员及患方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周期 戴明环循环法 儿科 输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儿应用孟鲁司特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3
作者 周杰 钱丽丹 沈秋萍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0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究在哮喘患儿使用孟鲁司特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比照组和实践组,每组64例,比照组行布地奈德治疗,实践组加用孟鲁司特治疗... 目的探究在哮喘患儿使用孟鲁司特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比照组和实践组,每组64例,比照组行布地奈德治疗,实践组加用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炎症水平、肺功能及恢复时间。结果实践组总有效率为96.88%(62/64),高于比照组的84.38%(5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5,P<0.05)。实践组炎症指标水平优于比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践组肺功能指标优于比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践组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短于比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孟鲁司特能有效缩短哮喘患儿恢复时间,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提升患儿肺功能和治疗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恢复时间 哮喘患儿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时效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柴建农 陈科 +2 位作者 周剑峰 朱怿东 冯恩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535-3537,共3页
目的:探索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期间和停止治疗后的时效关系。方法:用固定光疗装置,每2h经皮测定90例非溶血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24h蓝光治疗期间及24h休息期内的胆红素值(TcB),并按日龄≤7d和>7d分A、B两组,进行绘... 目的:探索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期间和停止治疗后的时效关系。方法:用固定光疗装置,每2h经皮测定90例非溶血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24h蓝光治疗期间及24h休息期内的胆红素值(TcB),并按日龄≤7d和>7d分A、B两组,进行绘图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连续光疗24h后A、B两组TcB下降分别为(141.81±63.07)、(173.93±24.03)μmol/L,与治疗前比较,皆下降明显(P<0.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40);A组在光疗第12h、B组在光疗第10h后TcB下降并不明显(P>0.05)。停止光疗后24h,A、B两组TcB回升分别为(114.50±60.94)μmol/L,(51.12±21.56)μmol/L,两组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31),但B组14h后TcB上升不明显(P=0.980)。结论:蓝光治疗非溶血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在日龄≤7d组12h后、日龄>7d组10h后TcB下降不再明显,可考虑停止光疗;停止光疗后日龄≤7d组TcB持续反弹,速度较日龄>7d组快,一旦TcB达"光疗"水平,应及时开始光疗;但日龄>7d组在14h后不再反弹,如此时TcB未达"考虑光疗"水平,则可考虑不再光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光线疗法 时效关系 经皮胆红素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检验指标在无明显感染灶幼儿急性发热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青 柴建农 +1 位作者 徐咏梅 朱怿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4-458,共5页
目的探讨常用检验指标对无明显感染灶儿童急性发热诊断价值。方法以热程≤7 d,肛门温度≥38℃,年龄≤5岁,且未发现明显感染灶及病态外貌的急性发热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最终诊断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白细胞计数(WBC... 目的探讨常用检验指标对无明显感染灶儿童急性发热诊断价值。方法以热程≤7 d,肛门温度≥38℃,年龄≤5岁,且未发现明显感染灶及病态外貌的急性发热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最终诊断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诊断价值。结果纳入228例患儿中,严重疾病42例(18.42%),血清CRP和PCT水平均高于非严重疾病组(P<0.01)。CRP诊断截点为67.1 mg/L时,诊断严重疾病的灵敏度0.810,特异度0.715;PCT诊断截点0.505 ng/L,灵敏度0.762、特异度0.672;联合两者则特异度0.918,灵敏度0.617。病毒感染组32例,细菌感染组40例,支原体感染组15例,三组间CRP、PCT以及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时,当CRP诊断截点为38 mg/L,灵敏度0.900、特异度0.813;PCT诊断截点0.450 ng/L,灵敏度0.700、特异度0.812;如果两者联合,则特异度0.965、敏感度0.630。鉴别细菌与支原体感染,当CRP诊断截点为80.75 mg/L时,灵敏度0.700、特异度0.933。结论 CRP、PCT对区别≤5岁且无明显感染灶及病态外貌的急性发热患儿疾病严重度及病原学有一定帮助,且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危险度评分在门诊无明显感染灶发热婴幼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怿东 周剑峰 +2 位作者 柴建农 徐咏梅 夏小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评估发热危险度评分对指导门诊处理无明显感染灶急性发热儿童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发热时间、生活状况、每日退热药应用次数、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值建立发热危险度评分表,前瞻性评... 目的评估发热危险度评分对指导门诊处理无明显感染灶急性发热儿童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发热时间、生活状况、每日退热药应用次数、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值建立发热危险度评分表,前瞻性评估并随访体温t〉38℃无明显感染灶的3个月~5岁急性发热儿童839例,计算该评分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839例患儿中发热危险度评分0分者94例,均无严重疾病,皆居家治疗,其中使用口服抗生素24例(25.54%);评分1~3分者474例,诊断严重疾病141例,留观或住院治疗112例(23.63%),其中使用抗生素248例(52.32%);评分1〉4分者271例,诊断严重疾病167例,危重症17例,全部住院或留观治疗,其中使用抗生素250例(92.25%)。0~3分组和≥4分组严重疾病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发热危险度评分≥1分对严重疾病的诊断灵敏度为100%,特异度17.70%,阴性预测值100%,阳性预测值41.34%;评分≥4分对严重疾病的诊断灵敏度为100%,特异度69.10%,阴性预测值100%,阳性预测值6.27%。结论发热危险度评分可为门诊3个月~5岁无明显感染灶急性发热儿童的病情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评价研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坦唑醇和十一酸睾酮续贯治疗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2
7
作者 秦一鸣 徐咏梅 +2 位作者 柴建农 朱怿东 周剑峰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9-699,共1页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十一酸睾酮 续贯治疗 司坦唑醇 儿童 激素类药物 慢性再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织红细胞正常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6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咏梅 周剑峰 +1 位作者 柴建农 张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57-959,共3页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正常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到2008年12月收治的网织红细胞正常的6例儿童AA的临床资料,检测患儿外周血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包括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绝对数(Ret...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正常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到2008年12月收治的网织红细胞正常的6例儿童AA的临床资料,检测患儿外周血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包括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绝对数(Ret#),并计算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观察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试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后,4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儿明显好转,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儿无效。结论部分AA患儿网织红细胞在正常范围,包括SAA及CAA,诊断再障需全面参考诊断标准;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网织红细胞正常AA的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致难治性缺铁性贫血5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咏梅 周剑峰 +1 位作者 柴建农 陈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8-348,438,共2页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IDA) 幽门螺杆菌感染 难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石汤治疗胆石症14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道生 孙界平 +4 位作者 何启志 陶淑华 张长明 严优江 虞本达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26-28,共3页
本文从1984年3月~1987年3月,对胆石症专科门诊,经超声影象确诊为胆石症患者148例,作为治疗组,以消石汤为基本方,结合辨证分型:一、偏气滞型,二、偏湿热型,三、偏瘀血型,四、偏脾虚型,进行加减药物治疗。结果:治愈10例,明显好转47例,好... 本文从1984年3月~1987年3月,对胆石症专科门诊,经超声影象确诊为胆石症患者148例,作为治疗组,以消石汤为基本方,结合辨证分型:一、偏气滞型,二、偏湿热型,三、偏瘀血型,四、偏脾虚型,进行加减药物治疗。结果:治愈10例,明显好转47例,好转55例,无效36例,有效率占75.7%。并设对照组119例,用耳穴压迫法治疗,结果:治愈4例,明显好转10例,好转40例,无效65例,有效率占45.4%。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有显著的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消石汤 肝胃气 胁痛 黄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心肌酶变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怿东 周剑峰 +1 位作者 陈科 秦一鸣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766-767,共2页
对不同年龄段急性呼吸道感染 (ARI)患儿 12 7例和正常对照组 3 2例于入院第 2d检测血清心肌酶 ,包括谷草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 )、α -丁酸脱氢酶 (α -ABDH) ,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含量。结果 :6月~ 3岁组血清AST、LDH、... 对不同年龄段急性呼吸道感染 (ARI)患儿 12 7例和正常对照组 3 2例于入院第 2d检测血清心肌酶 ,包括谷草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 )、α -丁酸脱氢酶 (α -ABDH) ,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含量。结果 :6月~ 3岁组血清AST、LDH、α -ABDH、CK -MB活性比~ 6岁组、~ 12岁组及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6岁组与~ 12岁组AST、LDH、CK -MB活性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果表明 :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轻症肺炎患儿常伴有心肌细胞损害 ,特别是 3岁以下患儿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急性 小儿 心肌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单药治疗新诊断的儿童部分性癫癎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柴建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5-717,共3页
目的比较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单药对儿童部分性癫疒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新诊断的儿童部分性癫疒间随机采用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随访发作情况、监测不良反应、复查24h脑电图,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卡马西平组完成随访34例,奥卡西平... 目的比较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单药对儿童部分性癫疒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新诊断的儿童部分性癫疒间随机采用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随访发作情况、监测不良反应、复查24h脑电图,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卡马西平组完成随访34例,奥卡西平组27例,治疗前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发作频率、发作形式、脑电图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马西平组退出治疗5例(14.7%),发生不良反应14例(41.2%),发作完全控制22例(75.9%),显效3例(10.3%),无效4例(13.8%),治疗6个月时脑电图正常6例(20.7%),改善7例(24.1%),无变化16例(55.2%),留存率75.9%。奥卡西平组退出治疗2例(7.4%),发生不良反应6例(22.2%),发作完全控制21例(84.0%),显效2例(8.0%),无效2例(8.0%),治疗6个月时脑电图正常5例(20.0%)、改善6例(24.0%),无变化14例(56.0%),留存率84.0%。治疗后两组间退出率、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脑电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发作频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卡马西平组有重型药疹、严重抽动症各1例。结论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单药控制新诊断的部分性儿童癫疒间发作皆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也无明显差异,但奥卡西平组严重不良反应可能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卡西平 卡马西平 部分性发作 癫疒间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发热家长评价表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怿东 周剑峰 柴建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4102-4105,4109,共5页
目的探讨适合家长的、对无明显感染灶的儿童急性发热的评价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4年12月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常熟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发热患儿家长237例为研究对象。制定儿童发热家长评价表,对家长及医师... 目的探讨适合家长的、对无明显感染灶的儿童急性发热的评价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4年12月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常熟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发热患儿家长237例为研究对象。制定儿童发热家长评价表,对家长及医师进行培训,家长按儿童发热评价表内容自评,然后决定就诊或与结对医师取得联系。记录患儿一般情况和家长复诊原因。其中一般情况包括入组前后发热事件、使用抗生素情况、治疗情况(居家治疗、静脏滴注)、复诊情况、严重疾病发生情况、危重疾病发生情况、最后诊断。结果 237例患儿中,51例未能完成随访予以剔除,剩余186例。患儿入组前共发生发热事件336例次,其中严重疾病19例次(5.7%),未发生危重疾病;最后诊断前3位分别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81例次(53.9%),支气管炎67例次(19.9%),幼儿急疹32例次(9.5%)。患儿入组后共发生发热事件592例次,其中严重疾病65例次(11.0%),未发生危重疾病;最后诊断前3位分别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56例次(60.1%),支气管炎102例次(17.2%),幼儿急疹69例次(11.7%)。患儿入组前后发热事件中使用抗生素、治疗、复诊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26例次复诊患儿中,因为儿童发热家长评价表中A原因复诊114例次(26.8%),B原因108例次(25.4%),C原因101例次(23.7%),D原因78例次(18.3%),E原因25例次(5.9%)。结论儿童发热家长评价表能够较好地帮助家长正确处理无明显感染灶的儿童急性发热,减少不必要的医院就诊、抗生素使用和静脉滴注,又能保证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儿童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供给在新生儿硬肿症治疗中的作用:附92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启志 周剑峰 徐达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3-94,共2页
为进一步研究能量供给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对92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能量供给状况与其病情预后的影响作了回顾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硬肿症 能量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例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柴建农 周剑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病毒性脑炎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0
16
作者 顾咏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丙卡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丙卡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慢性咳嗽 规范方案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8
17
作者 朱怿东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1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6月本院门诊收治的腹泻患儿125例,均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治疗,将其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应用乳酶生、复合维生素B治疗的125例腹泻...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6月本院门诊收治的腹泻患儿125例,均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治疗,将其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应用乳酶生、复合维生素B治疗的125例腹泻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大便异常、发热、腹痛、呕吐、腹泻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止泻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极早早产儿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支持护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金菊英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6期188-191,共4页
极早早产儿是指胎龄22~25周,出生体质量400~750 g的早产儿。极早早产儿极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多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所引起,临床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是早产儿死亡原因的重要原因之一。... 极早早产儿是指胎龄22~25周,出生体质量400~750 g的早产儿。极早早产儿极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多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所引起,临床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是早产儿死亡原因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例极早早产儿并发RDS的临床资料。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支持,护理措施包括PS的给药护理、体温管理、病情观察、气道管理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支持护理等,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回顾性分析1例极早早产儿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支持,护理措施包括PS的给药护理、体温管理、病情观察、气道管理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支持护理等,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早产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支持 气道护理 肺表面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期不同日龄静脉血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陶黎梅 凌万里 +4 位作者 朱怿东 顾梅青 徐咏梅 钱建青 周剑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年第5期460-461,共2页
目的了解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整个新生儿期的参考范围和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总结512例新生儿的Hb、MCV及RDW 728份样本并进行分析。结果 RDW和Hb、MCV随着新生儿日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 目的了解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整个新生儿期的参考范围和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总结512例新生儿的Hb、MCV及RDW 728份样本并进行分析。结果 RDW和Hb、MCV随着新生儿日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新生儿期红细胞代谢是一个渐变过程,无增生现象;新生儿和3个月内婴儿髓内造血处于满负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红细胞体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普瑞林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周桦 张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1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曲普瑞林(达菲林)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疗效。方法采用曲普瑞林治疗12例ICPP女童18-24个月,观察其第二性征和生长速率变化,观察治疗前后B超(子宫、卵巢)、X线片骨龄、促性腺激素释... 目的观察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曲普瑞林(达菲林)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疗效。方法采用曲普瑞林治疗12例ICPP女童18-24个月,观察其第二性征和生长速率变化,观察治疗前后B超(子宫、卵巢)、X线片骨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激发试验,用国际统一标准Greulich-Pyle图谱方法评估骨龄,Bayley-Pinneau方法预测成年身高(PAH)。结果经治疗后患儿乳房、子宫、卵巢容积均缩小;LHRH激发试验回到青春期前水平;骨龄成熟延缓,骨龄指数由治疗前1.1±0.1下降到治疗后1.0±0.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按骨龄的身高标准差分值从治疗前-1.3±0.4上升到治疗后-0.9±0.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AH由治疗前(155.1±5.1)cm上升为治疗后(158.1±4.5)c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曲普瑞林治疗ICPP可有效抑制性腺轴及性征发育,延缓骨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成熟/药物疗法 曲普瑞林/治疗应用 骨发育不全 性腺发育障碍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