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能管理下的金坛虾蟹生态化“双主养”模式探究
1
作者 肖温温 周文全 +1 位作者 齐若非 王若玉 《科学养鱼》 2024年第6期80-82,共3页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高的生态化养殖要求,通过池塘生态化改造,实现有效改善养殖环境,开展渔业规模化、智能化、机械化生产,成为当前水产养殖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一直以来,以河蟹为主要养殖对象的常州市金坛区渔业产业模式,面对近几年河...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高的生态化养殖要求,通过池塘生态化改造,实现有效改善养殖环境,开展渔业规模化、智能化、机械化生产,成为当前水产养殖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一直以来,以河蟹为主要养殖对象的常州市金坛区渔业产业模式,面对近几年河蟹产业形势,通过不断探索,逐步调整为基于智能管理下的虾蟹生态化“双主养”模式,实现了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产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管理 机械化生产 养殖对象 渔业产业 生态化 水产养殖 虾蟹 河蟹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荡湖”河蟹新品系雌雄群体单性化养殖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明 潘望俊 +5 位作者 陈文彬 周文全 肖温温 齐若非 周威 浦竞文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8期60-61,78,共3页
2019年以来,河蟹单性化养殖的比例逐年增加,但未见相关技术参数的研究报道。现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基于“长荡湖”河蟹新品系成蟹阶段全雌和全雄群体生长、性腺发育、最终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开展了河蟹雌雄群体单性化养殖试验。现... 2019年以来,河蟹单性化养殖的比例逐年增加,但未见相关技术参数的研究报道。现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基于“长荡湖”河蟹新品系成蟹阶段全雌和全雄群体生长、性腺发育、最终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开展了河蟹雌雄群体单性化养殖试验。现将关键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荡湖 养殖试验 养殖效果 池塘养殖 关键技术要点 性腺发育 河蟹 技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华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池塘养殖系统细菌群落及潜在致病菌的影响
3
作者 李彤 成永旭 +4 位作者 孙云飞 杨筱珍 肖温温 张德民 张化俊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8-996,共9页
近年来,水华频发制约着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发展,环境微生物群落响应水华发生与消退机制是预防与治理水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析中华绒螯蟹养殖系统细菌群落对水华的响应特征,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技术对拟浮丝藻水华下中华绒螯... 近年来,水华频发制约着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发展,环境微生物群落响应水华发生与消退机制是预防与治理水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析中华绒螯蟹养殖系统细菌群落对水华的响应特征,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技术对拟浮丝藻水华下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细菌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潜在病原菌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水体中的优势细菌类群为伯克霍尔德菌科(Burkholderiaceae)和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aceae),底泥中的优势类群为Steroidobacteraceae菌科和Burkholderiaceae等;科水平下的蓝细菌门类群和其他大部分细菌群落呈显著正相关。养殖水体中潜在病原菌的丰度与水华的生消呈现出相反的趋势,OTU365和OTU1614(均属于Candidatus Similichlamydia epinepheli)是其主要的潜在病原菌,而在底泥中潜在致病菌表现出富集的特征,以OTU1280(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主。CCA结果显示,蓝藻暴发过程中,Tem、NO3--N、NO2--N及NH4+-N驱使水体蓝藻门细菌类群的变异,NO2--N是驱动养殖水体潜在致病菌群落变异的主导因子。研究结果为防治中华绒螯蟹养殖水华发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池塘养殖系统 水华 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 细菌群落 潜在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渔业科技 转化成果显著
4
作者 肖温温 《农家致富》 2024年第14期55-55,共1页
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金坛基地--常州市金坛区水产良种繁育场,占地面积300余亩,被列为全国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江苏省河蟹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试验基地、江苏省渔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在推动金坛乡村振兴、水产产... 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金坛基地--常州市金坛区水产良种繁育场,占地面积300余亩,被列为全国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江苏省河蟹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试验基地、江苏省渔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在推动金坛乡村振兴、水产产业发展、渔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成效斐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技术 产业技术体系 成果转化基地 乡村振兴 渔业科技 试验基地 占地面积 河蟹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草种植模式对全雄中华绒螯蟹成蟹养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光宝 姜晓东 +3 位作者 陈文彬 周文全 罗明 吴旭干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7-115,共9页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雌雄分养是一种新型的成蟹养殖模式,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是成蟹池塘养殖过程中的常用水草。为探索全雄成蟹池塘养殖条件下适宜的水草...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雌雄分养是一种新型的成蟹养殖模式,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是成蟹池塘养殖过程中的常用水草。为探索全雄成蟹池塘养殖条件下适宜的水草种植模式,比较了4种常见水草种植模式[单一伊乐藻、单一轮叶黑藻、伊乐藻∶轮叶黑藻=1∶1(覆盖面积比)、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1∶1∶1(覆盖面积比),分别记为Mode Ⅰ—Ⅳ]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腺发育、养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水草种植模式对全雄成蟹养殖过程中的体质量无显著影响,但9—10月对4组蟹的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Mode Ⅰ组最高,Mode Ⅱ组最低(P<0.05);2)4组蟹的生殖蜕壳率、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8月底两种混合水草模式的蟹生殖蜕壳率略高于单一水草组,11月中旬Mode Ⅰ组的肝胰腺指数和性腺指数均略高于其余组(P>0.05),分别约为7.8%和3.3%;3)在最终成蟹规格分布上,Mode Ⅰ组大规格雄蟹(≥250.0 g)比例最低(P>0.05),小规格雄蟹(150.0~174.9 g和<150.0 g)比例最高(P<0.05)。4种水草种植模式下全雄中华绒螯蟹养殖成活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Mode Ⅱ和Mode Ⅲ组的成活率和产量相对较高,且饲料系数相对较低;4)在经济效益上,Mode Ⅱ和Ⅲ组的饲料投入相对较多,Mode Ⅱ和Mode Ⅳ组的水草投入略多,Mode Ⅱ组的总收入、净利润和投资回报率最高,Mode Ⅳ组最低。综上所述,全雄中华绒螯蟹成蟹池塘养殖过程中,种植轮叶黑藻(Mode Ⅱ)或伊乐藻与轮叶黑藻混合种植模式(Mode Ⅲ)可以提高成蟹养殖性能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全雄养殖 水草种植模式 养殖性能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长荡湖1号”新品系选育第二代(G2)生长、性腺发育和养殖性能的研究
6
作者 张光宝 姜晓东 +5 位作者 庄振俊 陈文彬 罗明 成永旭 陈晓武 吴旭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44-1453,共10页
“长荡湖1号”A系和B系是分别以成活率和大规格为主要选育指标建立的两个相互独立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选育品系,为评估“长荡湖1号”偶数年群体(偶数年繁殖孵化)选育第二代(G2)的选育效果,本实验以未选育群体作为对照组,... “长荡湖1号”A系和B系是分别以成活率和大规格为主要选育指标建立的两个相互独立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选育品系,为评估“长荡湖1号”偶数年群体(偶数年繁殖孵化)选育第二代(G2)的选育效果,本实验以未选育群体作为对照组,比较了两选育品系和对照组在实际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性腺发育和养殖性能。结果显示:(1)两选育品系A系和B系在扣蟹、成蟹养殖阶段的最终平均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系雌体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论雌体还是雄体,B系最终平均体质量均略高于A系,但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实验蟹雌雄个体在成蟹阶段的生殖蜕壳高峰期分别为2021年8月10~30日和8月30日~9月20日,各组成蟹完成生殖蜕壳后性腺迅速发育,并且性腺发育后期,对照组GSI最高、B系的GSI最低;(3)就成活率而言,三组蟹在扣蟹和成蟹阶段的成活率大小顺序为:A系>对照组>B系,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产量、大规格蟹比例和饲料系数方面,两选育品系均优于对照组。综上,经过两代配套系选育,“长荡湖1号”A系和B系均获得良好的选育进展,其中A系具有高成活率和高产量的特点,B系具有平均体质量大、大规格成蟹比例高和饲料系数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配套系选育 池塘养殖 养殖性能 遗传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水草搭配模式对河蟹生长及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文全 陈文彬 +4 位作者 浦竞文 周威 潘望俊 肖温温 罗明 《水产科技情报》 2022年第3期127-131,共5页
为探究水草搭配模式对河蟹的生长性能及水体环境的影响,以河蟹池塘养殖最常用的3种水草为基础,设计了伊乐藻、伊乐藻+轮叶黑藻、伊乐藻+黄丝草3种水草搭配种植模式,进行了河蟹养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从养殖河蟹的产量和规格来看,3种模... 为探究水草搭配模式对河蟹的生长性能及水体环境的影响,以河蟹池塘养殖最常用的3种水草为基础,设计了伊乐藻、伊乐藻+轮叶黑藻、伊乐藻+黄丝草3种水草搭配种植模式,进行了河蟹养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从养殖河蟹的产量和规格来看,3种模式下河蟹的体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伊乐藻+黄丝草模式可以获得较高的河蟹产量;从肝胰腺和性腺发育情况来看,单独种植伊乐藻组河蟹的肝胰腺和性腺发育最好,其次为伊乐藻+黄丝草组,伊乐藻+轮叶黑藻组较差;从养殖水质净化效果来看,伊乐藻+黄丝草组效果最好,其次为伊乐藻+轮叶黑藻组,最差的是伊乐藻单独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3种水草搭配模式中,伊乐藻+黄丝草的搭配模式最佳,其次为伊乐藻+轮叶黑藻,单独种植伊乐藻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水草 种植模式 生长性能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规格亲蟹繁育后代养殖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明 赵恒亮 +3 位作者 肖温温 周文全 潘望俊 齐若非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6期41-42,共2页
在相似的环境和相同的管理模式下,对3种规格的河蟹亲本繁育出的后代进行分组选育,并对比各组养殖的成蟹,根据收获时的规格分布、平均体质量、产量和成活率等养殖性能指标,评估选育效果,以期为今后选育工作的开展和品系推广提供依据。
关键词 选育工作 选育效果 成蟹 河蟹 养殖性能 亲蟹 亲本繁育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长荡湖1号”土池生态繁育效果评估
9
作者 罗明 殷乐 +4 位作者 周文全 陈文彬 曹正华 吴旭干 姜晓东 《科学养鱼》 2023年第7期27-28,共2页
河蟹土池育苗与以前的工厂化育苗相比,节省成本且整个过程很少用药,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国内长江流域的河蟹养殖规模、产量最大,长江水系河蟹大都未经遗传选育,优势性能遗传不稳定,还曾一度出现辽蟹南下、瓯蟹北上的局面,造成河蟹苗种来... 河蟹土池育苗与以前的工厂化育苗相比,节省成本且整个过程很少用药,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国内长江流域的河蟹养殖规模、产量最大,长江水系河蟹大都未经遗传选育,优势性能遗传不稳定,还曾一度出现辽蟹南下、瓯蟹北上的局面,造成河蟹苗种来源复杂、养殖效果不稳定的现象,亟须通过选择育种进行遗传改良,选育出符合生产发展需要、抗逆性强的河蟹新品种。河蟹“长荡湖1号”是自2017年起选育的适合长荡湖地区生长的河蟹新品系,现对2022年河蟹“长荡湖1号”A/B系繁育结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荡湖 河蟹养殖 长江水系 工厂化育苗 养殖效果 选择育种 土池育苗 优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精高”模式下不同水草搭配种植模式对河蟹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温温 陈文彬 +2 位作者 丁彩霞 周文全 罗明 《科学养鱼》 2021年第5期36-37,共2页
本研究主要通过测定不同水草搭配种植模式(伊乐藻、伊乐藻+轮叶黑藻、伊乐藻+黄丝草)下河蟹肝胰腺和性腺的生化组成评价河蟹品质和口味,探索对河蟹口味最佳的水草栽种方式,从而为河蟹养殖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在金坛区渔... 本研究主要通过测定不同水草搭配种植模式(伊乐藻、伊乐藻+轮叶黑藻、伊乐藻+黄丝草)下河蟹肝胰腺和性腺的生化组成评价河蟹品质和口味,探索对河蟹口味最佳的水草栽种方式,从而为河蟹养殖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在金坛区渔业科技示范基地选择9口面积均为1.5亩的标准化池塘作为本次试验塘,分别设伊乐藻、伊乐藻+轮叶黑藻和伊乐藻+黄丝草3组,且每组设置3个平行;池塘进排水系统完备,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四周设防逃板,进排水安装双层过滤网,底部安装微孔增氧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养殖 轮叶黑藻 试验塘 黄丝草 伊乐藻 进排水系统 标准化 水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配合饲料条件下河蟹雌雄分养效益高 被引量:1
11
作者 纪连元 肖温温 +4 位作者 罗明 季敏 周威 王铖 陈建平 《科学养鱼》 2021年第3期28-29,共2页
尽管河蟹产量和规格突飞猛进,但养殖户的效益却两极分化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由于雌蟹性腺的成熟要比雄蟹早这一生物学特性,决定了雌蟹在9月下旬就可以上市,但雌雄混养模式下一般要等到雄蟹性腺成熟的11月中下旬上市,错过了... 尽管河蟹产量和规格突飞猛进,但养殖户的效益却两极分化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由于雌蟹性腺的成熟要比雄蟹早这一生物学特性,决定了雌蟹在9月下旬就可以上市,但雌雄混养模式下一般要等到雄蟹性腺成熟的11月中下旬上市,错过了中秋、国庆、重阳这3个河蟹价格的黄金期;另一方面部分养殖户市场敏感性不强,同时受养殖模式、劳动力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把握住河蟹价格高点,导致虽然产量、规格大幅提升但经济效益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饲料 养殖模式 河蟹 养殖户 市场敏感性 价格 效益 黄金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地区虾稻鳅综合种养模式初探
12
作者 陈文彬 周文全 +3 位作者 浦竞文 罗明 肖温温 廖荣才 《水产养殖》 CAS 2021年第11期57-59,共3页
稻-虾-鳅综合种养模式是利用稻田良好的土壤环境、浅水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应用现代技术手段人工改造稻田,既种植水稻又混合养殖虾、鳅,以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品产出及实现农民增收的一种立体综合种养生... 稻-虾-鳅综合种养模式是利用稻田良好的土壤环境、浅水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应用现代技术手段人工改造稻田,既种植水稻又混合养殖虾、鳅,以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品产出及实现农民增收的一种立体综合种养生产方式。该模式在保障粮食供应和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基础上,实现了一地三用、一地多收的目的。现将模式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供应 现代技术手段 人工改造 养殖虾 食物来源 浅水环境 产品产出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蟹虾混养降本增效新思路
13
作者 纪连元 肖温温 +4 位作者 罗明 赵恒亮 潘望俊 周文全 齐若非 《科学养鱼》 2022年第10期28-29,共2页
提到蟹虾混养,绝大多数养殖户不会陌生,蟹池中套养青虾可以说是近年来养殖户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养殖模式。但盲目地追求大规格和单一品种的高投入、高产出势必造成养殖亏损。笔者认为,降低水产养殖主要环节的生产成本,加大青虾混养比例... 提到蟹虾混养,绝大多数养殖户不会陌生,蟹池中套养青虾可以说是近年来养殖户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养殖模式。但盲目地追求大规格和单一品种的高投入、高产出势必造成养殖亏损。笔者认为,降低水产养殖主要环节的生产成本,加大青虾混养比例,提高养殖综合收益,才是应对较差的市场行情、让养殖户有钱赚的法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收益 水产养殖 市场行情 养殖户 青虾 降本增效 生产成本 种养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流式河蟹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总结
14
作者 周文全 陈文彬 +3 位作者 周威 浦竞文 潘望俊 王铖 《科学养鱼》 2022年第2期38-38,共1页
河蟹养殖时用水传统原位净化方法对水草依赖性较强,存在净化效果低、养殖尾水很难实现达标排放的问题,因此研究河蟹池塘养殖用水高效净化技术成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介绍的水质净化方法是在"三池两坝"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 河蟹养殖时用水传统原位净化方法对水草依赖性较强,存在净化效果低、养殖尾水很难实现达标排放的问题,因此研究河蟹池塘养殖用水高效净化技术成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介绍的水质净化方法是在"三池两坝"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并增加了所有养殖池塘进排水自流的功能。现将该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养殖 池塘养殖 水质净化 高效净化 自流式 养殖池塘 达标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与青虾混养出高效
15
作者 赵恒亮 肖温温 +2 位作者 纪连元 刘皓 罗明 《科学养鱼》 2022年第12期28-29,共2页
河蟹是金坛最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以精细化管理、高投入、高产出的“小精高”养殖模式为主。近年来,受投入品价格上涨、病害频发、异常天气、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河蟹养殖成本增加、产量和品质下降、市场价格不振,河蟹养殖效益波动较... 河蟹是金坛最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以精细化管理、高投入、高产出的“小精高”养殖模式为主。近年来,受投入品价格上涨、病害频发、异常天气、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河蟹养殖成本增加、产量和品质下降、市场价格不振,河蟹养殖效益波动较大。金坛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在“小精高”养殖模式下改良了虾蟹混养技术,于2021年在西城街道养殖户钱国元塘口进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水产技术推广 河蟹养殖 养殖模式 水产养殖品种 异常天气 投入品价格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规格亲本最适一龄蟹种投放规格的研究
16
作者 赵恒亮 罗明 +4 位作者 陈文彬 刘皓 周威 纪连元 周光 《科学养鱼》 2022年第7期6-7,共2页
河蟹为江苏省的重要水产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着河蟹产业的稳定发展,遗传选育培育新品种已成为改良河蟹种质、促进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培育大规格品系为当前的主要遗传选育路线。本文以体重150、200、250克雌蟹... 河蟹为江苏省的重要水产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着河蟹产业的稳定发展,遗传选育培育新品种已成为改良河蟹种质、促进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培育大规格品系为当前的主要遗传选育路线。本文以体重150、200、250克雌蟹亲本培育的不同规格一龄蟹种进行成蟹养殖性能对比试验,旨在探索不同亲本规格品系的最佳放养规格,为河蟹新品种示范推广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品种 不同规格 河蟹产业 放养规格 投放规格 成蟹养殖 高质量发展 亲本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六月黄”与青虾连养试验
17
作者 廖荣才 浦竞文 周文全 《水产养殖》 2025年第1期45-47,共3页
近年来,河蟹成蟹销售价格不断走低,产量也未实现明显突破,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养殖风险不断增加,养殖效益不容乐观。而“六月黄”(蜕完第3壳上市的河蟹)价格较为稳定,对养殖技术要求较低,且能提前收回部分养殖成本。青虾作为河蟹的套养品... 近年来,河蟹成蟹销售价格不断走低,产量也未实现明显突破,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养殖风险不断增加,养殖效益不容乐观。而“六月黄”(蜕完第3壳上市的河蟹)价格较为稳定,对养殖技术要求较低,且能提前收回部分养殖成本。青虾作为河蟹的套养品种,多年来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养殖效益较好。现于2022年在常州市金坛区渔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蟹-虾”连养(上半年以“六月黄”高密度养殖为主、下半年以青虾养殖为主)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成本 提前收回 高密度养殖 养殖风险 销售价格 养殖效益 河蟹 青虾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迷迭香提取物对鲫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8
作者 周威 马昊 《水产养殖》 2025年第4期44-46,共3页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是一种唇形科、迷迭香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地中海地区,因其独特的香气和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1]。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鱼类病害频发和抗生素...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是一种唇形科、迷迭香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地中海地区,因其独特的香气和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1]。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鱼类病害频发和抗生素滥用问题日益严重,寻找绿色、安全的饲料添加剂,成为水产养殖领域的研究热点。迷迭香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因其安全性和多功能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生长性能 饲料中添加迷迭香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养密度对中华绒螯蟹“六月黄”养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19
作者 彭涛 张冬冬 +5 位作者 张光宝 周捷 陈文彬 蒋仁奎 姜晓东 吴旭干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4-1334,共11页
为研究池塘养殖条件下中华绒螯蟹“六月黄”(通常指在农历六月上市的亚成体雄蟹)适宜的蟹种放养密度,本研究采用雄体蟹种[(20.43±0.11)g]作为研究对象,设置1.5只/m^(2)(低密度组)、2.25只/m^(2)(中密度组)、3只/m^(2)(高密度组)3... 为研究池塘养殖条件下中华绒螯蟹“六月黄”(通常指在农历六月上市的亚成体雄蟹)适宜的蟹种放养密度,本研究采用雄体蟹种[(20.43±0.11)g]作为研究对象,设置1.5只/m^(2)(低密度组)、2.25只/m^(2)(中密度组)、3只/m^(2)(高密度组)3个养殖密度组,通过140 d的养殖实验比较分析中华绒螯蟹“六月黄”生长性能、组织系数、最终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自4月15日起,低密度组平均体质量始终最高,中密度次之,高密度组最低,其中6月15日和7月5日时,3个实验组间均差异显著;低密度组总增重率(WGR)略高于中密度组,且两者均显著高于高密度组;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出肉率(MY)均显著高于高密度组,低密度组总可食率(TEY)显著高于高密度组;(2)低密度组最终平均体质量和成活率(SR)均显著高于中密度和高密度组,而高密度组产量显著高于中密度和低密度组。高密度组饲料系数(FCR)和残肢率(LLR)显著高于低密度组,而与中密度组无显著差异;育成规格分布方面,低密度组“六月黄”大规格(≥110 g)比例显著最高,小规格(<100 g)比例最低;(3)高密度组总成本和总收入均最高,中密度组次之,低密度组最低,三者均差异显著;高密度组净利润(NP)显著高于低密度组,且略高于中密度组,投资回报率(ROI)则恰好相反。“六月黄”养殖模式具有养殖周期短、生产操作简单、投资成本低、收益高等特点。综合考虑,中华绒螯蟹“六月黄”养殖模式下蟹种放养密度以3只/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六月黄” 放养密度 养殖性能 经济效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