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州市中心血站HBV 筛查中酶联免疫检测与核酸检测结果 不一致的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董珀 何亚琴 濮云峰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6期1357-1362,共6页
目的:调查常州地区无偿献血者HBV筛查中ELISA HBsAg阴性/核酸扩增检测(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NAT)HBV DNA阳性的情况,确保输血安全。方法:经2种不同的ELISA试剂检测合格的献血者标本,采用罗氏或者科华核酸... 目的:调查常州地区无偿献血者HBV筛查中ELISA HBsAg阴性/核酸扩增检测(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NAT)HBV DNA阳性的情况,确保输血安全。方法:经2种不同的ELISA试剂检测合格的献血者标本,采用罗氏或者科华核酸检测系统检测HBV DNA,HCV RNA,HIV RNA的6人份混合样本(POOL),混样阳性的POOL再进行拆分检测,采用化学发光的方法对拆分阳性的标本检测乙肝标志物5项,并对所检出乙肝标志物5项结果全为阴性的血液进行追踪。结果:48635份2遍ELISA阴性的献血者标本混检11016个POOL,混检阳性的POOL数为66个,经拆分为HBV DNA阳性的POOL数为40个,未检出HCV RNA和HIV RNA,NAT总有效拆分率为60.61%,NAT检测出的标本阳性率为0.08%。针对上述HBV DNA阳性的血液,用化学发光再次检测乙肝5项,有7份标本五项全阴;其余为6份抗-HBs^+、6份抗-HBs^+/抗-HBc^+、4份抗-HBs^+/抗-HBe^+、7份抗-HBc^+/抗-HBe^+、10例抗-HBc^+。追踪其中4份乙肝5项检测结果全阴的血液,HBsAg均由阴性转为阳性。结论:NAT能在ELISA阴性的标本中筛检出HBV DNA阳性的标本,减少窗口期乙肝和隐匿性乙肝的发生,进一步保证了血液的安全。ELISA HBsAg阴性/NAT HBV DNA阳性的献血者中以隐匿性乙肝为主,为输血残余风险的主要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 HBV DNA 窗口期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 RhD 阴性献血者信息库的建立与应用
2
作者 熊玉琪 杨红梅 《常州实用医学》 2024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分析常州市RhD阴性献血者信息库建立及应用。方法回顾统计2020年1月-2023年4月本市无偿献血RhD阴性献血者性别、年龄、献血次数及检验不合格情况,评估RhD阴性献血者息库的建立及应用;结果共783位RhD阴性献血者进行无偿血液捐献,无AB... 目的分析常州市RhD阴性献血者信息库建立及应用。方法回顾统计2020年1月-2023年4月本市无偿献血RhD阴性献血者性别、年龄、献血次数及检验不合格情况,评估RhD阴性献血者息库的建立及应用;结果共783位RhD阴性献血者进行无偿血液捐献,无ABO分型偏型,不同性别与年龄人群均无ABO血型分布构成差异;首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存在ABO分型差异,分析与RhD阴性献血者的定向招募相关;不规则抗体检出率2.81%(22/783),传染病因子检测阳性率0.77%(6/783),且多为单试剂阳性。结论本市RhD阴性献血者信息库建立能良好的适配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RHD阴性 献血者信息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9年常州地区无偿献血者酶免和核酸平行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爱龙 濮云峰 +1 位作者 董珀 贺晨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4期179-181,共3页
目的分析ELISA和NAT平行的血液筛查模式对降低经输血感染病原体风险的有效性。方法收集常州市2016—2019年270215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两次ELISA并行检测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268264例ELISA双阴性标本采用6人份混样(pool)NA... 目的分析ELISA和NAT平行的血液筛查模式对降低经输血感染病原体风险的有效性。方法收集常州市2016—2019年270215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两次ELISA并行检测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268264例ELISA双阴性标本采用6人份混样(pool)NAT进行HBV DNA、HCV RNA和HIV RNA的检测,核酸阳性的pool进行拆分单检。结果270215例无偿献血者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的阳性率分别为2.58‰(697例)、1.49‰(402例)、0.23‰(61例)和3.06‰(827例)。268264例酶免阴性无偿献血者HBV DNA、HCV RNA和HIV RNA阳性率分别为0.86‰(230例)、0.01‰(3例)和0.01‰(2例)。结论ELISA与NAT两种检测方法能相互补充,极大降低了输血感染病原体的残余风险,保障输血安全。NAT能进一步缩短血液传染性病毒的检测“窗口期”,检出隐匿性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酶免检测 核酸检测 窗口期 隐匿性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4
作者 杨爱龙 董珀 +1 位作者 濮云峰 熊玉琪 《常州实用医学》 2023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目的调查常州市无偿献血人群的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流行情况,为建立常州市HCMV抗体阴性库人群提供依据。方法随机筛选1848例常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ELISA方法检测HCMV-IgM和HCMV-IgG。应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对献血人群的性别、... 目的调查常州市无偿献血人群的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流行情况,为建立常州市HCMV抗体阴性库人群提供依据。方法随机筛选1848例常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ELISA方法检测HCMV-IgM和HCMV-IgG。应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对献血人群的性别、年龄、血型、学历、职业与HCMV感染率间的关系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常州市无偿献血人群HCMV-IgG、HCMV-IgM阳性率分别为96.59%(1785/1848)和0.49%(9/1848),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及不同职业间的HCMV-Ig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州市无偿献血人群HCMV既往感率染很高,而HCMV近期感染率很低,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数据有所不同,表明我国不同地区HCMV感染率存在差异。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导致无偿献血人群HCMV感染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人类巨细胞病毒 病毒感染 HCMV-IGM HCMV-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不同存储时间活化状态和微粒表达及个体差异分析
5
作者 王涛 熊玉琪 +1 位作者 黄瑶 王晓清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5期597-603,共7页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保存时间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及献血者个体差异与采集后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关系,为采供血机构血小板采集工作及临床个性化输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收集2023年90例捐献者的单采血小板,随机保存1、2、3、4、7天,共5组。采...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保存时间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及献血者个体差异与采集后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关系,为采供血机构血小板采集工作及临床个性化输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收集2023年90例捐献者的单采血小板,随机保存1、2、3、4、7天,共5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血小板微粒(PMPs)、活化指标CD62p,进行统计学分析。收集各捐献者一般体检数据、捐献前血液检测数据和采集参数等数据,分析其与PMPs和血小板活化的关系。分析PMPs和CD62p的关系。结果储存1、2、3、4、7天的血小板CD62p表达率分别为(61.55±20.17)%、(69.05±13.09)%、(64.63±12.89)%、(70.34±9.504)%、(84.28±6.303)%;PMPs表达率分别为:(6.79±9.17)%、(7.01±9.13)%、(12.37±12.64)%、(7.51±5.70)%、(17.02±7.20)%;PMPs数量(×10^(3)/μL)分别为:2.69±4.84、4.80±9.20、3.59±3.38、7.94±8.89、145.1±190.3。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存储时长的各组单采血小板CD62p表达和PMPs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组两两比较,储存7天的血小板CD62p表达率和PMPs数量明显高于储存1、2、3、4天的血小板;其他各组间无明显差异。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血小板活化率和PMPs数量呈增长趋势。Pearson双变量分析显示,血小板采集后最初PMPs数量与捐献者脉搏和白细胞数目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性;CD62p与PMPs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在保存4天时间内,活化和PMPs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之后出现活化和PMPs的表达增加的特点(P<0.05)。血小板采集后的活化与个体差异有关。可依据血小板储存过程中的活化和PMPs表达的特点选择相应产品应用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血小板微粒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存储 个性化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不同储存时间免疫活化状态及个体差异分析
6
作者 王晓清 王涛 黄瑶 《常州实用医学》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保存时间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和献血者个体差异与采集后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关系,为采供血机构血小板采集工作及临床个性化输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3年67例捐献者的单采血小板,随机分为保存1、2、3、4、7天,共5组。采用流... 目的分析血小板保存时间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和献血者个体差异与采集后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关系,为采供血机构血小板采集工作及临床个性化输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3年67例捐献者的单采血小板,随机分为保存1、2、3、4、7天,共5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进行统计学分析。收集各捐献者一般体检数据、捐献前血液检测数据、和采集参数数据,分析其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结果储存1、2、3、4、7天的血小板CD62p表达率分别为59.13±20.96%、68.26±11.92%、65.50±12.19%、71.53±10.02%、83.16±6.829%。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存储时长的各组单采血小板活化存在显著差异()。各组两两比较,储存7天的血小板活化明显高于储存1、2、3天的血小板。其他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血小板活化率呈增长趋势。Spearman双变量分析显示,采集后血小板的活化率与采集过程中的循环血量和抗凝剂用量呈负相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在保存3天时间内,活化无明显变化,之后出现活化增加的特点。单采过程中的采集参数可影响采集后血小板的活化率。一方面,可依据血小板储存过程中的活化特点选择相应产品应用临床;另一方面,可通过控制采集参数,保证血小板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储存时间 免疫活化状态 个体差异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持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良好工作状态的关键控制点
7
作者 曹锁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A02期273-274,共2页
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全程采用电脑控制,实现了操作过程的自动化、标准化,克服了以往手工操作的繁琐性和局限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使实验的重复性、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及精密度均有所提高。目前,该分析仪... 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全程采用电脑控制,实现了操作过程的自动化、标准化,克服了以往手工操作的繁琐性和局限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使实验的重复性、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及精密度均有所提高。目前,该分析仪已被许多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酶免分析仪 工作状态 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活化增强乳腺癌细胞株MCF-7侵袭力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涛 王波 +4 位作者 温会燕 颜洁 何春燕 朱雪明 杨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3-538,共6页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4(TLR4)在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在肿瘤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脂多糖(LPS)刺激MCF-7细胞株,RT-PCR、Real-time PCR、FCS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在m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MTT检测细胞增殖;RT-...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4(TLR4)在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在肿瘤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脂多糖(LPS)刺激MCF-7细胞株,RT-PCR、Real-time PCR、FCS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在m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MTT检测细胞增殖;RT-PCR和real-time 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 RNA表达并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其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LR4信号传导通路下游蛋白My D88的表达;CB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的炎性细胞因子;划痕实验检测癌细胞的生物学侵袭力。结果:实验表明,LPS刺激MCF-7细胞株能明显上调TLR4 m RNA和蛋白表达(P<0.05)。MTT结果显示,LPS对癌细胞增殖没有影响。LPS激活TLR4后,MMP-2、MMP-9和VEGF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划痕实验表明,LPS能显著增强MCF-7细胞株的划痕愈合能力。此外,LPS能诱导TLR4信号通路下游My D88蛋白表达的显著上调(P<0.05),IL-6的分泌增多(P<0.05)。结论:LPS能明显增强MCF-7细胞株TLR4的表达,增强癌细胞的侵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MCF-7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抗-S联合抗-Wr a抗体致疑难配血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熊玉琪 董珀 +2 位作者 邹昕 虞茜 杨红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0期2873-2874,共2页
天然产生的抗-A和抗-B是人血清或血浆中唯一规则存在的红细胞抗体,其他所有抗体均称为“红细胞意外抗体”(不规则抗体)。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已成为影响输血安全、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不合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仅少数血站将献血者不规则抗... 天然产生的抗-A和抗-B是人血清或血浆中唯一规则存在的红细胞抗体,其他所有抗体均称为“红细胞意外抗体”(不规则抗体)。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已成为影响输血安全、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不合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仅少数血站将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列为常规检测项目。本文对1例诱导性抗-S联合抗-Wr a抗体致疑难配血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诱导与鉴定 疑难配血 抗-S 抗-Wr 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传染病检测单试剂阳性者追踪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贺晨峰 濮云峰 孙颖昕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传染病筛查中单试剂阳性者的追踪结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0年7月常州市中心血站传染病酶免法单试剂检测阳性的457名无偿献血者,通过电话召回,其中192人完成两次追踪。对192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用酶免法及...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传染病筛查中单试剂阳性者的追踪结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0年7月常州市中心血站传染病酶免法单试剂检测阳性的457名无偿献血者,通过电话召回,其中192人完成两次追踪。对192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用酶免法及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AT)筛查HBsAg及HCV、HIV、梅毒螺旋体抗体,统计两次追踪后解锁及屏蔽人数。结果 酶免法单试剂检测阳性献血者经第1次、第2次追踪后,HBsAg阳性屏蔽人数分别为40、44人,抗-HCV阳性屏蔽人数分别为32、35人;两次追踪期间均未发现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经两次追踪,解锁率及屏蔽率分别为75.00%、25.00%,其中HBsAg、抗-HCV、NAT复查核酸阳性分别有13、4、31人。结论 对无偿献血者传染病筛查酶免法单试剂阳性者进行追踪分析可进一步缩短献血者“窗口期”,提高血液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传染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 核酸检测 血液安全
原文传递
微孔板木瓜酶法和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联合检测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董珀 许飞 +3 位作者 张建伟 濮云峰 曹锁春 杨爱龙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3年第8期597-599,共3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微孔板木瓜酶法和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联合检测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具体情况。方法将收集到的12293例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微孔板木瓜酶法的抗体筛查,筛查到阳性标本联合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检测,将检测为阳性的标本送输... 目的分析与探讨微孔板木瓜酶法和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联合检测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具体情况。方法将收集到的12293例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微孔板木瓜酶法的抗体筛查,筛查到阳性标本联合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检测,将检测为阳性的标本送输血研究室确认和鉴定,并计算微孔板木瓜酶法和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联合检测的耗时和成本。结果12293例标本中微孔板木瓜酶法筛查到阳性标本140例,阳性率为11.39‰,联合微柱凝胶法检测到6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0.49‰。判定为阳性的标本送输血研究室鉴定,IgG型3例(抗-E型1例,未知型抗体2例),IgM型3例(抗-Lea型、抗-Leb型和抗-Lea+Leb型各1例)。标本数为0~88个(一批次)时联合检测耗时为1 h 45 min~1 h 50 min,352个标本(四批次)以内每增加0~88个的标本(一批次)耗时增加约10 min。检测成本约为每个标本0.37元。结论利用微孔板木瓜酶法和微柱凝胶法联合筛查能筛检出常规血型仪检测不出的不规则抗体,且此方法灵敏度高、特异度强、检测耗时短、成本低,适合血站系统对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大规模筛查,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板木瓜酶法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 不规则抗体筛查 Rh系统抗体
原文传递
2015—2018年常州地区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检出情况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珀 濮云峰 许飞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5期793-795,共3页
目的:研究2015—2018年常州地区不规则抗体的检出情况。方法:对2015—2018常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ABO和Rh(D)血型的检测,采用盐水介质法将ABO正反定型不符、O细胞有反应和Rh(D)初筛阴性的标本送输血研究室确认,输血研究室对送检的... 目的:研究2015—2018年常州地区不规则抗体的检出情况。方法:对2015—2018常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ABO和Rh(D)血型的检测,采用盐水介质法将ABO正反定型不符、O细胞有反应和Rh(D)初筛阴性的标本送输血研究室确认,输血研究室对送检的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结果:244770例献血者血液样本中共检出145例ABO正反定型不符和O细胞有反应标本,经输血研究室确认不规则抗体127例,阳性率0.052%;833例Rh(D)筛查阴性标本,其中Rh(D)阴性标本的不规则抗体数为11例,阳性率0.004%。不规则抗体中以MNS血型系统为主,其中抗-M抗体占抗体总数的47.1%。结论:对无偿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鉴定对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鉴定 不规则抗体 抗体筛查鉴定 无偿献血者
原文传递
微孔板木瓜酶法筛查不规则抗体技术关键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珀 许飞 +1 位作者 曹锁春 杨爱龙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874-877,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微孔板酶法试验的关键参数,确定适合常州市中心血站微孔板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最优条件。方法:混合6名献血者的O细胞,鉴定其抗原的多样性,判定其能否作为抗体筛选细胞。以试管木瓜酶法为基础,正交试验为原理,研究不同血... 目的:研究影响微孔板酶法试验的关键参数,确定适合常州市中心血站微孔板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最优条件。方法:混合6名献血者的O细胞,鉴定其抗原的多样性,判定其能否作为抗体筛选细胞。以试管木瓜酶法为基础,正交试验为原理,研究不同血浆和酶的量、不同酶的浓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以此确立试验反应体系;并通过比对确定试验关键步骤的震荡参数。结果:6人份混合O细胞符合抗体筛选细胞的要求,选用筛选细胞与血浆、酶液的容量比例为1︰4,标化的酶溶液的浓度为1.25 g/100 mL PBS的反应体系,影响试验关键步骤的震荡最适频率为750 r/min、震荡最适时间为60 s;Lisswell软件读取中,凝集反应可靠扫描点范围是55%。结论:微孔板木瓜酶法筛查不规则抗体技术关键参数可以确定,为大规模筛查不规则抗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板 木瓜酶法 不规则抗体筛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