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做好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 被引量:5
1
作者 朱悦怡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做好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要突出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新时期高校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引进教师的环境适应问题;青年教师的人才培养问题;普通教师的心理不平衡问题;兼职教师的职业规划问题。解决教师的思想实际问题需要不断强... 做好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要突出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新时期高校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引进教师的环境适应问题;青年教师的人才培养问题;普通教师的心理不平衡问题;兼职教师的职业规划问题。解决教师的思想实际问题需要不断强化教育理念,进一步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需要不断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构建和谐的教职工队伍;需要不断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觉悟;还要充分发挥党政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党团组织、工会等的人文关怀作用以及教师群体的自我完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思想政治工作 实际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提问问题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丽 葛彦东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提问有利于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利于培养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提问缺少目的性,学生回答缺少积极性,...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提问有利于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利于培养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提问缺少目的性,学生回答缺少积极性,教育效果缺少普遍性。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提问工作要在强化意识上下功夫,在精心设计上下功夫,在引导学生上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堂提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主任的作用
3
作者 朱悦怡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2-104,共3页
新时期研究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主任的作用问题,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凝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力量,有利于创新实践高校教研室主任作用发挥机制。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主任在... 新时期研究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主任的作用问题,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凝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力量,有利于创新实践高校教研室主任作用发挥机制。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主任在配备、使用和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未能充分发挥教研室主任的作用。可以通过选拔优秀教师担任教研室主任,增强教研室主任的荣誉感;完善教研室主任管理使用机制,增强教研室主任的责任感;提高教研室主任相关工作待遇,增强教研室主任的幸福感等方式调动教研室主任的积极性,使教研室主任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研室主任 发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0
4
作者 陆锦冲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突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突出素质教育的核心、解决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理研究、学科建设研究,构建大学生科技创... 突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突出素质教育的核心、解决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理研究、学科建设研究,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完整体系。要研究总结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创新、方法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经验。要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教师及学生的作用,规范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行为,夯实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基础,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创新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语境中意识形态认同的文艺方式——基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意识形态性考量 被引量:1
5
作者 沈杰 刘爱莲 葛彦东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10,共5页
从唯物史观维度来看,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有着自己的现实语境和内在规律,是具有历史阶段性的真问题。强调问题意识和方法论也一直是文艺意识形态的基本态度。处于特定历史语境下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彰显着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强化了意... 从唯物史观维度来看,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有着自己的现实语境和内在规律,是具有历史阶段性的真问题。强调问题意识和方法论也一直是文艺意识形态的基本态度。处于特定历史语境下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彰显着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强化了意识形态认同的文艺载体作用。今天从哲学视域重新辩证审视文艺和意识形态关系与属性,并提出当下文艺作品意识形态应坚持的创作原则,对于掌控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领导权,做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的自觉自信,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文艺思想 意识形态认同 关系与属性 文艺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4
6
作者 陆锦冲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5-48,共4页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考试中存在着考试内容有待进一步确定,考试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考核评价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提高对"形势与政策"课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形势与政策"课...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考试中存在着考试内容有待进一步确定,考试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考核评价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提高对"形势与政策"课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加强学理研究,丰富考试内容;要加大管理力度,创新考试方法;要完善考试体系,提高考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形势与政策”课 考试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内涵及其时代思考
7
作者 沈杰 《理论观察》 2011年第6期5-6,共2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需要。对其内涵的阐释也有多种角度,从哲学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政治范畴、文化范畴和历史范畴。它是一个不断生成、转化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需要。对其内涵的阐释也有多种角度,从哲学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政治范畴、文化范畴和历史范畴。它是一个不断生成、转化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必然性 哲学内涵 时代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理论课嵌入“红色摇篮”历史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亚媛 江士方 蒋霞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93-97,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重任。"红色摇篮"史诗的实践性教学的应用,主要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的有效探索。"红色摇篮"史诗的实践性教学突出&q...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重任。"红色摇篮"史诗的实践性教学的应用,主要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的有效探索。"红色摇篮"史诗的实践性教学突出"红军精神"主题,突出人格魅力塑造,突出挫折教育必要性,达到以史为鉴激励当代大学生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人生追寻目的。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视听互动实验体系可以探索一种新型而活泼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励创新理念。通过"红色摇篮"史诗的实践性教学使大学生有深刻的思想、高昂的激情、高远的志向,使大学生受益终身。"红色摇篮"史诗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是高校实验体系的新颖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创新人才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问题探赜 被引量:9
9
作者 李丽 葛彦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7-78,共2页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内容需要进一步凝练,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要从战略的高度强化青年教师主流意识...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内容需要进一步凝练,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要从战略的高度强化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意识,要以务实的精神研究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内容,要用科学的态度创新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育人视野中的通识教育与高素质人才培养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平 严燕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1-84,共4页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与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通识教育则是文化育人的有效路径。推进通识教育需要从认识上准确把握通识教育本质,着力打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和灵魂的通识...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与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通识教育则是文化育人的有效路径。推进通识教育需要从认识上准确把握通识教育本质,着力打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和灵魂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构建以学生主体参与为主的通识教育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文化育人 通识教育 高等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心理之维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斌 陆树程 陈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10,共5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党和政府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界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来展开具体研究。这种分析问题的思...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党和政府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界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来展开具体研究。这种分析问题的思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社会心理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社会心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着重要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和运用社会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心理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忠孝 张庆芳 《岭南学刊》 2014年第4期27-31,共5页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全球生态治理却有名无实;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张各异、利益各异,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公地悲剧"仍然在不断上演。当前全球生态治理乏力的症结在于生态环境破坏的主体众多,生态治理却面临主体缺位...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全球生态治理却有名无实;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张各异、利益各异,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公地悲剧"仍然在不断上演。当前全球生态治理乏力的症结在于生态环境破坏的主体众多,生态治理却面临主体缺位的窘境。解决全球生态治理问题的出路在于努力构建全球生态治理的利益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构建又需要建立新的价值观、新的工作机制与协调机制以及新的组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治理 公地悲剧 主体缺位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再精英化浪潮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志刚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2,共4页
精英化教育有传统、扩招前、当前等三种。精英化指标包括绝对性指标和相对性指标两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仍处于去精英化阶段,但局部已经开始再精英化。再精英化由多种因素推动:对以往盲目扩张的纠偏、国家的需要和重点扶持、教... 精英化教育有传统、扩招前、当前等三种。精英化指标包括绝对性指标和相对性指标两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仍处于去精英化阶段,但局部已经开始再精英化。再精英化由多种因素推动:对以往盲目扩张的纠偏、国家的需要和重点扶持、教育理想等方面的原因。与此同时,也有制约再精英化的各种因素存在,再精英化面临复杂的前景。从现实地位的角度看,现代社会是去精英化的社会,高等教育学历拥有者将不再具有绝对精英地位。从教育的理想性质看,精英化与普及化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化教育 大众化教育 再精英化 实验班 扩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聚全面深化改革正能量与中国意识形态建设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彦东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47,共4页
汇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是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信心和动力的保证,是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诉求、现实要求和目标指向,是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任务和永恒话题。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凝聚中... 汇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是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信心和动力的保证,是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诉求、现实要求和目标指向,是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任务和永恒话题。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力量、营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思想氛围需要正能量。在汇聚全面深化改革正能量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正能量 意识形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丽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7-20,共4页
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形势下,强调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必须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目前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主要因素有,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束缚;各种非马克... 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形势下,强调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必须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目前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主要因素有,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束缚;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意识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冲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负面效应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西方敌对势力文化渗透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干扰;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 认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南海问题透视中国现代化建设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悦怡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6-178,共3页
中国南海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南海问题的实质是美国与中国在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争斗,结合南海问题剖析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和矛盾,对于全面、客观分析评价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现... 中国南海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南海问题的实质是美国与中国在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争斗,结合南海问题剖析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和矛盾,对于全面、客观分析评价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障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视野需要进一步拓宽,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基础需要进一步夯实,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科技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问题 中国 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意义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丽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4,共4页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新形势下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增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制度和道路方面的接受和认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受到来自国内外各种思想、...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新形势下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增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制度和道路方面的接受和认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受到来自国内外各种思想、观念、思潮及价值观念的冲击与挑战。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利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有利于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力量;有利于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环境;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强化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育意识;以务实的精神研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育内容;用科学的态度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现实意义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信与执着——折射中国梦的深层意蕴
18
作者 金正连 《知与行》 2016年第1期5-10,共6页
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通俗化表达,集中体现了我党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中国梦折射出中国人民对绵延不绝、自强不息的五千年中华文化... 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通俗化表达,集中体现了我党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中国梦折射出中国人民对绵延不绝、自强不息的五千年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坚守;中国梦折射出在当代全球化压力下,中国人民对自身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自信与自豪,它有别于华盛顿共识所对应的普世梦,即西方强加给世界的一个虚假的梦;中国梦折射出中国人民愿意与世界人民携手合作,共同推进世界和平发展、提升人类文明的自信与执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自信 中华文化 创造精神 合作共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城市的核心见解及其当代意义
19
作者 金正连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2,共4页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城市研究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城市社会学、地理学以及都市研究的主流范式之一,甚至在建筑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如何通过与城市研究联姻,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并且回应西方...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城市研究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城市社会学、地理学以及都市研究的主流范式之一,甚至在建筑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如何通过与城市研究联姻,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并且回应西方研究提出的有关马克思的重要误解,从而更好地服务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构成我们的重大课题。本刊就此问题刊发一组讨论,希望能推动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城市研究 空间
原文传递
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初探 被引量:59
20
作者 葛彦东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77,共5页
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争取意识形态建设主动性,扩大意识形态影响力,增强意识形态说服力、战斗力的标志。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是意识形态领域话语主题、话语主体和话语载体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理论特性、价值特性与实践特性。马克思主义... 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争取意识形态建设主动性,扩大意识形态影响力,增强意识形态说服力、战斗力的标志。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是意识形态领域话语主题、话语主体和话语载体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理论特性、价值特性与实践特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被认可、接受和推广应用的程度。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诉求。要在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推进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话语权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