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二本院校学风建设的学生主体因素及对策研究——以巢湖学院为例
1
作者 周玲玲 黄钦 肖结红 《虹》 2023年第7期110-112,共3页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拟以巢湖学院学生为调研对象,对影响二本院校学风建设的学生主体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剖析,突显影响二本院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并试图...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拟以巢湖学院学生为调研对象,对影响二本院校学风建设的学生主体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剖析,突显影响二本院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并试图探索其具体应对策略,以期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风建设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本院校 学风建设 学生主体因素 对策 巢湖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巢湖学院为例
2
作者 张智慧 王明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3期159-16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现状,并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通过广泛的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本文揭示了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形式单一、师资队伍不健全、就业导向模糊等四个核心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五项改...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现状,并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通过广泛的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本文揭示了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形式单一、师资队伍不健全、就业导向模糊等四个核心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五项改进对策,包括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意识宣传;优化教学设计,融入课程思政;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机构设置与专业化队伍建设;构建测评机制,融合新技术手段;注重大学生双创教育,培养学生双创的素质等。本研究的发现对于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现状 改进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研究生就业观念误区及其对策探析——基于某高校文科学院的调查研究
3
作者 吴飞燕 董颖鑫 《纺织服装教育》 2020年第1期5-9,共5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发展进程中,就业难是高校毕业生普遍面临的问题,而女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除去性别差异,自身存在的就业观念误区也影响了女研究生的就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某高校文科学院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发展进程中,就业难是高校毕业生普遍面临的问题,而女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除去性别差异,自身存在的就业观念误区也影响了女研究生的就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某高校文科学院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得出女研究生就业观念误区主要表现在:未能树立积极向上的就业观,缺乏冒险和吃苦精神;就业观僵化、死板;自我认知错位;区域意识过强;强求社会公平,急功近利。女研究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走出就业观念误区,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就业观,树立积极良好的就业观;更新择业观,依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就业规划;积极参与创业,脚踏实地,正确评估自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研究生 就业观念 误区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中国现代化——从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谈起
4
作者 云建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3,21,共4页
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认为,亚洲社会具有“原始”公社、不存在土地私有制、自然经济、专制主义等特征,进而导致了亚洲的停滞社会。作为亚洲最主要、最典型的国家,亚细亚生产方式对中国传统社会及其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亚细亚生... 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认为,亚洲社会具有“原始”公社、不存在土地私有制、自然经济、专制主义等特征,进而导致了亚洲的停滞社会。作为亚洲最主要、最典型的国家,亚细亚生产方式对中国传统社会及其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这些特征与现代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只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并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形成新的现代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人类探索一条现代化新路,创造出化解当代人类危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传统文化 中国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历史终结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挑战
5
作者 肖迎春 《天中学刊》 2024年第6期30-35,共6页
福山以“寻求承认的斗争”解读人类历史,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的人性基础、基本动力和最高阶段等观点提出了质疑。福山将“承认”意识视为自由的人性基础,指责马克思主义剥夺了人的能动性,认为寻求“承认”的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 福山以“寻求承认的斗争”解读人类历史,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的人性基础、基本动力和最高阶段等观点提出了质疑。福山将“承认”意识视为自由的人性基础,指责马克思主义剥夺了人的能动性,认为寻求“承认”的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驱动力,主张西方式民主是“历史的终结”、共产主义是“乌托邦”。回应福山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挑战,澄清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利于捍卫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山 历史终结论 历史唯物主义 挑战 回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巢湖匪患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红丽 张飞熊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6-98,共3页
民国时期,环巢湖地区湖匪横行,正常水路交通运输被阻断,巢湖沿岸民众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初期,各股湖匪依据天然地势划定各自活动范围,统一指挥,按级服从,分散活动。抗战末期,湖匪之间矛盾迭生,难以并存,湖匪队伍在各种政治力量的打... 民国时期,环巢湖地区湖匪横行,正常水路交通运输被阻断,巢湖沿岸民众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初期,各股湖匪依据天然地势划定各自活动范围,统一指挥,按级服从,分散活动。抗战末期,湖匪之间矛盾迭生,难以并存,湖匪队伍在各种政治力量的打击和争取下逐渐分化。纵观民国时期巢湖匪患问题,与环巢湖地区社会生态的严重失衡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环巢湖 匪患 水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要继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兼从社科普及的视角和路向 被引量:1
7
作者 贾绍俊 石庭 胡祥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6-40,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彰显了继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社科普及是阐释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新时代背景下通过社科普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适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彰显了继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社科普及是阐释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新时代背景下通过社科普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要把核心价值观作为社科普及的中心内容,做到贴近实际,要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引领作用,通过加强载体建设和制度建设来保障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科普及 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善去恶:“致良知”对高校是非观教育的启示
8
作者 吴卿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
阳明心学的“致良知”能够为解决当前高校是非观教育中出现的知行困境提供方法。一方面,良知指明了是非判断来源于对好恶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知的统一,这不仅是个体的判断标准,也是社会群体公德的权威来源。另一方面,“致良知”的“体用... 阳明心学的“致良知”能够为解决当前高校是非观教育中出现的知行困境提供方法。一方面,良知指明了是非判断来源于对好恶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知的统一,这不仅是个体的判断标准,也是社会群体公德的权威来源。另一方面,“致良知”的“体用一源”特征表明道德的知与行始终落实在现实生活中,在克服认识上的主客观对立,个人与他人的对立的同时,也为平衡个人道德与社会公德提供了至善的现实方向。“致良知”从情感和理性统一的立场来代替单纯的理性认识,将道德的知与行贯穿在生活之中,既可以防止高校德育中因侧重理性而导致的认识上的主客对立,又可以将受教育者的是非判断和自身行为、社会期望统一起来,有助于高校是非观教育的再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良知 体用一源 德育 是非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 被引量:2
9
作者 金辉 付加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22-26,共5页
伴随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将互联网大数据运用技术融入各行业的趋势日渐风行,立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要办好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把握时代发展规律,抓住大数据的技术优... 伴随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将互联网大数据运用技术融入各行业的趋势日渐风行,立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要办好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把握时代发展规律,抓住大数据的技术优势来开拓价值观教育新局面。同时,我们也要辩证地分析大数据所带来的技术挑战,在遵循网络信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形来挖掘其实操价值,从而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开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技术异化 媒介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探索——以环巢湖红色文化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红姐 夏明群 开琛 《巢湖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6-21,49,共7页
环巢湖区域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其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而深厚。作为立体化素材,这是开展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生动教材,深度契合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根本任务。文章通过阐释环巢湖红色文化资源概况,具体分析环... 环巢湖区域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其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而深厚。作为立体化素材,这是开展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生动教材,深度契合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根本任务。文章通过阐释环巢湖红色文化资源概况,具体分析环巢湖红色文化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育人功能,重点探寻环巢湖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施路径,提出应深入挖掘环巢湖红色文化的育人内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助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不断完善红色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以有效发挥本土红色文化作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载体的教育功能,拓展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巢湖红色文化 立德树人 育人功能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巢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以“纲要”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红姐 《巢湖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环巢湖地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融入环巢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于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以“纲要”课程教学为例,探讨环巢湖地方历史文... 环巢湖地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融入环巢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于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以“纲要”课程教学为例,探讨环巢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程教学价值、融入现实困境,进而提出有效融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巢湖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纲要"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乡贤文化建设考察——以安徽省巢湖市为例
12
作者 石庆海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93-99,共7页
近年来,巢湖市对乡贤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及推动力度前所未有,乡贤文化建设的成效和特色业已初现。但是在乡贤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基层群众"心不足"、地方政府"力有余"、新乡贤"德未立"以及形式主义等... 近年来,巢湖市对乡贤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及推动力度前所未有,乡贤文化建设的成效和特色业已初现。但是在乡贤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基层群众"心不足"、地方政府"力有余"、新乡贤"德未立"以及形式主义等问题亦很突出。地方政府宜从经济上培育乡贤文化生长的土壤,从要素上创新乡贤文化的内涵,从机制上保障乡贤文化的良性发展,努力将传统乡贤文化嫁接到现代文明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贤 乡贤文化 乡村建设 巢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疫精神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赜
13
作者 汪军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151-153,共3页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的赓续传承、是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价值遵循、是“两个大局”背景下的时代要求,中国人民抗疫斗争的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文化传统。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的赓续传承、是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价值遵循、是“两个大局”背景下的时代要求,中国人民抗疫斗争的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文化传统。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相统一的原则,夯实课堂教学主渠道、引领网络舆论正能量、拓展社会实践新领域,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之志、强国之情、报国之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疫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习近平讲话精神,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以理解“国家资本主义”为例
14
作者 张飞熊 王红丽 《文教资料》 2019年第17期177-179,共3页
"国家资本主义"的阐述,对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很重要。只有将相关内容融会贯通起来,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才能真正落实思政课教学的学理性、知识性和理论性,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从而坚定信仰... "国家资本主义"的阐述,对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很重要。只有将相关内容融会贯通起来,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才能真正落实思政课教学的学理性、知识性和理论性,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从而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个“统一” 国家资本主义 具体控制 抽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研究生理想信念——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传双 简红江 张勇刚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9,共7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深刻反映中华文明刚健厚德与睿智果敢的品质,折射出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高度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刚健有为的责任感、天下大同的包容性、其命维新的创新观等有利于坚定研究生理想信念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深刻反映中华文明刚健厚德与睿智果敢的品质,折射出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高度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刚健有为的责任感、天下大同的包容性、其命维新的创新观等有利于坚定研究生理想信念的方向、拓宽研究生理想信念的视野、实现研究生理想信念的追求。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我国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难免会受观念认知模糊、西方思潮恶意渗透、价值取向扭曲、人格坚守滑落等因素影响,这就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研究生理想信念,厚植研究生理想信念根基。实践中,要坚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理清模糊认识,凝聚文化合力;摒弃错误思潮,弘扬优良传统;积极应对转型,坚守高尚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研究生培养 理想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挖掘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钦 杨芳 +1 位作者 朱礼龙 张秀娟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为系统分析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采用共现分析、LDA主题模型等文本挖掘方法对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分析,宏观层面以关键词共现网络为基础,利用社区挖掘方法抽取关键词语义... 为系统分析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采用共现分析、LDA主题模型等文本挖掘方法对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分析,宏观层面以关键词共现网络为基础,利用社区挖掘方法抽取关键词语义社区,分析高校网络舆情主要研究内容;微观层面以学术论文摘要语料库为基础,利用LDA主题模型抽取潜在研究主题,度量主题强度及其演化趋势,发现当前研究热点。研究结果发现当前国内高校网络舆情有6大热点研究主题,其中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监测和演化分析的研究热度将持续增强。最后对高校网络舆情研究进行展望,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情 文本挖掘 共现分析 主题模型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结红 《办公室业务》 2024年第15期127-129,共3页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诸多改变,同时也改变了高校思政教育环境。文章从融媒体的概述出发,分析了融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优势,总结了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常见问题,最后从转变高校思政教育观念、加强...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诸多改变,同时也改变了高校思政教育环境。文章从融媒体的概述出发,分析了融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优势,总结了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常见问题,最后从转变高校思政教育观念、加强融媒体技术研究、利用融媒体技术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加大对融媒体信息的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以期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高校思政 教育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西格玛DMAIC方法在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关鹏 张莉 +1 位作者 黄钦 张秀娟 《科教文汇》 2024年第9期14-18,共5页
在OBE理念下,高校亟须构建本科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体系,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目标,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螺旋式上升。文章分析六西格玛DMAIC方法在本科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DMAIC方法的本科教学质量持续改... 在OBE理念下,高校亟须构建本科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体系,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目标,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螺旋式上升。文章分析六西格玛DMAIC方法在本科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DMAIC方法的本科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体系。以C高校两个学年的学生评教数据为依据,开展基于DMAIC方法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提升持续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 DMAIC 本科教学质量 质量评价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特色资源禀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于安徽中垾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牛美芹 郝荩祖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3期67-71,共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因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差异,目前各地乡村振兴实践所采取的措施各不相同。该次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因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差异,目前各地乡村振兴实践所采取的措施各不相同。该次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调查方法对中垾镇的特色产业、生态环境、乡风文化和百姓生活等方面进行考察,然后对大量资料进行梳理研究。该项研究不仅呈现出中垾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而且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思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基因 斗争精神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中垾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庄王滑汭会盟新探
20
作者 陈凯 陈恩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6-92,共7页
公元前601年楚庄王东下滑汭,会盟吴、越两国君主,确立楚国对于吴、越两国的霸权。楚庄王在会盟滑汭之前曾经指示沈尹孙叔敖开凿巢肥运河,打通淮巢航道,为其乘舟东下巢湖流域会晤吴、越两国君主做好准备。此次会盟所在地滑汭位于巢湖流域... 公元前601年楚庄王东下滑汭,会盟吴、越两国君主,确立楚国对于吴、越两国的霸权。楚庄王在会盟滑汭之前曾经指示沈尹孙叔敖开凿巢肥运河,打通淮巢航道,为其乘舟东下巢湖流域会晤吴、越两国君主做好准备。此次会盟所在地滑汭位于巢湖流域,具体地望是在古濡须水受水口处,即今巢湖市区至含山县东关之间的滨河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庄王 滑汭 会盟 沈尹 巢肥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