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氧运动联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对老年骨质疏松骨密度及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杨云凤 刘菊华 +3 位作者 吴碧华 辜建伟 刘利 董文菊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云克(锝[99 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对老年骨质疏松病人骨密度及血清TRACP5b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病人采用随...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云克(锝[99 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对老年骨质疏松病人骨密度及血清TRACP5b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病人给予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及云克治疗,研究组45例病人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有氧运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血清TPⅠNP(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CTX(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TRACP5b(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及生活质量变化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各个部位骨密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骨密度分别是腰椎(0.889±0.017)g/cm2、股骨颈(0.775±0.013)g/cm2、股骨大转子(0.697±0.013)g/cm2、股骨三角区(0.654±0.018)g/cm2]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血清P1NP、β⁃CTX、TRACP5b等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依次是β⁃CTX为(0.17±0.03)pg/mL、P1NP为(85.46±5.98)μg/mL、TRACP5b为(4.54±0.56)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都有明显改善(P<0.05),总分为8.32±1.85。结论有氧运动联合云克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可有效提高骨密度,改善血清骨转化指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身体锻炼 太极 有氧运动 锝[99 Tc]-亚甲基二膦酸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生活质量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杨云凤 刘菊华 +1 位作者 刘利 董文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14-218,225,共6页
目的:探讨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 目的:探讨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rTMS组另加超低频(10 M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疗程14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评定量表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血清水平、洼田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量表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 related quality of life,SWAL-QOL)及中文版生活质量量表简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orm 36 scale,SF-36)评分变化情况。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rTMS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NIHSS评分、血清NSE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ADL评分、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SWAL-QOL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SF-36总评分及SWAL-QOL评分与NSE血清水平、NIHSS量表评分呈负相关,与ADL评分、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超低频rTMS治疗可降低血清NSE水平、有效改善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以及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老年人 急性脑梗死 吞咽障碍 NSE SF-36量表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进民 戴嘉青 +1 位作者 谭一言 辜建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8-851,共4页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ost-stoke depression,PSD)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6月眉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合并PSD患者119...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ost-stoke depression,PSD)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6月眉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合并PSD患者119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双盲试验设计,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动态观察2组抗抑郁治疗前,治疗后2、4、8周及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和NSE水平的差异。结果 2组治疗后2、4、8周及6个月HAMD评分和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8周及6个月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4、8周及6个月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2、4、8周血清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70±2.38)μg/L vs (30.78±2.72)μg/L,(24.16±2.45)μg/L vs (26.12±3.02)μg/L,(13.17±2.60)μg/L vs (15.94±3.39)μg/L,P<0.01]。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NSE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59,P<0.01)。结论抗抑郁治疗可改善老年PSD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早期血清NSE水平可作为神经功能康复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卒中 抑郁 神经康复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杨云凤 刘菊华 +2 位作者 辜建伟 刘利 董文菊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影响。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将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病... 目的探讨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影响。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将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病人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训练,rTMS组病人在此基础上于病侧脑部初级运动皮质区(M1区)进行超低频(10 m Hz)重复经颅磁刺激,每天1次,连续2周共计14次刺激。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评估吞咽功能;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TMS组洼田饮水实验等级及NSE含量均明显降低(24.40±6.27)μg/mL,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M(P25,P75)]显著提高7.5(7,8)(均P<0.05);rTMS组治疗前、后NSE值与吞咽功能评分均呈负相关。结论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明显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并降低血清NSE水平,其中降低NSE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经颅磁刺激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绘画艺术纳入医学影像学教学的探索
5
作者 肖波 蒋志琼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3年第6期739-741,共3页
探讨了将绘画艺术融入医学影像学教学的意义,以及把绘画艺术引入医学影像学进行讲解的具体方法和示例。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对医学影像学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教学 影像诊断学 绘画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作为遗传预测的银屑病与心肌梗死之间的潜在中介因素:一项网络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6
作者 李锦 王钟海 汪汉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9期853-857,共5页
目的运用网络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评估遗传预测的银屑病与心肌梗死(MI)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瘦素作为潜在中介因素的作用。方法这是一项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进行网络MR的研究。网络MR被用于评估银屑病与MI之间的关联,采用中介分析估计... 目的运用网络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评估遗传预测的银屑病与心肌梗死(MI)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瘦素作为潜在中介因素的作用。方法这是一项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进行网络MR的研究。网络MR被用于评估银屑病与MI之间的关联,采用中介分析估计瘦素作为遗传预测的银屑病与MI之间的潜在中介因素。结果本研究表明,遗传预测的银屑病与MI有关联(OR=1.004,95%CI 1.001~1.008,P=0.044),在FinnGen验证数据集中也得到了确认(OR=1.006,95%CI 1.001~1.012,P=0.025),该结果也在汇总的荟萃分析中被证实(OR=1.005,95%CI 1.002~1.008,P<0.001)。进一步的中介分析表明,遗传预测的银屑病也与瘦素有关(β=0.003,SE=0.001,P=0.047)。此外,瘦素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MI的风险增加13.1%(OR=1.131,95%CI 1.007~1.269,P=0.037)。结论本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银屑病与MI密切相关,可能通过瘦素介导,干预瘦素可能有助于降低银屑病患者MI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心肌梗死 瘦素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女性OSTA指数对baPWV的影响及对外周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程方园 张小琴 +5 位作者 李俊祥 李芸 吴碧华 辜建伟 杨云凤 刘菊华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探究绝经女性亚洲骨质疏松自我评估工具(OSTA)指数对其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外周动脉硬化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正常体检的1138例绝经女性并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计算OSTA指数,测量baPWV,根据baPWV数值将其分为对照组(b... 目的探究绝经女性亚洲骨质疏松自我评估工具(OSTA)指数对其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外周动脉硬化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正常体检的1138例绝经女性并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计算OSTA指数,测量baPWV,根据baPWV数值将其分为对照组(baPWV<1400 cm/s,539例)和外周动脉硬化组(baPWV≥1400 cm/s,599例)。采用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女性OSTA指数对baPWV及外周动脉硬化的影响;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对外周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外周动脉硬化组OSTA指数低于对照组[-0.40(-2.20,1.00)vs.0.40(-0.60,1.40),P<0.05];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OSTA指数为baPWV的影响因素,经校正危险因素后,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OSTA指数仍影响baPWV数值(P<0.05),线性回归方程为baPWV=-27.911-39.752×OSTA+6.444×收缩压+7.008×舒张压+11.506×同型半胱氨酸+27.942×超敏C反应蛋白。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OSTA指数增高为外周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OR=0.664,95%CI:0.535~0.823,P<0.001)。ROC曲线分析提示OSTA指数以-1.25为最佳截断点,预测外周动脉硬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619,敏感度为36.2%,特异度为86.3%。结论在绝经女性中,OSTA指数为baPWV的影响因素,可通过OSTA指数预测baPWV数值,OSTA指数增高是外周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绝经期 外周动脉疾病 OSTA指数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年龄段人群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外周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张小琴 辜建伟 +2 位作者 杨云凤 李芸 刘菊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研究各年龄段人群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外周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以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SE浓度,通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估外周动脉硬化;根据年龄将研究人群... 目的:研究各年龄段人群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外周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以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SE浓度,通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估外周动脉硬化;根据年龄将研究人群分为3组:青年组(≤44岁)、中年组(45~59岁)和老年组(≥60岁),评估不同年龄组血清NSE水平与baPWV及外周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7338名研究对象,青年组2847例,中年组3614例,老年组877例;各年龄组中,血清NSE浓度、收缩压、超敏C反应蛋白均为baPWV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越大,血清NSE浓度与baPWV相关性越高;各年龄组中,血清NSE浓度、心率、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肌酐、白细胞均为外周动脉硬化(baPWV≥1400 cm/s)的危险因素(P<0.05);青年组及中年组中,高密度脂蛋白是外周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P<0.05)。按NSE浓度四分位数进一步将各组研究人群分为4组,校正分析影响外周动脉硬化的因素。结果提示,与Q1组相比,除青年组外,中年组及老年组发生外周动脉硬化的OR值均随NSE浓度梯度递增而逐步递增(P<0.05)。结论:各年龄组人群中,baPWV数值随血清NSE浓度增加而增加,NSE是外周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NSE浓度梯度递增,中年及老年人群发生外周动脉硬化的风险也逐步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硬化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障碍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9
作者 邓静 吴碧华 张树帆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403-1406,共4页
目的:构建轻度认知障碍(MCI)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AD)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成像协议(ADNI)数据库诊断为MCI的4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MCI是否转化为AD分为AD组(n=113)和MCI组(n=476);按7∶3的比例将对象分为训练集(n... 目的:构建轻度认知障碍(MCI)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AD)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成像协议(ADNI)数据库诊断为MCI的4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MCI是否转化为AD分为AD组(n=113)和MCI组(n=476);按7∶3的比例将对象分为训练集(n=342)和验证集(n=147)。使用训练集数据建模,联合Lasso-Cox回归因素筛选MCI转化为AD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并评估其对MCI转化为AD的诊断效能。结果:携带APOE4及CDR得分高、ADAS-cog13得分高、FAQ得分高、海马体体积基线体积小及血浆Ptau181基线水平高是MCI转化为AD的危险因素(P<0.05);以上述6个预测因子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MCI转化为AD有较好的预测效能(AUC=0.870,95%CI:0.837~0.895,P<0.05)。结论:APOE4、CDR、ADAS-cog13、FAQ、海马体体积及血浆Ptau181是MCI转化为AD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结构像磁共振、血液标志物及神经心理学量表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MCI转化为AD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Lasso Cox回归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炎症研究进展
10
作者 邓静 吴碧华 张树帆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0期1329-1333,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痴呆因素,其发病机制复杂。铁死亡是一种铁和脂质过氧化依赖性细胞死亡方式,对AD中神经元丢失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起到重要作用。铁死亡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其他机制共存,导致疾病进展。神经炎症作为A...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痴呆因素,其发病机制复杂。铁死亡是一种铁和脂质过氧化依赖性细胞死亡方式,对AD中神经元丢失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起到重要作用。铁死亡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其他机制共存,导致疾病进展。神经炎症作为AD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机制,进一步挖掘铁死亡对AD相关神经炎症调控机制,总结铁死亡拮抗剂在AD中的应用,寻求调控铁死亡机制,为未来AD治疗新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铁死亡 脂质过氧化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LRRC77P调控自噬抑制痛风炎症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王鹏 段利华 +1 位作者 青玉凤 张全波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477-1481,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lncRNA LRRC77P调控痛风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T-qPCR检测痛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RRC77P的表达水平,分析LRRC77P与炎症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在痛风中的诊断价值。运用THP-...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lncRNA LRRC77P调控痛风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T-qPCR检测痛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RRC77P的表达水平,分析LRRC77P与炎症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在痛风中的诊断价值。运用THP-1细胞构建急性痛风炎症模型,过表达LRRC77P,采用RT-qPCR、Western blot、ELISA等技术检测LRRC77P、自噬相关基因(ATG16L1、LC3-II)及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L-37]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间对象除年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外,其余各实验室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RRC77P在急性期痛风(AG)组均低于间歇期痛风(IG)组和健康对照(HC)组(P<0.001),LRRC77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740(0.654,0.826),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G组中LRRC77P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在急性痛风炎症细胞模型中,过表达LRRC77P后,ATG16L1、LC3-II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IL-1β、IL-6、TNF-αmRNA及IL-1β、IL-6蛋白浓度均低于Control组(P<0.05),IL-10、TGF-β1 mRNA及蛋白浓度均高于Control组(P<0.05)。结论:LncRNA LRRC77P能促进ATG16L1依赖性自噬,缓解痛风细胞模型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RC77P 痛风 自噬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库利兹病合并免疫球蛋白4相关性垂体炎一例
12
作者 邓静 吴碧华 +1 位作者 张树帆 肖杰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866-867,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7岁。因发现左侧下颌下包块渐进性长大6年多,反复干呕2个月入院。患者诉6年前发现左侧下颌下包块,无明显自觉症状。肿块从鹌鹑蛋大小缓慢增长到约鸡蛋大小,伴按压痛。2个月前患者出现进食后恶心呕吐,于是来本院肿瘤...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7岁。因发现左侧下颌下包块渐进性长大6年多,反复干呕2个月入院。患者诉6年前发现左侧下颌下包块,无明显自觉症状。肿块从鹌鹑蛋大小缓慢增长到约鸡蛋大小,伴按压痛。2个月前患者出现进食后恶心呕吐,于是来本院肿瘤科就诊,完善腭部MRI平扫+增强检查,结果示:左侧下颌下多发结节状异常信号,呈向前内下方生长,较大者约2.0 cm×1.8 cm,边界清楚,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考虑多为良性病变,具体性质不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_(4)相关性疾病 MIKULICZ病 IgG_(4)相关性垂体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TL3通过IGF2BP2依赖性方式参与m6A修饰调控HBV复制的机制
13
作者 余玲 张自力 +3 位作者 曾蓉 张节 王鹏 潘万龙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2-449,共8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 2,IGF2BP2)协助甲基转移酶样3(methytransferase like 3,METTL3)通过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调控HBV复制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 2,IGF2BP2)协助甲基转移酶样3(methytransferase like 3,METTL3)通过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调控HBV复制的分子机制。方法以HBV稳定复制细胞系HepG2.2.15及其亲本细胞HepG2为模型,斑点杂交分析m6A修饰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ETTL3、IGF2BP2表达。生物信息学及免疫共沉淀分析METTL3与m6A阅读蛋白及其相互作用。将METTL3质粒、METTL3 siRNA和(或)IGF2BP2 siRNA转染至HepG2.2.15细胞,分别记为OE-METTL3、si-METTL3、si-IGF2BP2、OE-METTL3+si-IGF2BP2、si-METTL3+si-IGF2BP2、Control组;qPCR检测HBV DNA、HBV rcDNA、HBV cccDNA拷贝数,RT-qPCR或Western blot检测HBV pgRNA、METTL3、IGF2BP2表达。结果与HepG2细胞相比,在HepG2.2.15细胞中m6A修饰富集,METTL3、IGF2BP2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Control组相比,在OE-METTL3组中m6A修饰富集增强,IGF2BP2表达水平升高(P<0.05),HBV复制相关指标(HBV DNA、HBV rcDNA、HBV cccDNA、HBV pgRNA)升高(P<0.01);在si-METTL3组中则相反。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免疫共沉淀显示METTL3与IGF2BP2为互作蛋白。与Control组相比,在si-IGF2BP2组中m6A修饰富集减弱,METTL3表达水平降低(P<0.01),HBV复制相关指标降低(P<0.01)。在OE-METTL3+si-IGF2BP2组中,HBV复制相关指标较OE-METTL3组降低(P<0.001)。在si-METTL3+si-IGF2BP2组中,HBV复制相关指标较si-METTL3组、si-IGF2BP2组降低(P<0.05)。结论METTL3依赖IGF2BP2富集m6A通过增强HBV rcDNA转化为cccDNA,进而增强pgRNA逆转录复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样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 N6-甲基腺苷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介导的ceRNA网络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鹏 张曾 +2 位作者 雷天意 青玉凤 张全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302-306,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可作为微小RNA(miRNA)的海绵而调控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网络。研究表明lncRNA在痛风性关节炎中存在异常表达,与Toll样受体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信号通...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可作为微小RNA(miRNA)的海绵而调控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网络。研究表明lncRNA在痛风性关节炎中存在异常表达,与Toll样受体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信号通路、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信号通路等关系密切。lncRNA可通过多条lncRNA-miRNA-信使RNA轴影响痛风的发生发展。本文探讨lncRNA介导的ceRNA调控网络在痛风中的研究进展,加深对痛风的发病机制认识,为靶向干预痛风炎症以及预防骨侵蚀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竞争性内源性RNA 痛风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与结核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鹏 余玲 +3 位作者 李果 庞敏 胥力川 张全波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10期953-960,共8页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机体导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病的发病与宿主免疫状态密切相关。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一种高度保守的保护性机制,对维持细胞稳态具有重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机体导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病的发病与宿主免疫状态密切相关。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一种高度保守的保护性机制,对维持细胞稳态具有重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参与了结核病的发生发展,自噬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密切相关。自噬有助于机体限制MTB的存活,然而MTB又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免疫逃避自噬。同时,基于自噬机制的宿主导向治疗(host directed therapy,HDT)在抗结核治疗中表现出乐观的前景。本文就近年自噬在结核病中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从自噬角度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结核分枝杆菌 发病机制 宿主导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托法替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16
作者 明斌 廖霞 +4 位作者 简桂林 张全波 谢泓源 李秀 青玉凤 《四川医学》 2024年第12期1297-1302,共6页
目的了解真实世界中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服用枸橼酸托法替布治疗6个月的疗效及安全性,检测并分析托法替布治疗前后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的表达与变化。方法搜集并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服用托法... 目的了解真实世界中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服用枸橼酸托法替布治疗6个月的疗效及安全性,检测并分析托法替布治疗前后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的表达与变化。方法搜集并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服用托法替布治疗6个月的AS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qRT-PCR与Western-Blot分别检测并比较标本合格的20例AS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JAK3、STAT5a、STAT5b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30例AS患者被纳入研究,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35.73±9.41)岁,平均病程(10.98±8.46)年。(2)与治疗前相比,患者BASDAI、BASFI、ASDAS、ESR和hsCRP均明显降低(P均<0.05);WBC、GR、GR%、PLT、ALP水平均下降(P均<0.05),LY%、ALB DBIL水平则显著升高(P均<0.05)。(3)与治疗前相比,PBMCs中STAT5a、STAT5b mRNA表达水平和P-JAK3/JAK3、P-STAT5a/STAT5a、P-STAT5b/STAT5b蛋白比值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托法替布对中重度疾病活动的AS患者有效、安全;治疗后JAK3/STAT5基因及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提示托法替布可能通过抑制JAK3/STAT5磷酸化水平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托法替布 强直性脊柱炎 真实世界研究 Janus激酶3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云凤 刘菊华 +1 位作者 吴碧华 辜建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3期1787-1791,1796,共6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对照...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法舒地尔组、rTMS组、法舒地尔+rTMS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记录4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血清GAP-43、血清RhoA、血清ROCK-Ⅱ等指标的变化。结果4组患者在治疗后的ADL评分、血清GAP-4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4组患者的NIHSS评分、血清RhoA及血清ROCK-Ⅱ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法舒地尔+rTMS组的ADL评分、血清GAP-43水平均高于其他三个组(P<0.05);治疗后法舒地尔+rTMS组的NIHSS评分、血清RhoA及血清ROCK-Ⅱ的水平均低于其他3个组(P<0.05);各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RhoA、ROCK-Ⅱ含量呈正相关,与GAP-43含量、ADL评分呈负相关。结论低频rTMS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轴突重塑及再生,通过上调血清GAP-43的表达、降低血清RhoA及ROCK-Ⅱ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机制之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rTMS 法舒地尔 脑梗死 GAP-43 RHOA ROCK-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维生素D3对咳嗽变异型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辜建伟 李芸 +2 位作者 杨云凤 张耀丹 刘菊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754-759,共6页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3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气道炎症及肺组织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干预效应。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10只。采用腹腔注射联合雾化吸入卵清蛋白(OVA)诱导CV...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3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气道炎症及肺组织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干预效应。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10只。采用腹腔注射联合雾化吸入卵清蛋白(OVA)诱导CVA模型,治疗组激发前30 min予活性维生素D3100 ng/mL灌胃。大鼠肺功能仪检测吸入乙酰胆碱(Ach)后气道阻力值,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分类计数,HE染色、PAS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OPN表达。结果:(1)气道高反应:模型组和治疗组吸入Ach后气道阻力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治疗组的气道阻力低于模型组(P<0.01)。(2)炎症细胞分类计数:模型组及治疗组BALF中巨噬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百分率、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均较空白组增加(P<0.01),治疗组炎症细胞计数低于模型组(P<0.05)。(3)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模型组肺组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治疗组上述改变较模型组减轻。⑷肺组织OPN表达:模型及治疗组OPN表达较空白组增加(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OPN含量与BALF中炎症细胞所占百分率正相关(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3可降低CVA大鼠气道高反应,减轻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干预肺组织OPN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维生素D3 咳嗽变异型哮喘 骨桥蛋白 气道高反应 气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川东北地区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中不同原因高尿酸血症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丹 青玉凤 +6 位作者 李青 易婷 王霞 彭春梅 何泳龙 张全波 周京国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川东北地区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因不同原因导致的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相关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0例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4h尿尿酸≤3.57mmol定义为血尿酸排泄障碍,>3.57mmol定义为尿酸生成增... 目的探讨我国川东北地区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因不同原因导致的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相关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0例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4h尿尿酸≤3.57mmol定义为血尿酸排泄障碍,>3.57mmol定义为尿酸生成增多。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原因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404例患者为尿酸排泄障碍型(排泄障碍组),176例患者为尿酸生成增多型(生成增多组)。排泄障碍组患者较生成增多组患者病程长、年龄大;排泄障碍组BMI指数、血浆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血红蛋白(HGB)指标明显低于生成增多组;排泄障碍组血肌酐(Crea)、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C)、球蛋白(GLOB)指标明显高于生成增多组。24h尿尿酸与ALT、ALB呈正相关,与GLOB、尿素氮(Urea)、Crea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指数均与尿酸排泄障碍及生成增多相关。结论我国川东北地区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血尿酸增高的原因以排泄障碍为主,年轻患者血尿酸增高的主要原因为尿酸生成增多。尿酸排泄障碍患者病程长、肾功能易受损。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年龄、BMI指数、病程、痛风石形成、高血压可能是尿酸排泄障碍及尿酸生成增多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风 24小时尿尿酸 血尿酸 生成增多型 排泄障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在心血管保护中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20
作者 何文凤 吕湛 张全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9期34-38,共5页
丹参酮是丹参根中的一种脂溶性化合物,它作为中药中活血化瘀的代表药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近年来关于丹参酮的心血管保护研究主要在心脏血管以及结构保护两个方面。研究发现丹参酮在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抗纤... 丹参酮是丹参根中的一种脂溶性化合物,它作为中药中活血化瘀的代表药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近年来关于丹参酮的心血管保护研究主要在心脏血管以及结构保护两个方面。研究发现丹参酮在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抗纤维化以及抗心律失常等方面作用显著。为了提高对丹参酮的认识,本文主要综述了丹参酮在心血管保护作用方面的药理学机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心血管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