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师院校钢琴小组课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索——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例 |
王毓
|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
2017 |
5
|
|
2
|
高师音乐专业《艺术管理》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例 |
李纳
|
《艺海》
|
2015 |
1
|
|
3
|
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在通识教育中大有作为——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通识课程“中国音乐鉴赏”为例 |
刘福瑞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4
|
论雷州歌进入声乐课堂的双重意义——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 |
马柯
|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5
|
交叉还是平行——莫扎特歌剧和音乐会咏叹调探析 |
杜思伟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6
|
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的中国钢琴音乐 |
谷丽萍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7
|
论优秀音乐作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高校音乐生为例 |
李均凤
|
《萍乡学院学报》
|
2015 |
10
|
|
8
|
谈中国钢琴音乐中传统人文理念的写意特征 |
杜刚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9
|
论《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导入的重要性——以教学内容《音乐的十字架》为例 |
谢滨妃
|
《北方音乐》
|
2017 |
3
|
|
10
|
传统民族民间音乐“雷州歌”的传承策略之探索性研究 |
郭成龙
张娜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1
|
音乐形象分析在多声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
谢滨妃
|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
2019 |
1
|
|
12
|
钢琴教学中“聚合思维”方法对诠释音乐作品的影响 |
谷丽萍
|
《音乐时空》
|
2016 |
7
|
|
13
|
谈高师钢琴教学中对学生音乐人文素养能力的培养 |
谷丽萍
|
《音乐时空》
|
2016 |
4
|
|
14
|
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浅谈“教学法” |
李均凤
|
《音乐时空》
|
2014 |
1
|
|
15
|
汪立三钢琴作品《A羽调 图案》音乐分析与演奏 |
谷丽萍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6
|
柴可夫斯基喜剧-魔幻歌剧音乐《女靴鞋》的研究与分析 |
杜思伟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7
|
还原、聚合与辩异——基于人文性目标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方法论 |
徐金阳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8
|
音乐与技术的融合——以钢琴曲《一月——炉边》为例 |
方庆
|
《当代音乐》
|
2016 |
0 |
|
19
|
音乐教育如何促进美育的有效实施 |
徐钊毅
|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0 |
|
20
|
论《平静的行板与辉煌的大波兰舞曲》的音乐创作——以op.22为例 |
赵倩
|
《北方音乐》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