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师院校钢琴小组课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索——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毓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7年第2期130-131,共2页
钢琴小组课是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改革创新的产物,是当今高师院校钢琴基础课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它既有独特的教学优势,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足。本文针对高师钢琴小组课现状进行反思、研究,并针对它所存在的局... 钢琴小组课是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改革创新的产物,是当今高师院校钢琴基础课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它既有独特的教学优势,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足。本文针对高师钢琴小组课现状进行反思、研究,并针对它所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对策,希望能够对钢琴小组课教学效率和课堂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小组课 钢琴基础 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音乐专业《艺术管理》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纳 《艺海》 2015年第7期116-117,共2页
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艺术管理在我国属于新兴交叉学科,涉及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知识,要求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并重。文章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艺术管理》课程为例,探讨艺术管理在创新实... 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艺术管理在我国属于新兴交叉学科,涉及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知识,要求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并重。文章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艺术管理》课程为例,探讨艺术管理在创新实践教学、培养艺术经纪人、促进音乐类"非遗"产业化等方面的措施与作用,以期为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管理 音乐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在通识教育中大有作为——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通识课程“中国音乐鉴赏”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福瑞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9-181,共3页
通识教育以培养现代社会中健全的人和合格的公民为终极目标,它所倡导的全面、贯通的教育理念需要一系列课程来实现。音乐通识课程"中国音乐鉴赏"是笔者在践行通识教育理念中所做的有益探索。本文回顾了中西方通识教育历程,探... 通识教育以培养现代社会中健全的人和合格的公民为终极目标,它所倡导的全面、贯通的教育理念需要一系列课程来实现。音乐通识课程"中国音乐鉴赏"是笔者在践行通识教育理念中所做的有益探索。本文回顾了中西方通识教育历程,探讨了音乐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通过课程实施的成效指出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在通识教育中大有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音乐 道德情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雷州歌进入声乐课堂的双重意义——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柯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雷歌是流传在广东雷州半岛的一种民间歌曲,是我国131个歌种之一,2008年1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歌与客家山歌、潮汕民歌、广府民歌并称为广东四大方言民歌。
关键词 雷州半岛 师范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 岭南 意义 课堂 声乐 2008年
原文传递
交叉还是平行——莫扎特歌剧和音乐会咏叹调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杜思伟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9-181,共3页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的概念在声乐教学中常常被使用,却又很难说清楚音乐会咏叹调歌剧咏叹调到底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本文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莫扎特的创作手法、曲式结构、承担的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和梳理,得出了两者时而交叉时...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的概念在声乐教学中常常被使用,却又很难说清楚音乐会咏叹调歌剧咏叹调到底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本文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莫扎特的创作手法、曲式结构、承担的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和梳理,得出了两者时而交叉时而平行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会 歌剧 咏叹调 创作手法 曲式结构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的中国钢琴音乐 被引量:3
6
作者 谷丽萍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113,共3页
回顾一个世纪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追根溯源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成就,即:植根于中华传统思想理念,弘扬中华文化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发展根深叶茂的土壤;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讴歌时代主旋律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的源... 回顾一个世纪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追根溯源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成就,即:植根于中华传统思想理念,弘扬中华文化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发展根深叶茂的土壤;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讴歌时代主旋律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借鉴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和丰富表现形态,为中国钢琴音乐注入勃勃生机。将中国钢琴音乐从各个时期在题材、体裁、创作技法、演奏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梳理,在欣慰的同时也希望从中得到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钢琴音乐 民族音乐创作 传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优秀音乐作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高校音乐生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均凤 《萍乡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当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位置,优秀的音乐作品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者间有不谋而合的作用。在音乐教育课堂上可以灵活地将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融入育人活动中,挖掘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审美特征及演唱... 当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位置,优秀的音乐作品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者间有不谋而合的作用。在音乐教育课堂上可以灵活地将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融入育人活动中,挖掘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审美特征及演唱演奏作品时的情感表达,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音乐生而言,优秀的音乐作品在音乐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音乐作品 音乐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国钢琴音乐中传统人文理念的写意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刚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3-125,共3页
各个时期的音乐艺术风格在历史中都是互为依存,相互繁衍的,同时,思想文化往往不同程度启迪了钢琴音乐艺术创作的发展,中国钢琴音乐文化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来表达"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精神,可见中国钢琴音乐天人合... 各个时期的音乐艺术风格在历史中都是互为依存,相互繁衍的,同时,思想文化往往不同程度启迪了钢琴音乐艺术创作的发展,中国钢琴音乐文化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来表达"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精神,可见中国钢琴音乐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已成为钢琴音乐创作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钢琴音乐 天人合一 人文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导入的重要性——以教学内容《音乐的十字架》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谢滨妃 《北方音乐》 2017年第22期13-13,19,共2页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原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西方音乐史》和《音乐欣赏》(西方音乐部分)两门课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课程,体现了不同学科课程的交叉与...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原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西方音乐史》和《音乐欣赏》(西方音乐部分)两门课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课程,体现了不同学科课程的交叉与融合。《音乐的十字架》作为本课程的第一次课,导入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更使学生能够构建一个完整的音乐知识框架。本文以《音乐的十字架》教学内容为例,从教材导入内容分析、教学导入内容分析、名作赏析导入内容分析等方面,深刻探讨《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导入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音乐史 古典音乐 流行音乐 名作赏析 导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民族民间音乐“雷州歌”的传承策略之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成龙 张娜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7-70,共4页
作为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一种表演形式——雷州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传承的延续性面临着严峻考验;通过对雷州歌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现状的归纳总结,得出雷州歌的发展面临着人群认知度不够、传承方式比较单一以及传承形式还有着很大的... 作为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一种表演形式——雷州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传承的延续性面临着严峻考验;通过对雷州歌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现状的归纳总结,得出雷州歌的发展面临着人群认知度不够、传承方式比较单一以及传承形式还有着很大的可操作性等问题;雷州歌的根基在民间,因此,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传统雷州歌以及在民间的发展现状,就成为了其传承、发展的最重要一步;通过对雷州歌的发展现状的研究以期达到培养人们对雷州歌认知的自觉性,并形成一种传承的能动性,最终使雷州歌得以继续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音乐 雷州歌 发展现状 承传 策略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形象分析在多声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滨妃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9年第3期106-107,共2页
音乐形象分析对于理解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它具备多样性、复杂性、联想性;更是音乐分析学常用的手法之一。"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是一门新型的综合课程,将音乐形象分析融入多声部的教学中,正确地理解作... 音乐形象分析对于理解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它具备多样性、复杂性、联想性;更是音乐分析学常用的手法之一。"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是一门新型的综合课程,将音乐形象分析融入多声部的教学中,正确地理解作品形象的塑造和表现,对于音乐的教学、演奏、实践都起到了关键的要素。以圣桑最为著名的作品《天鹅》为例,具体阐释音乐形象,通过作品中的"旋律外形"进一步探索"天鹅"不同的形象表达,能够充分发挥音乐形象分析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律 天鹅 音乐分析 音乐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教学中“聚合思维”方法对诠释音乐作品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谷丽萍 《音乐时空》 2016年第7期15-16,35,共3页
弹奏者对钢琴作品的理解与诠释,影响着钢琴演奏的舞台效果。现代钢琴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以提升我国钢琴教学的整体质量。本文从聚合思维的理论视域切入钢琴教学,试析风格确立、音色设计、音色混合、文... 弹奏者对钢琴作品的理解与诠释,影响着钢琴演奏的舞台效果。现代钢琴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以提升我国钢琴教学的整体质量。本文从聚合思维的理论视域切入钢琴教学,试析风格确立、音色设计、音色混合、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教育同仁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思维 钢琴教学 诠释作品 应用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高师钢琴教学中对学生音乐人文素养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4
13
作者 谷丽萍 《音乐时空》 2016年第9期146-148,共3页
近年来,学习钢琴的人越来越多,各学校也纷纷开展钢琴教育,但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开展钢琴教学活动时,教师太过注重学生演奏技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人文探究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钢琴教学中的素... 近年来,学习钢琴的人越来越多,各学校也纷纷开展钢琴教育,但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开展钢琴教学活动时,教师太过注重学生演奏技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人文探究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钢琴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目标,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钢琴教学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设置一系列的探究任务,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钢琴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在分析当前钢琴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人文探究能力进行培养的策略,以期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教学 人文探究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浅谈“教学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均凤 《音乐时空》 2014年第18期158-159,共2页
目前,随着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理论研究方面也趋向成熟。可高师音乐教育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研究出的新东西却没有很好地运用到教学中去。而"教学法"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 目前,随着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理论研究方面也趋向成熟。可高师音乐教育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研究出的新东西却没有很好地运用到教学中去。而"教学法"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它能检验与实践理论研究成果,又能在实践中总结出更好的理论研究。所以,想让高师的音乐教育改革成功,需要理论与实践并战,这个实践就是"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法 高师音乐教育 改革 基础音乐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立三钢琴作品《A羽调 图案》音乐分析与演奏
15
作者 谷丽萍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07,共3页
钢琴组曲《他山集—序曲与赋格五首》是著名作曲家汪立三创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部钢琴复调风格的作品,是当代中国钢琴音乐中民族化与"西洋"作曲技法相融合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佳作。本文以组曲之二《A羽调图案》为例进行分... 钢琴组曲《他山集—序曲与赋格五首》是著名作曲家汪立三创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部钢琴复调风格的作品,是当代中国钢琴音乐中民族化与"西洋"作曲技法相融合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佳作。本文以组曲之二《A羽调图案》为例进行分析,力图进一步认识和把握《A羽调图案》作品的音乐风格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钢琴音乐 汪立三《他山集》 A羽调图案 序曲与赋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可夫斯基喜剧-魔幻歌剧音乐《女靴鞋》的研究与分析
16
作者 杜思伟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4-125,共2页
柴可夫斯基喜剧-魔幻歌剧《女靴鞋》在我国鲜少有人进行研究和分析。该部歌剧脚本根据果戈里的小说《圣诞前夜》为素材所作,在1874年首演之后,1885年作曲家再次进行修订重新命为现名上演,在作品中,作曲家的一些哲学思想凸显其中,主要体... 柴可夫斯基喜剧-魔幻歌剧《女靴鞋》在我国鲜少有人进行研究和分析。该部歌剧脚本根据果戈里的小说《圣诞前夜》为素材所作,在1874年首演之后,1885年作曲家再次进行修订重新命为现名上演,在作品中,作曲家的一些哲学思想凸显其中,主要体现在歌剧素材选择、创作的宗教动机等方面,这些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关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默-幻想歌剧 《十字架动机》 宗教属性 柴可夫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聚合与辩异——基于人文性目标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方法论
17
作者 徐金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107,共3页
包括传统音乐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已逐渐被社会认可,这要求我们的传统音乐教育进一步从技术技能目标向人文性目标转向,并因此寻求一种合适的教育方法体系;笔者提供的一种简略的方法体系由还原、聚合与辩异三大类构成;其中... 包括传统音乐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已逐渐被社会认可,这要求我们的传统音乐教育进一步从技术技能目标向人文性目标转向,并因此寻求一种合适的教育方法体系;笔者提供的一种简略的方法体系由还原、聚合与辩异三大类构成;其中还原又可分为历史性还原、地域性还原和事件性还原;聚合又可分为同质性聚合和异质性聚合;辩异又可分为同源性辩异和异源性辩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音乐教育方法论 人文性目标 还原 聚合 辩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与技术的融合——以钢琴曲《一月——炉边》为例
18
作者 方庆 《当代音乐》 2016年第22期59-60,共2页
完美演奏高质量的钢琴音乐需要演奏家有全面的坚实的技术,以及对音乐的艺术的声音有很好的理解和归纳。以此相结合,使两者平衡从而达到完美的演奏效果。
关键词 钢琴演奏 音乐表现 弹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教育如何促进美育的有效实施
19
作者 徐钊毅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11-113,142,共4页
美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内容丰富、形式有效的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等具有现实意义。在音乐教育中... 美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内容丰富、形式有效的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等具有现实意义。在音乐教育中促进审美教育的有效性,可通过"用审美理念构建音乐课的诗意内涵"、"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审美能力"、"让美育得到更好的延展"等三种途径去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音乐教育 审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平静的行板与辉煌的大波兰舞曲》的音乐创作——以op.22为例
20
作者 赵倩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0期164-165,共2页
弗雷德克列·肖邦1810年2月生于华沙近郊的热里亚左瓦沃里亚。他从小有着良好的家庭环境,父亲是法国人,母亲出身于波兰贵族,对波兰民歌十分感兴趣,也会弹钢琴。小时候的肖邦就受到了很好地音乐教育。他也显露了非凡的音乐天赋。肖... 弗雷德克列·肖邦1810年2月生于华沙近郊的热里亚左瓦沃里亚。他从小有着良好的家庭环境,父亲是法国人,母亲出身于波兰贵族,对波兰民歌十分感兴趣,也会弹钢琴。小时候的肖邦就受到了很好地音乐教育。他也显露了非凡的音乐天赋。肖邦中学毕业后,进入了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学习期间,他的作曲老师十分肯定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独创性。后来,他的演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肯定,成了波兰公认的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活跃在欧洲各个城市的音乐舞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静的行板与辉煌的大波兰舞曲》 音乐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