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岑溪软枝油茶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与相关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东雪 曾雯珺 +2 位作者 江泽鹏 吴艺梅 张乃燕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89,共5页
对6-10年生岑溪软枝油茶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特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形态主要呈球形,占78.95%,果实颜色主要有青色和黄色2种,分别占到调查总数的45.75%和29.55%;果实各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均单果重〉... 对6-10年生岑溪软枝油茶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特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形态主要呈球形,占78.95%,果实颜色主要有青色和黄色2种,分别占到调查总数的45.75%和29.55%;果实各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均单果重〉平均单籽重〉平均单果籽粒数〉平均果皮厚〉平均鲜出籽率〉平均果实横径〉平均果实纵径〉平均果形指数;果实性状的变异表现为连续变异,属于数量性状遗传,而且呈正态分布规律,并具有集中性和分散性;果实性状多数指标间都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只有单籽重与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和鲜出籽率与果形指数、籽粒数的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溪 软枝油茶 果实性状 遗传变异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区岑溪软枝油茶无性系果实表型性状的差异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开顺 陈江平 +2 位作者 侯立英 吴艺梅 王东雪 《广西林业科学》 2011年第4期251-254,共4页
通过比较广西北部的三江、东部的岑溪和南部的南宁3个栽培区,研究了岑软2号、岑软3号2个软枝油茶(Camellia oleifera)无性系果实表型性状的地理差异。结果表明:2个无性系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径、果高、果形指数、果皮厚度、鲜籽数、鲜籽... 通过比较广西北部的三江、东部的岑溪和南部的南宁3个栽培区,研究了岑软2号、岑软3号2个软枝油茶(Camellia oleifera)无性系果实表型性状的地理差异。结果表明:2个无性系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径、果高、果形指数、果皮厚度、鲜籽数、鲜籽质量、鲜出籽率或千克籽数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岑软2号的果径、鲜籽质量、鲜出籽率、千克籽数及岑软3号的果高、果皮厚度、果形指数、千克籽数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总体上南宁与岑溪栽培区之间的差异较小,而三江与其它2个栽培区之间的差异较显著。不同栽培区之间果实颜色也存在差异,呈现出青色、青绿色、青黄色和青褐色4种不同的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溪软枝油茶 无性系 果实 表型性状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岑溪软枝油茶2代育种群体遗传变异及早期选择 被引量:3
3
作者 曾雯珺 夏莹莹 +2 位作者 谢少义 吴艺梅 张乃燕 《广西林业科学》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研究4年生岑溪软枝油茶(Cenxi soft-branch Camellia oleifera)2代育种群体主要生长发育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早期遗传型选择。结果表明:家系平均地径、株高、冠幅、单株花芽数和结果数分别为39.16 cm、169.04 cm、1.93 m2、389... 通过研究4年生岑溪软枝油茶(Cenxi soft-branch Camellia oleifera)2代育种群体主要生长发育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早期遗传型选择。结果表明:家系平均地径、株高、冠幅、单株花芽数和结果数分别为39.16 cm、169.04 cm、1.93 m2、389.27个和9.99个,单株结果数在不同家系水平上差异显著(P<0.05),其他4个指标则为极显著差异(P<0.01)。地径、株高、冠幅和单株花芽数均受到很强的遗传控制,遗传力在0.90~0.96之间,单株结果数遗传力仅为0.15。通过有效的遗传型选择,筛选出以岑溪2为代表的优良家系13个,地径、株高、冠幅和单株花芽数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0.41%、7.17%、19.21%和54.06%;筛选出优良单株23个,地径、株高和冠幅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9.80%、22.27%和86.71%,遗传增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溪软枝油茶 2代育种群体 家系 遗传力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岑溪软枝油茶油脂积累过程产量性状动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东雪 江泽鹏 +2 位作者 吴艺梅 侯立英 张乃燕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2期146-149,共4页
以岑溪软枝油茶优良无性系岑软2号为材料,研究果实油脂积累过程中主要产量性状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周期内,鲜出籽率无显著变化;干籽出仁率在9月20日之后快速上升,10月25日之后速度逐渐减慢,11月15日之后达... 以岑溪软枝油茶优良无性系岑软2号为材料,研究果实油脂积累过程中主要产量性状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周期内,鲜出籽率无显著变化;干籽出仁率在9月20日之后快速上升,10月25日之后速度逐渐减慢,11月15日之后达到最高水平;种仁含油率和干出籽率均呈上升趋势,10月25日前上升幅度较大,此后速度减慢,并在11月8日之后达到最高水平;果油率9月27日前缓慢升高,之后进入积累高峰期,11月8日后达到最高水平。果油率、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和种仁含油率4个性状指标,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鲜出籽率仅与干出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建立了以果油率为因变量,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和种仁含油率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y=-6.402+0.225x1+0.104x2+0.025x3,3个自变量的重要程度为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在广西不同生态区域,针对岑溪软枝油茶栽培品种,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为果实的适宜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溪软枝油茶 油脂 产量性状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油茶与香花油茶杂交F_(1)代叶片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5
作者 梁斌 张幸 +3 位作者 叶维军 李月娟 蔡娅 王东雪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9,共7页
以‘岑软24号’ב香花油茶109号’杂交F_(1)代小苗为试材,采用频率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F_(1)代145个单株的叶片表型多样性,以期为杂交子代早期鉴定和种质筛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杂交F_(1)代9个叶片... 以‘岑软24号’ב香花油茶109号’杂交F_(1)代小苗为试材,采用频率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F_(1)代145个单株的叶片表型多样性,以期为杂交子代早期鉴定和种质筛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杂交F_(1)代9个叶片表型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范围在8.77%~22.80%。9个叶片表型性状在F_(1)代的中亲优势率为-18.83%~77.14%,超亲优势率为-33.19%~62.75%,其中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面积、叶绿素参考值和蓝色成分值的遗传传递力超过100%。36对相关性分析中,极显著正相关10对、极显著负相关5对、显著正相关1对、显著负相关1对。系统聚类将F_(1)代的145个单株分为4个类群,聚类结果充分反映了各类群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种间杂交 叶表型 杂种优势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岑软2号、3号等油茶无性系的开花物候期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吴艺梅 林飞 谢少义 《广西林业科学》 2008年第3期128-132,共5页
对广西、湖南、江西、贵州4个省份的30个油茶优良品系,集中在广西岑溪市软枝油茶种子园进行大树嫁接换冠对比试验,对岑软2号、3号等30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开花物候期(花期)的观测表明:除初花期外,引种自不同栽培区的油茶无性系的花期各... 对广西、湖南、江西、贵州4个省份的30个油茶优良品系,集中在广西岑溪市软枝油茶种子园进行大树嫁接换冠对比试验,对岑软2号、3号等30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开花物候期(花期)的观测表明:除初花期外,引种自不同栽培区的油茶无性系的花期各动态时期均有显著的差异;各无性系的芽萌动期、花芽分化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相互间亦呈极显著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枝油茶 无性系 花期 物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油茶林总糖含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夏莹莹 谢少义 +1 位作者 江泽鹏 张乃燕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3期237-242,共6页
为揭示不同林龄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糖含量变化规律,在广西岑溪市软枝油茶种子园选取5年生、8年生、35年生及38年生油茶林分别对叶片、花芽、果实、侧枝、主干、根部的总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同一林龄油茶林各器官糖含量变... 为揭示不同林龄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糖含量变化规律,在广西岑溪市软枝油茶种子园选取5年生、8年生、35年生及38年生油茶林分别对叶片、花芽、果实、侧枝、主干、根部的总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同一林龄油茶林各器官糖含量变化趋势波动较大,采用二项式拟合,5年生、35年生、38年生油茶林变化趋势相同(R^2分别为0.515、0.711、0.703),按照地上(叶、花芽、果实、侧枝、主干)及地下(一级根、二级根、三级根)的顺序,地上部分主干糖含量达到波峰,而后地下根部糖含量下降,而8年生油茶林从地上部分到地下部分各器官糖含量变化没有出现波峰,呈现上升的趋势(R^2=0.888);不同林龄油茶林地上部分各器官糖含量均为5年生油茶林最高、8年生油茶林最低,地下部分各器官糖含量均为8年生油茶林最高、35年生油茶林最低。林龄和器官对糖含量均有影响(P<0.05);同一林龄不同器官间,35年生、38年生油茶林总糖含量与碳含量呈正相关(r_(35)=0.470*、r_(38)=0.532^(**)),与全氮含量呈负相关(r_(35)=-0.505*、r_(38)=-0.699^(**)),不同林龄同器官间总糖含量与碳含量、全氮含量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总糖 碳含量 全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油茶全光照扦插插穗处理
8
作者 吴艺梅 谢少义 +1 位作者 梁国校 叶航 《广西林业科学》 2015年第3期283-286,共4页
为了更好的开展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全光照扦插育苗,以岑软3号无性系为试材,研究插穗选择与处理对全光照扦插存活、生根和萌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粗、细插穗生根方面差异不显著,但粗插穗抽生新梢的长度、粗度和叶片数量分别达到1... 为了更好的开展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全光照扦插育苗,以岑软3号无性系为试材,研究插穗选择与处理对全光照扦插存活、生根和萌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粗、细插穗生根方面差异不显著,但粗插穗抽生新梢的长度、粗度和叶片数量分别达到11.19、0.19 cm和6.56片,均显著高于细的插穗;保留2片叶片的插穗,愈伤生根、存活和萌芽生长均显著优于保留半叶或单叶的插穗;插穗基部进行撕皮处理并不能促进生根,反而抑制了新梢的抽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 岑软3号 全光照 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高产油茶栽培技术与其经济效益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伟强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15期115-116,共2页
油茶种植是农业经济发展项目之一,不仅可以优化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而且可以为农业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发展做出贡献。在现代农业技术的指导下,“高产栽培”是油茶种植技术的研究重点。将其应用于大规模种植可以提高产量和效益,并为农民创... 油茶种植是农业经济发展项目之一,不仅可以优化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而且可以为农业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发展做出贡献。在现代农业技术的指导下,“高产栽培”是油茶种植技术的研究重点。将其应用于大规模种植可以提高产量和效益,并为农民创造更丰富的经济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种植 高产 栽培技术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不同苗龄苗木质量及造林成效分析
10
作者 谢少义 李伟强 +4 位作者 梁健烽 叶维军 蔡娅 魏育 江泽鹏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5期504-507,共4页
为更好地指导广西油茶(Camellia oleifera)造林,使用岑软2号、3号、11号和24号油茶无性系不同苗龄苗木造林,对造林后植株的株高、地径、冠幅和花芽分化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造林1.5年,岑软2号和3号2年生和3年生苗木造林植株的株高... 为更好地指导广西油茶(Camellia oleifera)造林,使用岑软2号、3号、11号和24号油茶无性系不同苗龄苗木造林,对造林后植株的株高、地径、冠幅和花芽分化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造林1.5年,岑软2号和3号2年生和3年生苗木造林植株的株高、地径、冠幅和花芽分化率均显著高于1年生苗木造林植株(除岑软3号的株高和花芽分化率);造林3.5年,岑软2号和3号2年生苗木造林植株的株高、地径和冠幅均显著高于1年生苗木造林植株(除岑软3号的株高);岑软2号3年生苗木造林1.5年植株的株高显著高于1年生苗木造林3.5年植株。2年生苗木造林3.5年,各品种植株的株高、地径和花芽分化率均差异不显著,冠幅差异显著;3年生苗木造林1.5年,各品种植株的株高、地径、冠幅和花芽分化均差异显著。苗龄可显著影响油茶幼林的生长指标;使用大苗造林,早期促进株高生长的作用明显;不同品种大苗造林时,不是苗龄越大越好,需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苗造林 生长情况 油茶 苗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岑溪软枝油茶二代改良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东雪 张乃燕 +7 位作者 陈国臣 江泽鹏 刘凯 谢少义 吴艺梅 曾雯珺 夏莹莹 梁国校 《中国科技成果》 2019年第16期68-68,共1页
发展优质木本食用油料油茶产业是有效解决我国当前食用植物油进口依存度高达 60%以上困局的重要途径.针对长期以来油茶高世代改良进展缓慢、系统性研究缺乏的情况,利用选育早、应用广的岑溪软枝油茶质优、丰富的第 1 代种质材料,建立岑... 发展优质木本食用油料油茶产业是有效解决我国当前食用植物油进口依存度高达 60%以上困局的重要途径.针对长期以来油茶高世代改良进展缓慢、系统性研究缺乏的情况,利用选育早、应用广的岑溪软枝油茶质优、丰富的第 1 代种质材料,建立岑溪软枝油茶高世代育种技术体系,创制综合遗传性状优良的岑软新品种,解决了生产上长期存在的规模化应用品种结构单一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枝油茶 应用 改良 食用植物油 二代 育种技术体系 品种结构 油茶产业
原文传递
马蹄荷优良家系造林试验初探
12
作者 苏付保 冯立新 +4 位作者 买凯乐 马朝忠 苏彬 谢少义 吴艺梅 《河池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32-37,共6页
分别以代表广西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的15个经初步选优的马蹄荷家系为试材,在广西西部的那坡县和东部的岑溪市开展造林试验,以期为营造马蹄荷人工用材林提供优良家系。结果表明:西部那坡县试验点不同家系的树高、胸径生长量有显著差异... 分别以代表广西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的15个经初步选优的马蹄荷家系为试材,在广西西部的那坡县和东部的岑溪市开展造林试验,以期为营造马蹄荷人工用材林提供优良家系。结果表明:西部那坡县试验点不同家系的树高、胸径生长量有显著差异,东部岑溪市试验点不同家系的树高、胸径生长量有差异但不显著;对比两个试验点的造林试验结果,不论在广西的东部还是西部来自西部的家系表现均较为突出,综合考虑不同家系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量排名、相比各家系总平均值的增幅和混系种植的需要,为西部区域初步筛选出那坡3、那坡6、那坡5和那坡4等4个优良家系,为东部区域初步筛选出那坡2、那坡5、那坡6和那坡4等4个候选优良家系。因造林试验时间尚短,应继续观测至1/2个轮伐期,以确保试验结果的稳定性和试验结论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荷 家系 造林试验 树高 胸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东南马尾松高产脂优树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帅 陈翠湖 +2 位作者 陈彦镜 聂永雄 吴艺梅 《林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2期26-29,共4页
在桂东南开展岑溪市波塘种源、苍梧县土贡种源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高产脂优树选择研究,以丰富马尾松高产脂遗传资源,并探索马尾松高产脂优树选择新方法。研究共选择优树64株,年均单刀产脂量在14.6~69.4g。其中,短周期经营类型(采... 在桂东南开展岑溪市波塘种源、苍梧县土贡种源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高产脂优树选择研究,以丰富马尾松高产脂遗传资源,并探索马尾松高产脂优树选择新方法。研究共选择优树64株,年均单刀产脂量在14.6~69.4g。其中,短周期经营类型(采脂林龄8~16a)优树12株,中周期经营类型(采脂林龄16~30a)优树27株,长周期经营类型(采脂林龄30~50a)优树25株;研究中高产脂优树选择方法较传统方法更精确,优株高产脂性状更稳定,在桂东地区适应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松脂 优树选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