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肿瘤医院280例管路滑脱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1
作者 杨静 韩枫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期75-78,共4页
分析肿瘤医院的患者住院期间管路滑脱问题的发展规律以及内在根源,为护理安全提供有益启示。方法 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的280例管路滑脱的临床资料,从管路类型、发生部门和时间、护士层级等视角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 结果 外科系统6... 分析肿瘤医院的患者住院期间管路滑脱问题的发展规律以及内在根源,为护理安全提供有益启示。方法 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的280例管路滑脱的临床资料,从管路类型、发生部门和时间、护士层级等视角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 结果 外科系统60岁以上意识清醒患者在10天之内最容易发生鼻肠管和胃管的滑脱。结论 重视肿瘤患者的安全评估,加强对高危人群管理,提高预防意识,注重宣教,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有助于降低肿瘤住院患者管路滑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住院患者 管路滑脱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激励理论为基础的医院财务激励机制研究
2
作者 郝莉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2期0001-0004,共4页
本研究以激励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医院财务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实施。首先解读了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医院财务激励机制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揭示了当前研究的差距和趋势。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激励理论在医院财务激励机制中的具体应用,包... 本研究以激励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医院财务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实施。首先解读了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医院财务激励机制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揭示了当前研究的差距和趋势。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激励理论在医院财务激励机制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员工激励和管理层激励,以及激励策略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提出了一套基于激励理论的医院财务激励机制设计方案,涵盖了激励目标的确定、激励对象的选择、激励方式的选择和激励标准与评价体系的建立。研究旨在为医院财务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激励策略,以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理论 医院财务 激励机制 员工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3
作者 郝莉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3期0104-0107,共4页
文章主要对三甲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论述。本文综述三甲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它的定义,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对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各方面的运用进行深入研究,主要从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收支管... 文章主要对三甲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论述。本文综述三甲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它的定义,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对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各方面的运用进行深入研究,主要从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内部审计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三甲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着制度不健全,实施不到位,信息与沟通不畅,内部监督等问题。提出健全三甲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运用策略,主要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内部控制执行力等、强化信息沟通和反馈,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医院 内部控制体系 财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UICKCHECK的肿瘤放疗技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与实践
4
作者 崔桐 张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158-161,共4页
本文探讨了QUICKCHECK稳定性检测仪在放射物理领域的创新应用,尤其在肿瘤治疗技术的质量保证中。详细分析了该仪器的结构和功能原理以及其在检测医疗直线加速器性能方面的实用性。方法 仪器用于日常监测6MV光子射线的多项关键性能指标,... 本文探讨了QUICKCHECK稳定性检测仪在放射物理领域的创新应用,尤其在肿瘤治疗技术的质量保证中。详细分析了该仪器的结构和功能原理以及其在检测医疗直线加速器性能方面的实用性。方法 仪器用于日常监测6MV光子射线的多项关键性能指标,如剂量输出、平坦度、对称性和辐射质量。结果 研究发现,QUICKCHECK在保持这些参数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对保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至关重要。结论 QUICKCHECK作为一个高效的日常检测工具,完全符合肿瘤放射物理技术的质量保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ICKCHECK 肿瘤放射物理 质量保证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定位增强扫描对胸部肿瘤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5
作者 郑旭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85-0188,共4页
该学术探究专注于评估CT定位增强成像技术在胸部肿瘤的放射性治疗过程中对放射剂量分布的影响,旨在评估该方法对提升放射治疗的精准度及对健康组织的防护效果。方法 介于2022年1月与2023年12月之间,本院对60名胸腔肿瘤患者执行了放射治... 该学术探究专注于评估CT定位增强成像技术在胸部肿瘤的放射性治疗过程中对放射剂量分布的影响,旨在评估该方法对提升放射治疗的精准度及对健康组织的防护效果。方法 介于2022年1月与2023年12月之间,本院对60名胸腔肿瘤患者执行了放射治疗,治疗期间都执行了CT定位和强化扫描,比较扫描方式在放疗目标体积、边缘、剂量分布平衡性与适配度差异性,及对周围正常组织辐射剂量效应,以评估强化扫描效果。结果 与标定扫描相比,强化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放疗照射区域体积增长,并且更明显地描绘肿瘤边界,在放疗过程中,借助强化扫描技术,达到了更为均一且符合肿瘤特异的剂量分配,借助先进扫描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对周边健康组织,如肺部、心脏和食道等辐射接触量。结论 于胸部肿瘤的放射性治疗环节,运用CT增强扫描技术,能有效提高治疗方案的精确度,并且最大限度地维护正常组织的安全,这有望提升放射治疗的效率,进而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具体应用环节,需要细致评估它们引起的利与弊,并全面思索病患的特殊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胸部肿瘤 放疗剂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治疗质控的新技术和肿瘤治疗新方法研究
6
作者 郑旭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22-0125,共4页
研究新技术监管及抗癌方法对疗效的提升效果与实际成效。方法 2021年上半年至年末,50名癌症患者接受照射放射治疗,相关研究对其进行了回顾,设置为参照队伍。在此期间,病患仅得到了基础护理,未执行放射治疗的严格质量控制;研究了2022年1... 研究新技术监管及抗癌方法对疗效的提升效果与实际成效。方法 2021年上半年至年末,50名癌症患者接受照射放射治疗,相关研究对其进行了回顾,设置为参照队伍。在此期间,病患仅得到了基础护理,未执行放射治疗的严格质量控制;研究了2022年1月至6月期间,50名癌症患者在接受放疗治疗期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那段时光对所有病人均进行了严密的放疗质量控制。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放射治疗相关症状评分方面的数据。结果 研究团队的效率(96%)显著优于比较组(82%),这一统计学上的显著不同表现出来(x2=5.416,P=0.031<0.05)。研究团队中有46%的案例产生了不良反应达到46%,而对照组却高达86%,这一转变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数据点为16.767,显著性水平小于0.05,达到0.000水平)。人体的表层保护层(16.25±3.19)、体内重要的器官(16.48±3.86)、肠胃等消化系统(16.63±3.18)和神经系统(16.57±3.68)的评分大幅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相应的评分为面子问题(24.27±4.35)、心脏大脑(24.66±4.54)、肠胃(24.29±4.27)和脑神经系统(24.35±4.96)。数学视角,该差异表现突出,t统计量分别是10.892、9.951、10.548、9.214,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结果都低于0.05。结论 新科技手段与癌症治疗方法,疗效提升,不良反应减少,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质控 新技术 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结直肠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应对分析
7
作者 许红磊 赵彩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48-251,共4页
探讨老年结直肠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应对分析方法,旨在为老年结直肠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1)进行量性研究,实验选取36例本院消化外科收治的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统计患者的一... 探讨老年结直肠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应对分析方法,旨在为老年结直肠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1)进行量性研究,实验选取36例本院消化外科收治的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手术情况,根据患者结直肠恶性肿瘤术后是否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将其分为两组,发生组(n=15)和未发生组(n=21)。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病例资料以及手术等相关信息。(2)使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抽样法,与量性研究同步进行。通过半结构式面对面访谈,对自愿参加的老年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展开访谈,最终纳入15名访谈对象,其中男性10名,女性5名。应用Nvivo11.0严格按照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针对发生组(n=15)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癌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v3.0)评分。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的D-二聚体、吸烟、高血压、术后卧床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患者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发生组(n=15)患者的EORTC QLQ-C30(v3.0)量表功能领域评分、总健康状况/生命质量领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患者的EORTC QLQ-C30(v3.0)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应加强对D-二聚体升高、吸烟、存在高血压疾病以及术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的关注,预见性的采取措施,避免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出现。此外,对于已发生老年结直肠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建议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有效应对病情,减轻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结直肠恶性肿瘤 下肢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
8
作者 许红磊 赵彩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74-0178,共5页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研究,共10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综合组(50例)、常规组(50例)分别行综合护理、常规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护理后,生活质量、医嘱依从性、患者满意率、疼痛、焦虑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研究,共10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综合组(50例)、常规组(50例)分别行综合护理、常规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护理后,生活质量、医嘱依从性、患者满意率、疼痛、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改善,且改善更好的是综合组(p<0.05);各项康复时间均更短的是综合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根治术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效能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9
作者 常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79-0083,共5页
评估在肿瘤患者接受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过程中,实施自我效能干预措施的成效。方法 对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100名肿瘤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配至两个不同的护理策略组。其中,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另一... 评估在肿瘤患者接受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过程中,实施自我效能干预措施的成效。方法 对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100名肿瘤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配至两个不同的护理策略组。其中,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另一组执行自我效能增强策略。通过对比两组在护理介入后治疗遵循性、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效能感、心理状况以及生活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来探讨自我效能干预的成效。结果 在采纳相应护理措施后的分析显示,自我效能干预后的组别在遵守治疗方案和对护理的满意度上表现更佳;此外,该组别的自我效能感较高,并发症比例较低;在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质方面也得到显著提升,数据表明所有这些改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自我效能增强措施于PICC置管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与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出现,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同时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品质的大幅改善。因此,该干预措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自我效能干预 满意度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饮食护理干预对提高消化道肿瘤病人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价值探讨
10
作者 杨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14-0118,共5页
营养不良与肌肉力量的丧失有关,会导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身体表现和情绪状态下降。本研究旨在评估营养干预对接受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在我科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60例作为... 营养不良与肌肉力量的丧失有关,会导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身体表现和情绪状态下降。本研究旨在评估营养干预对接受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在我科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干预组,每组患者60例。干预方案包括营养咨询,一个个性化的菜单,在2个月内使用推荐量的能量、蛋白质和配方奶。采用主观全球评估(PG-SGA)和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差异方法来估计对照组和干预组之间的结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Coef =16.68;95%CI=7.90.25.46)、身体(Coef =14.51;95%CI=5.34.23.70)和角色功能(Coef =14.67;95% CI =1.63;27.7.70)较对照组有较好的变化。在症状量表方面,干预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疲劳、疼痛和失眠症状水平显著降低。此外,生活在城市地区,被定义为营养不良和前白蛋白水平较低,与较低的全球健康状况/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高蛋白营养治疗有利于改善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身体功能,减轻症状。早期个性化专业营养师营养支持咨询对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期间提高生活质量和更好的治疗预后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营养干预 生活质量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护理对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1
作者 高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124-127,共4页
分析规范化护理干预对降低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2月的150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常规护理组(75例)行常规护理。规范化护理干预组(75例)行规范化护理干预。研究效果。结果 护理2周... 分析规范化护理干预对降低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2月的150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常规护理组(75例)行常规护理。规范化护理干预组(75例)行规范化护理干预。研究效果。结果 护理2周后,规范化护理干预组的APTT、PT值,分别对比常规护理组[(33.17±3.14)s对比(29.78±3.06)s;(13.19±0.42)s对比(10.36±1.36)s],均更长,p<0.05。护理2周后,规范化护理干预组的D-二聚体、PAI值,分别对比常规护理组[(441.36±40.39)ug/L对比(347.98±39.26)ug/L;(0.93±0.08)AU/mL对比(0.72±0.17)AU/mL],均更高,p<0.05。护理2周后,规范化护理干预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健康知识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常规护理组[(91.13±5.08)分对比(81.45±4.11)分;(83.41±5.31)分对比(77.37±4.29)分],均更高,p<0.05。规范化护理干预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p<0.05。规范化护理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干预对降低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护理 肝胆胰恶性肿瘤 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观察及护理干预分析
12
作者 李婷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101-105,共5页
手术时间作为医院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尚未被充分探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手术时间对肿瘤手术后发生颅外并发症和手术部位感染风险的可能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1000例接受肿瘤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后30天内记录并发症。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1... 手术时间作为医院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尚未被充分探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手术时间对肿瘤手术后发生颅外并发症和手术部位感染风险的可能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1000例接受肿瘤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后30天内记录并发症。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18.6 %获得颅外并发症,在持续<2、2-4、4-6和≥6h后分别出现14.3、17.7、22.1和37.4 %。在多变量分析中,每小时手术时间[OR 1.14(1.04–1.25)]、3-4[OR1.37(1.14–1.63)]和获得性神经功能缺损[OR1.47(1.02–2.11)]与颅外并发症相关。对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增加与手术时间增加(p<0.001)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手术时间、合并症和获得性神经功能缺损是肿瘤术后颅外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时间也与手术部位感染有关,神经外科医生在决定各种手术方法、手术工具或提供培训时,应该了解手术时间增加的潜在危害的知识。对于有明显合并症、计划长时间手术和术后获得神经功能缺损风险较高的患者,应特别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医院感染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陈青丽 范瑞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2期51-54,共4页
在医院的经营中运用了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并对其运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 纳入我院在职医务人员30名进行研究,医院自2020年1月起实施精细化管理方案,调查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医院管理状况,将其作为精细化管理阶段,以2019年1月到2... 在医院的经营中运用了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并对其运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 纳入我院在职医务人员30名进行研究,医院自2020年1月起实施精细化管理方案,调查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医院管理状况,将其作为精细化管理阶段,以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我院未实施精细化管理方案时医院管理状况作为对比,设为常规管理阶段。纳入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各100例患者。比较效果。结果 ①精细化管理阶段的医院管理质量水平评分(92.49±5.02)分、临床护理风险知识掌握评分(93.36±3.89)分、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水平考核评分(93.65±4.02)分、岗位胜任力评分(21.78±2.44)分、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92.36±2.78)分、患者对医院管理工作满意率98.00%(97/100),同常规管理阶段的(81.55±4.02)分、(82.26±2.17)分、(81.03±2.31)分、(17.36±1.04)分、(81.34±1.26)分、91.00%(91/100)比较而言均显著升高(p<0.05)。②精细化管理阶段医务人员的临床护理管理不良事件(拔针、收集利器、分离洗消、穿刺、其他)发生率分别是0.00%(0/30)、0.00%(0/30)、3.33%(1/30)、0.00%(0/30),患者投诉率是2.00%(2/100),同常规管理阶段的10.00%(3/30)、6.67%(2/30)、6.67%(2/30)、3.33%(1/30)、9.00%(9/100)比较而言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将精细化管理模式,用于医院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质量水平、临床护理风险知识掌握水平和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水平,降低临床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医务人员岗位胜任力和工作满意度,让患者对医院管理工作更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医院管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21例分析
14
作者 武燕 康巨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5期170-173,共4页
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诊治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9年8月到2021年8月这个阶段内接收的妇科肿瘤术后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凝治疗,针对观察组是以对... 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诊治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9年8月到2021年8月这个阶段内接收的妇科肿瘤术后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凝治疗,针对观察组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一步实施预防性治疗干预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术后患者来说,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例如,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有效落实预防性诊治对策,确保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各类问题能够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从根源进行相对的解决,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确保其疾病的康复进程能够有效加快。因此这种预防性治疗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术后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术后腹壁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15
作者 武燕 康巨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4期143-146,共4页
探究妇科肿瘤术后腹壁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们医院在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这个阶段接收的妇科肿瘤术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模式,针对... 探究妇科肿瘤术后腹壁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们医院在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这个阶段接收的妇科肿瘤术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模式,针对观察组而言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一步实施风险防范和并发症预防治疗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于观察组患者来说,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针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来说,在腹壁切口管理过程中从根本上有效做好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是关键所在。要充分落实相对应的预防管控措施,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者医院感染等相关问题,这样才能加快患者的疾病康复进程,使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因此这种预防处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具备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术后 腹壁切口 相关并发症 处理及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治与预防
16
作者 武燕 康巨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7期17-20,共4页
探究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治与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近一年内我医院治疗的40名妇科肿瘤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模式。结果 观察组治疗... 探究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治与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近一年内我医院治疗的40名妇科肿瘤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模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等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给予妇科肿瘤术后病患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进一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于用量用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应对,以此确保患者可能产生的深静脉血栓等各类问题得到有效防范,同时在临床疗效方面有巨大的改善,在整体治疗环节综合疗效显著,使其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为综合疗效的取得提供必要的保障。因此这种治疗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具备推广和应用的价值,值得有效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术 深静脉血栓并发症 诊治预防 抗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
17
作者 武燕 康巨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6期15-18,共4页
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一年内接收的妇科肿瘤术后患者50例进行研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之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 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一年内接收的妇科肿瘤术后患者50例进行研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之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妇科肿瘤患者的过程中,要通过严格细致的健康教育使其明确自身的疾病特点和注意事项,然后切实配合,使其配合程度得到切实提升,这样才能使整体护理工作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在全过程的护理过程中,患者明确各类要点,然后切实融入,这样可以使其治疗总有效率切实提升,规避相关并发症,因此这种模式有显著护理成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人文关怀对胸科术后肿瘤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李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2期59-62,共4页
探讨重症监护室人文关怀对胸科术后肿瘤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某一医院某一年度住院的60例胸外科恶性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恶性肿瘤病人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结果 2组病人在术后三日的SAS分数观察比对照组低。通过人文关... 探讨重症监护室人文关怀对胸科术后肿瘤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某一医院某一年度住院的60例胸外科恶性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恶性肿瘤病人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结果 2组病人在术后三日的SAS分数观察比对照组低。通过人文关怀的护理与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病人的紧张与压抑情况。2组ICU住院持续时间相比:观察组ICU的住院持续时间显然比对照组减少。结论 采用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方式有助于病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使病人能够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病人的遵从性,并能使病人在ICU中得到充分的配合,以确保病人的持续护理,改善病人的恢复率,缩短ICU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胸科 肿瘤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肿瘤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
19
作者 季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140-144,共5页
(VTE)是一种潜在的致命的手术并发症。在绝大多数病例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静脉血栓栓塞的主要症状。深静脉血栓在重症监护病房更常见,患病率在18%到50%之间。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胃肠道肿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 (VTE)是一种潜在的致命的手术并发症。在绝大多数病例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静脉血栓栓塞的主要症状。深静脉血栓在重症监护病房更常见,患病率在18%到50%之间。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胃肠道肿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VTE的风险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强化护理干预是否可以降低已接受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的老年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基于自我护理理论的干预策略,应用KAP(知识、态度和实践)方法,使用双入站决策树算法(TBDTA),验证了包括生存率和患者满意度在内的临床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有明显的改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减少。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深静脉血栓 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肿瘤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20
作者 邓晓萌 倪泽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4期88-91,共4页
目的重点探究在肿瘤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模式所呈现出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在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期间接收的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带教模式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管理,对观察组... 目的重点探究在肿瘤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模式所呈现出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在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期间接收的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带教模式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管理,对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带教管理,然后比较两组护生的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带教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肿瘤内科护理带教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结合相对应的带教要求,在具体操作环节充分落实临床路径模式,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肿瘤内科护生的带教效果,使带教质量评分得到有效优化。因此这种临床路径模式具备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肿瘤内科 护理带教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