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不同基因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邢金平 来春林 +4 位作者 赵建强 刘晓红 胡长青 冀友瑞 陈福恒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2期1734-1736,共3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不同基因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接受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及低分子肝素5 000 U/12 h治疗,5 d后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不同基因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接受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及低分子肝素5 000 U/12 h治疗,5 d后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正常基因组50例,阿托伐他汀+基因突变组50例,瑞舒伐他汀组+正常基因组50例,瑞舒伐他汀组+基因突变组50例。在服用氯吡格雷之前(基线值)、加用他汀类药物之前及服用他汀类药物7 d后,用全血阻抗法分别测定二磷酸腺苷(ADP)(10 m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结果 4组基线值无差别,与基线值比较,服用氯吡格雷5 d后和加服他汀类药物治疗7 d后,4组患者P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分别在不同基因组间的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他汀对同一基因组的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细胞色素3A4途径代谢的阿托伐他汀及不经细胞色素3A4代谢的瑞舒伐他汀,对同一基因组的PA活性无影响,对不同基因组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血小板聚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内皮素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刘晓红 来春林 陆卫华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06-2008-06就诊于山西省人民医院并确诊的98例ACS患者(ACS组)及同期30例经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状动脉病变并...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06-2008-06就诊于山西省人民医院并确诊的98例ACS患者(ACS组)及同期30例经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状动脉病变并根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心脏疾患的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ACS组又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急性心肌梗死亚组,分别检测血浆ET含量及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CD63、CD62P、凝血酶敏感蛋白(TSP)值。结果:ACS组测得ET、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CD63、CD62P、TSP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T、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在ACS的诊治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内皮素 血小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