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dua评分联合D-dimer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VTE的风险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清 成孟瑜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01-506,共6页
目的 探讨Padua评分联合D-dimer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179例高度疑似VTE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以CTPA和/或V/Q或双下(上)肢加压静脉彩超的阳性结果作为确诊VTE的金标准,采集所有纳入患者的一... 目的 探讨Padua评分联合D-dimer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179例高度疑似VTE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以CTPA和/或V/Q或双下(上)肢加压静脉彩超的阳性结果作为确诊VTE的金标准,采集所有纳入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现病史、吸烟史、体重指数,均行Padua评分并收集D-dimer检测值,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比较Padua评分、D-dimer及二者联合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VTE的风险评估价值。结果 179例呼吸内科高度疑似VTE住院患者中有83例确诊,确诊率为46.4%。一般资料中VTE组和非VTE组的Padua评分和D-dimer检测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adua评分对其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95%CI(0.710~0.858)],最佳临界值为3.5分,≥3.5分时灵敏度为69.9%,特异度为86.5%,Youden指数为0.563;D-dimer检测对其预测的AUC为0.898[95%CI(0.852~0.943)],最佳临界值为553μg/L,≥553μg/L时灵敏度为85.5%,特异度为82.3%,Youden指数为0.678;当Padua评分≥3.5分且D-dimer≥553μg/L对其预测的AUC为0.931[95%CI(0.895~0.967)],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86.5%,Youden指数为0.732。Padua评分联合D-dimer对呼吸内科疑诊VTE住院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及AUC均较Padua评分和D-dimer有显著提高,总体预测价值明显优于两种方法单独使用时。结论 Padua评分联合D-dimer对呼吸内科住院高度疑似VTE患者的风险评估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效能方面均优于单独使用Padua评分或D-dimer检测,能够更准确的预测VTE的发生风险,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高效的筛查出VTE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ua评分 D-二聚体 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疗效
2
作者 武宏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5期00056-00057,共2页
分析对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采取传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期观察组则改为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97.06%,对照组82.35,且比较中P<0.05;两组治疗前后pH值并无显著变... 分析对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采取传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期观察组则改为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97.06%,对照组82.35,且比较中P<0.05;两组治疗前后pH值并无显著变化,且比较中P>0.05;两组入组时PaO2、PaCO2、SaO2比较中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氧疗期间的VAS舒适度得分为(8.02±0.39)分,对照组为(4.01±0.05)分,且比较中P<0.05。结论:对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经鼻高流量氧疗可显著提升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并具有良好的口腔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急性 低氧 经鼻高流量氧疗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道炎症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伍清华 陈瑞坤 +4 位作者 彭芳 高咪 郝斌威 邹义敏 洪玮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7期48-52,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气道炎症与气道重构改变,引起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香烟、大气环境颗粒物以及生物燃料PM2.5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可以诱发多种炎症因子的分泌,调节和影响炎症细胞的产生、募集与活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气道炎症与气道重构改变,引起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香烟、大气环境颗粒物以及生物燃料PM2.5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可以诱发多种炎症因子的分泌,调节和影响炎症细胞的产生、募集与活化,并与其他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相互作用。本文简述了TNF-α、TGF-β、IFN-γ、白细胞介素等气道炎症因子的作用以及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 气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克替尼联合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艺彤 杨卫华 杨泽华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分析埃克替尼联合体部立体定向放射(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埃克替尼联合体部立体定向放射(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EGFR基因突变转移性非鳞状NSCL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埃克替尼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埃克替尼联合SBRT治疗。比较两组的客观缓解率、预后生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总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EGFR基因突变的转移性非鳞状NSCLC患者应用埃克替尼联合SBRT治疗可提高疗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克替尼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的营养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程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1期3687-3689,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常常反复、迁延,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类患者由于高强度的呼吸运动致能量消耗增加,热量摄入不足亦会导致消瘦型的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所导致进行性的肌无力和呼吸困难又可进一步限制热量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常常反复、迁延,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类患者由于高强度的呼吸运动致能量消耗增加,热量摄入不足亦会导致消瘦型的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所导致进行性的肌无力和呼吸困难又可进一步限制热量摄入,由此营养不良和肌无力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又会导致疾病的进行性加重[1]。因此如何通过建立规范化的流程对COPD患者进行营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借鉴国内外营养管理的经验,探讨规范化的营养管理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加重 热量摄入 COPD患者 肌无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呼吸困难 呼吸运动 能量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穿戴防护用品不适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卫晶 范慧慧 +1 位作者 王艳红 张嵘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6期1017-1018,共2页
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密闭场所、长时间暴露、高浓度环境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多种传播途径使一线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面临较大的感染风险,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但穿戴防护用品后的不适感也... 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密闭场所、长时间暴露、高浓度环境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多种传播途径使一线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面临较大的感染风险,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但穿戴防护用品后的不适感也给一线人员带来职业暴露风险和心理负担。本研究旨在了解一线护理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后的不适体验及相关因素,汇总分析后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缓解不适体验,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减轻心理负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线人员 感染风险 防护用品 质性研究 接触传播 心理负担 干预措施 护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治疗依从性与肺功能和控制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文雅 林江涛 +31 位作者 刘春涛 唐华平 霍建民 顾玉海 刘荣玉 陈萍 袁雅冬 杨晓红 许建英 孙德俊 李娜嘉 姜淑娟 陈一强 王长征 杨岚 刘晓菊 杨冬 张伟 陈卓昌 林其昌 周建英 周新 胡成平 蒋萍 周玮 张捷 蔡绍曦 邱晨 黄茂 黄奕江 刘辉国 中国哮喘研究协作组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61-767,共7页
目的 分析未控制的哮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与肺功能、气道炎症水平、哮喘控制水平以及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为改善患者依从性和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我国内地28个省市32家三甲医院未达到哮喘控制且依从性差的哮喘患者... 目的 分析未控制的哮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与肺功能、气道炎症水平、哮喘控制水平以及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为改善患者依从性和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我国内地28个省市32家三甲医院未达到哮喘控制且依从性差的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肺功能、气道炎症水平检测,分析我国成人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 调查共计923例患者,调查问卷回收率100%。哮喘疾病认知相关问题回答完全正确者占243例(26.33%),哮喘疾病认知相关问题不能完全回答正确者占680例(73.67%)。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肺功能指标呈正相关,与呼出气一氧化氮呈明显负相关。治疗依从性高的哮喘患者,其哮喘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更高。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不佳将会导致肺功能下降和气道炎症水平升高,使哮喘控制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下降。结论 哮喘治疗依从性与肺功能及气道炎症水平、哮喘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治疗依从性 哮喘控制 生活质量 肺功能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瑞 高鹏云 +3 位作者 杨晓玲 成孟瑜 武志峰 鄂林宁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总结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145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及系列胸部CT图像,分析CIP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发生时间、症状、影像学特征、CIP分级及... 目的总结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145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及系列胸部CT图像,分析CIP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发生时间、症状、影像学特征、CIP分级及转归。结果24例(16.6%)患者发生CIP,存在基础肺气肿及间质性肺疾病患者CIP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发生CIP中位时间161天(61~316天),其中肺癌(LC)组的中位时间86天(17例,39~214天),非LC组的中位时间256天(7例,163~354天),两组发病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临床症状以咳嗽(13例)及呼吸困难(17例)多见;激素治疗后16例患者好转,4例进展,4例无变化;高分辨CT显示21例(87.5%)CIP发生在下叶,影像学征象以磨玻璃影(20例,83.3%)及实变影(16例,66.7%)多见,影像学表现模式以机化性肺炎模式(16例,66.7%)为主。结论存在基础肺气肿和间质肺疾病患者CIP发生率高,LC组CIP发生时间早于非LC,影像学表现以磨玻璃影及实变影多见,多发生在下叶,影像学表现模式以机化性肺炎模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 肺癌
原文传递
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范继秀 成孟瑜 +1 位作者 武淑兰 霍晋 《国际呼吸杂志》 2023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及干预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山西白求恩医院综合医疗科住院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45)和观察组(n=48)...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及干预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山西白求恩医院综合医疗科住院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45)和观察组(n=48)。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基于老年综合评估进行综合干预。所有受试者在入院1~2天内及3个月后进行老年综合评估。观察老年综合评估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疾病疗效、再发肺炎、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再发肺炎、重症肺炎及合并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t=4.98、χ^(2)=4.77、χ^(2)=4.48、χ^(2)=4.06,均P<0.05),而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χ^(2)=1.21,P=0.012)。同时观察组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跌倒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营养评分等老年综合征评估方面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2.58、5.16、3.72、3.24、6.13、3.33,均P<0.05)。结论尽早启用老年综合评估并进行干预,可改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预后 生活质量 综合评估
原文传递
误诊为下肢血肿的横纹肌肉瘤1例
10
作者 郝艳艳 成建德 +2 位作者 成孟瑜 王琳 郑育聪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3年第9期586-589,共4页
患者男,45岁,既往体健.2022年5月,出现右小腿胫前约3~4cm圆形皮下肿块,不伴疼痛及皮肤颜色改变,活动不受限,未就诊,病灶逐渐增大.2022年7月,体表包块超声提示,右小腿肌层内血肿(图1),未予特殊处理.2022年12月,肿块表面皮肤出现红肿、糜... 患者男,45岁,既往体健.2022年5月,出现右小腿胫前约3~4cm圆形皮下肿块,不伴疼痛及皮肤颜色改变,活动不受限,未就诊,病灶逐渐增大.2022年7月,体表包块超声提示,右小腿肌层内血肿(图1),未予特殊处理.2022年12月,肿块表面皮肤出现红肿、糜烂、伴渗液(图2),右下肢活动受限,当地医院予右下肢血肿穿刺引流术,住院期间患者出现咳嗽、咳白痰,行胸部CT发现双肺结节影,行抗感染治疗后出院,未再诊治.2023年2月,患者咳嗽加重,收入山西白求恩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血肿 成人
原文传递
雾化吸入治疗应注意用药细节
11
作者 李晓艳 张嵘 《保健与生活》 2025年第7期46-46,共1页
雾化吸入治疗简称“雾化治疗”,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方法。雾化吸入治疗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将雾化的药物转化成微小的气溶胶颗粒。当患者吸气时,这些气溶胶颗粒会随气流经鼻或口进入呼吸道,达到减轻呼吸道炎症反应、解除支气管痉挛... 雾化吸入治疗简称“雾化治疗”,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方法。雾化吸入治疗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将雾化的药物转化成微小的气溶胶颗粒。当患者吸气时,这些气溶胶颗粒会随气流经鼻或口进入呼吸道,达到减轻呼吸道炎症反应、解除支气管痉挛、稀释痰液及湿润呼吸道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雾化治疗 气溶胶颗粒 呼吸道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