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7
1
作者
韩红金
蔡永华
+5 位作者
程建国
付文龙
盛岩
郭凤鹏
周燕荣
孟秀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121,共6页
【目的】探究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实现对濒危麝类动物的成功迁地保育及麝类的高生产力驯养。【方法】于2016年6—8月和2017年5—7月间,综合运用焦点取样和连续记录法对四川省马尔康繁育中心的圈养林麝...
【目的】探究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实现对濒危麝类动物的成功迁地保育及麝类的高生产力驯养。【方法】于2016年6—8月和2017年5—7月间,综合运用焦点取样和连续记录法对四川省马尔康繁育中心的圈养林麝进行行为取样,分析林麝行为特征及与性别、环境异质性和密度等因素的关系。【结果】站立、运动和环境探究是林麝展现最多的行为,雌麝的行为表达更多样、集中度更低;圈舍环境可影响圈养林麝的行为格局,草地圈群集中度最低,且有觅食和食草行为的表达;中密度圈群的行为相对更为分散;混合圈群林麝的行为集中度最低。【结论】通过提高圈舍植被覆盖度,构建合理密度的混合圈群可有效改善圈养林麝的行为表达模式,利于对濒危林麝的成功驯养、迁地保育和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圈养
行为特征
圈舍环境
圈群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圈养马麝非繁殖季节胆量水平及与麝香分泌和繁殖成效的关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晓冰
董霞
+5 位作者
黎勇
周密
盛岩
郭凤鹏
周燕荣
孟秀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1-667,共7页
2017年7月1日至8月31日,采用焦点取样和连续记录法,对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保育中心29头圈养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记录其行为发生持续时间及发生位点,根据动物在各位点对人为胁迫的应激程度定义其胆量水平,结合个体在各位点所占时间...
2017年7月1日至8月31日,采用焦点取样和连续记录法,对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保育中心29头圈养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记录其行为发生持续时间及发生位点,根据动物在各位点对人为胁迫的应激程度定义其胆量水平,结合个体在各位点所占时间比例确定马麝个体的胆量值,分析性别、年龄等因素对其胆量的影响及胆量与麝香分泌和繁殖成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上等体况马麝胆量(1.731±0.347)显著大于下等体况(0.915±0.789);雄麝胆量(1.035±0.120)显著小于雌麝(1.901±0.391);亚成体马麝组的胆量(1.450±0.463)有高于成体组(1.093±0.321)和老龄组(1.430±0.189)的趋势,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区分性别后,年龄组对马麝的胆量值仍无显著影响.独居马麝胆量(0.853±0.326)小于群居马麝(1.397±0.179),但差异不显著,群居个体胆量随密度增加而趋于降低.雄麝胆量与其麝香分泌呈负相关;雌麝胆量与年均产仔数略呈正相关,与空怀率呈显著负相关,即雌麝胆量越高,其空怀率越低.研究结果可为预测圈养马麝的麝香分泌及繁殖成效提供参考,也可为圈养动物个体胆量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麝
圈养
胆量
麝香分泌
繁殖成效
原文传递
题名
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7
1
作者
韩红金
蔡永华
程建国
付文龙
盛岩
郭凤鹏
周燕荣
孟秀祥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山西
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四川养麝研究所
山西巨鹏鑫林麝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2300)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5XNLQ02)
文摘
【目的】探究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实现对濒危麝类动物的成功迁地保育及麝类的高生产力驯养。【方法】于2016年6—8月和2017年5—7月间,综合运用焦点取样和连续记录法对四川省马尔康繁育中心的圈养林麝进行行为取样,分析林麝行为特征及与性别、环境异质性和密度等因素的关系。【结果】站立、运动和环境探究是林麝展现最多的行为,雌麝的行为表达更多样、集中度更低;圈舍环境可影响圈养林麝的行为格局,草地圈群集中度最低,且有觅食和食草行为的表达;中密度圈群的行为相对更为分散;混合圈群林麝的行为集中度最低。【结论】通过提高圈舍植被覆盖度,构建合理密度的混合圈群可有效改善圈养林麝的行为表达模式,利于对濒危林麝的成功驯养、迁地保育和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圈养
行为特征
圈舍环境
圈群密度
Keywords
forest musk deer(Moschus berezovskii)
in captivity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enclosure environment
enclosure dentist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Q959.842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圈养马麝非繁殖季节胆量水平及与麝香分泌和繁殖成效的关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晓冰
董霞
黎勇
周密
盛岩
郭凤鹏
周燕荣
孟秀祥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山西
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四川逢春麝业集团
兰州逢春麝业科技
有限
公司
山西巨鹏鑫林麝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1-667,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5XNLQ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2300)
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资助~~
文摘
2017年7月1日至8月31日,采用焦点取样和连续记录法,对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保育中心29头圈养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记录其行为发生持续时间及发生位点,根据动物在各位点对人为胁迫的应激程度定义其胆量水平,结合个体在各位点所占时间比例确定马麝个体的胆量值,分析性别、年龄等因素对其胆量的影响及胆量与麝香分泌和繁殖成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上等体况马麝胆量(1.731±0.347)显著大于下等体况(0.915±0.789);雄麝胆量(1.035±0.120)显著小于雌麝(1.901±0.391);亚成体马麝组的胆量(1.450±0.463)有高于成体组(1.093±0.321)和老龄组(1.430±0.189)的趋势,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区分性别后,年龄组对马麝的胆量值仍无显著影响.独居马麝胆量(0.853±0.326)小于群居马麝(1.397±0.179),但差异不显著,群居个体胆量随密度增加而趋于降低.雄麝胆量与其麝香分泌呈负相关;雌麝胆量与年均产仔数略呈正相关,与空怀率呈显著负相关,即雌麝胆量越高,其空怀率越低.研究结果可为预测圈养马麝的麝香分泌及繁殖成效提供参考,也可为圈养动物个体胆量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马麝
圈养
胆量
麝香分泌
繁殖成效
Keywords
Alpine musk deer(Moschus sifanicus)
in captivity
boldness
musk secretion
repro duction success
分类号
S865.41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
韩红金
蔡永华
程建国
付文龙
盛岩
郭凤鹏
周燕荣
孟秀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圈养马麝非繁殖季节胆量水平及与麝香分泌和繁殖成效的关系
刘晓冰
董霞
黎勇
周密
盛岩
郭凤鹏
周燕荣
孟秀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