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集体化时代农村基层档案”述略 |
行龙
马维强
|
《中国乡村研究》
|
2007 |
6
|
|
2
|
三十而立: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的实践 |
行龙
胡英泽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3
|
资料、视角与写法:关于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再思考 |
常利兵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4
|
“资料革命”: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基础工作 |
行龙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5
|
从社会史角度研究中国当代史 |
行龙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6
|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基层支部整风研究——以山西省左权县为考察中心 |
马维强
王文婷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7 |
0 |
|
7
|
集体化时代乡村干部“反行为”研究——以山西平遥双口村为考察中心 |
马维强
邓宏琴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8
|
超越村庄:“泉域社会”在中国研究中的意义 |
张俊峰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9
|
“组织起来”的历史实践及其思想意涵——以社会史视角理解新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常利兵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0
|
中国革命与中国调查:以太行根据地调查文本和实践为考察中心 |
马维强
史灿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走向田野与社会:社会史研究的本土化取向 |
邓宏琴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2
|
重构中国当代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以集体化时期农村技术、卫生和教育为讨论中心 |
常利兵
李辉芳
|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
2019 |
1
|
|
13
|
医疗漫画:医疗社会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素材 |
贾登红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4
|
停滞与潜流:蒙元时期北方汉地的教育兴复与社会变迁——以山西为中心的考察 |
王洋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5
|
以食为镜:革命、动员与日常——以山西省北大寺为中心的微观史研究 |
马红玉
马维强
|
《社科纵横》
|
2016 |
0 |
|
16
|
历史课堂要“走向田野与社会”——关于区域社会史教学实践的一个新理念 |
行龙
常利兵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17
|
生计与生存:集体化时代的村庄经济与农民日常生活——以山西平遥双口村为考察中心 |
马维强
邓宏琴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8
|
明清以来晋水流域的环境与灾害——以“峪水为灾”为中心的田野考察与研究 |
行龙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19
|
集体化时代农村档案与当代中国史研究--侧重于资料运用的探讨 |
胡英泽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20
|
个体灾害史:中国灾害史研究中的重要视角——从刘大鹏《退想斋日记》说起 |
行龙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