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同型半胱氨酸病人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海涛 郭继强 高宇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3期397-400,共4页
综述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机制、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探寻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支架内再狭窄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应尽早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尤其是识别高危型病人,选择合适的支架或球囊,规范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 综述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机制、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探寻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支架内再狭窄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应尽早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尤其是识别高危型病人,选择合适的支架或球囊,规范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有效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根据指南规范服用相关药物,进行个体化手术及药物治疗,可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与CT对肿瘤恶病质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王宇 段若男 宋彬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4期409-416,共8页
目的研究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和CT相关指标与肿瘤恶病质的关系,探讨二者对肿瘤恶病质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肿瘤科住院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入院后48 h内通... 目的研究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和CT相关指标与肿瘤恶病质的关系,探讨二者对肿瘤恶病质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肿瘤科住院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入院后48 h内通过BIA获取其体成分相关指标,包括全身相位角(PhA)、去脂体重(FFM)、基础代谢率(BMR)、骨骼肌指数(SMI)、内脏脂肪面积(VFA)等。通过MIM计划系统勾画出患者腹部CT图像中第3腰椎中点横截面脂肪和骨骼肌的边界,半自动化得出相关参数,包括CT骨骼肌指数(CT-SMI)和CT脂肪质量指数(CT-FMI)等。使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恶病质组和非恶病质组基本信息和营养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与恶病质发生的关系,通过ROC曲线判定二者对肿瘤恶病质的预测价值,采用R4.2.0中的predictABEL包计算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和净重新分类指数(NRI)。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0例肿瘤患者,其中恶病质组53例,非恶病质组47例。两者相比较,恶病质组男性患者占比较较高,PhA、BMI、FFM、BMR、SMI、VFA、CT-SMI、CT-FMI等指标均低于非恶病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较低的PhA、BMI、FFM、BMR、SMI、VFA、CT-SMI、CT-FMI是肿瘤患者发生恶病质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图结果表明BIA与CT对肿瘤恶病质均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相较于CT-SMI,BIA测量的SMI预测恶病质的IDI为0.031[95%CI(-0.011,0.073)],NRI为-0.080[95%CI(-0.241,0.081)],反映BIA对恶病质的诊断效能并未优于CT,但不劣于CT。结论PhA、BMI、FFM、BMR、SMI、VFA、CT-SMI、CT-FMI等指标的下降是肿瘤恶病质的危险因素,且男性肿瘤患者似乎更易合并恶病质。CT与BIA评估机体肌肉与脂肪水平方面效能相近,二者均可用于预测肿瘤恶病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恶病质 CT 生物电阻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利尼索联合伊马替尼对K562/G01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3
作者 郝晓静 马梁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410,共6页
目的观察塞利尼索(selinexor,SEL)联合伊马替尼(imatinib,IM)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耐伊马替尼(K562/G01,KG)细胞株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IM、SEL单独或联合处理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株及KG细胞株... 目的观察塞利尼索(selinexor,SEL)联合伊马替尼(imatinib,IM)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耐伊马替尼(K562/G01,KG)细胞株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IM、SEL单独或联合处理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株及KG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细胞的BCR-ABL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的XPO1蛋白表达。结果IM、SEL均可抑制K562细胞和KG细胞的增殖,作用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IM(0.16μmol/L vs.6.48μmol/L),SEL(132.0 nmol/L vs.275.9 nmol/L);SEL联合IM作用于KG细胞,与单用相比,可明显抑制KG细胞的增殖(P<0.05),促进KG细胞的凋亡(P<0.05),降低KG细胞BCR-ABL mRNA(P<0.05),抑制KG细胞XPO1的表达(P<0.05)。结论SEL联合IM可协同抑制KG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进而抑制BCR-ABL mRNA和XPO1蛋白的表达,发挥抗白血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利尼索 慢性髓系白血病 K562/G01 伊马替尼耐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侣支持在早泄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
4
作者 徐晶 吴志萍 +1 位作者 刘文丽 张文瑾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探讨伴侣支持在早泄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早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23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西省某三所三级甲等医院480例泌尿男科门诊的早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伴侣... 目的:探讨伴侣支持在早泄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早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23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西省某三所三级甲等医院480例泌尿男科门诊的早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伴侣支持应对问卷、社会影响量表和SF-12生活质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早泄患者病耻感、生活质量及伴侣支持得分分别为(68.58±14.96)、(47.67±30.13)、(90.18±28.93)分。伴侣支持、病耻感及生活质量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且伴侣支持在早泄患者病耻感、生活质量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6.38%。结论:早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伴侣支持在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起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应尝试构建基于伴侣支持的干预方案,提高早泄患者配偶的伴侣支持水平,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泄 伴侣支持 病耻感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史韩峰 张囡囡 花洪宁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20-1225,共6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PTED)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3年2月在山西华晋骨科医院进行PTED治疗的LDH患者117例,根据患者PTED术后是否进行纤维环缝合修复术分成2组,...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PTED)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3年2月在山西华晋骨科医院进行PTED治疗的LDH患者117例,根据患者PTED术后是否进行纤维环缝合修复术分成2组,对照组(59例)予以单纯PTED治疗,观察组(58例)予以PTED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腰腿痛改善、腰椎功能、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术后1周、3个月时,两组腰腿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均较术前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时,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较术前逐渐上升,Q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Q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较术前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责任椎管面积及腰椎前凸角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责任椎间隙高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和PTED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术用于LDH临床治疗均有促进术后腰椎功能恢复及疼痛缓解的效果,且PTED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术可维持椎间隙高度,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纤维环缝合修复术 腰椎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影响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分子机制及研究进展
6
作者 常艳 成孟瑜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9期1437-1441,共5页
HPH是一种可由多种原因造成长期慢性缺氧,继而产生低氧性的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结构重塑,最终导致肺动脉压力增高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机制复杂。褪黑素作为人体的内分泌激素,可广泛作用于人体多种器官和组织。近年来,研究发现褪黑素可通... HPH是一种可由多种原因造成长期慢性缺氧,继而产生低氧性的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结构重塑,最终导致肺动脉压力增高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机制复杂。褪黑素作为人体的内分泌激素,可广泛作用于人体多种器官和组织。近年来,研究发现褪黑素可通过非细胞受体介导途径和细胞受体细胞介导途径的多条信号通路对HPH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并不断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历年文献的归纳总结,旨在揭示褪黑素与HPH疾病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推动其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方向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细胞受体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PD-1/PD-L1在胃癌免疫治疗中的现状与前景
7
作者 武慧铭 邓敏 李辉宇 《腹部外科》 2024年第4期237-242,共6页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因其良好的疗效,迅速成为胃癌的治疗方法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在癌症进展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因其良好的疗效,迅速成为胃癌的治疗方法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在癌症进展中也起着关键作用。肿瘤微环境中最丰富的细胞群体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它们能表达PD-1,并且可以与癌细胞表面的PD-L1形成配体。因此,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能影响PD-1/PD-L1抑制剂在胃癌治疗中的效果,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该文对当前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总结,以期能为胃癌病人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程序性死亡蛋白-1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免疫治疗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传统脂质参数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
8
作者 郭彩云 刘师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2196-2202,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与合并冠心病(CHD)病人的非传统脂质指标,寻找预测T2DM合并CHD风险更灵敏的脂质参数,为临床预测T2DM病人并发CHD提供更有力的参数指标。方法:收集2022年6月-12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内分泌科及心血管内科住院...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与合并冠心病(CHD)病人的非传统脂质指标,寻找预测T2DM合并CHD风险更灵敏的脂质参数,为临床预测T2DM病人并发CHD提供更有力的参数指标。方法:收集2022年6月-12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内分泌科及心血管内科住院的T2DM病人30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即单纯T2DM组(150例)和T2DM合并CHD组(153例)。记录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等,同时根据传统血脂参数计算非传统脂质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非传统脂质参数与T2DM合并CHD的相关性。结果:与单纯T2DM组相比,T2DM合并CHD组病人传统血脂参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低(P<0.05)。然而,非传统脂质参数如总胆固醇(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在T2DM合并CHD组均高于单纯T2DM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C为T2DM合并CHD的保护因素(OR=0.191),而非传统脂质参数LDL-C/HDL-C(OR=1.376)、AIP(OR=2.215)、脂蛋白联合指数(LCI)(OR=1.009)为T2DM合并CHD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C为T2DM合并CHD的独立保护因素(OR=0.077),而非传统脂质参数LCI为T2DM合并CHD的危险因素(OR=1.023)。ROC曲线显示,HDL-C、TC/HDL-C、LDL-C/HDL-C、AI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386,0.601,0.578,0.572,其中非传统脂质指标预测能力强于传统脂质。同时,LCI联合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HDL-C、LDL-C/HDL-C、AIP进行检测时AUC则增大,说明传统HDL-C和非传统脂质参数联合检测进一步提高了T2DM合并CHD的诊断效能。结论:HDL-C、LDL-C/HDL-C、AIP与LCI为T2DM合并CHD的影响因素。LCI为T2DM并发CHD的危险因素。非传统脂质指标对T2DM病人发生CHD的预测能力强于传统血脂参数,同时通过传统脂质参数HDL-C和非传统脂质参数的联合检测进一步提高了T2DM合并CHD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非传统脂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酰氧化酶在肺动脉高压中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文浩 成孟瑜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66-469,473,共5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中包括血管收缩、细胞增殖、血小板聚集等多种因素。赖氨酰氧化酶蛋白家族(Lysyl Oxidase Family,LOS)是一类铜依赖的胺氧化酶,以细胞外蛋白,尤其是...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中包括血管收缩、细胞增殖、血小板聚集等多种因素。赖氨酰氧化酶蛋白家族(Lysyl Oxidase Family,LOS)是一类铜依赖的胺氧化酶,以细胞外蛋白,尤其是弹性蛋白及胶原蛋白为底物,可以催化外源性赖氨酸和内源性赖氨酸的氧化反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赖氨酰氧化酶在PH的发病机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LOS在PH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指出LOS可能是PH预后不良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酰氧化酶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评估工具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锐英 许建英 刘先胜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3期407-411,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被认为是全球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且90%发在中低收入国家^([1])。我国慢阻肺患者近1亿,40岁以上人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被认为是全球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且90%发在中低收入国家^([1])。我国慢阻肺患者近1亿,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13.7%,60岁以上人群高达27%^([2]),随着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吸烟率的居高不下,其患病率及死亡率将持续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收入国家 人群患病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阻肺患者 评估工具 死亡原因 呼吸系统 吸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致认知障碍与海马体自噬关系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杨文曲 韩冲芳 +6 位作者 王慧 陈焱 贺建东 师高翔 段应磊 赵雪丽 常鑫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7期3176-3178,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致认知障碍与海马体自噬关系的实验研究。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未处理组(U组)、假手术组(S组)和缺血再灌组(I/R组),每组20只。6 d水迷宫训练后,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致认知障碍与海马体自噬关系的实验研究。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未处理组(U组)、假手术组(S组)和缺血再灌组(I/R组),每组20只。6 d水迷宫训练后,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致认知障碍模型,S组只穿线不结扎,U组不处理。各组大鼠于造模后1 d行Morris水迷宫试验,后立即处死并取海马体,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LC3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U组、S组比较,I/R组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上调(P<0.05);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与穿越平台次数均呈正相关(r=0.578,P<0.05;r=0.513,P<0.05)。结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伴随有脑海马体神经元自噬水平的提高,且可能有利于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所致大鼠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认知障碍 海马体 自噬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曲波帕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检验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12
作者 王丹 马梁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S01期196-200,共5页
目的观察艾曲波帕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山西白求恩医院血液科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6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60例患者分为艾曲波帕治疗... 目的观察艾曲波帕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山西白求恩医院血液科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6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60例患者分为艾曲波帕治疗组34例和未接受艾曲波帕对照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达20×10^(9)/L、50×10^(9)/L的时间节点及血小板达50×10^(9)/L中位血小板输注次数;两组血小板达部分有效(PR)、完全有效(CR)的时间节点及PR率、CR率。结果接受艾曲波帕时间:治疗组移植后50 d(31~123 d);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达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6 d(1~16 d),13 d(5~28 d)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达50×10^(9)/L中位时间分别为21 d(5~55 d),27 d(15~60 d),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小板中位输注次数分别为5次(1~12次)和7次(3~14次),对照组比治疗组多2次;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达PR、CR中位时间分别为14 d(1~36 d)、22 d(11~43 d)和29 d(14~65 d)、35 d(27~55 d),治疗组血小板恢复时间比对照组分别提前8、6 d,两组数据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PR率、CR率分别为97.1%、76.9%和85.3%、61.5%。随访至2022年9月,两组患者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1.2%,88.5%。结论艾曲波帕能够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恢复,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艾曲波帕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RP5及Wnt/JNK通路在七氟醚心肌保护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常鑫 韩冲芳 杨文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7期3159-3161,共3页
综述七氟醚的心肌保护机制以及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通过Wnt/c-Jun氨基端激酶(JNK)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的作用,为七氟醚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新的思路。七氟醚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综述七氟醚的心肌保护机制以及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通过Wnt/c-Jun氨基端激酶(JNK)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的作用,为七氟醚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新的思路。七氟醚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包括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激活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通路、激活线粒体膜三磷酸腺苷(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mKATP)、阻断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PTP)的开放、减少有害活性氧的生成和抑制钙超载等。新型抗炎脂肪因子SFRP5及Wnt信号通路与代谢性紊乱和抑制炎症反应等有关,并且在人类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七氟醚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SFRP5及Wnt信号通路是否有关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七氟醚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 SFRP5 c-Jun氨基端激酶 JNK 信号通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在高血栓负荷STEMI急诊PCI病人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晨 刘艳杰 +1 位作者 李晗 高宇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4期2380-238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I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3月31日于我院住院行急诊PCI术的高血栓负荷STEMI病人162例,分为观察组(行血栓抽吸联合PCI治...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I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3月31日于我院住院行急诊PCI术的高血栓负荷STEMI病人162例,分为观察组(行血栓抽吸联合PCI治疗,91例)与对照组(行PCI治疗,71例)。记录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梗死相关动脉(IRA)、病变血管数量、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和血栓负荷分级。比较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2 h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一般资料、病变血管数量、术前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sum-STR%≥50%比例、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GLS、LVEDD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卒中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可改善高血栓负荷STEMI病人心肌再灌注,但未降低心源性死亡及脑卒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血栓负荷 血栓抽吸 心血管不良事件 心肌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的机制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亚男 成孟瑜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8期2176-2180,2195,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抑郁是一种精神异常状态,是COPD最常见的合并症,是导致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病情急性加重、反复住院和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抑郁是一种精神异常状态,是COPD最常见的合并症,是导致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病情急性加重、反复住院和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因素。目前研究表明,COPD与抑郁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COPD可以诱发或加重患者的抑郁症状,而抑郁可能加重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然而,COPD合并抑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尚未明确。有学者发现,COPD合并抑郁与炎症因子、低氧、糖皮质激素及基因多态性等多种因素相关,目前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心身锻炼等。本文就COPD合并抑郁的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抑郁 发病机制 干预措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勇 丁新民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60-65,共6页
脑血管痉挛(CVS)会引起脑血管的收缩,从而扰乱血管错综复杂的调控系统。它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迟发性脑缺血及神经功能障碍的驱动因素。目前临床上对于CVS的治疗选择还很少,药物疗法主要有诱发性升压... 脑血管痉挛(CVS)会引起脑血管的收缩,从而扰乱血管错综复杂的调控系统。它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迟发性脑缺血及神经功能障碍的驱动因素。目前临床上对于CVS的治疗选择还很少,药物疗法主要有诱发性升压疗法、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抗痉挛剂、促红细胞生成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等。非药物疗法主要有血管扩张剂的血管内干预、机械血管成形术等。CVS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尚无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用来治疗CVS。随着人们对其潜在发病机制认识和理解的扩大,可能会找到好的治疗靶点。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炎症和微凝块的形成是引起血管痉挛和迟发性脑缺血的新兴机制。迄今为止最有希望的疗法是调节一氧化氮或内皮素通路,并通过抑制痉挛的作用获益。钙通道阻滞剂的进一步研究也在进行中,以更好地了解有关血管痉挛的作用机制。尼莫地平能使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血管舒张,改善神经系统症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迟发性脑缺血,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死亡率影响不大。因此,针对不同机制的联合治疗可能是更理想的方法。该文对近年来有关CVS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延迟性脑缺血 药物疗法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庞少博 刘师伟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2505-2508,共4页
胰岛素抵抗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之一,也是导致2型糖尿病病情进展的关键因素。巨噬细胞在不同微环境作用下可极化为不同功能的细胞亚型,具有可塑性、完全可逆性。巨噬细胞极化表型由抗炎的M2型巨噬细胞向促炎的M1型巨噬细胞转化时,可... 胰岛素抵抗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之一,也是导致2型糖尿病病情进展的关键因素。巨噬细胞在不同微环境作用下可极化为不同功能的细胞亚型,具有可塑性、完全可逆性。巨噬细胞极化表型由抗炎的M2型巨噬细胞向促炎的M1型巨噬细胞转化时,可诱导胰岛素抵抗。因此,巨噬细胞极化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关键步骤。本文就巨噬细胞极化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开辟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巨噬细胞 细胞极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头静脉植入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的方法
18
作者 杨玲玉 李学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7期641-644,共4页
头静脉是植入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经典入路,其可以避免锁骨下静脉入路所致的气胸、误穿动脉、电极受压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头静脉解剖结构复杂,走行恒定,变异较为罕见,作为植入CIED的首选静脉入路,了解其解剖结构具有重要的... 头静脉是植入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经典入路,其可以避免锁骨下静脉入路所致的气胸、误穿动脉、电极受压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头静脉解剖结构复杂,走行恒定,变异较为罕见,作为植入CIED的首选静脉入路,了解其解剖结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经头静脉植入CIED的技术逐年改进,故本文对头静脉解剖及近年来经头静脉植入CIED的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术前静脉入路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静脉 解剖 走行变异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 手术时间 并发症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检验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时科茹 马梁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S02期218-221,共4页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以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常用免疫抑制剂或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除达到良好的疗效外,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我们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关注的方面。目前重型障碍性贫血的...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以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常用免疫抑制剂或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除达到良好的疗效外,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我们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关注的方面。目前重型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案层出不穷,然而,每一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在感染和(或)出血等并发症发生之前尽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20
作者 彭凯 闫卫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21期3934-3937,共4页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是一种异态睡眠,是帕金森病病人较为常见的一种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伴RBD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照料者的负担,目前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脑干结构异常相关。本研究对帕金森病伴RBD的流行特点、发...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是一种异态睡眠,是帕金森病病人较为常见的一种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伴RBD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照料者的负担,目前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脑干结构异常相关。本研究对帕金森病伴RBD的流行特点、发病机制、特征表现、非运动症状及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帕金森病伴RBD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