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白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琦 石晶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3,共5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50%。为了提高生存率和预后,应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OPMDs)阶段及早进行干预,口腔白斑病(oral leukoplakia,OLK)为...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50%。为了提高生存率和预后,应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OPMDs)阶段及早进行干预,口腔白斑病(oral leukoplakia,OLK)为最常见OPMDs,建立一个理想的OLK动物模型可以对肿瘤演变的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本文将对常见的OLK动物模型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斑病 口腔鳞状细胞癌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在口腔正畸教育和临床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2
作者 袁瑞 司敏敏 +1 位作者 张印 冯志远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6期478-484,共7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如影像识别、定点及数字化扫描等。ChatGPT是一种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自面市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教育和临床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ChatGPT在口腔正...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如影像识别、定点及数字化扫描等。ChatGPT是一种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自面市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教育和临床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ChatGPT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潜力,并分析其局限性。文献复习结果表明:ChatGPT在正畸教育领域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辅助完成医学模拟考试训练以及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等;在临床中能够进行医疗对话代理服务患者、简化临床流程并提高诊疗效率。但由于对ChatGPT的研究应用还处于较初级阶段,目前还存在数据量不足、回答问题精确度欠佳以及学术伦理和隐私等问题。未来,ChatGPT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训练和优化,确保其安全、道德和有益性,为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口腔正畸领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人工智能 正畸 口腔 教育 临床 医学 局限性 伦理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结构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在口腔阻生牙拔除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翔宇 王婕 +3 位作者 李晖菲 张芳 李冰 王兴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经验是掌握临床技能的必要条件[1]。阻生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见手术,也是口腔医学生所需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文献报道阻生牙拔除术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约16.3%~19.3%,其中下牙槽神经损伤发生...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经验是掌握临床技能的必要条件[1]。阻生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见手术,也是口腔医学生所需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文献报道阻生牙拔除术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约16.3%~19.3%,其中下牙槽神经损伤发生率0.5%~5.3%[2]。而近年来随着对医学伦理的重视,医学生临床实践门槛不断提高,见习、实习中阻生牙拔除术动手机会相对减少[3]。在校内学习阶段该技能操作训练严重不足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前期面对阻生牙患者信心不足,增加了手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牙拔除术 口腔颌面外科 医学伦理 口腔医学 临床技能 客观结构化 临床实践 文献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对局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尼妥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价值研究
4
作者 田亮亮 南欣荣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5期359-366,共8页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局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局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批和患者知情同意,收集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Ⅲ、Ⅳ期OSCC患者59例,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都经病理学确诊为鳞状细胞癌,并接受术前尼妥珠单抗+TP(多西他赛+顺铂)新辅助化疗;分析其临床资料,收集治疗前及治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值、淋巴细胞数值;计算比值NLR,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得到阈值,根据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新辅助化疗前NLR阈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新辅助化疗后临床疗效,分析NLR与近期疗效的相关性;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新辅助化疗前后OSCC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分析不同NLR组间EGFR表达差异。结果共收集59例晚期OSCC患者,根据ROC曲线得到NLR阈值为2.377,将患者分为<2.377组(低NLR组)24例,>2.377组(高NLR组)35例;低NLR组较高NLR组近期疗效好(P<0.05);低NLR组和高NLR组治疗后EGFR表达均下降,低NLR组较高NLR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新辅助化疗前低NLR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此类患者更有可能在术前尼妥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口腔鳞状细胞癌 新辅助化疗 尼妥珠单抗 近期客观疗效 术前诱导化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化疗疗效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口呼吸对人体口腔颌面功能的影响及其治疗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港 唐金侨 +1 位作者 冯瑜 王小琴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呼吸可分为鼻呼吸和口呼吸两种方式,口呼吸又可分为生理性口呼吸和病理性口呼吸。病理性口呼吸大致分为解剖性口呼吸、习惯性口呼吸和阻塞性口呼吸,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是儿童阻塞性口呼吸最常见的两个病因。病理性口呼吸作为一种不正确... 呼吸可分为鼻呼吸和口呼吸两种方式,口呼吸又可分为生理性口呼吸和病理性口呼吸。病理性口呼吸大致分为解剖性口呼吸、习惯性口呼吸和阻塞性口呼吸,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是儿童阻塞性口呼吸最常见的两个病因。病理性口呼吸作为一种不正确的呼吸方式,可对患者造成局部和全身危害,局部危害如颅颌面发育异常、口腔功能下降,全身危害如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造成的白天困倦、嗜睡和心血管系统健康等,均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就病理性口呼吸的病因来说,腺样体以及扁桃体肥大是最为常见的,多采用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给予治疗;对于病理性口呼吸导致无严重上下颌骨关系不调的错畸形,临床上可给予正畸掩饰性治疗进行纠正,而对于较为严重的错畸形,则需进行双期矫治来改善面型以及咬合关系,更为严重者则需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疗效;OSAHS是病理性口呼吸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国际公认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必要时需各科协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口呼吸 错畸形 颅颌面 颞下颌关节 龋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半透明氧化锆陶瓷粘接效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姚雪敏 王华 +1 位作者 王璐 赵彬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0-455,共6页
半透明氧化锆作为新一代的氧化锆全瓷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和光学性能,常应用于前牙美学区修复。要获得良好的远期修复效果,关键在于尽可能提高该材料的粘接强度,因此明确半透明氧化锆陶瓷材料粘接效果的影响因素非常重要。在实际应用中... 半透明氧化锆作为新一代的氧化锆全瓷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和光学性能,常应用于前牙美学区修复。要获得良好的远期修复效果,关键在于尽可能提高该材料的粘接强度,因此明确半透明氧化锆陶瓷材料粘接效果的影响因素非常重要。在实际应用中,半透明氧化锆的粘接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就半透明氧化锆陶瓷的组成与结构、表面处理方法、表面改性方法,粘接性单体与底涂剂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透明氧化锆 粘接 表面处理 粘接性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TZP/Al_(2)O_(3)复相陶瓷在口腔医学领域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闫晶煜 李冰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47-51,共5页
氧化锆全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美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其中Y-TZP目前在临床应用上最为广泛,但在生物体内或口腔环境条件下存在低温老化现象。Ce-TZP/Al_(2)O_(3)复相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抗低温老化特... 氧化锆全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美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其中Y-TZP目前在临床应用上最为广泛,但在生物体内或口腔环境条件下存在低温老化现象。Ce-TZP/Al_(2)O_(3)复相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抗低温老化特性及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目前受到学者的极大关注。本文对Ce-TZP/Al_(2)O_(3)复相陶瓷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Ce-TZP/Al_(2)O_(3)复相陶瓷的临床应用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TZP/Al_(2)O_(3)复相陶瓷 氧化锆 低温老化 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比色仪在口腔美学修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8
作者 韩啸 段春红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牙齿颜色的准确测定是口腔美学修复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测色方法分为视觉测色和仪器测色两种,视觉测色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但易受多种主客观因素(如环境、光照、经验、视觉疲劳及心理等)的影响,仪器测色能够将物体表面的颜色转化成具体数值... 牙齿颜色的准确测定是口腔美学修复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测色方法分为视觉测色和仪器测色两种,视觉测色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但易受多种主客观因素(如环境、光照、经验、视觉疲劳及心理等)的影响,仪器测色能够将物体表面的颜色转化成具体数值,具有客观、准确、快速、量化及可重复的优点,分光光度型比色仪作为一种常用的测色仪器,它自带标准光源,不受环境及操作者的影响,测量时间短,可将物体的颜色及透明性具体量化,测色结果更准确,有助于我们掌握颜色匹配的规律,提高修复成功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口腔领域,常用的分光比色仪有:Vita Easyshade、SpectroShade、Shadepilot、Crystaleye测色系统等。本文旨在对分光光度型比色仪在口腔美学修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颜色 分光比色仪 比色板 牙龈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神经网络在口腔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程一彤 武峰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33-238,共6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深度学习在临床医学影像领域的辅助诊断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年来,深度学习也被成功引入口腔医学领域,尤其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为代表的经典模型展示出强大的鲁棒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深度学习在临床医学影像领域的辅助诊断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年来,深度学习也被成功引入口腔医学领域,尤其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为代表的经典模型展示出强大的鲁棒性和普适性,即推动口腔医学走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从而实现数据合作共享。深度学习在口腔常见疾病的辅助诊断、口腔医学影像中解剖结构的识别定位与分割、指导口腔医师精细的临床操作等方面都有较成功的案例。相较之前传统手工操作及医师诊断的精准度均有所提高。然而深度学习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正处于萌芽阶段,有待进一步的经验积累及检测。本文将深度学习与CNN的特点进行了阐述;总结出CNN在国内外口腔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现状;讨论及归纳了深度学习方法目前应用于口腔医学的问题及展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神经网络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一彤 武峰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2年第1期58-62,共5页
口腔疾病的诊治中相关影像学诊断、病理诊断仍主要依赖于相关学科专家人工阅片,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病理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为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辅助有望提高口腔疾病的诊... 口腔疾病的诊治中相关影像学诊断、病理诊断仍主要依赖于相关学科专家人工阅片,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病理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为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辅助有望提高口腔疾病的诊断效率,意义重大。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累加神经网络具有很好的图像分类能力,但存在一系列问题,将任务分为医疗图像和提高其效率,以及为研究人员提供医学图像部分的信息。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口腔医学的融合,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诊断将广泛应用于口腔科临床工作中,本文就卷积神经网络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口腔医学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及其受体诱导口腔扁平苔藓巨噬细胞IL-10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葛学军 孙卓 +1 位作者 赵珍妮 杜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1-546,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及其受体(VD/VDR)对口腔扁平苔藓(OLP)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OLP患者和健康对照志愿者各20例,分选组织巨噬细胞检测炎性因子和VDR表达量并分析两者间相关性;在单核源巨噬细胞和THP-1细胞系过表达VDR或...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及其受体(VD/VDR)对口腔扁平苔藓(OLP)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OLP患者和健康对照志愿者各20例,分选组织巨噬细胞检测炎性因子和VDR表达量并分析两者间相关性;在单核源巨噬细胞和THP-1细胞系过表达VDR或加入维生素D,检测细胞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量;染色体免疫共沉淀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VDR与IL-10基因启动子结合情况;维生素D处理OLP巨噬细胞检测炎性因子表达量。结果:OLP病变组织巨噬细胞VDR表达水平降低,且与炎症抑制因子IL-1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细胞水平上,VD/VDR信号通路明显诱导巨噬细胞IL-10表达;分子机制上,VDR通过与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作用元件相结合,激活IL-10基因转录水平;维生素D处理后OLP巨噬细胞IL-10表达上调且促炎因子表达下调。结论:OLP巨噬细胞VD/VDR信号通路通过调控IL-10转录水平影响炎症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维生素D 维生素D受体 炎性因子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相关基因标志物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力业 高莺 田淳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分析方法筛选口腔鳞状细胞癌与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初步确定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口腔鳞状细胞癌相关芯片数据集GSE23558、GSE37991、GSE30784,利用GEO在...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分析方法筛选口腔鳞状细胞癌与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初步确定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口腔鳞状细胞癌相关芯片数据集GSE23558、GSE37991、GSE30784,利用GEO在线分析工具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本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差异基因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通过Cytoscape筛选关键基因。进而使用Kaplan Meier在线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预后分析,并使用GEPIA(http://gepia.cancer⁃pku.cn/)验证其表达情况。结果共筛选出212个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16个核心基因,其中与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包括:极光激酶A(aurora kinase A,AURKA)、极光激酶B(aurora kinase B,AURKB)、细胞凋亡抑制因子5(baculoviral IAP repeat containing 5,BIRC5)、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ell division cycle 6,CDC6)、E2F转录因子7(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7,E2F7)、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蛋白1(ubiquitin⁃like with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s 1,UHRF1),这些关键基因与癌旁组织相比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呈高表达并且患者生存时间均较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URKA、AURKB、BIRC5、CDC6、E2F7和UHRF1可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潜在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生物信息学 生物学标志物 差异表达基因 基因芯片 极光激酶 细胞凋亡抑制因子5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 E2F转录因子7 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与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原振英 管翠强 南欣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37-441,共5页
DNA甲基化现在被广泛认为是维持免疫细胞功能的关键。异常的DNA甲基化水平与常见的口腔疾病相关。环境因素和遗传多态性导致甲基化异常,影响某些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成为研究口腔疾病机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在慢性牙周炎、口腔癌、口腔... DNA甲基化现在被广泛认为是维持免疫细胞功能的关键。异常的DNA甲基化水平与常见的口腔疾病相关。环境因素和遗传多态性导致甲基化异常,影响某些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成为研究口腔疾病机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在慢性牙周炎、口腔癌、口腔扁平苔藓等常见口腔疾病发展过程中异常甲基化的重要性,以及DNA甲基化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关系的研究展望,目的是更清楚地了解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治疗复杂性口腔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慢性牙周炎 口腔癌 口腔扁平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基多糖材料防治口腔疾病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海燕 胡阳 +2 位作者 武秀萍 潘浩波 荆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1-636,共6页
背景:多糖基材料具有亲水性和促进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的作用,不仅可对口腔疾病进行有效预防和保护,还可实现牙周膜、牙釉质及牙槽骨的再生。目的:综述以壳聚糖为主多糖基材料在口腔众多领域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 背景:多糖基材料具有亲水性和促进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的作用,不仅可对口腔疾病进行有效预防和保护,还可实现牙周膜、牙釉质及牙槽骨的再生。目的:综述以壳聚糖为主多糖基材料在口腔众多领域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中、英文关键词为"多糖和口腔疾病,polysaccharide and oral disease(chitosan or hyaluronic acid or cellulose)and oral disease"。结果与结论:壳聚糖具有类人体氨基葡聚糖结构及纤维素和胶原的生物功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壳聚糖基多糖材料适用于牙周、口颌系统、美学修复、正畸等领域。在病损前期,多糖物质可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抑制菌斑微生物的聚集;在病损修复期,多糖物质本身对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也可在多糖材料特定效能的协助下持久有效发挥黏结、抗菌、再生等效果。此外,多糖也可在体内酶解产生单糖,利于组织修复。在未来的治疗领域,可较好利用多糖的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易获取及特定的网状结构、表面电荷等特性扩大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基材料 壳聚糖 聚合物 生物相容性 口腔疾病 再生 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在口腔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宗明锐 刘海燕 +1 位作者 李冰 武秀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7-452,共6页
背景:作为天然生物材料壳聚糖的一种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具有独特的水溶性、成膜性、缓释性,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综述羧甲基壳聚糖相较于壳聚糖的优势以及在口腔组织再生方面的应用。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背景:作为天然生物材料壳聚糖的一种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具有独特的水溶性、成膜性、缓释性,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综述羧甲基壳聚糖相较于壳聚糖的优势以及在口腔组织再生方面的应用。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羧甲基壳聚糖AND组织工程,羧甲基壳聚糖AND口腔医学”,英文检索词“carboxymethyl chitosan AND tissue engineering,carboxymethyl chitosan AND(dentistry OR stomatology)”,检索时限为2006年1月至2021年10月,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献进行初步筛选,以排除重复文献和低相关性文献,最终纳入文献51篇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羧甲基壳聚糖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的无毒材料,在骨组织再生、牙体组织再生、牙周组织再生方面已取得理想的进展。羧甲基壳聚糖相比壳聚糖具有更好的水溶性、成膜性和离子结合性,这极大扩展了其在口腔组织工程的应用。羧甲基壳聚糖单独使用可发挥抗菌效果,促细胞增殖、分化,或是作为支架材料、水凝胶、改性材料与生物活性成分和生长因子联合使用均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壳聚糖衍生物 组织工程 口腔组织构建 牙周再生 再矿化 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YAG激光应用于口腔硬组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旭东 杨雪莲 +1 位作者 刘夏青 马宇峰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381-384,共4页
Er:YAG激光属于自由运行脉冲激光,在电磁波谱中属于中红外波段,其特定波长使得其可被水及羟基磷灰石吸收,可以更好作用于含水组织、牙体组织与骨组织。较传统临床操作而言,Er:YAG激光有切割精确、杀菌、愈合较快等特点。在牙釉质处理中,... Er:YAG激光属于自由运行脉冲激光,在电磁波谱中属于中红外波段,其特定波长使得其可被水及羟基磷灰石吸收,可以更好作用于含水组织、牙体组织与骨组织。较传统临床操作而言,Er:YAG激光有切割精确、杀菌、愈合较快等特点。在牙釉质处理中,Er:YAG激光可以提高牙齿美白效能,延长窝沟封闭剂存留率及降低患龋率;在牙本质处理中,Er:YAG激光在龋病治疗中损伤小、脱敏效果确切,提高牙本质的粘接性能;在进行硬组织切割时,Er:YAG激光对目标组织控制精确、热损伤小、促进骨愈合、提高种植手术成功率等,具有较高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口腔硬组织 激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在口腔扁平苔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段丽君 雷建华 武云霞 《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80-183,共4页
口腔扁平苔藓是口腔黏膜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反复发作,常伴有糜烂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诊疗活动逐渐成为当今主流,全面评估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显得愈发重要,其中以患者为主导的口腔... 口腔扁平苔藓是口腔黏膜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反复发作,常伴有糜烂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诊疗活动逐渐成为当今主流,全面评估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显得愈发重要,其中以患者为主导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的在口腔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然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在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诊治中应用尚少,该文综述了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及其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验证研究和应用,以期为临床上口腔扁平苔藓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 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Ⅳ期口腔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复发患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泽君 南欣荣 闫星泉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Ⅲ~Ⅳ期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和复发患者的预后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230例临床Ⅲ~Ⅳ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资料,并对106例术后复发的患... 目的探讨临床Ⅲ~Ⅳ期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和复发患者的预后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230例临床Ⅲ~Ⅳ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资料,并对106例术后复发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研究复发患者的预后状况。结果该组患者术后的总复发率为45.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N分期、病理分化、淋巴结比率和神经侵犯是影响Ⅲ~Ⅳ期OSCC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比率和神经侵犯是影响Ⅲ~Ⅳ期OSC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3.012(1.113~8.148)和0.346(0.138~0.866),P<0.05]。复发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R)显著低于未复发患者(3年OSR 39.6%vs 92.8%,5年OSR 21.9%vs 82.6%,P=0.000)。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N分期和神经侵犯是影响复发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N分期和神经侵犯是影响复发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1.229(0.996~1.517)和0.490(0.266~0.901),P<0.05]。结论Ⅲ~Ⅳ期OSCC患者复发率较高且复发后预后不佳,淋巴结比率和神经侵犯是影响复发的不良特征,而pN分期和神经侵犯与复发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复发 预后 淋巴结比率 神经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伟喆 范亚伟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0年第4期229-232,共4页
超声骨刀是基于压电效应的原理设计出的一种新型骨切割设备,具有选择性切割矿化硬组织、创伤及产热小、精确性高、减少术中出血、操控性好等诸多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大部分学者认为超声骨刀可促进骨愈合、保护软组织。... 超声骨刀是基于压电效应的原理设计出的一种新型骨切割设备,具有选择性切割矿化硬组织、创伤及产热小、精确性高、减少术中出血、操控性好等诸多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大部分学者认为超声骨刀可促进骨愈合、保护软组织。本文就超声骨刀对软硬组织影响的基础研究、口腔颌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口腔颌面外科 骨愈合 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治疗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卓平 辛鹏飞 +3 位作者 高阳 张彩凤 张宽收 刘青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62-470,共9页
目前,对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临床应用和研究较多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传统热疗、基因疗法、免疫疗法和光动力疗法(PDT)等,但治疗效果有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光热治疗(PTT)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 目前,对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临床应用和研究较多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传统热疗、基因疗法、免疫疗法和光动力疗法(PDT)等,但治疗效果有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光热治疗(PTT)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光热效应选择性杀伤癌细胞,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近红外光(NIR)具有良好的组织穿透性,光热转换剂(PTCA)具有可修饰性和选择性,它们是光热治疗的两大要素。通过构建纳米载体平台,PTT可协同增强其他治疗手段的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本文对OSCC的治疗现状、PTT的光热转换原理及在OSCC的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PTT在OSCC中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光热治疗 光热效应 近红外光 光热转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