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X线吞咽造影对脑血管病变患者吞咽功能的分期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薛亮亮 郭东强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783-784,共2页
吞咽障碍是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病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国内外的研究资料显示其发生率约40%左右[1],会导致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患者进食困难,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视频吞钡吞咽造影(VFSS)是评价吞咽功能的"金指标",能够... 吞咽障碍是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病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国内外的研究资料显示其发生率约40%左右[1],会导致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患者进食困难,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视频吞钡吞咽造影(VFSS)是评价吞咽功能的"金指标",能够有效评价患者的吞咽功能,本研究收集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的36例吞咽造影,进行分期及分级,现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 脑血管病 吞咽障碍 吸入性肺炎 金指标 口腔期 咽缩肌 轻度障碍 生活质量 吞咽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靶对触诊阴性乳腺微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向丽 王方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388-389,共2页
乳腺癌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有研究报道,微钙化可能是早期乳腺癌的唯一表现,因此,提高对乳腺微钙化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率对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以往... 乳腺癌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有研究报道,微钙化可能是早期乳腺癌的唯一表现,因此,提高对乳腺微钙化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率对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临床常依赖于钼靶X线对微钙化病灶进行筛查,近年来,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应用于超声检查提高了超声下钙化的检出率,使得患者在不接触射线的情况下检出微钙化病灶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微钙化 检出率 超声“萤火虫”成像 触诊阴性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对照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方 杨向丽 邢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2期1656-1658,共3页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 tumor of the breast,PTB)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发生率约占乳腺肿瘤的0.3%-0.9%,约占所有乳腺纤维上皮肿瘤的2%-3%[1],易复发及转移,根据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乳腺叶状肿瘤又分良性...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 tumor of the breast,PTB)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发生率约占乳腺肿瘤的0.3%-0.9%,约占所有乳腺纤维上皮肿瘤的2%-3%[1],易复发及转移,根据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乳腺叶状肿瘤又分良性、交界性及恶性,目前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征象,术前诊断率较低,本研究通过研究乳腺叶状肿瘤的钼靶及超声表现,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叶状肿瘤 影像学表现 病理对照 乳腺纤维 临床诊断 上皮性肿瘤 病理学特点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前突患者排粪造影的X线表现分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薛亮亮 郭东强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1期1517-1519,共3页
通过收集整理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53例诊断为直肠前突病例的X线资料,参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直肠前突进行分级,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直肠前突 X线表现 排粪造影 患者 收集整理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X线断层融合排粪造影技术在测量直肠前突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郭东强 薛亮亮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1期1624-1626,共3页
直肠前突是指直肠壶腹部远端呈囊袋状突向前方([1]),根据芦中庆([2])和胡石腾等([3])的报道,直肠前突是便秘患者排粪造影的主要表现之一。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是在传统断层成像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断层融合技术(digital tomosynth... 直肠前突是指直肠壶腹部远端呈囊袋状突向前方([1]),根据芦中庆([2])和胡石腾等([3])的报道,直肠前突是便秘患者排粪造影的主要表现之一。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是在传统断层成像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断层融合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C)是基于传统X线摄影的断层摄影技术,辐射剂量低,价格低廉,患者体位相对自由,对肺部转移结节的检查具有高度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前突 X线断层 排粪造影 数字化 造影技术 价值 应用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硬化性腺病的X线及超声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方 贾姝妮 +1 位作者 杨向丽 邢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1期1588-1590,共3页
乳腺硬化性腺病(clerosing adenosis,SA)是乳腺腺病的后期表现,约占乳腺肿物的1.3%~2%,病理以小叶内结缔组织增生为主,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雌激素刺激上皮增生有关,该病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为健康人的1.5~2倍。
关键词 乳腺硬化性腺病 超声特征 X线 结缔组织增生 浸润性乳腺癌 乳腺腺病 乳腺肿物 病因不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断层融合排粪造影技术有效层面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薛亮亮 郭东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93-696,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排粪造影有效诊断层面,评价其有效性和全面性。方法收集本院数字化断层融合排粪造影图像56例,断层层面图像按照重建层面,分为5个组:210-201 mm组,200-191 mm组,190-181 mm组,180-171 mm组,170-160 mm组。由2... 目的探讨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排粪造影有效诊断层面,评价其有效性和全面性。方法收集本院数字化断层融合排粪造影图像56例,断层层面图像按照重建层面,分为5个组:210-201 mm组,200-191 mm组,190-181 mm组,180-171 mm组,170-160 mm组。由2名诊断医师分别对每组图像进行评价,诊断包括排粪造影最常见的直肠前突、黏膜脱垂和盆底下降。采用评分法确定有效诊断层面,而后就其有效性和全面性与传统X线排粪造影对比。结果在诊断直肠前突、黏膜脱垂和盆底下降时,五组图像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分区集中在170-200 mm之间,得出有效诊断层面在170-200 mm之间,并且较传统X线排粪技术更为有效和全面。结论数字化断层融合排粪造影技术在其有效诊断重建层面内,诊断更有效、更全面,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融合 排粪造影 直肠前突 黏膜脱垂 盆底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像素指数法定量测定COPD及其与肺功能检查的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薛亮亮 江小鹏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82-384,F0003,共4页
目的依据密度差异对肺组织进行分区,利用像素指数法探讨其在COPD的诊断与分级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山西大医院内临床确诊为COPD患者65例,均行肺功能检查及64排螺旋CT扫描,依据肺组织内密度差异分为密度减低区、正常密度区、高密度区,利用... 目的依据密度差异对肺组织进行分区,利用像素指数法探讨其在COPD的诊断与分级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山西大医院内临床确诊为COPD患者65例,均行肺功能检查及64排螺旋CT扫描,依据肺组织内密度差异分为密度减低区、正常密度区、高密度区,利用像素直方图定量测量各分区体积与全肺比值(PI值),分析各PI值与肺功能检查指标相关性。结果本实验COPD患者吸气相病例最佳分区为:气肿区[-1 023 HU,-930 HU),密度正常区[-930 HU,-750 HU),密度增高区[-750 HU,-200 HU);气肿区、密度正常区PI值与肺功能相关性较好,密度增高区PI与肺功能相关性差。结论以密度差异分区,利用像素指数法对COPD进行CT定量测量为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诊断及分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肺功能检查 定量分析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例盆底下降患者排粪造影的影像学分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薛亮亮 郭东强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2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在诊断盆底下降的影像学分级。方法收集山西大医院诊断为盆底下降的病例33例进行影像学分析,并按照Pub Medd中检索的文献报道进行分级。结果按照文献报道,将盆底下降的影像学表现分为3级,本组病例共诊断1级19例,2级8例,...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在诊断盆底下降的影像学分级。方法收集山西大医院诊断为盆底下降的病例33例进行影像学分析,并按照Pub Medd中检索的文献报道进行分级。结果按照文献报道,将盆底下降的影像学表现分为3级,本组病例共诊断1级19例,2级8例,3级6例。结论确立了一种排粪造影影像学表现分级标准,有利于临床表现与排粪造影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粪造影 盆底下降 直肠前突 黏膜脱垂 乙状结肠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诊断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方 邢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9期1160-1161,共2页
乳腺脂肪坏死是乳房创伤后引起的一种良性疾病,为非化脓性炎症,因其临床表现以不规则乳腺肿块为特征。极易误诊为乳腺癌。随着国内乳腺穿刺活检、乳腺癌保乳术、乳房成形术以及各种外伤的不断增加,乳腺脂肪坏死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 乳腺脂肪坏死是乳房创伤后引起的一种良性疾病,为非化脓性炎症,因其临床表现以不规则乳腺肿块为特征。极易误诊为乳腺癌。随着国内乳腺穿刺活检、乳腺癌保乳术、乳房成形术以及各种外伤的不断增加,乳腺脂肪坏死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熟悉乳腺脂肪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现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旨在正确认识本病,减少误诊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病例12例.均为女性,年龄36—68岁,平均52岁。1.2临床表现:患者因无意触及乳房肿块、乳腺疼痛或体检就诊,其中3例有外伤史,3例有手术史,1例有穿刺史,有1例在同一乳腺先后行2次手术,均为脂肪坏死,其中10例可触及肿物,1例局部腺体增厚,1例触诊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脂肪坏死 X线诊断 乳房成形术 非化脓性炎症 临床表现 穿刺活检 外科手术 病理证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块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0例钼靶征象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亮亮 郭东强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4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分析肿块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表现,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均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检查的肿块型浸润性导管癌60例的X线征象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0例X线征象:分叶状肿块6例,边缘规则肿块2例,边缘不规则... 目的分析肿块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表现,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均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检查的肿块型浸润性导管癌60例的X线征象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0例X线征象:分叶状肿块6例,边缘规则肿块2例,边缘不规则肿块35例,星芒状肿块10例,边界模糊或呈浸润性改变37例,肿块合并钙化26例,伴有毛刺25例,伴乳头凹陷11例,伴皮肤增厚15例,伴大导管征6例。结论肿块边缘的浸润性改变或边缘的不规则可能是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的X线表现,其他征象依次为肿块合并钙化、乳头及皮肤改变以及大导管征的出现,亦对定性诊断颇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 乳腺 数字化乳腺摄影 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系血栓伴亚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影像及临床研究
12
作者 郭东强 江小鹏 +1 位作者 薛亮亮 杨向丽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S1期98-99,共2页
门静脉系统多发血栓形成伴肠梗阻疾病相对较为少见,目前国内外对其报道较少,本研究收集了7例临床诊断门静脉系统多发血栓形成伴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及影像分析,以促进该类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 肠梗阻患者 血栓形成 门静脉系统 肠系膜上静脉 临床诊断 增强扫描动脉期 平扫 脾脏体积 肠壁血运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气管狭窄病变十例的CT所见分析
13
作者 郭东强 薛亮亮 +1 位作者 杨向丽 江小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7期931-932,共2页
引起气管狭窄的原发性病变极为少见.临床上易漏诊误诊;笔者收集10例原发性气管狭窄患者的CT表现,结合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为影像科医生利用多排螺旋CT(MSCT)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提供帮助。
关键词 原发性病变 气管狭窄 CT表现 漏诊误诊 诊断水平 病理资料 影像科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腮腺造影的临床价值分析
14
作者 郭东强 杨向丽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5期648-649,共2页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损伤唾涎腺、泪腺及其他外分泌腺为主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诊断SS的参考指标很多,其中SS病变易累及涎腺出现的口腔干燥症是其重要的临床表现,腮腺造影可以反映涎腺形态及功能受累情...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损伤唾涎腺、泪腺及其他外分泌腺为主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诊断SS的参考指标很多,其中SS病变易累及涎腺出现的口腔干燥症是其重要的临床表现,腮腺造影可以反映涎腺形态及功能受累情况,因此腮腺造影是诊断SS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腮腺造影 临床诊断 价值分析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口腔干燥症 外分泌腺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诊阴性微钙化乳腺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杨向丽 王方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期81-83,共3页
临床触诊阴性而钼靶发现微钙化病例是临床工作中时常遇到的问题,它常常是早期乳腺癌的首发体征。为了明确诊断,临床常采用穿刺定位活检技术对病变进行定性诊断,本文将此类病变的病理诊断结果与相关危险因素(乳腺密度、体质指数、年龄... 临床触诊阴性而钼靶发现微钙化病例是临床工作中时常遇到的问题,它常常是早期乳腺癌的首发体征。为了明确诊断,临床常采用穿刺定位活检技术对病变进行定性诊断,本文将此类病变的病理诊断结果与相关危险因素(乳腺密度、体质指数、年龄、生育因素等)进行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危险因素 临床触诊 微钙化 乳腺疾病 阴性 病理诊断结果 临床工作 定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内异物一例
16
作者 王方 李丽 +3 位作者 刘玲玲 高晋南 郭繁 张晓俊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3年第5期400-400,共1页
患者女,50岁,主因“钼靶X线发现右乳钙化”而入院。人院查体双乳对称,不伴局部皮肤红肿、破溃,右乳头外上方5cm处可见一长约5cm的弧形切口瘢痕,触诊皮下可及瘢痕样改变,双测乳腺未及具体肿物。既往曾有乳腺炎引流病史。钼靶x线发... 患者女,50岁,主因“钼靶X线发现右乳钙化”而入院。人院查体双乳对称,不伴局部皮肤红肿、破溃,右乳头外上方5cm处可见一长约5cm的弧形切口瘢痕,触诊皮下可及瘢痕样改变,双测乳腺未及具体肿物。既往曾有乳腺炎引流病史。钼靶x线发现右乳外上后带成簇分布多发钙化影,钙化颗粒粗细不等,并可见少许点样钙化沿原引流道分布,右乳未见明显肿块影,右乳外上皮肤略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多发钙化 异物 皮肤红肿 切口瘢痕 钼靶X线 钼靶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靶X线对男性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王方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2500-2501,共2页
男性乳腺疾病临床较为少见,通常不易引起患者及临床医师注意。男性乳腺发育和乳腺癌是男性乳腺的2个重要疾病[1],本研究收集行钼靶X线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男性乳腺疾病患者2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钼靶X线检查资料,并与组织病理学相结合... 男性乳腺疾病临床较为少见,通常不易引起患者及临床医师注意。男性乳腺发育和乳腺癌是男性乳腺的2个重要疾病[1],本研究收集行钼靶X线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男性乳腺疾病患者2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钼靶X线检查资料,并与组织病理学相结合,旨在提高对男性乳腺疾病的钼靶X线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腺发育 钼靶X线检查 乳腺疾病 诊断价值 临床医师 组织病理学 病理证实 检查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支气管性体动脉在肺结核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巍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3期2784-2786,共3页
为探讨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onbronchial systemic arteries,NBSA)在肺结核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对24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介入治疗 BRONCHIAL 支气管扩张 栓塞材料 ARTERIES 主动脉造影 微导管 慢性炎症性疾病 栓塞剂 甲状颈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恶性蝾螈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胡丽娜 张振华 +2 位作者 李丽 姚宏 杨向丽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3期1561-1562,共2页
恶性蝾螈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极差。至今国内报道约84例左右,发生于前列腺仅2例。现复习国内外文献,结合本病例就恶性蝾螈瘤的命名、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予以讨论。
关键词 恶性蝾螈瘤 文献复习 前列腺 临床病理特征 治疗预后 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评估联合乳腺微钙化导丝定位活组织检查对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方 杨向丽 +2 位作者 邢祉 薛亮亮 刘国霞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7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X线摄影中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联合乳腺微钙化的定位活组织检查技术对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触诊阴性、仅X线发现乳腺微钙化的患者192例,共205处微钙化病灶,回顾其X线表现特征并进行BI-RADS... 目的探讨X线摄影中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联合乳腺微钙化的定位活组织检查技术对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触诊阴性、仅X线发现乳腺微钙化的患者192例,共205处微钙化病灶,回顾其X线表现特征并进行BI-RADS评估分类,对BI-RADS分类4a级及以上患者行X线引导下导丝定位活组织检查及病理诊断。结果205处微钙化病灶中,恶性病灶74处(36.1%),良性病灶131处(63.9%);成簇、段样、区域样分布的线状分支状钙化对乳腺恶性病灶的阳性预测值较高[分别为83.3%(5/6)、100.0%(11/11)、100.0%(1/1)],其次为成簇、线样、段样及区域样分布的多形性钙化[分别为55.9%(38/68)、50.0%(1/2)、40.0%(8/20)、33.3%(4/12)];线状分支状钙化、多形性钙化对恶性病灶的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粗糙不均质钙化、不定形/模糊钙化(χ2值分别为34.44、51.87、16.71、29.86,均P〈0.05);线状分支状钙化恶性可能性最高;恶性病灶在4种不同的腺体类型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极度致密型40.5%(30/74)、不均匀致密型39.2%(29/74)、散在纤维腺体型10.8%(8/74)、脂肪型9.5%(7/74)。结论应用BI-RADS对乳腺微钙化进行术前评估可提高触诊阴性乳腺癌的检出率;线状分支状钙化对恶性病灶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致密型乳腺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X线摄影术 微钙化 活组织检查 触诊 乳腺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