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好东西》女性神话的多维表达和话语建构
1
作者 王姝 李志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165,共4页
邵艺辉导演的《好东西》是一部以女性经验为出发点、展现多层次女性身份与情感的影片,它以兼具鲜明而个性化的创作手法,对传统性别观念提出了挑战与解构,引发人们对当代女性命运与社会构建的深刻反思。电影通过多维度的女性神话表达,打... 邵艺辉导演的《好东西》是一部以女性经验为出发点、展现多层次女性身份与情感的影片,它以兼具鲜明而个性化的创作手法,对传统性别观念提出了挑战与解构,引发人们对当代女性命运与社会构建的深刻反思。电影通过多维度的女性神话表达,打破了主流文化中的男性凝视框架,将男性气质作为被凝视的对象,巧妙反转了传统的性别权力结构。这种话语建构在刷新观众审美认知的同时,大胆地在电影叙事、视听语言与性别表达方面进行实验性探索,标志着“女作者电影”在中国电影语境中的崭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东西》 女性神话 女性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糅性与奇观性:当代复合叙事电影的美学特征
2
作者 梁慧亭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3,共6页
随着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娱乐产业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作为这一变革中的重要一环,其观影体验、消费模式以及审美取向都经历了深刻的转变,传统单一叙事模式渐难满足观众需求,在此背景下,电影叙事形式亦随之演化,由过去线性叙事逐... 随着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娱乐产业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作为这一变革中的重要一环,其观影体验、消费模式以及审美取向都经历了深刻的转变,传统单一叙事模式渐难满足观众需求,在此背景下,电影叙事形式亦随之演化,由过去线性叙事逐转变为复合叙事,兼顾了杂糅性与奇观性双重美学内涵,进一步拓展了电影叙事的空间,使得故事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本文着重采用文献调查与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当代复合叙事电影中的杂糅性与奇观性如何塑造其美学特征,进而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为理解当代电影发展脉络打开了新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叙事电影 美学特征 多样性 杂糅性 奇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园意识与全球想象:中国科幻电影的国际传播路向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兵兵 张宗伟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05,共7页
近年来,中国科幻电影佳作频出,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赞誉,而且在海外市场中为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积累了丰富经验。文章依循中国科幻电影国际传播的产业基础和科幻电影观念的“中国方案”,指出无论具体表达形式如何变化,中... 近年来,中国科幻电影佳作频出,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赞誉,而且在海外市场中为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积累了丰富经验。文章依循中国科幻电影国际传播的产业基础和科幻电影观念的“中国方案”,指出无论具体表达形式如何变化,中国科幻电影都能凭借高水准的视听呈现与现实主义内核的造梦机制、严谨的科学逻辑与兼容性价值表述,激活观众的共同文化经验,并以此实现良好国际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电影工业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热辣滚烫》的互文叙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左爱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8-152,共5页
电影《热辣滚烫》以其独特的互文叙事手法引起了广泛关注。互文理论视域下,电影叙事注重文本之间的联系和转换,以及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通过主观联想、实际查证等方法建立起的文本间关系。影片通过文本间的引用与关联、“可写”性的文本构... 电影《热辣滚烫》以其独特的互文叙事手法引起了广泛关注。互文理论视域下,电影叙事注重文本之间的联系和转换,以及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通过主观联想、实际查证等方法建立起的文本间关系。影片通过文本间的引用与关联、“可写”性的文本构筑、文本与现实的镜像关系,构建起多层次、多角度的互文叙事方式。影片利用互文叙事策略,丰富了故事的情节和内涵,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互文叙事 文本 读者参与 外互文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成鹏电影的个性叙事、情绪驱动与现实关照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鉴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00-104,共5页
在过去十年间,国产影片的创作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媒介对电影制作资源的整合和互动,使更多有才华的人能够参与到电影制作中。新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非科班出身的电影人成为影视创作的新势力,董成鹏(简称大鹏)导演就是其中之一。以... 在过去十年间,国产影片的创作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媒介对电影制作资源的整合和互动,使更多有才华的人能够参与到电影制作中。新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非科班出身的电影人成为影视创作的新势力,董成鹏(简称大鹏)导演就是其中之一。以网络短剧被观众熟知的大鹏,从最初执导《煎饼侠》至今,八年间一共独立执导六部影片,从最初拼接感较强的情怀喜剧,到成熟商业类型片的电影质感,强大的情感驱动力和人文情怀始终贯穿于大鹏电影。分析大鹏导演的六部电影作品,从叙事模式、情感传达、思想内蕴等方面,解析大鹏电影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鹏”式喜剧 追梦叙事 情绪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艳(河北美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700)
6
作者 张玉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96-98,共3页
娱乐休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然存在的基本状态,也是电影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在当代,娱乐的社会功能被空前放大了。在这样的语境中,陈思诚充分了解商业电影的创作规律,在“唐探”系列等电影中,通过快感导向的叙事,杂糅式的、碎片化的符... 娱乐休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然存在的基本状态,也是电影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在当代,娱乐的社会功能被空前放大了。在这样的语境中,陈思诚充分了解商业电影的创作规律,在“唐探”系列等电影中,通过快感导向的叙事,杂糅式的、碎片化的符号等强化了其影片辨识度和市场认同。一言以蔽之,这种泛娱乐化倾向极大地促进了陈思诚电影在商业上的成功。同时,在其监制的《误杀》及《我和我的家乡》中导演的《天上掉下个UFO》中,陈思诚又表现出了一定的对泛娱乐化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电影 陈思诚 泛娱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美学”视角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叙事类型延伸
7
作者 左爱萍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7-63,共7页
人民美学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现代性美学,通过将大众作为审美主体、叙事对象,从而塑造人物群像的美学形态。在“人民美学”视角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以平视的叙事视角为基础,以人民为审美立场、主体,既不刻意回避现实矛盾,也不渲染或者... 人民美学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现代性美学,通过将大众作为审美主体、叙事对象,从而塑造人物群像的美学形态。在“人民美学”视角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以平视的叙事视角为基础,以人民为审美立场、主体,既不刻意回避现实矛盾,也不渲染或者放大冲突,通过采用线性叙事策略,将解决现实问题与弘扬真善美的主题情感相融合,在传播积极价值观和主流情感的同时,实现了人文关怀、社会关注与艺术审美的有机融合。本文以“人民美学”为视角,从现实性、审美性与人民性等角度,对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多元叙事特征进行解读,并结合大众接受美学、技术美学等,系统化论述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类型拓展与具体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美学” 现实主义题材 类型拓展 延伸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人黄建新的观念嬗变与身份复合研究
8
作者 张瑾璟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5期163-166,共4页
目前,关于导演黄建新的研究以导演研究和文本分析为主,本文不仅是对他作为一名“电影人”的个体研究,也是从影人与中国电影呈现出的动态关系角度出发的研究,既考察了黄建新作为影人的个体历程,亦折射出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的变化轨迹,得... 目前,关于导演黄建新的研究以导演研究和文本分析为主,本文不仅是对他作为一名“电影人”的个体研究,也是从影人与中国电影呈现出的动态关系角度出发的研究,既考察了黄建新作为影人的个体历程,亦折射出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的变化轨迹,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多元而有序的身份变化是黄建新自觉主动探索电影活动的结果;二是时代主旋律是黄建新参与中国电影发展的结构性存在,也是其自身内部的变化同中国电影发展同步的表征,且在各个阶段都呈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独特性与现实观照。因此,本文在按照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与黄建新个人创作生涯逻辑建构的基础上,探究其不断变化的电影观念和身份背后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建新 观念嬗变 身份复合 中国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与嬗变:国产儿童电影中儿童银幕形象的更迭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范小玲 王艳芝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4-37,共4页
电影创作的中心问题是塑造人物形象,关注人物命运。国产儿童电影中的儿童形象经过不同时期的传播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样态。这些儿童银幕形象作为电影的表现主体和灵魂,不仅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也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和儿童内心精神世... 电影创作的中心问题是塑造人物形象,关注人物命运。国产儿童电影中的儿童形象经过不同时期的传播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样态。这些儿童银幕形象作为电影的表现主体和灵魂,不仅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也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和儿童内心精神世界的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儿童电影 儿童银幕形象 儿童电影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家记忆的空间书写——近十年新生代导演的家庭叙事研究
10
作者 张雁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08,共6页
家庭叙事作为中国电影传承已久的创作策略,成就了诸多经典力作,这些作品在时代风云与人生起伏的家国故事中,积淀成独有的叙事传统及美学旨趣。当下,中国电影创作群体中的新生代导演在作品感召力和市场号召力方面体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家庭叙事作为中国电影传承已久的创作策略,成就了诸多经典力作,这些作品在时代风云与人生起伏的家国故事中,积淀成独有的叙事传统及美学旨趣。当下,中国电影创作群体中的新生代导演在作品感召力和市场号召力方面体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其中不乏对家国春秋的深切感怀和对俗世日常的温情注视。2014年以来,很多导演专注于家庭叙事,其作品容纳了家庭亲疏、故土离归的“私家记忆”,并通过空间设置言说家庭叙事的恒久主题及时代新变。以家宅为中心的日常生活空间呈现出可见的家业实景与可感的情感暖流;以自然空间描摹的故乡印象探向了地方文化的历史纵深;以寻根旅程构建的超现实空间表达了对家庭关系的修复与和解的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叙事 日常生活空间 自然空间 超现实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题旨、风格与语言:“印度新电影”创作的三个维度
11
作者 范小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16,共4页
印度电影在观众印象中普遍都是“穿插歌舞”“载歌载舞”,而这似乎也成为印度电影叙事的固定模式。但事实并非如此,在20世纪中后期出现的“印度新电影”,凭借独特的叙事风格及富含思考的表达,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20世纪60年代,在政府... 印度电影在观众印象中普遍都是“穿插歌舞”“载歌载舞”,而这似乎也成为印度电影叙事的固定模式。但事实并非如此,在20世纪中后期出现的“印度新电影”,凭借独特的叙事风格及富含思考的表达,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20世纪60年代,在政府主导下,印度仿照法国的“电影高等研究院”建立“印度影视学院”,成立收藏世界各国大量经典影片的国家电影资料馆,创办电影资金公司,使资助拍摄的“非商业性”影片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影坛 影视学院 电影资料馆 电影叙事 经典影片 固定模式 印度电影 非商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新赛道:影视与旅游的联动探索
12
作者 左爱萍 《声屏世界》 2025年第1期5-7,共3页
影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不仅能够推动文化传播,还能带动旅游发展。影视与旅游联动能够生动展现地域风貌、广泛传播地方文化、提振地方文旅经济及深化文旅体验,但也存在影视滤镜下文旅之行失真、影视内容对旅游地文化的误读、影视带... 影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不仅能够推动文化传播,还能带动旅游发展。影视与旅游联动能够生动展现地域风貌、广泛传播地方文化、提振地方文旅经济及深化文旅体验,但也存在影视滤镜下文旅之行失真、影视内容对旅游地文化的误读、影视带来的旅游热效应短暂、影视与旅游互动模式僵化等问题。对此,希望通过影视袪魅,规范实景拍摄、深挖文化,加强内容把关、强化IP,激发长尾效应、创新模式,扩大文旅市场联动等策略,激发影旅联动效能,为文旅融合开辟出全新赛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影视 旅游 联动 影旅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语境下国产谍战电影创作策略探析
13
作者 郭禹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21-124,共4页
国产谍战题材电影在历经漫长与起伏的发展后,近年来处于一个文化风貌多样化,文化格局动态化的复合语境中,早年“反特片”时的创作策略已成为一种禁锢。在此情况下,我国电影人运用突出谍战中智力因素,打破人物塑造旧规,以及融入暴力美学... 国产谍战题材电影在历经漫长与起伏的发展后,近年来处于一个文化风貌多样化,文化格局动态化的复合语境中,早年“反特片”时的创作策略已成为一种禁锢。在此情况下,我国电影人运用突出谍战中智力因素,打破人物塑造旧规,以及融入暴力美学等娱乐元素的策略,创作适合新语境的谍战片。同时电影人又在谍战电影的类型化与反类型化,个性化与大众化,以及所灌注的中西文化间进行了思考与裁夺,让谍战电影呈现出多样化的审美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电影 谍战题材 复合语境 创作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创展”一体化电影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樟柯 魏晓军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6-19,共4页
山西电影学院隶属于山西传媒学院,作为山西省首批特色行业学院,按照建院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出作品、出人才,办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电影学院”目标,坚持以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聚焦行业、服务社会为总体格局,以产学研创展一体化培养。
关键词 产学研创 总体格局 人才培养模式 传媒学院 一体化培养 构建与实践 特色鲜明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春节档影视改编策略分析--从小说、游戏、小品到电影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志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0-93,共4页
2021年的中国春节档电影市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客观优势,收获到了相当程度的商业利润。据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初步统计,截至2月17日17时,2021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75.44亿元,继2019年59.05亿元后,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 2021年的中国春节档电影市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客观优势,收获到了相当程度的商业利润。据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初步统计,截至2月17日17时,2021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75.44亿元,继2019年59.05亿元后,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纪录。同时,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这样的现象能够看出,虽然2021年春节档电影热潮正在渐渐消散,但巨大的票房收益为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开了一个好头。在七部同时上映的影片中,几乎全部来自于影视改编或系列作品。影视改编的合理运用使这一方式成为票房市场的基本保障。这些影片在改编原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使影片呈现了丰富多彩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改编 中国电影市场 春节档 电影票房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票房纪录 世界纪录 合理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电影摄影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瑾 《今传媒》 2022年第10期75-77,共3页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应运而生,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学习的方式,也影响着人们接收信息、传递信息的习惯。在多种新技术的支持下,新媒体实现了数字杂志、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等多领域的发展,也促进了电影制作、传播...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应运而生,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学习的方式,也影响着人们接收信息、传递信息的习惯。在多种新技术的支持下,新媒体实现了数字杂志、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等多领域的发展,也促进了电影制作、传播形式的变革,为电影摄影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对新媒体时代电影摄影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发展路径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电影摄影技术的水平,推动电影摄影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电影摄影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摄影中的色彩与影调阐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宇 《电视技术》 2022年第5期96-98,共3页
电影摄影可以通过多种造型方式,塑造具有较高表现力的视觉形象,其中造型艺术方式比较多,包含影调、色彩、全景、移动摄影以及现代摄影等方式,强化电影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强化观众的观影感受。本文主要阐述分析电影摄影中的... 电影摄影可以通过多种造型方式,塑造具有较高表现力的视觉形象,其中造型艺术方式比较多,包含影调、色彩、全景、移动摄影以及现代摄影等方式,强化电影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强化观众的观影感受。本文主要阐述分析电影摄影中的色彩、影调处理方法的应用,旨在进一步提高电影摄影艺术造型效果,推动我国电影摄影艺术水平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摄影 色彩 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猛电影的地域空间及文化景观
18
作者 左爱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24-127,共4页
在新生代导演中,张猛是艺术风格较为鲜明的一个。在《耳朵大有福》《钢的琴》《胜利》等影片中,张猛将镜头对准了中国北方,记录底层者并不乐观的生存境遇。在其电影中的各类地域空间及文化景观的背后,是张猛对宏大时代及微观个人命运的... 在新生代导演中,张猛是艺术风格较为鲜明的一个。在《耳朵大有福》《钢的琴》《胜利》等影片中,张猛将镜头对准了中国北方,记录底层者并不乐观的生存境遇。在其电影中的各类地域空间及文化景观的背后,是张猛对宏大时代及微观个人命运的缝合,是对影响久远的集体记忆的补录,也是对当地人精神空间的开掘。银幕内外人的情感通过直观的地域空间与文化景观得到转译和传递,而张猛的创作意图也得到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猛电影 地域空间 文化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文电影的介入性美学论析
19
作者 李志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7-110,共4页
介入性美学是国产电影一直坚守的现实主义在当下的一个变体。电影人在依然着眼于现实的同时,有意识地对现实进行各种变形。姜文电影堪称是介入性美学的典型范例,在其执导的六部长片中,姜文通过介入历史创痛、社会弊病、心理症结等,实现... 介入性美学是国产电影一直坚守的现实主义在当下的一个变体。电影人在依然着眼于现实的同时,有意识地对现实进行各种变形。姜文电影堪称是介入性美学的典型范例,在其执导的六部长片中,姜文通过介入历史创痛、社会弊病、心理症结等,实现对社会现实的深度介入。在电影语言层面,姜文以戏剧化、类型化、娱乐化这三种介入美学方法对现实世界编码。姜文以介入性美学开拓了自己的艺术道路,并以其实践证明了审美自律与获取高票房、高口碑之间并不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文 现实主义 介入性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审美与艺术个性交互下的国产谍战电影
20
作者 李鉴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50-53,共4页
与早期“反特片”相比,新世纪以来的国产谍战电影有了更多地加入到商业娱乐之中的自觉。同时,具有艺术个性、不愿彻底妥协于市场的电影人又将自己对风格化、作者性的坚持带入到谍战电影的创作中。这也就使得,当下的国产谍战电影,实际上... 与早期“反特片”相比,新世纪以来的国产谍战电影有了更多地加入到商业娱乐之中的自觉。同时,具有艺术个性、不愿彻底妥协于市场的电影人又将自己对风格化、作者性的坚持带入到谍战电影的创作中。这也就使得,当下的国产谍战电影,实际上是处于大众审美与电影人艺术个性此消彼长、交互共存的影响之下的。就目前来看,这种合力使国产谍战电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让银幕经典的出现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谍战电影 大众审美 艺术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