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被引量:27
1
作者 冯华 宋振湖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4期94-98,共5页
为了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首先要对发展状态进行评估。该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探索建立表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17市为例,进行主成分分析,评价山东省各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找出各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 为了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首先要对发展状态进行评估。该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探索建立表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17市为例,进行主成分分析,评价山东省各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找出各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距,为推动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发现各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与区域总体发展水平并不一致,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忽视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导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为加快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议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节约资源投入;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合理规划和确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循环经济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对山东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东林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山东半岛城市群 规划方案 区域经济 总体 中心城市 青岛市 专家评审 山东大学 烟台市 评审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与苏、浙、粤县域经济比较及发展措施浅析
3
作者 于淑波 《经济师》 2007年第2期269-269,271-272,共3页
发展县域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山东省是经济大省,发展县域经济,对确保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文章在总结山东省发展县域经济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吸取江苏、浙江、广东三省在... 发展县域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山东省是经济大省,发展县域经济,对确保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文章在总结山东省发展县域经济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吸取江苏、浙江、广东三省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发展和壮大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几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比较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与三次产业就业的实证分析——基于山东省的经验数据
4
作者 赵利 王植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27-129,共3页
本文分析了山东省1980~2007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就业之间的协整关系。研究表明,山东省第三产业和地区生产总值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在当前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第三产业的投入。政府通过适当的方式,积极促进劳... 本文分析了山东省1980~2007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就业之间的协整关系。研究表明,山东省第三产业和地区生产总值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在当前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第三产业的投入。政府通过适当的方式,积极促进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将有助于山东省更稳健地向现代化经济大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结构 经济发展 三次产业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晶东 《现代商业》 2009年第15期177-179,共3页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是对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经典表述,它可以直观地展现环境与收入变化的关系。本文采用山东省1981-2007年期间的序列数据,选取四类污染指标,对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以验证其是...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是对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经典表述,它可以直观地展现环境与收入变化的关系。本文采用山东省1981-2007年期间的序列数据,选取四类污染指标,对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以验证其是否符合严格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结果表明,这四项环境指标同人均G DP的拟合曲线并不呈现典型的EKC特征。另外,气体污染指标均已通过拐点,而废水、固体废弃物指标则仍处于上升期。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山东省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形势与财政金融
6
作者 陈婧 《科技风》 2008年第6期106-106,共1页
经济形势与财政金融政策密切相联,当前,中国经济形势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笔者就这些问题作出探讨。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农民收入 粮食安全 金融改革与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把握文化经济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被引量:24
7
作者 韩庆华 卢希悦 王传荣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51,共6页
人类经济发展的文明史,是一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历史。而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互动作用越来越突出。二者之间的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多角度、多形式、多内容的多元性高度融合,孕育出了文化经济这一... 人类经济发展的文明史,是一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历史。而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互动作用越来越突出。二者之间的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多角度、多形式、多内容的多元性高度融合,孕育出了文化经济这一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由于我国的文化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因此我们需要从概括文化经济的基本理论、总结中国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历史之鉴及揭示人的创新思维与文化经济的内在关系三个方面,构建中国文化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而形成真正反映并促进中国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当代中国文化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经济 社会经济形态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女性就业歧视的经济学思考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慧轩 赵利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51,共4页
女性就业歧视的经济理论根源可以从偏好歧视理论、统计性歧视理论、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来考察。雇主拒用女性是为了规避女性自然附着成本以求得生存和保持竞争优势的理性选择。追加在女性雇员身上的自然附着成本,是可以... 女性就业歧视的经济理论根源可以从偏好歧视理论、统计性歧视理论、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来考察。雇主拒用女性是为了规避女性自然附着成本以求得生存和保持竞争优势的理性选择。追加在女性雇员身上的自然附着成本,是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主要为生育成本、职业培训成本和福利成本等,是女性相对于男性的额外支出,是雇主拒用女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女性 就业歧视 自然附着成本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转化的增长与就业效应——基于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靳卫东 周光锋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6,共5页
产业结构转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我国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化正处于不同阶段,这反映了产业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作用。长期以来,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制约了我国三... 产业结构转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我国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化正处于不同阶段,这反映了产业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作用。长期以来,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制约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使我国产业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具有了独立的特征。不过,这种状况正在逐步减弱,产业结构转化对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就业效应 偏离-份额法 结构偏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精神:含义、度量和经济绩效的评述 被引量:36
10
作者 靳卫东 高波 吴向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105,共5页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群体所共有的特质和价值观体系,其含义具有广泛性、不稳定性和多层次性。由于分析视角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企业家精神的度量指标呈现多样性,但主要是从创新性和竞争性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度量。对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理解使...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群体所共有的特质和价值观体系,其含义具有广泛性、不稳定性和多层次性。由于分析视角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企业家精神的度量指标呈现多样性,但主要是从创新性和竞争性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度量。对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理解使不同学者在分析其经济绩效时选取了不同路径,他们分别考察了创新行为、市场竞争度和就业等中间关联变量,以此来研究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对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理解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家精神研究的发展,也使其至今不能融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如何准确而全面地理解企业家精神仍然是未来相关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经济增长 创新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基于山东省的动态计量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韩峰 扈晓颖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102,共6页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深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处理好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该项研究在知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采用动态计量经济方法对山东省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深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处理好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该项研究在知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采用动态计量经济方法对山东省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具有单向因果关系;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演进而持续增长,且该效应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以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环境规制在长期内是提高区域技术研发水平和研发质量,进而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进步 主成分分析 动态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荀子的以欲望论为基础的经济思想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世昌 冯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2,共4页
荀子认为义利为人所两有,但好利是人的本性,这与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经济人"假设是一致的。荀子所说的对利的需要从主观上说就是人的欲望。荀子对欲望持肯定态度,主张按等级身份适当满足各种人的欲望,做到消费欲望的满足和... 荀子认为义利为人所两有,但好利是人的本性,这与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经济人"假设是一致的。荀子所说的对利的需要从主观上说就是人的欲望。荀子对欲望持肯定态度,主张按等级身份适当满足各种人的欲望,做到消费欲望的满足和消费资料的增长相适应。满足人的消费欲望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使财富不断增加,为此必须实行激励政策。荀子的欲望论和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既有相通之处,又各具有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苟子 义利论 欲望论 激励思想 经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就业的技术进步对策:基于山东省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红霞 赵黎明 曹惠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09年第6期48-50,共3页
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文章认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而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文章认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而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还应制定有利于就业的科技政策,完善科技投入机制,以扩大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技术进步 科技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文 田利珍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9年第5期57-62,共6页
利用1978-2006年的数据,采用教育年限法和永续盘存法估算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使用有效劳动和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对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方式... 利用1978-2006年的数据,采用教育年限法和永续盘存法估算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使用有效劳动和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对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在全国占有相对优势,人力资本外部性作用显现,正在向合理化、结构优化的局面发展,但区域之间增长速度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区域经济增长 长三角 珠三角 环渤海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的“证实”理性主义传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建伟 胡乐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5-35,共11页
通过对经济学的证实理性主义传统的历史回顾,并对经济学证实理性主义传统所引发的演绎主义与归纳主义、实证与规范的经济学方法论之争作了经济哲学评论,指出主流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一直轻视归纳推理思维方式,而且还通过在经济学研... 通过对经济学的证实理性主义传统的历史回顾,并对经济学证实理性主义传统所引发的演绎主义与归纳主义、实证与规范的经济学方法论之争作了经济哲学评论,指出主流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一直轻视归纳推理思维方式,而且还通过在经济学研究中渗透演绎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从而力图把经济学打造成纯粹的实证科学,这致使经济学理论虽然在逻辑结构上日趋精致,但距离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真实世界里的经济学却越来越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实理性主义 演绎主义 归纳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黄河水资源集约利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来胜 高志宏 《开发研究》 CSSCI 2007年第4期92-95,共4页
水资源作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生命线,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将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严重问题。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大河,其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严重。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加强黄河水资源... 水资源作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生命线,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将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严重问题。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大河,其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严重。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加强黄河水资源的集约利用,从三次产业方面提出了解决黄河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循环经济方程,为解决黄河水资源集约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最后,在加强黄河水资源集约利用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隧道"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黄河 水资源集约利用 循环经济方程 “隧道”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郝国彩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6,共5页
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转换,这一转换过程会对房地产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山东省城市化主要度量指标及房地产投资额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非农人口比重和GDP是城市化指标中,对山东... 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转换,这一转换过程会对房地产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山东省城市化主要度量指标及房地产投资额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非农人口比重和GDP是城市化指标中,对山东省房地产投资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最后对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投资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房地产投资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投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扈晓颖 韩峰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年第5期593-596,634,共5页
利用我国198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采用各种动态计量经济学方法,就人力资本投入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物质资本的存量、教育支出以及经济增长之间总体上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 利用我国198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采用各种动态计量经济学方法,就人力资本投入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物质资本的存量、教育支出以及经济增长之间总体上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与物质资本存量相比,人力资本投入的经济增长效应偏小,但在长期内,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大于物质资本存量而且已经超过经济增长自身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增加教育支出等人力资本方面的支出,整体上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教育投资 动态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华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4,共6页
当前基于产业集聚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于资源约束或者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其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借助品牌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文章构造了基于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模型,从产业集聚强度、产业集聚区内的... 当前基于产业集聚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于资源约束或者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其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借助品牌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文章构造了基于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模型,从产业集聚强度、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品类分工程度、资源消耗三个维度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括为8种类型。通过分析发现,只有基于高集聚强度、高品类分工程度和低资源消耗产业集聚基础上的区域经济才可以实现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可持续发展 品牌经济学 区域经济 品类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经济学主流化的障碍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成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6-51,共6页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正越来越多地在社会经济实践中得到应用,但生态经济学目前仍然远离经济学的主流。本文认为,只有正确解决"经济人"假设,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整合以及准确地进行学科定位等重大问题,同时不断丰富完善生态...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正越来越多地在社会经济实践中得到应用,但生态经济学目前仍然远离经济学的主流。本文认为,只有正确解决"经济人"假设,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整合以及准确地进行学科定位等重大问题,同时不断丰富完善生态经济学的内容体系,才有可能实现生态经济学的主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学 主流化 “经济人”假设 理论整合 学科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