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P参数联合血Hcy、hs-CRP检测预测TIA进展为ACI的价值
1
作者 李鹏 李文 +2 位作者 张文静 毕研翠 周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R)参数联合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急性脑梗死(ACI)的价值。方法 将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85例TIA患者纳入为此次研究对象,所... 目的 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R)参数联合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急性脑梗死(ACI)的价值。方法 将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85例TIA患者纳入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均于入院24h内完成CTP检查,并检测血H cy、hs-C RP水平,根据患者发病后7d内是否进展为ACI将入组对象分组为ACI组、非ACI组。比较ACI组、非ACI组一般资料、CTP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血Hcy、hs-CRP水平,绘制ROC分析上述指标检测对TIA进展为ACI的预测效能。结果85例TIA患者7d内16例进展为ACI,ACI发生率为18.82%(16/85)。ACI组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比例明显高于非ACI组(P<0.05)。ACI组CBV、CBF水平低于非ACI组, MTT、TTP高于非ACI组(P<0.05)。ACI组血Hcy、hs-CRP水平高于非ACI组(P<0.05)。CTP参数(CBV、CBF、 MTT、TTP)、血Hcy、hsC R P及联合检测预测TIA进展为ACI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预测效能较好,且以联合最佳。根据ROC曲线得出CTP参数(CBV、CBF、MTT、TTP)、血Hcy、hs-CRP的cut-off值分别为2.97mL/100 g、34.19 mL/min·100 g、8.75 s、12.65s、16.14μmol/L和5.27 mg/L。结论 CTP参数联合血Hcy、hs-CRP检测对预测TIA进展为ACI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以联合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血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急性脑梗死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超声内镜对胃间质瘤NIH危险度分级的评估价值
2
作者 郭静 亓燕 +1 位作者 范小波 张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与超声内镜(EUS)对胃间质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危险度分级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胃间质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学结果证实,术前接受MSCT与EUS检查,比较NIH低危组与NIH中高危组MSCT图...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与超声内镜(EUS)对胃间质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危险度分级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胃间质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学结果证实,术前接受MSCT与EUS检查,比较NIH低危组与NIH中高危组MSCT图像特征、EUS参数与图像特征,采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SCT与EUS评估NIH危险度分级价值。结果 两组MSCT图像中肿瘤形态、钙化、CT强化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IH中高危组肿瘤最大径明显大于NIH低危组(P<0.05),密度不均匀占比明显高于NIH低危组(P<0.05);两组EUS所示肿瘤位置、边界、形状、起源层次、囊性变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IH中高危组表面溃疡、钙化占比明显高于NIH低危组(P <0.05),灰度标准偏差以及灰度平均值明显高于NIH低危组(P<0.05);MSCT、EUS及MSCT联合EUS评估AUC分别为0.851、0.869、0.935,联合评估敏感度86.42%,特异度94.59%。结论 MSCT与EUS均对胃间质瘤NIH危险度分级具有一定评估价值,二者联合具有较高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多层螺旋CT 超声内镜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 危险度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体探测器轴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剂量控制新功能在儿童胸部CT低剂量扫描分析
3
作者 翟艳慧 张文静 +4 位作者 孟慧英 张敏 杨晨晓 牛丹丹 贾守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轴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剂量控制新功能在患儿童胸部CT检查低辐射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需要进行胸部CT的学龄前儿童。通过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作为对照组,ASiR-V权重设...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轴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剂量控制新功能在患儿童胸部CT检查低辐射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需要进行胸部CT的学龄前儿童。通过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作为对照组,ASiR-V权重设置为0(FBP),B、C、D组作为实验组,ASiR-V权重分别设置为20%、40%和60%。四组均采用16 cm探测器轴扫描,管电压100 kVp,自动管电流设置范围10~600 mA,球管旋转速度0.28 s/rot,噪声指数为12,层厚5 mm。记录每例患儿检查后所得的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值,测量每例患儿纵隔窗主动脉的噪声(SD)值,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DLP、SD的差异,并采用双盲法对肺窗及纵隔窗进行5分制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结果四组的DLP值分别为(30.16±13.75)、(21.33±8.19)、(16.41±6.66)、(10.26±4.60)mGy·cm,DLP值在四组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SiR-V为0(FBP)的图像比较,随着ASiR-V升高,DLP分别降低29.28%、45.59%、65.98%。SD值分别为(9.92±1.31)HU、(9.79±1.21)HU、(9.55±1.34)HU、(9.47±0.85)HU,SD值在四组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学龄前儿童的胸部CT检查中,利用迭代重建剂量控制新功能,ASiR-V权重改变不影响图像质量,还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胸部 迭代重建技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MRI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效果评估及再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张绪翠 曲宝俊 +1 位作者 张敏 司君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对急性脑梗死(ACI)溶栓治疗效果评估及再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单位于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接受溶栓治疗ACI患者76例,分析AC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缺血半暗带区域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局部... 目的 探讨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对急性脑梗死(ACI)溶栓治疗效果评估及再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单位于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接受溶栓治疗ACI患者76例,分析AC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缺血半暗带区域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局部脑血流量(rCBF)、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局部脑血容量(rCBV)及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根据患者治疗后6个月有无再发脑梗死将其分为再梗死组及未梗死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多模式MRI参数,多因素分析ACI溶栓治疗后再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绘画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多模式MRI参数对ACI溶栓治疗后再发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 溶栓后rCBF、ADC、rCBV均高于溶栓前(P<0.05),MTT低于溶栓前(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rCBF、ADC、rCBV与NHISS评分呈正相关(P<0.05),MTT与NHISS评分呈负相关(P<0.05);再梗死组入院时NHISS评分高于未梗死组(P<0.05),2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房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梗死组rCBF、ADC、rCBV均高于未脑梗死组(P<0.05),MTT低于未梗死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NHISS高评分、rCBF、ADC、rCBV低水平及MTT高水平是ACI患者溶栓后是否发生再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rCBF、rCBV、MTT及三者联合检测ACI患者溶栓后再梗死的灵敏度分别为75.00%、91.67%、75.00%、100.00%,特异度分别为78.13%、79.69%、84.38%、87.50%,准确度分别为77.63%、81.58%、82.89%、89.47%,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0.852、0.844、0.964。结论 多模式MRI对AC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评估准确率较高,入院时NHISS高评分、rCBF、ADC、rCBV低水平及MTT高水平是其溶栓后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rCBF、rCBV、MTT对预测ACI溶栓后再发脑梗死具有一定价值,但三者联合检测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磁共振成像 急性脑梗死 溶栓 再发脑梗死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方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邓献敏 蔡昕 +2 位作者 李建奇 贾守强 聂生东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26-432,共7页
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表现出的强大诊断能力主要得益于其成像方法的发展。目前DWI对于肝脏弥漫性病变的评估仍存在缺陷,所以进一步探索并优化其成像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近年来肝脏DW... 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表现出的强大诊断能力主要得益于其成像方法的发展。目前DWI对于肝脏弥漫性病变的评估仍存在缺陷,所以进一步探索并优化其成像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近年来肝脏DWI所涉及到的定量成像、图像质量提升和加速成像等方法进行综述。首先,本文阐述了目前肝脏DWI所面对的主要挑战;然后,综述了定量成像模型、脂肪抑制技术、并行成像、压缩感知技术和多层同步成像方法在肝脏DWI中的研究现状和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法,为现有成像方法的进一步优化和新方法的引入提供可行思路;最后,对肝脏DWI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扩散加权成像 定量成像 脂肪抑制 并行成像 压缩感知 多层同步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 CE-Boost技术在肾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翟艳慧 王世平 +5 位作者 玄国庆 范小波 孙楠楠 李莹 杨晨晓 贾守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6-1050,共5页
目的分析CT对比增强倍增(CE-Boost)技术对肿瘤及其供血动脉显示的影响,探讨其在肾癌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5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3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CT影像资... 目的分析CT对比增强倍增(CE-Boost)技术对肿瘤及其供血动脉显示的影响,探讨其在肾癌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5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3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全部患者术前均行肾脏CT平扫及增强检查,采用CE-Boost技术将皮质期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皮质期CE-Boost图像。将皮质期图像、皮质期CE-Boost图像分别设为A、B组。测量并记录两组图像中腹主动脉、肾动脉、肿瘤及其邻近肾皮质的CT值和图像噪声、脊柱两侧竖脊肌的噪声,分别计算肿瘤、腹主动脉和肾动脉的信号噪声比和对比度噪声比。由2名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肿瘤、肿瘤供血动脉及肾动脉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B组中肿瘤、腹主动脉、右肾动脉及左肾动脉的CT值、信号噪声比和对比度噪声比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385~-5.267,P均=0.000)。两组肿瘤、腹主动脉、右肾动脉及左肾动脉的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9~0.993,P均>0.05)。两组肿瘤的主观评分均为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90,P=0.136),肿瘤供血动脉及肾动脉的评分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12,P=0.000;Z=-2.127,P=0.033)。结论CT CE-Boost技术能提高肾脏增强CT的图像质量,对肿瘤供血动脉的显示更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对比增强倍增 肾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现实的经皮角度定位系统对肝穿刺的精准度
7
作者 张敏 何顺成 +5 位作者 李莹 周涛 杨晨晓 徐春明 张首誉 贾守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7-511,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增强现实的经皮角度定位系统在提高肝脏穿刺精准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比格犬肝内置入显影环作为穿刺靶点,由有5年以上穿刺经验的熟练医师及穿刺经验不足的初学医师分别采用基于增强现实的经皮角度定位系统(导航)和不使用该... 目的评价基于增强现实的经皮角度定位系统在提高肝脏穿刺精准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比格犬肝内置入显影环作为穿刺靶点,由有5年以上穿刺经验的熟练医师及穿刺经验不足的初学医师分别采用基于增强现实的经皮角度定位系统(导航)和不使用该系统仅CT引导下(非导航)对预设穿刺靶点进行穿刺获得相应穿刺数据组:非导航熟练组(A组)、非导航不熟练组(B组)、导航熟练组(C组)、导航不熟练组(D组)。对比A组与B组间、C组与D组间,A组与C组间、B组与D组间CT扫描次数、调针次数、手术时间、误差距离等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与B组、A组与C组及B组与D组间比较,扫描次数、调针次数、手术时间、误差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组与D组间比较,扫描次数、调针次数、手术时间、误差距离得分情况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穿刺角度定位器能减少穿刺的CT扫描次数、调针次数并节约手术时间、提高穿刺精度,为由该系统引导的穿刺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经皮角度定位系统 精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声多模态乳腺肿块良恶性分类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怡伟 李晓兵 +4 位作者 聂生东 姜立新 万财凤 蒋卓韵 贾守强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988-995,共8页
针对超声单模态信息量少的问题,提出基于双路神经网络的多模态乳腺肿块分类模型。收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21年的96例乳腺癌患者(51例恶性,45例良性)的807张灰阶图像和807张弹性图像进行实验。首先,对传统的ResNeXt10... 针对超声单模态信息量少的问题,提出基于双路神经网络的多模态乳腺肿块分类模型。收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21年的96例乳腺癌患者(51例恶性,45例良性)的807张灰阶图像和807张弹性图像进行实验。首先,对传统的ResNeXt101模型进行改进,去掉最后的平均池化层和全连接层并添加注意力机制模块,以提高模型对图像重要信息的关注;然后,将病人同一病灶的灰阶图像和弹性图像分别输入至两个改进的ResNeXt101网络中;最后,将两路网络输出的特征进行拼接融合,构建全连接分类层进行良恶性鉴别。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双路网络准确率为84.2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高于单模态的准确率和AU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深度学习 超声多模态 注意力机制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ASPECTS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方婷 杨一风 +1 位作者 贾守强 聂生东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1045-1050,共6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对于降低脑卒中的致死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采用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S)来评估AIS的严重程度,但人为评估方法主观性过强且耗时耗力,极易导致漏诊、误诊...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对于降低脑卒中的致死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采用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S)来评估AIS的严重程度,但人为评估方法主观性过强且耗时耗力,极易导致漏诊、误诊。因此,近年来涌现了许多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对AIS进行ASPECTS自动评分的方法研究。本文对此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探索提供参考。首先,简述ASPECTS评分的可靠性;其次,重点介绍目前基于人工智能的脑区提取及脑区评分的方法,证实计算机辅助ASPECTS评分能够有效提高对病情判断的可靠性;最后,总结现有ASPECTS自动评分方法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CTS评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人工智能 自动化评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CT分析不同年龄、生理时期女性腰椎骨密度与腹部脂肪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玄淑兴 张振国 贾守强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2-647,共6页
目的:应用定量CT(QCT)测量腰椎骨密度(BMD),分析不同年龄、生理时期女性腰椎BMD与腹部脂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女性300例,年龄25~85岁。根据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n=82)、中年组(n=132)、老年组(n=86),根据不同生... 目的:应用定量CT(QCT)测量腰椎骨密度(BMD),分析不同年龄、生理时期女性腰椎BMD与腹部脂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女性300例,年龄25~85岁。根据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n=82)、中年组(n=132)、老年组(n=86),根据不同生理时期分为3组:绝经前组(n=169)、围绝经期组(n=33)、绝经后组(n=98);测量其体重、身高、腰围、臀围,并计算腰臀比、体重指数(BMI)。数据上传至Midways pro 6.1QCT分析系统,测量L 1~L 2椎体BMD、脐水平腹部脂肪面积(FA)、内脏脂肪面积(VFA),计算腰椎平均骨密度(vBMD)及腹壁脂肪面积(SFA)。分析不同年龄及不同生理时期女性腰椎BMD与腹部脂肪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年龄组体重、臀围、腰围、腰臀比及BM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前后女性体重、腰围及腰臀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中年组的FA、VFA显著高于青年组,老年组的FA、VFA显著高于中年组,不同年龄组的vBMD、FA、VF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的vBMD与FA、VFA及SFA呈负相关,老年组的vBMD与BMI、VFA呈正相关(P<0.05)。绝经前组的vBMD显著高于绝经后组和围绝经期组,围绝经期组的vBMD显著高于绝经后组。绝经后组和围绝经期组的FA、VFA显著高于绝经前组;绝经前女性vBMD与VFA呈负相关,围绝经期女性vBMD与FA、VFA呈负相关,绝经后女性vBMD与VFA呈正相关(P<0.05)。结论:女性腰椎BMD与腹部脂肪组织的关系较为复杂,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生理时期两者关系各异,对于围绝经期而言,脂肪组织与雌激素可能共同参与对机体BMD的调节,因此需定期检测BMD及脂肪含量,对骨质疏松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腰椎骨密度 年龄 生理时期 腹部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欠采样磁共振图像重建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航 蔡昕 +3 位作者 姜小平 杨光 贾守强 聂生东 《软件工程》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针对加速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中,传统算法对压缩感知欠采样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图像重建质量欠佳的问题,以基于深度学习的欠采样MR图像重建算法为研究对象,系统性地概述图像重建算法中模型驱动与数... 针对加速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中,传统算法对压缩感知欠采样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图像重建质量欠佳的问题,以基于深度学习的欠采样MR图像重建算法为研究对象,系统性地概述图像重建算法中模型驱动与数据驱动方法的工作原理,分析各自的特性与优点、缺点,对重建方法进行对比讨论,并列举了部分算法在数据集上的表现。结果表明,大部分算法在数据集上的结构相似性指标(Structure Similarity Index Measure, SSIM)为0.87-0.96。依据重建方法现存的不足与当前的研究趋势,提出3种MR图像重建算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欠采样图像重建 深度学习 模型驱动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股骨头坏死CT、MRI表现及其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12
作者 吴婷 赵永强 +1 位作者 周涛 贾守强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7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究早期股骨头坏死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因股骨头坏死行髓芯减压加植骨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分析患者影像学表现,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 目的探究早期股骨头坏死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因股骨头坏死行髓芯减压加植骨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分析患者影像学表现,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CT、MRI测定股骨头坏死体积、部位、形状等,随访调查患者预后情况,分析不同预后患者临床指标差异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股骨头坏死CT主要表现为骨小梁处增粗、骨质硬化、骨小梁微小骨折及股骨头关节面微陷等;MRI主要表现为线状或片状异常信号影、T1低T2高信号及"线样征";48例患者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8~52个月,58例髋中20例髋预后不良,38例髋预后良好;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Ficat分期、坏死体积、坏死部位等资料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示分期晚、坏死部位为外上象限及坏死体积大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RI及CT均能有效反映股骨头坏死骨小梁异常及后期局部硬化、关节面塌陷等影像,股骨头坏死分期、坏死体积及坏死部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磁共振成像 CT 预后 髓芯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volution CT灌注成像对胃癌Lauren分型及预后相关因子的术前定量评估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敏 王君鑫 +3 位作者 翟艳慧 杨晨晓 李莹 贾守强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02-1407,共6页
目的:探讨Revolution CT灌注成像对胃癌Lauren分型及预后相关因子的术前定量评估价值。方法:收集经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癌的患者52例,行CT灌注扫描,获取术前CT灌注参数及术后病理资料。按照Lauren分型将入组病例分为肠型组、弥漫型组及混... 目的:探讨Revolution CT灌注成像对胃癌Lauren分型及预后相关因子的术前定量评估价值。方法:收集经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癌的患者52例,行CT灌注扫描,获取术前CT灌注参数及术后病理资料。按照Lauren分型将入组病例分为肠型组、弥漫型组及混合型组,按照HER2及EGFR表达情况分别分为HER2阳性组、HER2阴性组及EGFR表达0组、1+组、2+组、3+组。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CT灌注参数差别在Lauren分型,HER2和EGFR不同表达之间的差别。并绘制混合型胃癌和HER2阳性的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相关CT灌注参数的诊断效能并得出诊断的最佳界值。结果:PS及BV在胃癌Lauren分型中混合型的数值高于肠型及弥漫型(P<0.05)。其中PS预测胃癌患者的Lauren分型中混合型的诊断效能最好,曲线下面积(AUC)可达0.962,以45.23 mL/100 g/min为界值点,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7%、93.9%。BV及PS在HER2阴性组及阳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V及PS诊断HER2阳性胃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2及0.735。CT灌注参数在不同EGFR表达胃癌中差别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可以对胃癌术前Lauren分型中混合型进行较准确的定量的评价,且对于胃癌相关预后指标HER2有一定的定量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Lauren分型 CT灌注成像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体探测器轴扫描联合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在学龄前儿童胸部CT扫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翟艳慧 杨晨晓 +5 位作者 牛丹丹 张敏 周涛 李莹 王君鑫 贾守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9-473,共5页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轴扫模式联合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在学龄前儿童胸部CT扫描中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8月—2020年12月于山东大学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学龄前患儿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轴扫模式联合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在学龄前儿童胸部CT扫描中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8月—2020年12月于山东大学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学龄前患儿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50例,A组用4 cm探测器螺旋扫描,B组用16 cm探测器轴扫描,C组用16 cm探测器轴扫描并打开ODM技术。记录每例患儿检查后所得的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每个图像的噪声(SD),比较3组DLP和SD的差异,采用双盲法对肺窗及纵隔窗进行5分制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结果A组、B组、C组的DLP分别为(27.26±5.50)m Gy·cm、(17.94±5.12)m Gy·cm、(15.22±4.19)m 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836,P<0.001)。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93、2.231,P<0.05);3组SD值分别为11.06±1.71、10.78±1.25、10.90±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62,P=0.770);3组肺窗、纵隔窗图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69,P=0.752;χ^(2)=0.832,P=0.660)。结论学龄前儿童的胸部CT检查中,采用宽体探测器轴扫描联合ODM技术能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对敏感器官胸腺、乳腺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图像质量亦能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剂量调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儿童 学龄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诊断脑血管病的应用
15
作者 周昱汐 贾守强 聂生东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1167-1173,共7页
脑血管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颅内病变的早期确诊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临床上,脑血管病的人工诊断效率较低,时常出现漏诊、误诊的现象,而基于人工智能(AI)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通过挖掘医学影像中的特征,能够辅... 脑血管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颅内病变的早期确诊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临床上,脑血管病的人工诊断效率较低,时常出现漏诊、误诊的现象,而基于人工智能(AI)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通过挖掘医学影像中的特征,能够辅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定位早期病灶,提高诊断效率。首先,本研究概述了AI辅助鉴别脑卒中类型、确定脑卒中发病时间、判断脑卒中梗死病灶范围方面的应用;然后,针对AI辅助检测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狭窄、脑动静脉畸形3种脑血管病变方面的研究应用分别进行综述;最后,总结AI在脑血管病临床诊断中的挑战,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血管病 计算机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性使用抗菌药物对胸外科术后感染的影响及病原菌耐药性
16
作者 赵永强 吴婷 +1 位作者 尹波 邹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447-3451,共5页
目的探讨胸外科手术患者执行规范性使用抗菌药物对术后感染的影响,并分析感染病原菌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方法随机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胸外科手术执行规范性使用抗菌药物后6个月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78例患者为研究组(202... 目的探讨胸外科手术患者执行规范性使用抗菌药物对术后感染的影响,并分析感染病原菌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方法随机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胸外科手术执行规范性使用抗菌药物后6个月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78例患者为研究组(2023年1月-2023年6月),另选规范执行前1年同期(2022年1月-2022年6月)的17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临床、炎症指标、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感染病原菌和主要病原菌耐药性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发热消退、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抗菌药物费用更少(P<0.05)。术后3 d,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术前比升高(P<0.05),研究组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术后感染总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共发生术后感染30例,共检出菌株36株,其中革兰阴性和阳性菌分别为11和25株。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的耐药株数最多,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的耐药株数最多。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执行规范性使用抗菌药物,能够减少患者术后感染发生,不同病原菌的耐药特点各异,需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手术 感染 抗菌药物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患者螺旋CT影像特征及sICAM-1、HBP、B7-H3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张绪翠 曲宝俊 +2 位作者 翟艳慧 董学广 朱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965-296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患者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特征及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肝素结合蛋白(HBP)、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患者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特征及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肝素结合蛋白(HBP)、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SAP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继发感染的患者纳入研究组(37例),未继发感染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9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螺旋CT影像特征、sICAM-1、HBP、B7-H3,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ICAM-1、HBP、B7-H3预测SAP继发感染的效能。结果研究组各螺旋CT影像征象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sICAM-1、HBP和B7-H3分别为(988.76±71.54)ng/L、(37.87±15.65)ng/ml和(184.54±28.65)ng/L均高于对照组(P<0.05);sICAM-1、HBP、B7-H3和联合检测预测SAP继发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3、0.682、0.658和0.884,联合检测诊断价值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继发感染与未继发感染的SAP患者均有相同螺旋CT影像学特征,但继发感染患者检出率更高,而血清sICAM-1、HBP、B7-H3水平在SAP继发感染的预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其中三者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感染 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肝素结合蛋白 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探究对比增强技术在门静脉癌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牛丹丹 李莹 +3 位作者 袁立华 孙玉清 马壮飞 贾守强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对比增强(CE-Boost)技术前后的图像质量,探讨CE-Boost技术在门静脉CT静脉造影(CTV)中癌栓显示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40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并行腹部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的患者。在门静脉期采用CE-Boost技术得到C... 目的通过比较对比增强(CE-Boost)技术前后的图像质量,探讨CE-Boost技术在门静脉CT静脉造影(CTV)中癌栓显示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40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并行腹部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的患者。在门静脉期采用CE-Boost技术得到CE-Boost后图像。测量并记录CE-Boost前、后各部位的CT值、竖脊肌的噪声(SD)值。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CE-Boost前、后各部位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有效辐射剂量(ED)。主观评分由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5分制对CE-Boost前、后所有图像分别对图像整体质量、癌栓诊断信心进行评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E-Boost后图像的门静脉主干、下腔静脉、肠系膜上静脉CT值均高于CE-Boost前图像,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1)。CE-Boost后图像的门静脉主干、下腔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SNR和CNR均高于CE-Boost前图像,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1)。CE-Boost后图像的肠系膜上静脉的SD低于CE-Boost前图像,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E-Boost前、后的图像的主观评分均在3分以上,满足诊断需求,且一致性好(Kappa=0.768、0.682)。整体图像质量评分均值分别为4.25±0.74和4.73±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位医师对癌栓数量的评估一致性好(Kappa=0.854、1.000),CE-Boost前、后的图像对癌栓数量的检出没有统计学差异(P=0.992)。CTDIvol、DLP、ED分别为(1.98±0.19)mGy、(99.97±7.56)mGy·cm、(1.50±1.13)mGy·cm。结论CE-Boost技术能明显提高门静脉CTV的图像质量及PVTT的诊断信心,降低PVTT的误诊率、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增强技术 门静脉癌栓 CT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CT影像组学在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紫娟 陈阳 +3 位作者 杨一风 龚敬 贾守强 聂生东 《肿瘤》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2-700,共9页
影像组学通过非侵入性方式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中深度挖掘有价值的特征,以表征肿瘤表型与临床治疗结果的相关性,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针对C... 影像组学通过非侵入性方式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中深度挖掘有价值的特征,以表征肿瘤表型与临床治疗结果的相关性,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针对CT影像组学在NSCLC疗效评价中的研究方法进行综述。首先,归纳总结了NSCLC CT影像组学的研究内容;然后,从不同治疗方式的角度,即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对CT影像组学在NSCLC疗效评价中的研究方法进行概述,并将CT影像组学与其他常用疗效评价体系进行比较;最后,对CT影像组学在NSCLC疗效评价应用中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影像组学 疗效评价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
原文传递
肺部感染患者胸部MSCT征象与感染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婷 赵永强 +2 位作者 周涛 尹波 贾守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21-2625,共5页
目的分析肺部感染患者胸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征象与感染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8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312例肺部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病毒感染25例,真菌感染51例,非特异性细菌感染124例,混... 目的分析肺部感染患者胸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征象与感染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8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312例肺部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病毒感染25例,真菌感染51例,非特异性细菌感染124例,混合感染112例。分析患者MSCT征象分布情况,比较不同MSCT图像征象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分析不同病原所致肺部感染MSCT征象特征。结果312例肺部感染患者,累及多个肺叶比例更高(53.85%),异常表现为肺实变改变比例更高(48.40%);多个肺叶肺部感染患者CPIS、APACHEⅡ评分高于单一肺叶肺部感染患者(P<0.05);斑片影肺部感染患者CPIS、APACHEⅡ评分高于肺实变、磨玻璃样改变肺部感染患者(P<0.05),肺实变肺部感染患者CPIS、APACHEⅡ评分高于磨玻璃样改变肺部感染患者(P<0.05)。病毒感染累及单一肺叶为主(占比56.00%),真菌感染、非特异性细菌感染、混合感染累及多个肺叶为主(占比56.86%、53.23%、55.36%),异常表现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混合感染以磨玻璃样改变为主(占比52.00%、41.18%、38.39%),非特异性细菌感染以肺实变为主(占比79.03%)。结论MSCT有助于显示肺部感染患者感染范围及异常改变,MSCT征象与感染程度有关,还可辅助判断感染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胸部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征象 感染程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