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志涛 《就业与保障》 2024年第4期130-132,共3页
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促进医学创新并缓解医学生就业压力,从而全面推动医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鉴于此,文章通过阐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医学人才培养的影响,分析医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师... 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促进医学创新并缓解医学生就业压力,从而全面推动医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鉴于此,文章通过阐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医学人才培养的影响,分析医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师资力量建设不理想及创业教育方向单一等问题,提出应结合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在医学人才培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从而进一步提高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医学人才 就业压力 考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A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陈琨 杨慧 +6 位作者 刘子嘉 张晓林 徐卓一 刘柄 赵玉宝 丁璐 邓阳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DRA(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A,HLA-DRA)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73对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DRA(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A,HLA-DRA)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73对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HLA-DRA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HLA-DRA表达水平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不同HLA-DRA表达水平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进行比较,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HCC患者术后OS和RFS的影响因素。结果HCC组织中HLA-DRA蛋白的高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39.19%vs 72.89%,χ^(2)=62.927,P<0.001)。HLA-DRA表达水平高与AFP>400μg/L、伴有肝硬化、BCLC B/C分期、无包膜/不完整以及微血管侵犯有关(均P<0.05)。HLA-DRA高表达的HCC患者OS率(χ^(2)=4.336,P=0.037)和RFS率(χ^(2)=13.396,P<0.001)均高于HLA-DRA低表达者。HLA-DRA蛋白高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术后OS(HR=0.657,95%CI:0.492~0.898,P=0.021)及RFS(HR=0.668,95%CI:0.549~0.857,P=0.008)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HLA-DRA在HCC组织的高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且其高表达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HLA-DRA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表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代谢在代谢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3
作者 杨婉越 张心怡 于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9-576,共8页
胆汁酸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通过与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Takeda G蛋白偶联受体5(Taked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TGR5)、鞘氨醇-1-磷酸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R2)等不同的膜受体和... 胆汁酸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通过与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Takeda G蛋白偶联受体5(Taked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TGR5)、鞘氨醇-1-磷酸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R2)等不同的膜受体和核受体结合来调控一系列复杂的代谢网络。研究表明,胆汁酸与多种代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如TGR5的激活可减少泡沫细胞的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FXR通过抑制甘油三酯合成的基因而调节脂代谢;熊脱氧胆酸有效减少促炎细胞因子,改善外周微循环,降低心力衰竭的风险。本文对胆汁酸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胆汁酸主要受体发挥作用的途径及功能以及胆汁酸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为以胆汁酸受体为靶点的机制研究和相关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脂质代谢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组织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孙睿 席跃 +1 位作者 沈阳洋 李胜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拉曼光谱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组织鉴别中的有效性,为肝癌手术中确定安全的手术切缘距离提供新方法。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硬化组织各30例,使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进行拉曼光谱分析。比较原... 目的探讨拉曼光谱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组织鉴别中的有效性,为肝癌手术中确定安全的手术切缘距离提供新方法。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硬化组织各30例,使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进行拉曼光谱分析。比较原发性肝癌组织与肝硬化组织拉曼光谱峰位的峰强,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拉曼光谱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组织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拉曼光谱分析显示,在1004 cm^(-1)、1155 cm^(-1)、1510 cm^(-1)拉曼峰位附近,原发性肝癌组织拉曼峰强低于肝硬化组织;在1642 cm^(-1)处拉曼峰位附近,原发性肝癌组织的峰强高于肝硬化组织(P均<0.05)。在1377 cm^(-1)和1586 cm^(-1)拉曼峰位附近可观察到原发性肝癌组织所特有的显著特征峰强,而肝硬化组织则未出现。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1004 cm^(-1)、1155 cm^(-1)、1510 cm^(-1)、1642 cm^(-1)峰位附近,拉曼光谱鉴别原发性肝癌及肝硬化组织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为1,对应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48.5、531.0、773.5、249.5 counts,灵敏度、特异度均为100%(P均<0.05)。结论拉曼光谱技术在1004 cm^(-1)、1155 cm^(-1)、1510 cm^(-1)和1642 cm^(-1)等关键峰位附近可有效鉴别肝癌组织与癌旁肝硬化肝组织,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技术 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 手术切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可病毒18型山东分离株遗传特征分析
5
作者 刘棋 徐险峰 +3 位作者 王敏 邢薇佳 史卫峰 李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分析山东3株埃可病毒18型(echovirus 18,E18)分离株的遗传特征,探明E18病毒的进化规律。方法采集2019-202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患者和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血清样本,通过病毒分离、荧光定量检测和高通量测序,共获得3株E18分离株及其全基... 目的分析山东3株埃可病毒18型(echovirus 18,E18)分离株的遗传特征,探明E18病毒的进化规律。方法采集2019-202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患者和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血清样本,通过病毒分离、荧光定量检测和高通量测序,共获得3株E18分离株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利用MEGA 11和Bioedit软件进行E18病毒株VP1基因和全基因组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采用Simplot软件和RDP软件进行重组分析,研究E18病毒株的遗传特征。结果3株E18分离株基因组序列长度分别为7367、7347和7383 bp,分离株间呈较高核苷酸相似性(97.92%~98.31%)和氨基酸相似性(99.11%~99.28%);3株E18分离株VP1基因位于我国主要流行基因型C基因亚型C2分支中,与我国流行的多数毒株均位于全基因组系统发育树的Group D分支。重组分析表明,3株E18分离株均为基因重组株,毒株基因组P2和P3区约4620~7200位点间与国内E30流行株A86/YN相似性较高。结论E18毒株在我国多地持续流行,3株山东分离株同国内多数E18株的VP1基因和全基因组均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它们所在C2基因型为国内VP1基因流行亚型,全基因组Group D为国内优势流行分支。E18毒株在P2和P3区与E30发生潜在型间重组,对E18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埃可病毒18型 遗传特征分析 重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作为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楠 吴建红 +3 位作者 李玉洁 郑志焕 姚丽洪 王建军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33-40,共8页
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直径为30~150 nm的囊泡状物质,其通过携载脂质、蛋白质、m RNA和非编码RNA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机体的免疫调节过程以及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外泌体积极地参与了结核分... 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直径为30~150 nm的囊泡状物质,其通过携载脂质、蛋白质、m RNA和非编码RNA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机体的免疫调节过程以及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外泌体积极地参与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发生与发展。外泌体成分作为结核病感染的潜在标志物,拥有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在结核病的诊断、疗效评估、预后监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外泌体作为结核病诊断标志物的价值,及在结核病中的潜在作用进行综述,为其作为诊断标志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结核分枝杆菌 标志物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P1/RIP3/MLKL介导程序性坏死通路探讨人参皂苷Rb1拮抗LPS诱导的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明春 孙丽霞 +1 位作者 李大伟 孙宪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6期2191-2200,共10页
目的观察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RIP3/混合激酶样蛋白(MLKL)介导的程序性坏死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探讨人参皂苷Rb1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帕金森组、Rb1... 目的观察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RIP3/混合激酶样蛋白(MLKL)介导的程序性坏死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探讨人参皂苷Rb1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帕金森组、Rb1+帕金森组和Nec-1+帕金森组,每组12只。对照组大鼠黑质内注射生理盐水2μL,然后连续14 d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 mL/kg);帕金森组大鼠黑质内注射LPS 5μg(2μL),然后连续14 d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 mL/kg);Rb1+帕金森组大鼠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b1(20 mg/kg)3 d,第4天黑质内注射5μg LPS后,再连续14 d腹腔内注射人参皂苷Rb1(20 mg/kg);Nec-1+帕金森组大鼠黑质内注射LPS 5μg,然后连续14 d腹腔内注射Nec-1(2 mg/kg)。LPS注射后14 d,皮下注射阿扑吗啡(APO)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及小胶质细胞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DA)及其代谢物高香草酸(HVA)、二羟苯乙酸(DOPAC)的含量;RT-PCR法检测黑质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情况;化学试剂盒检测黑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H)、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ba-1)及程序性细胞坏死相关蛋白(RIP1、RIP3、MLKL)表达情况。结果皮下注射APO后,帕金森组大鼠出现明显的旋转行为,Rb1+帕金森组和Nec-1+帕金森组大鼠旋转行为均较帕金森组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帕金森组大鼠注射侧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丢失和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注射侧纹状体中DA、DOPAC及HVA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注射侧黑质中SOD活性和TH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MDA含量和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及Iba-1、RIP1、RIP3、MLKL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帕金森组比较,Rb1+帕金森组和Nec-1+帕金森组大鼠注射侧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和小胶质细胞激活情况均减轻;注射侧纹状体中DA、DOPAC及HVA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注射侧黑质中TH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及Iba-1、RIP1、RIP3、MLKL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其中Rb1+帕金森组大鼠注射侧黑质中SOD活性明显高于帕金森组(P<0.05),MDA含量明显低于帕金森组(P<0.05),但Nec-1+帕金森组SOD活性和MDA含量与帕金森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程序性坏死参与了LPS诱导的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人参皂苷Rb1可通过抑制RIP1/RIP3/MLKL程序性坏死通路发挥抗炎及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人参皂苷RB1 脂多糖 程序性坏死 小胶质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大学护士职业高原发生现况及与护理工作环境的关系
8
作者 胡皓佳 隋雨茜 +7 位作者 李家洁 李霞 胡怡馨 王瑞卓汗林 李心如 马欣 孟丽红 叶欣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610-616,共7页
目的调查山东大学护士职业高原(career plateau,CP)的影响因素,探索护理工作环境(nursing work environment,NWE)与护士CP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2021年2月至3月选择山东大学7家医院共56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山东大学护士职业高原(career plateau,CP)的影响因素,探索护理工作环境(nursing work environment,NWE)与护士CP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2021年2月至3月选择山东大学7家医院共56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ractice environment scale,PES)和职业高原问卷(career plateau questionary,CPQ)对其进行调查,分析护士CP的影响因素,探索NWE与护士CP的关系。结果护士NWE得分为93.00(85.00,102.00)分,护士CP得分为3.06(2.50,3.50)分,13.65%的护士处于CP状态;科室是护士CP的影响因素(P<0.05);在对科室进行校正后,NWE与护士CP呈负相关(B=-0.208,P<0.001)。结论山东大学护士NWE得分处于中等水平,CP的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NWE与护士CP呈负相关,改善NWE有助于控制护士C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护理工作环境 职业高原 影响因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SARS-CoV-2 S1-RBD表达水平的优化
9
作者 李晗 纪惠莹 +3 位作者 张天昊 王春玉 何金鑫 张莉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61-1770,共10页
SARS-CoV-2受体结合域(RBD)是重组蛋白质疫苗的关键靶点。高效和高质量地表达RBD蛋白是开发有效重组蛋白疫苗的重要基础。相较于CHO细胞生产的RBD疫苗,植物表达系统具有更高安全性和更低成本的优势。目前,RBD抗原在植物中的表达水平较低... SARS-CoV-2受体结合域(RBD)是重组蛋白质疫苗的关键靶点。高效和高质量地表达RBD蛋白是开发有效重组蛋白疫苗的重要基础。相较于CHO细胞生产的RBD疫苗,植物表达系统具有更高安全性和更低成本的优势。目前,RBD抗原在植物中的表达水平较低,且其提取和质量优化方法尚未完全建立。本研究以SARS-CoV-2原型株RBD的R 319~K 537位氨基酸为模板,通过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在本氏烟草中进行瞬时表达。初始表达水平较低,仅为23.3μg/g鲜重,占植物总可溶蛋白质的0.23%。通过共表达高效基因沉默抑制子pGD-VSRs,RBD表达量提高了2.61倍。通过C-末端融合绿色荧光蛋白,确定了RBD在植物中定位于质外体区域。进一步引入αAmy3信号肽,使RBD的积累水平较PR1a信号肽提高2.1倍。最终,RBD在本氏烟草中的表达量提升至128.6μg/g鲜重,占植物总可溶蛋白质的1.29%。随后,采用质外提取纯化方法,获得纯度超过90%的RBD蛋白。小鼠免疫实验表明,该植物来源的RBD与CHO来源的RBD具有相当的免疫原性。本研究为植物源RBD疫苗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受体结合域 植物表达系统 基因沉默抑制子 信号肽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B组5型山东分离株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梦圆 崔亚楠 +6 位作者 王敏 姚雪 韦庆娟 胡弢 邢薇佳 史卫峰 李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9-664,670,共7页
目的探明山东11株柯萨奇病毒B组5型(CVB5)的全基因组特征,探讨CVB5病毒遗传进化规律。方法采集202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样本,通过临床样本荧光定量检测、病毒分离、高通量和一代测序验证,共获得11株CVB5分离株,同时结合GenBank... 目的探明山东11株柯萨奇病毒B组5型(CVB5)的全基因组特征,探讨CVB5病毒遗传进化规律。方法采集202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样本,通过临床样本荧光定量检测、病毒分离、高通量和一代测序验证,共获得11株CVB5分离株,同时结合GenBank公共数据库中收录的CVB5病毒株全长基因组和结构蛋白VP1基因序列,构建最大似然系统进化树,研究CVB5基因特征和遗传进化规律。结果11株CVB5分离株全长基因组呈高度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99.9%),与多数2008-2020年我国流行毒株均位于全基因组进化树的Group 4分支,且与2013年江苏省分离株417核苷酸相似性最高,为96.8%;11株CVB5分离株与Group 4参考株相比,P3区3A、3B、3C和3D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均低于P1和P2区其他基因,且多为同义突变;11株CVB5分离株VP1基因位于我国主要流行亚型即C4基因亚型中,与2018年山东省分离株SWG14、SWG44、JN18120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同源性为96.1%~98.2%。结论CVB5毒株在我国多地持续流行,11株山东分离株同国内多数CVB5株的全基因组及VP1基因均位于同一进化分支,说明11株分离株均为近期国内流行株,它们所在Group 4为国内优势流行分支,C4基因亚型为国内VP1基因流行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组5型(CVB5) 手足口病 全基因组 VP1 遗传进化
原文传递
m6A去甲基化酶FTO在恶性肿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薪如 徐康 +3 位作者 朱星宇 丛歌 陈浩 种微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620-627,共8页
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甲基化修饰是真核生物中最常见的mRNA甲基化修饰之一,影响mRNA的剪接、翻译、稳定、降解等过程。肥胖相关蛋白(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m6A去甲基化酶,在... 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甲基化修饰是真核生物中最常见的mRNA甲基化修饰之一,影响mRNA的剪接、翻译、稳定、降解等过程。肥胖相关蛋白(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m6A去甲基化酶,在肿瘤增殖、迁移、侵袭、耐药、肿瘤微环境及代谢重编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6A去甲基化酶FTO在恶性肿瘤中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蛋白 甲基化修饰 恶性肿瘤 m6A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督灸疗法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应用
12
作者 孟姝丽 贾莉 +1 位作者 张霄 孙铮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期311-314,共4页
目的 观察与分析督灸疗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督灸疗法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0 d、90 d、180 d观察2... 目的 观察与分析督灸疗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督灸疗法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0 d、90 d、180 d观察2组患者疗效变化。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晨僵时间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督灸疗法可明显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关节功能,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强直性脊柱炎 督灸疗法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D调控CD93^(+)CTL在肺脏肿瘤微环境中的杀伤功能及桔梗的促进作用
13
作者 杨雯越 张庆国 +3 位作者 张珊 王悦 王丽 姚成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5-930,938,共7页
目的:探讨IL-17D调控CD93^(+)CTL在肺脏肿瘤微环境(TME)中的杀伤功能及桔梗(PG)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PG或IL-17D处理小鼠肺脏B16黑色素瘤模型和对照小鼠,观察肺脏肿瘤克隆形成;应用单细胞测序、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肿... 目的:探讨IL-17D调控CD93^(+)CTL在肺脏肿瘤微环境(TME)中的杀伤功能及桔梗(PG)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PG或IL-17D处理小鼠肺脏B16黑色素瘤模型和对照小鼠,观察肺脏肿瘤克隆形成;应用单细胞测序、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肿瘤小鼠肺脏IL-17D表达变化;采用单细胞测序、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肺脏CD93^(+)CTL含量、细胞表型和功能因子改变(包括CD107a、穿孔素、颗粒酶B、趋化因子CCL2、CXCL9及趋化因子受体CCR2、CXCR3等);利用EL4细胞系,采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桔梗皂苷D对IL-17D及其转录调控因子NRF2表达的作用。结果:小鼠肺脏CD93^(+)CTL较CD93−CTL高表达穿孔素、CD107a等细胞毒性效应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3、CCR2等,而颗粒酶B分泌能力无显著差异;小鼠肺脏肿瘤模型中,肺脏IL-17D表达及其CD93^(+)CTL含量明显下降(P<0.001);肿瘤小鼠经IL-17D回补实验,或经PG处理10 d后,肺脏IL-17D和CD93^(+)CTL比例和数量明显增多(P<0.05),肿瘤克隆明显减少。同时,肿瘤局部CD93^(+)CTL募集和功能相关细胞因子CCL2、CXCL9、IL-17D等表达明显上调。PG对IL-17D的上调作用在EL4细胞系体外实验中也得到了验证,桔梗皂苷D可显著上调EL4细胞IL-17D及其转录调控因子NRF2表达。结论:中药PG及其提取物可上调肺脏IL-17D表达,增强肺脏CD93^(+)CTL浸润和杀伤功能,拮抗肿瘤在肺脏的恶性进展,是PG改善肺脏TME的重要药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IL-17D CD93 CTL 肺脏 穿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姜半夏配伍促进小鼠NK细胞在肺脏募集并抑制肿瘤肺脏转移
14
作者 王悦 张玥 +3 位作者 孔令婉 张珊 杨雯越 姚成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0,共2页
肺脏肿瘤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疾病[1],在发展早期主要依赖NK细胞等淋巴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2],其中CXCR3^(+)NK细胞可依赖CXCL9/10等趋化因子的招募作用[3]而快速迁移,并大量分泌IFN-γ和穿孔素等效应因子,发挥免疫监视等作用[4]... 肺脏肿瘤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疾病[1],在发展早期主要依赖NK细胞等淋巴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2],其中CXCR3^(+)NK细胞可依赖CXCL9/10等趋化因子的招募作用[3]而快速迁移,并大量分泌IFN-γ和穿孔素等效应因子,发挥免疫监视等作用[4]。桔梗-姜半夏配伍(the combination of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nd Pinella Ternata,PG+PT)常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中[5]。本研究旨在探讨PG+PT对肺脏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特别是CXCR3+NK的免疫药理作用,以明确该配伍发挥抗肿瘤作用的部分药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姜半夏配伍 肿瘤肺脏转移 自然杀伤细胞 CXCR3 CXCL9 募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测定五层共挤输液用膜中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15
作者 宋玉琴 袁良杰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5期422-426,共5页
目的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五层共挤输液用膜中铜、镉、铬、铅、锡、钡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ICP-MS法,射频功率为1550 W,等离子体气体流量为15.0 L/min,辅助气体流量为0.8 L/min,载气流量为0.8 L/min,补偿/... 目的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五层共挤输液用膜中铜、镉、铬、铅、锡、钡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ICP-MS法,射频功率为1550 W,等离子体气体流量为15.0 L/min,辅助气体流量为0.8 L/min,载气流量为0.8 L/min,补偿/稀释气体流量为0.8 L/min,雾化室温度为2℃,采样深度为5.0 mm,蠕动泵转速为0.1 r/s,采集模式为He模式,内标法测定。结果6种元素均在0~1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3%~106.0%,RSD为0.8%~6.4%,定量限为0.007~0.04 ng/ml。通过与原标准方法含量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铜、镉、铅、钡元素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而铬和锡元素使用ICP-MS方法测定结果是检出,原标准方法测定结果是未检出。结论ICP-MS法准确灵敏、分析速度快,可用于五层共挤输液用膜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五层共挤输液用膜 金属元素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望水平在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益处发现与照顾负担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16
作者 张彦红 孟英涛 +3 位作者 杨德艳 尚美美 王倩 常旭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 探讨希望水平在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益处发现与照顾者负担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11月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介入微创科的305例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为调研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主要照顾者希望量表、中... 目的 探讨希望水平在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益处发现与照顾者负担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11月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介入微创科的305例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为调研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主要照顾者希望量表、中文版益处发现评定量表、照顾者负担量表对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益处发现水平、希望特质及照顾负担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同时采用Bootstrap检验探讨中介作用。结果 305例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益处发现评分为(79.76±8.16)分,希望水平得分为(34.66±3.28)分,照顾负担评分为(50.54±14.72)分。经Pearson法分析,照顾负担与益处发现、希望水平之间呈负相关(P <0.001)。使用Bootstrap抽样检验法(在95%CI下抽样2 000次)进行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益处发现→希望水平→照顾负担路径分析95%CI不包括数字0,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希望水平在益处发现与照顾者照顾负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处于中等水平,与益处发现、希望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希望水平在益处发现与照顾者照顾负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疏导及相关知识宣教,以提升其益处发现和希望水平,进而降低癌症照顾者的照顾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照顾者 益处发现 希望水平 照顾负担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铁死亡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洪铭 冯丽娜 孙保亮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调节性细胞死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有序的死亡,普遍存在于在生命体发育过程中,对调节生命稳态至关重要。随着调节...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调节性细胞死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有序的死亡,普遍存在于在生命体发育过程中,对调节生命稳态至关重要。随着调节性细胞死亡在AD的广泛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铁死亡与AD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将对铁死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AD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为A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探索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铁死亡 铁代谢紊乱 脂质过氧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TFF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和调控作用
18
作者 王志远 孟玲 +4 位作者 石娟 刘圆圆 李瑞頔 李文鑫 安淑红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0期110-117,122,共9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体外细胞实验探索三叶因子3(trefoilfactor 3,TFF3)在肺腺癌中的作用。方法基于TIMER、UALCAN数据库分析TFF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基于TCGA数据库和R包,从临床特征、免疫微环境、肿瘤突变负荷、免疫治疗等多个角...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体外细胞实验探索三叶因子3(trefoilfactor 3,TFF3)在肺腺癌中的作用。方法基于TIMER、UALCAN数据库分析TFF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基于TCGA数据库和R包,从临床特征、免疫微环境、肿瘤突变负荷、免疫治疗等多个角度分析TFF3高低表达患者组的特征差异。通过RTCA检测TFF3对NCI-H1975细胞数目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PI_(3)K/Akt信号通路Akt及其激活状态p-Akt的表达。结果TFF3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表达量与肺腺癌的病理类型有关,但与患者预后无关。TFF3低表达与低肿瘤纯度相关。TFF3和肿瘤突变负荷、数种免疫检查点基因表达呈负相关。TFF3处理NCI-H1975细胞后,细胞总数上升。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表明,TFF3能激活p-Akt基因表达。结论TFF3在某些肺腺癌亚型中表达升高,且与肺腺癌肿瘤免疫具有一定关联。TFF3可促进肺腺癌细胞增殖,并可能通过激活PI_(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TFF3可能成为肺腺癌患者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F3 肺腺癌 生物信息学分析 肿瘤免疫 PI_(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转移瘤巨噬细胞亚群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9
作者 梁尹攀 邵俊杰 +2 位作者 张蕾 管衍娇 伊淑莹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719-725,共7页
目的 探究巨噬细胞亚群在肺转移瘤中的作用及机制,寻找小鼠肺转移瘤中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AMs)与肺间质巨噬细胞(interstitial macrophages,IMs)表达的差异基因及信号通路。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 目的 探究巨噬细胞亚群在肺转移瘤中的作用及机制,寻找小鼠肺转移瘤中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AMs)与肺间质巨噬细胞(interstitial macrophages,IMs)表达的差异基因及信号通路。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获得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数据GSM5235892。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筛选AMs与IMs潜在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alysis,DEGs)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及筛选前10位枢纽基因。最后通过qPCR检测核心基因在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AMs与IMs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共鉴定出1975个AMs与IMs的DEGs,其中1511个上调基因,464个下调基因。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发现,DEGs主要涉及免疫反应、肿瘤细胞免疫调控、神经元突触免疫突触、生长因子受体活性等;涉及的信号通路为MAPK、NF-κB、TNF-α等信号通路。PPI分析筛选前10位的枢纽基因与细胞氧化磷酸化有关,包括Ndufa8、Cox6b1、Uqcr11、Cox5a、Ndufs6、Ndufs5、Uqcr10、Uqcrq、Ndufb6、Ndufab1;通过qPCR检测发现,枢纽基因Uqcr11、Ndufa5在肺转移瘤AMs中表达高于IMs,与生物信息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通过scRNAseq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得到的黑色素瘤肺转移小鼠AMs和IMs表达的枢纽基因和信号通路,可为黑色素瘤肺转移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转移瘤 巨噬细胞亚群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硫化钼在光热治疗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夏睿哲 席新蕾 +2 位作者 吴立薇 魏新雨 梁海燕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79-81,共3页
随着癌症患者日益剧增,癌症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癌症传统治疗方式存在特异性差、副作用大的缺点。近年来,纳米材料的出现,为癌症的根治开辟了新的治疗思路。二硫化钼(MoS_(2))凭借其良好的光... 随着癌症患者日益剧增,癌症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癌症传统治疗方式存在特异性差、副作用大的缺点。近年来,纳米材料的出现,为癌症的根治开辟了新的治疗思路。二硫化钼(MoS_(2))凭借其良好的光热转化性能,较少的毒副作用,成为目前光热转化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该综述将从纳米二硫化钼光热抗肿瘤的相关结构与性质、制备方法、治疗方式、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前景与展望这五个方面梳理二硫化钼纳米材料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光热材料 肿瘤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