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服及胸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郭榕 林存智 +2 位作者 王彦斌 许俊华 李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412-1415,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口服和胸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血清和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及两种用药方式的疗效。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口服用药组和胸腔注射组各30例患者... 目的对比研究口服和胸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血清和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及两种用药方式的疗效。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口服用药组和胸腔注射组各30例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第3、6、9天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IFN-γ和TNF-α水平。并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个月行胸部CT扫描,检测胸膜肥厚和胸腔积液吸收情况。结果胸腔注射组注射后第3、6、9天胸腔积液中IFN-γ、TNF-α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并低于口服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口服用药组用药后第3、6、9天血清中IFN-γ、TNF-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并低于胸腔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用药1个月后,口服用药组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率为43.3%,胸膜肥厚率为40.0%,胸腔注射组分别为83.3%和16.7%,两组患者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率、胸膜肥厚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比口服用药具有更强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可显著降低胸腔局部的免疫因子IFN-γ和TNF-α的表达,而对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的抑制显著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糖皮质激素 Γ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25
2
作者 古颖春 宋业琳 刘玉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2838-2840,共3页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青岛市胸科医院诊断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5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选择对预后可产生影响...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青岛市胸科医院诊断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5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选择对预后可产生影响的9个特征性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首发症状依次为咳嗽、胸闷、发热及咯血。影像学特征:肿瘤与结核病灶在同侧36例,不同侧22例。病灶形态:结节团块24例;空洞19例;浸润影8例;合并肺不张7例。病理学类型鳞癌33例,腺癌17例,小细胞癌4例,未定型4例。TNM分期:I期13例,Ⅱ期22例,Ⅲ期16例,Ⅳ期7例。5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65.5%、44.0%、29.0%。单因素分析显示,肺癌TNM分期(P=0.000)和肺结核是否活动(P=0.024)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肺癌TNM分期(RR=2.629,95%CI:1.759~3.928,P:0.000)和肺结核是否活动(RR=1.885,95%CI:1.023~3.471,P=0.042)是患者的相对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肺癌TNM分期和肺结核是否活动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肿瘤 疾病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