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6例救治分析
1
作者 王永颖 于静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年第10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有效的急救措施。方法对产科DIC患者实施产科基础抢救同时,使用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机械通气等。结果经过早期治疗的22例产科DIC患者效果良好,4例已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患者死亡...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有效的急救措施。方法对产科DIC患者实施产科基础抢救同时,使用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机械通气等。结果经过早期治疗的22例产科DIC患者效果良好,4例已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患者死亡。结论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在产科DIC急救中有重要意义;肝素、CRRT、机械通气的早期应用效果肯定,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产科 肝素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多脏器功能衰竭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参数对子痫前期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刘蘅哲 郭素芬 赵明霞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57-60,共4页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对子痫前期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为建立子痫前期产妇产后出血预测模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指导制定科学优化的诊疗方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菏泽市牡丹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子痫前期产妇作为研究...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对子痫前期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为建立子痫前期产妇产后出血预测模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指导制定科学优化的诊疗方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菏泽市牡丹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子痫前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均给予TEG检测。比较两组TEG参数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方法分析其与子痫前期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子,与临床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并通过受试者曲线(ROC)判断曲线下面积以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凝固形成时间(K值)(β=1.303,OR=3.688,95%CI:1.637~8.261)、血栓最大振幅(MA值)(β=1.246,OR=3.484,95%CI:1.194~10.118)、凝血综合指数(CI值)(β=1.028,OR=2.794,95%CI:1.445~5.448)是子痫前期产后出血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以K值、MA值及CI值对预测子痫前期产后出血构建ROC曲线,其中K值预测子痫前期产后出血价值最高。结论TEG参数与子痫前期产妇产后出血的关系密切,临床上应用TEG参数可以更好评估预测子痫前期产妇产后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子痫前期 产后出血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联合叶酸辅助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晁翠敏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9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叶酸辅助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菏泽市牡丹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治疗,观...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叶酸辅助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菏泽市牡丹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维生素D联合叶酸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血压、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及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内皮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母婴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叶酸辅助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血压,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叶酸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辅助治疗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雷佛奴尔用于疤痕子宫中孕引产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洪涛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3期548-549,共2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雷佛奴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者行引产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者110例,口服米非司酮50mg/12h,共服150mg后行雷佛奴尔100mg羊膜腔内注射,观察记录引产时间、胎盘胎膜娩出情况及出血量并与同...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雷佛奴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者行引产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者110例,口服米非司酮50mg/12h,共服150mg后行雷佛奴尔100mg羊膜腔内注射,观察记录引产时间、胎盘胎膜娩出情况及出血量并与同期正常妊娠引产组相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完全成功率、引产总程、宫颈成熟度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软产道裂伤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引产时间、胎盘胎膜娩出情况及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者行米非司酮联合雷佛奴尔引产具有临床效果显著、方法简单安全、缩短产程、减轻疼痛、损伤少、出血少等优点,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佛奴尔 米非司酮 中孕引产 瘢痕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雷佛奴尔在疤痕子宫中孕引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田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2期5397-5398,共2页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者行米非司酮联合雷佛奴尔引产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者106例,口服米非司酮75 mg/12 h,共服150 mg后行雷佛奴尔100 mg羊膜腔内注射,观察记录引产时间、胎盘胎膜娩出情况及出血量并与同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者行米非司酮联合雷佛奴尔引产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者106例,口服米非司酮75 mg/12 h,共服150 mg后行雷佛奴尔100 mg羊膜腔内注射,观察记录引产时间、胎盘胎膜娩出情况及出血量并与同期正常妊娠引产组相比较。结果 101例成功,5例失败改行钳刮术,无一例发生子宫破裂,其引产时间、胎盘胎膜娩出情况及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者行米非司酮联合雷佛奴尔引产具有临床效果显著,方法简单安全,缩短产程,减轻疼痛,损伤少,出血少等优点,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米非司酮/治疗应用 引产/方法 人类 女(雌)性 妊娠中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