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经阴道取卵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芹 孙梅 +2 位作者 陈子江 袁大川 张亚杰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2年第6期434-436,共3页
目的 :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取卵手术的效果及对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IVF 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IVF ET患者分为麻醉组与对照组 ,观察麻醉效果及异丙酚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对照两组患者IVF ET结局。结果 :异丙酚静脉麻醉见效快、复... 目的 :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取卵手术的效果及对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IVF 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IVF ET患者分为麻醉组与对照组 ,观察麻醉效果及异丙酚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对照两组患者IVF ET结局。结果 :异丙酚静脉麻醉见效快、复苏快 ,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无明显副作用。麻醉组取卵率显著提高 (P <0 .0 5 ) ,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经阴取卵术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而且对IV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 异丙酚 取卵术 卵母细胞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注布托啡诺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子宫全切术的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孙梅杰 李慧禄 +1 位作者 刘琳 常爱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54-454,共1页
关键词 子宫全切术 辅助硬膜外麻醉 静注 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 氟芬合剂 硬膜外阻滞 紧张情绪 静脉用药 临床效应 氟哌利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心血管手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14
3
作者 史春霞 李立环 +9 位作者 卿恩明 姜贞 李士通 姚尚龙 郭曲练 王文贤 熊利泽 张铁铮 齐娟 付志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19-521,共3页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11所医院参加该项中心研究.选择全身麻醉、低温、心肺转流(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或瓣膜置换术的病人共40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F)组(100例)和舒芬太...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11所医院参加该项中心研究.选择全身麻醉、低温、心肺转流(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或瓣膜置换术的病人共40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F)组(100例)和舒芬太尼(S)组(300例).详细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术中、术后病人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术后病人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与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相关的其他不良反应以及伴随的特殊治疗.结果两组病人术后恢复良好.血液动力学参数、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临床效价比接近于5~7:1.两者均可安全应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麻醉处理 心血管手术 多中心临床研究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单肺通气策略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宋本钦 张彬 +2 位作者 赵献亮 郝明冉 王公明 《医学综述》 CAS 2025年第1期46-52,共7页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胸腔镜手术逐渐在诊治条件成熟的儿童医学中心广泛开展。单肺通气(OLV)是胸腔镜手术中重要且关键的麻醉技术之一,其作为一种非生理性的通气方式,可通过塌陷术侧肺明确病变范围、创造清晰术野、改善操作空间,但小儿...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胸腔镜手术逐渐在诊治条件成熟的儿童医学中心广泛开展。单肺通气(OLV)是胸腔镜手术中重要且关键的麻醉技术之一,其作为一种非生理性的通气方式,可通过塌陷术侧肺明确病变范围、创造清晰术野、改善操作空间,但小儿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和病理机制,OLV时存在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肺不张、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等潜在风险。而选择合适的通气策略有助于减少小儿OLV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患儿预后。因此,深入研究小儿OLV的策略及作用机制,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小儿 通气策略 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期间22例心跳骤停原因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3
5
作者 谭武菊 满敏 宋振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63-63,65,共2页
关键词 麻醉 心跳骤停 病因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麻醉中的记忆、学习与知晓 被引量:1
6
作者 于灵芝 刘志文 张红斌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3年第1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知晓 全身麻醉 记忆 学习 术中 麻醉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麻醉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左旋咪唑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殷玉水 马骏 宋振瑞 《实用医药杂志》 2002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研究氯胺酮麻醉对机体红细胞免疫机能的影响及左旋咪唑对免疫机能的作用。方法 16只家兔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组)和左旋咪唑组(2组)。所有家兔肌肉注射氯受酮24mg·kg-1麻醉,2组同时肌肉注射左旋咪唑5m... 目的 研究氯胺酮麻醉对机体红细胞免疫机能的影响及左旋咪唑对免疫机能的作用。方法 16只家兔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组)和左旋咪唑组(2组)。所有家兔肌肉注射氯受酮24mg·kg-1麻醉,2组同时肌肉注射左旋咪唑5mg·kg-1。注药后15min折断左臂骨。分别于麻醉前、注药后5h、1d、2d、3d、4d从耳缘静脉取血,肝素抗凝,测定红细胞免疫粘连功能。结果 氯胺酮麻醉后1组RBC-C3b受体酵母菌花环形成率在各时机均下降(P<0.01);2组仅在麻醉后1d显著降低(P<0.05);两组在各同一时相比,2组均较1组升高(P<0.05或P<0.01)。RBC-IC酵母菌花环形成率1组在注药后5h显著高(P<0.01),而2组在各时相无显著变化。结论 氯胺酮麻醉后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左旋咪唑可明显改善氯胺酮麻醉后红细胞免疫粘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红细胞 免疫功能 左旋咪唑 氯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对左向右分流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神经肽Y的影响
8
作者 李希明 高淑文 +1 位作者 刘中凯 王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5-468,共4页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对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的影响,确定适合于婴儿的最佳剂量,为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拟在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ASD)或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对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的影响,确定适合于婴儿的最佳剂量,为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拟在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ASD)或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儿40例,随机进入4种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组[各组10例,0.25μg/kg组、0.50μg/kg组、1.0μg/kg组、2.0μg/kg组]进行麻醉诱导,分别于用药前(进行血气分析)、气管插管后2分钟、5分钟抽取动脉血,测定NPY,记录相应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结果:①心率变化:1.0、2.0μg/kg组气管插管后2分钟、5分钟较用药前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气管插管后2分钟1.0μg/kg组较0.25μg/kg组和气管插管后2分钟、5分钟2.0μg/kg组均较0.25μg/kg组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平均动脉压变化:1.0、2.0μg/kg组气管插管后2分钟、5分钟较用药前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气管插管后2分钟、5分钟0.5、1.0、2.0μg/kg 3组均较0.25μg/kg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NPY含量变化:1.0、2.0μg/kg组气管插管后2分钟、5分钟较用药前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气管插管后2分钟,1.0、2.0μg/kg组较0.25μg/kg组也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ASD或VSD修补术患儿麻醉诱导可行性良好,剂量以0.25~0.50μg/kg为佳,可以有效的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抑制NPY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瑞芬太尼 先天性心脏病 血流动力学 神经肽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泊酚复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应用于无痛胃肠镜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刘欣 刘力 +3 位作者 赵雅 曾晓琴 刘香玉 夏瑞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6期96-101,共6页
目的探讨环泊酚复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应用于无痛胃肠镜诊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6月行无痛胃肠镜诊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环泊酚组(C组)、瑞马唑仑组(R组)、环泊酚复合瑞马唑仑组(CR... 目的探讨环泊酚复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应用于无痛胃肠镜诊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6月行无痛胃肠镜诊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环泊酚组(C组)、瑞马唑仑组(R组)、环泊酚复合瑞马唑仑组(CR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5μg/kg阿芬太尼后,C组静脉给予环泊酚0.5 mg/kg,R组静脉给予瑞马唑仑0.3 mg/kg,CR组静脉先给予环泊酚0.25 mg/kg后给予瑞马唑仑0.1 mg/kg。比较三组患者的镇静成功率,药物追加次数,苏醒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前(T_(1))、胃镜通过喉部时(T_(2))、肠镜开始时(T_(3))、肠镜通过肝曲时(T_(4))、检查结束时(T_(5))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并比较围手术期低氧血症、循环抑制、呃逆、呛咳、体动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CR组的苏醒时间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_(2)时刻,CR组SpO_(2)高于C组,BIS值低于C组,HR低于R组;在T_(3)~T_(5)时刻,CR组SpO_(2)高于C组;在T_(3)、T_(4)时刻,CR组BIS值低于R组;在T_(5)时刻,CR组BIS值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低氧血症、循环抑制、呛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呃逆发生率低于R组,CR组体动发生率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环泊酚复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具有更好的镇静效果,对患者呼吸影响小,苏醒时间更短,苏醒质量更高,呃逆、体动等不良事件出现概率更低,更能安全有效舒适地应用于无痛胃肠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无痛胃肠镜 脑电双频指数 呃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不停跳冠脉搭桥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10
作者 田鹏声 郝惠梅 傅志俭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2,156,共2页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芬太尼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胎妊娠剖宫产术2例麻醉体会
11
作者 李刚 孙明 +2 位作者 丁毓文 于灵芝 谭武菊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56-56,共1页
4胎妊娠剖宫产术2例麻醉体会李刚,孙明,丁毓文,于灵芝,谭武菊(山东省立医院麻醉科,250021)我院在1990年,1992年曾处理2例4胎妊娠孕妇,分别于保胎治疗35+周和37+周后,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今... 4胎妊娠剖宫产术2例麻醉体会李刚,孙明,丁毓文,于灵芝,谭武菊(山东省立医院麻醉科,250021)我院在1990年,1992年曾处理2例4胎妊娠孕妇,分别于保胎治疗35+周和37+周后,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今介绍麻醉处理经验如下。1病例报告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剖腹产 四胎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乌拉地尔或盐酸尼卡地平用于控制麻醉期间高血压的效果比较
12
作者 许永广 李刚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1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盐酸乌拉地尔 盐酸尼卡地平 麻醉期间 高血压 静脉注射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硬膜外麻醉和氯胺酮麻醉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付英勇 徐学芹 谭武菊 《社区医学杂志》 2005年第7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硬膜外麻醉 氯胺酮 血氧饱含度 SP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14
作者 胡振华 徐艳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9期113-115,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120例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参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EA),研究组采...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120例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参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EA),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ESA)。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参照组,无痛平面时间及起效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最大感觉阻滞平面高于参照组(P<0.05)。麻醉后,两组的TT、PRL水平均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术后3、6、12、24 h,研究组的BCS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CESA应用于高龄产妇剖宫产术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方式 高龄产妇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10℃与常温下盐酸氯普鲁卡因硬膜外的麻醉效果
15
作者 宓宁 李凤利 +3 位作者 李鸿真 孙梅杰 章玉菊 李慧禄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37-839,共3页
目的观察10℃与常温(27℃)下盐酸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择期硬膜外麻醉的患者50例,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I或Ⅱ级,随机分组为2组:常温组和10℃组(均n=25)。硬膜外麻醉间隙,选在T12(胸椎12)到L4(腰椎4),头向... 目的观察10℃与常温(27℃)下盐酸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择期硬膜外麻醉的患者50例,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I或Ⅱ级,随机分组为2组:常温组和10℃组(均n=25)。硬膜外麻醉间隙,选在T12(胸椎12)到L4(腰椎4),头向置管3 cm,分别用10℃和常温的氯普鲁卡因进行硬膜外阻滞,记录各组局麻药起效时间(t1)、阻滞时间(t2)和牵拉反应(TR)及寒战反应(SR)发生例数,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局麻药起效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时间,常温组较10℃组明显延长(P<0.05);牵拉反应,常温组较10℃组明显减少(P<0.05);2组均没有发生寒战反应。结论氯普鲁卡因低温(10℃)较常温可延长硬膜外阻滞麻醉时间,减少术后牵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影响 氯普鲁卡因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心肌钙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孟元 王波 +1 位作者 徐艳冰 李刚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PB-CABG)与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按是否应用心肺转流(CPB)随机分为体外循环组(CPB-CABG组,n=3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PB-CABG)与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按是否应用心肺转流(CPB)随机分为体外循环组(CPB-CABG组,n=30)和非体外循环组(OPCABG组,n=30)。于术前、术后2、62、4 h采集血标本,Olympus AU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ELISA法测定心肌钙蛋白(cTnI)含量。结果:术前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2、62、4 h各时点pCK-MB、cTnI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CPB-CABG组相比,OP-CABG组术后2、62、4 h各时点CK-MBc、TnI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相比,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能显著减轻对心肌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钙蛋白 心肺转流 跳动心脏 冠状动脉搭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注射布托啡诺预防腹部手术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鸿真 李彗禄 +3 位作者 秦成伟 吴吉智 卢文红 孙梅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785-786,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注射 牵拉反应 腹部手术 临床观察 预防 主要成分 酒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全麻诱导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鸿真 刘琳 +2 位作者 夏磊磊 韩静 于海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853-854,共2页
关键词 临床观察 七氟醚 异氟醚 全麻诱导 小儿 血气分配系数 吸入诱导 吸入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诊断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锡明 纪洪升 +1 位作者 武乐斌 李振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9-391,共3页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探讨其对原发性恶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12例胃淋巴瘤病人进行动态强化扫描,分别对各病例进行诊断。结果 所有病人分为局限性肿块型、弥漫浸润型和溃疡型,其中局限性肿块型6例,弥漫性...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探讨其对原发性恶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12例胃淋巴瘤病人进行动态强化扫描,分别对各病例进行诊断。结果 所有病人分为局限性肿块型、弥漫浸润型和溃疡型,其中局限性肿块型6例,弥漫性浸润型3例,溃疡型3例。本组诊断准确性为75%。结论 多层螺旋 CT动态强化扫描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治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通舒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淑贞 迟兆富 谭伍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56-85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三七通舒胶囊 西药治疗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