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MRI鉴别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
1
作者 尹金凤 冯勇 +4 位作者 魏学哲 郭君岩 雷明慧 王文娟 刘金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合成MRI(SyMRI)MAGiC序列参数鉴别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66例宫颈癌患者并分为宫颈鳞癌组(n=56)及宫颈腺癌组(n=10),比较组间MAGiC序列定量参数;联合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参数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 目的观察合成MRI(SyMRI)MAGiC序列参数鉴别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66例宫颈癌患者并分为宫颈鳞癌组(n=56)及宫颈腺癌组(n=10),比较组间MAGiC序列定量参数;联合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参数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参数单独及联合鉴别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的效能。结果宫颈腺癌组病变T1、T2均高于而R1、R2均低于宫颈鳞癌组(P均<0.05);组间质子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T1、T2、R1、R2及其联合鉴别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959、0.945、0.961、0.942及0.996,两两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67~1.396,P均>0.05)。结论SyMRI鉴别诊断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肿瘤 组织学类型 诊断 鉴别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MRI的影像组学技术识别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研究
2
作者 刘汉卿 朱世元 +2 位作者 王东琳 李林坤 于文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2期50-52,59,共4页
目的探讨影像组学在颈动脉高分辨MR诊断不稳定斑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由我院临床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的18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3D slicer软件基于增强扫描T1WI序列勾画患者病灶并生成三维感兴趣体积,对每个感兴趣体积提... 目的探讨影像组学在颈动脉高分辨MR诊断不稳定斑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由我院临床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的18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3D slicer软件基于增强扫描T1WI序列勾画患者病灶并生成三维感兴趣体积,对每个感兴趣体积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用曼惠特尼U检验及LASSO算法进行特征筛选及降维。采用交叉验证按7:3比例划分数据集,在训练集中用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逻辑回归(LR)和XGBoost分类器构建预测模型,并在验证集中绘制ROC曲线评价模型效能。结果181例患者中,不稳定斑块90例,稳定斑块91例。最终得到14个特征用于模型构建,LR模型、RF模型、SVM模型、XGBoost模型在验证集AUC分别为0.851(95%CI:0.803~0.899)、0.807(95%CI:0.729~0.885)、0.845(95%CI:0.787~0.903)、0.829(95%CI:0.779~0.879),delong检验显示四种模型的ROC曲线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高分辨MR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模型可有效识别颈动脉不稳定斑块,LR、RF、SVM、XGBoost四种模型中,LR模型的分类效能最佳,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放射工作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斌 坚永彬 +1 位作者 胡宗华 于桂云 《预防医学论坛》 2008年第11期1021-1023,共3页
关键词 职业危害因素 介入放射工作 防护 医护人员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科 介入技术 电离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放射技术与临床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董希忠 宋世祥 李伟 《医疗装备》 2011年第12期39-39,共1页
众所周知,放射科是医技科室,医技科室是为临床服务的,而放射技术是为放射诊断和临床诊断服务的。大多数医院在多年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不成文的隐形规定:医技科室无条件服从和服务于临床科室,放射技术无条件服从和服务于放射诊断。
关键词 临床服务 放射技术 医技科室 放射诊断 临床诊断 临床科室 放射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放射技术在急诊中的应用136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斌 坚永彬 于桂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651-1652,共2页
关键词 急救 介入放射技术/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在肿瘤检测及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韦贵生 相法伟 +4 位作者 田甜 林承列 李茜 李江 王丽华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7-22,共6页
简述纳米金探针的组装和检测原理,总结了纳米金探针在肿瘤细胞检测、医学成像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在今后的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金 生物探针 肿瘤检测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放射学
7
作者 王世山 夏宝枢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1年第2期78-81,共4页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可发生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带动心脏搏动的装置。因植入体内后即不能从体表观察,故放射学检查在明确起搏器发生故障的原因与评价导线的位置和完整性上颇有价值。一、历史1952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Zo...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可发生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带动心脏搏动的装置。因植入体内后即不能从体表观察,故放射学检查在明确起搏器发生故障的原因与评价导线的位置和完整性上颇有价值。一、历史1952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Zoll 从胸壁体外用电流刺激心脏,挽救了两名濒于死亡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是为人工心脏起搏的最早尝试。1957年Weirich 曾向心肌内插入电极来纠正心脏传导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放射学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Pacs创建低碳医院
8
作者 董希忠 《医疗装备》 2013年第11期57-58,共2页
随着科学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多数大中型医院已完成Hi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Cis(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rn临床信息系统)、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实验室信息系统)、Ris(radi... 随着科学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多数大中型医院已完成Hi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Cis(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rn临床信息系统)、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实验室信息系统)、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放射学信息系统)等医院基本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了计算机管理,改变了以往手写申请单、报告单、票据、人工统计的状态,极大地提高了医院整体工作效率,缩短了伤、病者就诊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型医院 PACS 医院信息系统 实验室信息系统 放射学信息系统 计算机管理 运行 临床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的放射组学特征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状态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俊忠 王琦 +2 位作者 贺光辉 李小山 王于臻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34-239,共6页
目的:构建临床和放射学特征相结合的列线图以预测EGFR突变状态。方法:利用临床和放射学特征建立临床-放射学(C-R)模型。C-R模型与最佳放射组学模型建立临床-放射学-放射组学(C-R-R)模型。模型的预测性能使用ROC曲线进行评估。结果:在放... 目的:构建临床和放射学特征相结合的列线图以预测EGFR突变状态。方法:利用临床和放射学特征建立临床-放射学(C-R)模型。C-R模型与最佳放射组学模型建立临床-放射学-放射组学(C-R-R)模型。模型的预测性能使用ROC曲线进行评估。结果:在放射组学中10个特征与EGFR突变有关,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可获得最佳放射组学特征模型。C-R-R模型在预测EGFR突变状态方面具有最佳区分能力,其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为0.95(95%CI 0.90~0.98)和0.94(95%CI 0.87~0.98)。结论:基于CT的放射组学特征与临床和放射学特征相结合而建立的非侵入性C-R-R模型可能为肺癌靶向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生物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表皮生长因子 肺肿瘤 腺癌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内耳道狭窄与蜗神经管异常的HRCT表现
10
作者 孙积宁 于海燕 +1 位作者 王文娟 张保隆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23-525,553,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儿内耳道狭窄与蜗神经管异常的HRCT表现及2种畸形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75耳)存在先天性SNHL,且HRCT诊断为内耳道狭窄和/或蜗神经管异常患儿的CT资料。结果:67例(75耳)均有蜗神经管异常... 目的:探讨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儿内耳道狭窄与蜗神经管异常的HRCT表现及2种畸形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75耳)存在先天性SNHL,且HRCT诊断为内耳道狭窄和/或蜗神经管异常患儿的CT资料。结果:67例(75耳)均有蜗神经管异常,双侧8例、单侧59例(左耳30例、右耳29例);其中30耳合并内耳道狭窄,16耳合并其他内耳结构畸形。28例(30耳)内耳道狭窄中,双侧2例、单侧26例(左耳11例、右耳15例),8耳合并半规管、前庭或耳蜗畸形。内耳道狭窄与蜗神经管异常均以单侧发病为主,左右耳均可发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NHL患儿中蜗神经管异常比内耳道狭窄更常见,也更具临床意义,但易漏诊,应引起高度重视,建议行内耳HRCT检查常规测量蜗神经管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道 蜗神经管 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三维重建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陈少敏 王文娟 +3 位作者 宿淑臻 柳林 孙凤仪 薛迎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MRI三维重建术前规划对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91例经术前盆腔MRI检查显示淋巴结大小正常或轻度肿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规划组(46例)和系统切除组(45例)。采用多模态影像学手术规划系统进... 目的探讨MRI三维重建术前规划对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91例经术前盆腔MRI检查显示淋巴结大小正常或轻度肿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规划组(46例)和系统切除组(45例)。采用多模态影像学手术规划系统进行规划,指导淋巴结定位切除。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时复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前规划组盆腔淋巴结切除手术时间显著短于系统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前规划组的目标淋巴结全部切除,而系统切除组中2例漏切淋巴结。结论通过术前MRI三维重建定位和规划,术中可以成功发现并切除目标淋巴结,有效防止漏切,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手术准确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术前规划 数字化三维重建 磁共振成像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IVIM最佳水化状态及稳定性、可重复性研究
12
作者 魏学哲 王文娟 +4 位作者 沈婷婷 尹金凤 郭君岩 韩雨 刘金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行肾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检查的最佳水化状态,并分析检查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方法选取健康成年人志愿者40例,每例志愿者均分别在禁饮食12 h、禁饮食4 h及水利尿三种状态下行肾脏IVI... 目的探讨行肾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检查的最佳水化状态,并分析检查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方法选取健康成年人志愿者40例,每例志愿者均分别在禁饮食12 h、禁饮食4 h及水利尿三种状态下行肾脏IVIM检查;其中36例志愿者在间隔半年后,在禁饮食4 h状态下重复行肾脏IVIM检查。结果三种不同水化状态下,肾皮质(F=1.870,P=0.163)及髓质(F=0.579,P=0.562)D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皮质(F=0.188,P=0.829)及髓质(F=0.008,P=0.992)D*值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肾皮质(F=1.317,P=0.216)及髓质(F=0.336,P=0.715)f值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水化状态不影响肾脏IVIM的检查结果,肾脏IVIM检查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肾脏IVIM检查可以监测正常肾脏的微循环状态及血流灌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肾脏 水化状态 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13
作者 范凌燕 邢国平 +2 位作者 吴晓丽 于海宁 郭国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小血管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MoCA量表认知功能评估并分为认知障碍组(30例)及认知正常为对照组(30例),采用不同PLD(1....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小血管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MoCA量表认知功能评估并分为认知障碍组(30例)及认知正常为对照组(30例),采用不同PLD(1.5 s、2.5 s)行3D-ASL脑灌注成像,应用GE AW4.5工作站对双侧额叶、颞叶、顶叶、海马及颞顶交界处进行镜面对称测量(CBF_(1.5)、CBF_(2.5)),比较两组WMLs评分差异,分析WMLs评分/MoCA量表评分与各脑区CBF的相关性。结果认知障碍组WML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认知障碍组双侧额叶、颞叶、顶叶、海马及颞顶交界处的CBF_(1.5)值均明显较低,认知障碍组双侧额叶、颞叶与海马区的CBF_(2.5)值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PLD下,认知障碍组患者的双侧额叶CBF_(1.5)与CBF_(2.5)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额叶CBF_(1.5)值/CBF_(2.5)值与WML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双侧额叶、颞叶、海马CBF_(1.5)值及双侧额叶、海马、左侧颞叶CBF_(2.5)值与MoC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3D-ASL技术中PLD=1.5 s指标下对识别VCI患者脑低灌注的敏感度较高,而PLD=2.5 s指标下特异度较高;WMLs与VC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流动力学 脑白质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高表达的原发性鼻腔鼻窦睾丸核蛋白癌1例
14
作者 窦博文 侯伟娜 +3 位作者 耿晓涛 王伟成 王政江 褚玉静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9期1036-1038,共3页
本文报道1例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高表达的原发性鼻腔鼻窦睾丸核蛋白癌患者。患者女,44岁,因“反复左眼胀感伴头痛、视物模糊3个月余”于2021年6月17日就诊于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咽喉头颈外科,影像学检查提示左侧额窦、筛窦至左侧鼻腔... 本文报道1例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高表达的原发性鼻腔鼻窦睾丸核蛋白癌患者。患者女,44岁,因“反复左眼胀感伴头痛、视物模糊3个月余”于2021年6月17日就诊于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咽喉头颈外科,影像学检查提示左侧额窦、筛窦至左侧鼻腔可见软组织肿块,免疫组化证实为睾丸核蛋白癌,且伴有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高表达,在包括同步放化疗、化疗在内的治疗下,肿瘤达到部分缓解。考虑到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明显以及肿瘤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高表达,在排除免疫治疗禁忌证后,患者于2022年1月7日开始接受持续免疫治疗,随访至2024年3月14日,复查CT显示肿瘤范围与免疫治疗之前相比无进展。患者目前仍处在定期治疗及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核蛋白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TACE联合射波刀治疗不可切除肝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15
作者 王冠武 吕庆亮 +7 位作者 唐世伟 李文军 刘泉 蒋楠 贺光辉 孔铭新 李艳 蔡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1-64,共4页
目的 探讨评价精细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联合射波刀治疗不可切除肝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晚期不可切除肝恶性肿瘤患者4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联合组(1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方案或单纯射波刀方案,联合组采用精... 目的 探讨评价精细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联合射波刀治疗不可切除肝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晚期不可切除肝恶性肿瘤患者4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联合组(1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方案或单纯射波刀方案,联合组采用精细TACE+射波刀治疗方案,TACE术中均采用微导管超选择后锥形束CT验证后栓塞。观察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期(OS)、不良反应(CTCAE 5.0)、白蛋白-胆红素评分(ALBI)、D-2聚体及卡氏评分(KPS)。结果 联合组PFS为10.13(2.0,27.0)个月,高于对照组的4.70(1.0,18.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31, P=0.010)。联合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7.7%和86.7%,均高于对照组的38.7%和7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整体中Ⅰ、Ⅱ和Ⅲ级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分别为13.7%、5.8%、2.4%。对照组与联合组的AFP、ALBI、D-2等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TACE+射波刀治疗对不可切除肝恶性肿瘤的疗效优于单纯TACE或单纯射波刀治疗,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恶性肿瘤 射波刀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SCO的DCE-MRI技术在宫颈鳞癌和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6
作者 郭君岩 雷明慧 +4 位作者 尹金凤 王文娟 魏学哲 冯勇 刘金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笛卡尔排序差分抽样(DISCO)的超快速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技术在宫颈癌病理分型鳞癌和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确诊的66例宫颈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宫颈鳞癌(CSCC)56例为CSCC组,宫颈腺癌(CAC... 目的探讨基于笛卡尔排序差分抽样(DISCO)的超快速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技术在宫颈癌病理分型鳞癌和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确诊的66例宫颈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宫颈鳞癌(CSCC)56例为CSCC组,宫颈腺癌(CAC)10例为CAC组。患者均行基于DISCO的DCE-MRI检查并测量其相关参数,定量参数包括容积转移常数(K^(trans))、反向容积转移常数(K_(ep))和每单位体积组织的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V_(e)),半定量参数包括初始增强曲线下面积(IAUGC)、最大增强斜率(MaxSlope)、对比增强比率(CER)、团注到达时间(BAT)。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基于DISCO的DCE-MRI的定量参数及半定量参数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行ROC曲线分析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宫颈鳞癌及腺癌的基于DISCO的DCE-MRI的K^(trans)、K_(ep)、V_(e)、MaxSlope值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ROC曲线AUC分别为0.837、0.935、0.942、0.726;诊断界值分别为0.473、0.702、0.716、0.020;灵敏度分别为80.00%、100%、90.00%、100%;特异度分别为73.21%、78.57%、92.86%、46.43%。而IAUGC、CER、BAT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DISCO的DCE-MRI技术对宫颈鳞癌及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Kep值、Ve值诊断效能较高,Ktrans值、MaxSlope值诊断效能中等,且Kep、MaxSlope的灵敏度极高,Ve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以为宫颈癌病理分型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笛卡尔排序差分抽样 病理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液体衰减翻转恢复脉冲序列在颅脑MRI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全世杰 王世山 +3 位作者 董光 孙希芹 郑岗 高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astFLAIR)在颅脑MR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本组33例经FastFLAIR序列及常规SE序列扫描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了FastFLAIR序列的原理... 目的:探讨快速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astFLAIR)在颅脑MR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本组33例经FastFLAIR序列及常规SE序列扫描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了FastFLAIR序列的原理、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FastFLAIR显示病变为97.80%(89/91),常规SE序列为83.52%(76/91);内部结构与边缘情况均显示良好者,FastFLAIR序列为19.78%(18/91),常规SE序列为7.69%(7/91)。二者在显示病变方面有显著差异(0.01<P<0.05)。FastFLAIR序列在显示小病灶及脑表病灶、脑室内病灶方面优于常规SE序列。结论:FastFLAIR序列在显示病变方面更敏感,且能获得更多病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 磁共振成像 FLA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对无占位效应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融 董光 +3 位作者 耿海 张书宜 唐秀云 赵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非占位性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非占位性乳腺病变患者DCE-MRI及DWI影像数据,从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两方面探讨病变特点。结果DCE-MRI征象中,病灶表现为区域...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非占位性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非占位性乳腺病变患者DCE-MRI及DWI影像数据,从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两方面探讨病变特点。结果DCE-MRI征象中,病灶表现为区域样、节段样强化且时间-信号曲线(TIC)为平台型或流出型时提示恶性征象。取b值为900s·mm-2时测量病灶ADC值,恶性病灶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灶(P<0.05)。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对非占位性乳腺病变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灶 非占位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孔铭新 郝刚 +2 位作者 坚永彬 李伟 赵廷常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3期237-239,共3页
关键词 症状性子宫肌瘤 介入栓塞治疗 子宫腺肌病 临床应用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内膜组织 子宫切除术 肌瘤摘除术 盆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型脑膜瘤的常规MRI、DWI及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沈金花 张涛 +3 位作者 方龙江 张强 尹丹丹 董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2164-2167,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成像、DWI及免疫组化对纤维型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术后病理为纤维型脑膜瘤的患者49例,其中12例行免疫组化检查,分析其常规磁共振、DWI及免疫组化特点,测量其及同时间段其它亚型脑膜瘤的肿瘤实质ADC值并行统计...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成像、DWI及免疫组化对纤维型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术后病理为纤维型脑膜瘤的患者49例,其中12例行免疫组化检查,分析其常规磁共振、DWI及免疫组化特点,测量其及同时间段其它亚型脑膜瘤的肿瘤实质ADC值并行统计学差异性分析。结果 46例位于幕上,3例位于幕下。15例脑膜瘤呈分叶状,其它呈圆形、椭圆形。在常规MRI中T_1WI呈等信号者23例,低或略低信号23例,略高信号3例;T_2WI呈等信号25例,高或略高信号17例,低或略低信号7例。20例出现轻、中度瘤周水肿。DWI图像上,38例轻、中度受限,11例弥散不受限。增强扫描所有脑膜瘤均表现为轻、中度强化。纤维型脑膜瘤与血管瘤型、非典型及间变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06,P<0.001),而与上皮型、过渡型、砂粒体型及透明型无统计学差异(P=0.45,P=0.09,P=0.80,P=0.15)。免疫组化中12例肿瘤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均为阴性;12例波形蛋白(Vimentin)均为阳性;9例上皮膜抗原(EMA)阳性,2例部分阳性,1例阴性。结论常规MRI、DWI及免疫组化指标对诊断及鉴别纤维型脑膜瘤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型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