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义不明确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336例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任宁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分析意义不明确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336例病理结果。方法选取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意义不明确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336例为研究对象,检查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同时通过阴道镜进行病理活检。结果经过病理活... 目的分析意义不明确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336例病理结果。方法选取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意义不明确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336例为研究对象,检查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同时通过阴道镜进行病理活检。结果经过病理活检发现,336例患者中62例为CIN(宫颈上皮内瘤变),浸润癌2例。高危型HPV检查率为60.7%(204/336),高危型HPV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CINI级和CINⅡ级病变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高危型HPV的检测,能对意义不明确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进行有效监测,从而提升筛查概率,进而降低漏诊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 意义不明确 病理学 液基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恶性卵黄囊瘤18例病理分析
2
作者 任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3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预后 睾丸恶性卵黄囊瘤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AT3/p-AKT信号通路及其靶基因CyclinD1在基底细胞癌皮损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双双 邓玉 《转化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345-350,共6页
目的分析磷酸化转录信号转导子及激活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p-STAT3)/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信号通路及其靶基因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基底细胞... 目的分析磷酸化转录信号转导子及激活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p-STAT3)/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信号通路及其靶基因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皮损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9年8月在山东省山东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且经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BCC的60例患者石蜡标本,以及在本院接受外科整形手术并留存的正常皮肤组织标本的患者,分别纳入BBC组及正常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PCR法、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皮损处p-STAT3、p-AKT及cyclinD1表达,并分析BCC患者皮损处p-STAT3 mRNA、p-AKT mRNA、cyclinD1 mRNA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BCC组p-STAT3、p-AKT、cyclinD1平均光密度值,p-STAT3 mRNA、p-AKT mRNA、cyclinD1 mRNA及p-STAT3蛋白、p-AKT蛋白、cyclinD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且IBCC型BCC患者皮损中p-STAT3 mRNA、p-AKT mRNA、cyclinD1 mRNA表达显著高于NIBCC患者(P<0.05);BCC皮损中p-STAT3 mRNA、p-AKT mRNA、cyclinD1 mRNA表达与病理类型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BCC皮损处存在p-STAT3、p-AKT、cyclinD1高表达现象,且IBCC型BCC患者皮损处p-STAT3 mRNA、p-AKT mRNA、cyclinD1 mRNA表达更高,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皮损 磷酸化转录信号转导子及激活子3/磷酸化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细胞周期素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及腹膜后神经鞘瘤的影像诊断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敏 范小波 +5 位作者 孙玉清 徐柳 贾守强 翟艳慧 张颖颖 李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9期1539-1542,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及腹膜后神经鞘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术前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胃肠道及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8例神经鞘瘤,均为单发肿块。胃神经鞘瘤密度相对均匀,渐进性强化... 目的探讨胃肠道及腹膜后神经鞘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术前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胃肠道及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8例神经鞘瘤,均为单发肿块。胃神经鞘瘤密度相对均匀,渐进性强化特点显著。腹膜后神经鞘瘤密度不均匀,与病理Atoni A、Atoni B区交替分布相对应,实性部分呈现渐进性强化特点。结论胃肠道及腹膜后神经鞘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鉴别诊断困难而常被误诊。当显示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病灶,增强扫描见条片样分布实性成分,并呈渐进性强化特点时应想到该病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及腹膜后神经鞘瘤 影像学诊断 误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病理分析458例
5
作者 任宁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3年第5期330-331,共2页
绝经后阴道出血严重危害中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对预防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我院自1986年7月~2000年6月共收治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458例,为阐明病因,将子宫内膜病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绝经后 阴道出血 病理检查 子宫内膜病变 宫颈炎
原文传递
大肠癌组织中硒蛋白-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姜甦 桑温昌 +2 位作者 崔萌 李兆德 房玉霞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探讨硒蛋白-P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1例大肠癌组织、转移淋巴结和2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硒蛋白-P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硒蛋白-P在大肠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 目的探讨硒蛋白-P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1例大肠癌组织、转移淋巴结和2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硒蛋白-P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硒蛋白-P在大肠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1%和55.7%,在正常黏膜组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16/20),后者明显高于前两者(P<0.05),硒蛋白-P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其他病理学因素无关。结论硒蛋白-P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降低,提示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但不能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硒蛋白-P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