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表现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永强 黄健 张文山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提高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表现的认识,以便能及时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防护。方法分析55例坦桑尼亚首诊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55例患者中男23例,女3... 目的提高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表现的认识,以便能及时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防护。方法分析55例坦桑尼亚首诊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55例患者中男23例,女32例;年龄3~67岁,中位年龄3l岁。结果55例患者中腮腺肿胀17例次(30.9%);鼻腔、口腔、咽部卡波西肉瘤19例次(34.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2例次(21.8%);颈部肿块11例次(20.0%);咽部肿物7例次(12.7%);口腔及咽部黏膜糜烂溃疡6例次(10.9%);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2例次(3.6%)。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经治疗后耳鼻咽喉科感染状况可缓解,但易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结论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可首诊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对耳鼻咽喉科感染等治疗缓解后反复发作者,应除外是否合并HIV感染或是否为艾滋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艾滋病相关机会致病菌感染 耳鼻咽喉疾病 体征和症状
原文传递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永强 张文山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并探讨术后鼻泪管再通现象及其原因。方法36例(39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男7例(7眼),女29例(32眼),年龄23 ̄71岁,平均39.6岁,病程半年 ̄12年,均在局麻、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孔术,随访亦在鼻内镜下进行,以黏...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并探讨术后鼻泪管再通现象及其原因。方法36例(39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男7例(7眼),女29例(32眼),年龄23 ̄71岁,平均39.6岁,病程半年 ̄12年,均在局麻、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孔术,随访亦在鼻内镜下进行,以黏膜表面麻醉为主。结果术后8 ̄10周术腔逐渐上皮化,35眼泪道冲洗通畅,溢泪及溢脓症状均消失;2眼冲洗通而不畅,需加压,有冲洗液溢出;2眼泪道冲洗不通,仍有溢泪及溢脓症状。总有效率94.5%(37/39)。鼻内镜下观察,冲洗通畅者造瘘口有液体流出。随访6个月部分病人(4眼)下鼻道原鼻泪管开口处冲洗时亦有液体流出。结论慢性泪囊炎病人在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后效果好,且部分病人鼻泪管可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鼻腔造孔术 鼻内镜 鼻泪管 病人 术后 溢泪 再通 泪道冲洗 慢性泪囊炎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钩突尾端切除治疗前组鼻窦炎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永强 张文山 +2 位作者 皮士军 于德先 张作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38,共2页
钩突是鼻窦防御体系中的第1道门户,切除钩突是经典内镜鼻窦手术Messerklinger进路的第1个步骤。但钩突完整切除后,各鼻窦天然保护屏障消失,增加鼻腔、鼻窦黏膜再次发生炎性病变几率。故国内、外学者仍在不停思考如何维护鼻腔、鼻窦正常... 钩突是鼻窦防御体系中的第1道门户,切除钩突是经典内镜鼻窦手术Messerklinger进路的第1个步骤。但钩突完整切除后,各鼻窦天然保护屏障消失,增加鼻腔、鼻窦黏膜再次发生炎性病变几率。故国内、外学者仍在不停思考如何维护鼻腔、鼻窦正常生理功能。我们于2007年2月-2009年2月采取鼻内镜下钩突尾端切除治疗前组鼻窦炎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Endoscopy) 鼻窦炎(Sinusitis) 钩突(uncinate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片联合弥可保、泼尼松治疗急性特发性耳鸣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皮士军 于德先 +2 位作者 李永强 黄健 陈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4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弥可保、泼尼松三药联合治疗急性期特发性耳鸣的效果,为特发性耳鸣的治疗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特点,确定研究对象,设计三种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案一(治疗组T):银杏叶片+弥可保+泼尼松,方案...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弥可保、泼尼松三药联合治疗急性期特发性耳鸣的效果,为特发性耳鸣的治疗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特点,确定研究对象,设计三种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案一(治疗组T):银杏叶片+弥可保+泼尼松,方案二(对照组A):银杏叶片+弥可保,方案三(对照组B):弥可保,每一个体的治疗方案随机抽取,分别对比各个不同治疗方案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结果治疗组T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分别比较,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对照组A和对照组B相比较,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片、弥可保、泼尼松三药联合治疗对急性期特发性耳鸣的疗效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作为首选的药物治疗措施,多种药物联合可能对病人有正性心理暗示作用;激素在急性期特发性耳鸣治疗过程中可能有比较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耳鸣 药物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和明胶酶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树军 赵立民 殷宪宝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36-40,共5页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p-STAT3)及明胶酶(MMPs)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为鼻息肉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和新的思路。方法收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2008年5月-2013年4月期间行鼻内镜手术...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p-STAT3)及明胶酶(MMPs)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为鼻息肉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和新的思路。方法收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2008年5月-2013年4月期间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45例(鼻息肉组35例,下鼻甲黏膜组10例),采用常规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STAT3和MMP-2、9在鼻息肉及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9在鼻息肉组和下鼻甲黏膜组的表达分别为68.6%(24/35)、20%(2/10);82.9%(29/35)、20%(2/10),鼻息肉组与下鼻甲黏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TAT3在鼻息肉及下鼻甲黏膜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1.4%(25/35)、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TAT3和MMP-2、9存在着正相关关系(r=0.278,r=0.312,P<0.05)。结论 p-STAT3和MMP-2、9在鼻息肉组织的高表达和正相关性说明两者在鼻息肉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临床治疗鼻息肉病的检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3 MMP-2、9 鼻息肉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5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皮士军 于德先 黄健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9年第3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腔出血的快速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中药油纱条填塞鼻腔,治疗其它方法治疗后仍有鼻腔出血患者53例。结果53例患者1次填塞后治愈36例,抽取纱条时再出血发生率32.08%(17/53),留置超过3天无明显异味。结论...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腔出血的快速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中药油纱条填塞鼻腔,治疗其它方法治疗后仍有鼻腔出血患者53例。结果53例患者1次填塞后治愈36例,抽取纱条时再出血发生率32.08%(17/53),留置超过3天无明显异味。结论中药油纱条鼻腔填塞可适当延长鼻腔留置时间,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快速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油纱条 鼻出血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中隔黏软骨片修补脑脊液鼻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文山 皮士军 +2 位作者 曹桂霞 黄健 马庆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49-249,共1页
脑脊液鼻漏比较多见,多因额、筛、蝶窦骨折及颅底外伤引起,部分为鼻窦和颅脑手术的并发症,但也有无明显诱因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发生。脑脊液鼻漏可导致颅内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脑脊液鼻漏的修补方法有多种,修补材料也有多种,... 脑脊液鼻漏比较多见,多因额、筛、蝶窦骨折及颅底外伤引起,部分为鼻窦和颅脑手术的并发症,但也有无明显诱因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发生。脑脊液鼻漏可导致颅内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脑脊液鼻漏的修补方法有多种,修补材料也有多种,各有利弊。我科自2003年3月至2006年2月收治脑脊液鼻漏患者6例,在鼻内镜下,应用鼻中隔黏软骨片,进行脑脊液鼻漏的修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 修补材料 软骨片 鼻中隔 临床应用 颅底外伤 蝶窦骨折 颅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切割器腺样体切除术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永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第5期333-333,共1页
关键词 鼻内镜切割器 腺样体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全自动鼻窦电动手术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立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4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6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皮下脱敏组(采用皮下脱敏注射方法进行治疗)和舌下含服组(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6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皮下脱敏组(采用皮下脱敏注射方法进行治疗)和舌下含服组(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治疗),每组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体征评分、症状评分、药物评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舌下黏膜溃疡、全身不良反应、皮肤红肿瘙痒)。结果舌下含服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皮下脱敏组(63.64%)(P<0.05);治疗前,舌下含服组的体征评分、症状评分、药物评分、VAS评分同皮下脱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其体征评分、症状评分、药物评分、VAS评分均低于皮下脱敏组(P<0.05);舌下含服组33例患者完成治疗后,出现舌下黏膜溃疡患者1例,未表现出全身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率为3.03%;皮下脱敏组注射位置呈现出皮肤红肿瘙痒患者2例,未表现出全身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率为6.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有效应用后,治疗总有效率、体征评分、症状评分、药物评分、VAS评分获得显著改善,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安全性显著,可促进变应性鼻炎患者整体治疗效果、预后效果双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舌下含服 粉尘螨滴剂 治疗效果 体征评分 症状评分 药物评分 VAS评分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艾滋病相关的Kaposi肉瘤在耳鼻咽喉头颈部的临床表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德先 皮士军 张文山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提高对Kaposi肉瘤及其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关系的认识,提高对艾滋病的诊断处理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援助坦桑尼亚期间,121例就诊于耳鼻喉咽科的HIV感染并发Kaposi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 目的提高对Kaposi肉瘤及其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关系的认识,提高对艾滋病的诊断处理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援助坦桑尼亚期间,121例就诊于耳鼻喉咽科的HIV感染并发Kaposi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观察随访结果。结果121例患者中,男46例,女75例;年龄5—65岁,中位数30岁;病史5d至20个月,中位数1个月。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鼻塞、反复鼻腔流血25例(20.66%),鼻腔检查见一侧或双侧鼻腔紫红色结节样病变,触之易出血;口腔、咽喉部黏膜病变39例(32.23%),其中上腭或舌体黏膜紫红色斑片样病变15例,牙龈紫红色结节7例,颊黏膜紫红色结节8例,咽部黏膜结节样病变9例;扁桃体暗红色Ⅱ。至Ⅲ。肿大10例(8.26%);颈部无痛性肿块进行性增大12例(9.92%),均为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融合。鼻面部及头颈部皮肤紫黑色结节35例(28.92%),其中结节样病变合并溃疡10例。患者生存状况随访:1年内死亡85例,1年生存率21.48%(26/121);生存2年以上者12例,2年生存率9.92%(12/121)。结论随着Kaposi肉瘤病程的不断进展,其临床可表现为皮肤或黏膜的紫红色或紫黑色斑片、瘤样结节、结节溃疡等不同的病变形式。未经治疗的Kaposi肉瘤患者很快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肉瘤 卡波西 耳鼻咽喉疾病
原文传递
小儿不典型支气管异物的螺旋CT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永强 马庆 张文山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成像技术在诊断小儿不典型支气管异物中的价值。方法对31例不典型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10个月~3岁,平均1岁3月,均无明确异物吸入史,采用128层螺旋CT进行扫描(层厚0.6mm,电压120kv,电流83mA),并应用图... 目的探讨螺旋CT成像技术在诊断小儿不典型支气管异物中的价值。方法对31例不典型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10个月~3岁,平均1岁3月,均无明确异物吸入史,采用128层螺旋CT进行扫描(层厚0.6mm,电压120kv,电流83mA),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小密度投影(MinP)、表面阴影显示(SDD)和CT仿真内窥镜(CTVB)等,以多平面重建为主。结果28例患儿螺旋CT诊断有支气管异物,其中左侧支气管内19例,右侧支气管内9例。均在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取异物术,术中证实均有异物,且异物位置皆与CT检查结果一致,异物均顺利取出。3例CT诊断无异物者,病史较短,均为4天以内,经抗炎等治疗后痊愈。结论螺旋CT是一种无创、安全的检查方法,能直观显示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大小、多少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大大提高了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在不典型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诊断 小儿 不典型 支气管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舌形皮瓣在喉全切除术气管造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永强 张文山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1-172,共2页
目的研究颈部舌形皮瓣在喉全切除术气管造瘘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在颈部"U"形切口的下方做一舌形皮瓣,在气管造瘘时,只需稍加分离气管与食管,将此皮瓣向后翻与气管后壁黏膜缝合;气管断端前壁可切去少许,缝合于造瘘口... 目的研究颈部舌形皮瓣在喉全切除术气管造瘘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在颈部"U"形切口的下方做一舌形皮瓣,在气管造瘘时,只需稍加分离气管与食管,将此皮瓣向后翻与气管后壁黏膜缝合;气管断端前壁可切去少许,缝合于造瘘口下方皮肤。结果缝合后之气管外口可达或者大小约3.0cm×2.5cm,全部病例随访1年~4年半。术后气管外口逐渐缩小,但多数回缩到一定程度后稳定,大约半年至1年后缩至2.0~1.8cm后固定,不再继续缩窄。术后造口及周围皮肤平坦,一直不需配戴气管套管。结论该方法术中操作方便,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喉切除术 气管造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袭性真菌性额窦炎的诊治
13
作者 李永强 张文山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额窦炎的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11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额窦炎患者,在局麻或全麻控制性降压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开放额窦,对鼻腔结构异常者亦行相关处理,彻底去除额窦内异常分泌物,清除病变组织,尽可能保留窦内...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额窦炎的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11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额窦炎患者,在局麻或全麻控制性降压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开放额窦,对鼻腔结构异常者亦行相关处理,彻底去除额窦内异常分泌物,清除病变组织,尽可能保留窦内正常黏膜。结果术后8~10周术腔逐渐上皮化,治愈9例,症状明显减轻2例。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全部病例经病理及真菌涂片、培养证实为额窦黏膜非侵袭性真菌感染。结论本病主要病因为局部因素,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大部分来自高质量的CT,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额窦炎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额窦炎 内窥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片联合金嗓利咽丸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锡行 孙中堂 《河北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片联合金嗓利咽丸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无具体病因引起的咽异感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60例应用盐酸氨溴索片联合金噪利咽丸口服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金嗓利咽丸进行口服治...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片联合金嗓利咽丸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无具体病因引起的咽异感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60例应用盐酸氨溴索片联合金噪利咽丸口服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金嗓利咽丸进行口服治疗。均让患者服药后的d7、d14复诊,观察咽部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60例患者,在服药一周后出现疗效者57例,总有效率为95%;第二周出现疗效者为59例,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60例患者,服药后一周出现疗效者45例,总有效率为75%;第二周出现疗效者51例,总有效率为85%。行X2检验: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片联合金嗓利咽丸治疗咽异感症疗效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片 金嗓利咽丸 咽异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治疗喉部分切除术后拔管困难
15
作者 韩旭 孙华富 曹桂霞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5-375,共1页
关键词 喉部分切除术 ND:YAG激光 手术后 拔管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喉外伤37例救治小结
16
作者 吕锡行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喉外伤 救治 临床资料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