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内镜下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有效性研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于鹏 薛皓 姚利兵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分析脊柱内镜下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9月在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中采取脊柱内镜下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 目的分析脊柱内镜下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9月在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中采取脊柱内镜下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探究手术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前VAS评分(7.95±0.86)分显著高于治疗后(2.63±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Oswestry腰椎功能指数(12.62±6.56)分低于治疗前(52.62±6.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滑脱角(12.70±3.67)°显著低于治疗前(14.81±4.07)°、椎体滑移度(7.92±3.13)mm低于治疗前(10.29±3.35)mm、椎间盘高度(15.95±4.36)mm高于治疗前(13.17±3.8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经过腰椎X线和CT检查的结果,观察患者内部腰椎固定物没有出现松动和移动的情况,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较好。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采取脊柱内镜下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可减低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Oswestry腰椎功能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皮椎弓根螺钉 脊柱内镜下融合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分体内镜技术与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薛皓 李安雷 +2 位作者 朱承跃 刘成洲 朱腾月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8期180-183,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e,OSE)技术和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8月—2022年9月巨野县人...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e,OSE)技术和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8月—2022年9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杭州市中医院及东明县人民医院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4例LDH患者,其中,26例采用OSE术治疗(OSE组),28例采用UBE术治疗(UBE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恢复优良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OSE组与UBE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随访情况,两组间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组内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减少,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术中均未发生硬膜囊撕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OSE组术中发生刀口浅表感染1例。结论OSE与UB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均可有效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分体内镜 单侧双通道内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分体内镜微创技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薛皓 刘成洲 +1 位作者 于鹏 朱腾月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6期1061-1066,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分体内镜(OSE)微创技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伴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分体内镜(OSE)微创技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伴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其中19例采用OSE术治疗(OSE组),26例手术方式为PLIF(PLIF组)。评价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48 h刀口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采用VAS评分法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SF-36评分,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疼痛情况及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5~14个月,平均8.2个月,与PLIF组相比,OSE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刀口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OSE组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并发症发生率10.53%(2/19);PLIF组发生刀口浅表感染1例、硬膜外血肿1例,下肢深静脉静脉血栓形成4例,并发症发生率15.38%(4/26),所有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4,P=0.636)。两组术前VAS、O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ODI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OSE组术后1周、1个月各指标优于PLIF组(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指标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融合器松动、移位并发症的发生。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骨性融合正常。结论OSE技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不稳,术中操作灵活,创伤小,术后疗效与安全性与PLIF相当。虽然手术时间相对增加,但术后患者痛苦轻、住院时间短、病情恢复快,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分体内镜 脊柱微创技术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椎间融合 腰椎不稳 早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