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董艳妮 乔燕燕 《医疗装备》 2018年第23期37-38,共2页
目的总结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诊的4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给予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比较两种... 目的总结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诊的4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给予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时限参数、心电图波幅参数以及ST段偏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可用于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快速诊断,为患者的急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实时传输 12导联心电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院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初步筛查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被引量:3
2
作者 董艳妮 乔燕燕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356-357,共2页
目的:探究有动态心电图推导的呼吸曲线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初步筛查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打鼾症状的高血压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多... 目的:探究有动态心电图推导的呼吸曲线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初步筛查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打鼾症状的高血压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多导睡眠监测,同时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治患者是否存在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将其分为阳性组以及阴性组,比较组间差异。结果:阳性组患者在苏醒后,其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高于阴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应用动态心电图对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进行筛查时,其阳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与患者高血压状况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而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初步筛查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对于患者后续康复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心电图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董艳妮 《医疗装备》 2019年第1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心内心电图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8月收治的PICC适应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胸部X线定位,试验组采用心内心电图技术定位。... 目的探讨心内心电图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8月收治的PICC适应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胸部X线定位,试验组采用心内心电图技术定位。比较两组定位效果。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及调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置管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心电图技术应用在PICC置管定位中,能够提高置管准确率,满足PICC置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心电图技术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定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艺颖 《医疗装备》 2019年第7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出现导联ST段压低;对照组42例,未出现导联ST段压低。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出现导联ST段压低;对照组42例,未出现导联ST段压低。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试验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心肌损伤更严重,炎症反应明显,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检查 导联ST段压低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筛查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艺颖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8期37-37,40,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筛查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疑似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观察。结果:92例患者中,阳性59例...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筛查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疑似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观察。结果:92例患者中,阳性59例,阴性33例,诊断为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轻度14例,中度35例,重度10例。与金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用于冠心病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筛查中效果满意,可作为首选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图仪经皮电刺激对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
6
作者 王静 王艺颖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S02期115-116,共2页
目的分析肌电图仪经皮神经肌肉定位定量电刺激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腓总神经部分损伤患者3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肌电图仪电刺激治疗。结... 目的分析肌电图仪经皮神经肌肉定位定量电刺激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腓总神经部分损伤患者3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肌电图仪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NCV)、运动电位潜伏期(MEPLP)、趾短伸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变化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NCV,CMAP,MEPLP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腓总神经损伤实施肌电图仪经皮神经肌肉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和治愈率,促进腓总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图仪 经皮神经肌肉定量定位电刺激 腓总神经损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特点
7
作者 董艳妮 王静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S02期278-278,共1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的特点。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各60例,对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特点。结果心电图异常率为75.83%,其中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为...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的特点。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各60例,对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特点。结果心电图异常率为75.83%,其中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为66.67%,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为85.00%。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ST-T改变、Q-T间期延长、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异常Q波、心室肥大等。治疗后心电图异常患者的心电图好转率达93.41%。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电图异常与病情程度有关,随着病情的好转,心电图异常好转或消失,心电图检测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疾病 心电图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视频脑电图监测对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王艺颖 王静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S02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视频脑电监测对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以反应迟钝、行为认知改变等表现就诊的实施连续视频脑电图(VEEG)检测的NCSE患者200例。根据诊断标准分为NCSE组和非... 目的探讨连续视频脑电监测对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以反应迟钝、行为认知改变等表现就诊的实施连续视频脑电图(VEEG)检测的NCSE患者200例。根据诊断标准分为NCSE组和非NCSE组,各100例。结果200例患者中,VEEG共检测出NCSE 65例,检出率为32.5%;NCSE组患者的棘/尖-慢复合波、尖波/棘波、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弥漫性慢波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NCSE组(P<0.05);NCSE组患者的α波、β波的绝对功率与相对功率显著高于非NCSE组患者(P<0.05)。结论连续视频VEEG监测对NCSE持续状态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尽早检出NCSE,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脑电图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抗癫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负荷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分别应用于隐匿性冠心病诊断时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董艳妮 陈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10期15-15,17,共2页
目的:分析运动负荷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隐匿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针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9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分别使用运动负荷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结果:冠状造影... 目的:分析运动负荷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隐匿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针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9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分别使用运动负荷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结果:冠状造影检出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87.78%;运动负荷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61.11%,将冠状造影的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可知运动负荷心电图的检出率高于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χ2=5.18,P<0.05)。结论:运动负荷心电图提高了对隐匿性冠心病的检出率,使得假阳性率有所降低,值得在临床检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负荷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隐匿性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的伪性改善
10
作者 乔燕燕 董燕妮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80-280,共1页
关键词 心电图 伪性改善 急性心肌梗死 预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6例阵发性心悸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11
作者 汪吉红 乔燕燕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阵发性心悸 动态心电图 DCG 心律失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乔燕燕 王艺颖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18-119,共2页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 月至2019年5 月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电生理科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时期58例至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2...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 月至2019年5 月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电生理科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时期58例至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动态心电图各项指标.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观察组各项心电图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成果可以得出,通过观察患者的HRV、24 hRMSSD以及夜间RMSSD指标可以有效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例孕妇心电图短P-R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冷俊红 汪吉红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1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孕妇 心电图 P-R间期 迷走神经 传导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中毒患者心脏受损的心电图表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冷俊红 张丽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6期423-423,共1页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心脏受损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心电图导联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15
作者 丛阿萌 张文强 潘吉锋 《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心电图 导联线 研制 临床应用 心电图记录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术前心电图观察
16
作者 丛阿萌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1999年第1期43-43,共1页
1996~1997年间,我们对54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手术前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与手术后病理诊断做了回顾性总结分析发现,此类病人20.3%示正常心电图,79.6%示窦性心动过缓,其中48.8%又表现早期复极综合征,3.7%示交接区自身心动过速。 1... 1996~1997年间,我们对54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手术前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与手术后病理诊断做了回顾性总结分析发现,此类病人20.3%示正常心电图,79.6%示窦性心动过缓,其中48.8%又表现早期复极综合征,3.7%示交接区自身心动过速。 1 资料与方法 54例患者中男43例,女1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早期复极综合征 手术前 窦性心动过缓 交接区 常规12导联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 窦性频率 心动过速 中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静 乔燕燕 +2 位作者 鞠伟伟 董艳妮 王艺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7期160-161,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维拉帕米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均分为普罗帕酮治疗组和维拉帕米治疗组,根据治疗后的复率时间和有无复发评价其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情... 目的对比分析维拉帕米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均分为普罗帕酮治疗组和维拉帕米治疗组,根据治疗后的复率时间和有无复发评价其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普罗帕酮组和维拉帕米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34);普罗帕酮组和维拉帕米组的平均复律时间分别为(7.85±1.37)min和(16.99±2.20)min,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t=1.708,P=0.041);普罗帕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维拉帕米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0.0%,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结论普罗帕酮的临床有效率及安全性均优于维拉帕米,且普罗帕酮的复律时间显著短于维拉帕米,可作为临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维拉帕米 普罗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流变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静 乔燕燕 +2 位作者 鞠伟伟 董艳妮 王艺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期160-161,共2页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9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9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4%和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浓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其疗效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浓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长脑心通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梗死性Q波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艳妮 乔燕燕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59-359,共1页
关键词 非梗死性Q波 心电图 鉴别诊断 异常Q波 左心室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吉红 周红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1期53-54,共2页
心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是一种较常见的心电图改变,其表现为心前导联R波在V1到V5(V6)导联未能逐渐增高或反而逐渐降低.(正常情况下心前导联从V1到V5 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浅)此种情况可见于正常变异,也可为心肌梗死的一种表现.因此,如何... 心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是一种较常见的心电图改变,其表现为心前导联R波在V1到V5(V6)导联未能逐渐增高或反而逐渐降低.(正常情况下心前导联从V1到V5 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浅)此种情况可见于正常变异,也可为心肌梗死的一种表现.因此,如何正确判断与识别,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 心电图 诊断 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