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教社高中数学教材“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相关内容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邹玲 祝广文 《数学教学通讯》 2025年第9期14-16,42,共4页
文章对人教社高中数学A版与B版教材中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章节结构、知识发展过程、例题和习题设计、信息技术应用、数学探究活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两个版本教材的各自特色,并基于这些比较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线性回归 相关系数 数据分析 教学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振兴乡村视域下专递课堂建设与应用的现状、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崔永鹏 王继新 林迎迎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99,共9页
“专递课堂”是“三个课堂”中针对乡村薄弱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的基础性方案,对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和发挥教育振兴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县域“专递课堂”招标文件分析和课堂观察与师生访谈发现,专递课堂建设与应用呈现出“各地高度重视专... “专递课堂”是“三个课堂”中针对乡村薄弱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的基础性方案,对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和发挥教育振兴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县域“专递课堂”招标文件分析和课堂观察与师生访谈发现,专递课堂建设与应用呈现出“各地高度重视专递课堂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大;各地因地制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应用模式;提升了乡村学校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涌现出一批热爱乡村孩子和关注乡村教育的高素质教师;互动、可扩展与自动化成为专递课堂建设与应用的核心需求”等特点。同时亦存在“缺乏规范与标准指导、临场感和交互性待加强、缺乏高水平研究支撑、效果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组织与管理待优化”等问题。在未来常态化按需应用过程中,应“加强标准与规范建设,推动规范化应用;创新体制机制,保障常态化运行;优化研训方式,促进教师协同发展;加强效果评测与研究,指导实践改进;探索教育服务模式,研制适切性方案”,使“专递课堂”真正成为传承乡土文化、传播乡村文明和培育未来乡土人才的沃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递课堂 常态化按需应用 乡村小规模学校 乡村教师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历史教育:考古文物资源的重要价值及教学策略——以“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为例
3
作者 钱金燕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5年第4期18-23,共6页
2024秋季学期修订版统编新教科书于初一年级开始使用,从新教科书培训到用教科书教学,很多一线老师反映落实新教科书有困难,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科书内容增加的压力。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2024秋季学期修订版统编新教科书于初一年级开始使用,从新教科书培训到用教科书教学,很多一线老师反映落实新教科书有困难,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科书内容增加的压力。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增加了郧县人与蓝田人相关内容,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增加了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相关内容,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增加了早期国家的形成、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相关内容。如何让初接触历史学科的初中生既能保持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又能在一节课中落实大容量知识,达成教学的双赢,这是新教科书带来的困难之一。二是大量学术成果引入教科书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科书内容 中华文明 大汶口文化 史前社会 史前时期 郧县人 考古文物 教学策略
原文传递
从应然到必然——高中思想政治与历史学科融合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许桂兰 黄进淑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1期32-34,共3页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的教学融合尤显重要,已经从应然走向必然。通过政史学科教学融合,打破学科藩篱,打破惯性思维、提升思维广度和深度,形成育人合力。政史学科融合不是简单合并,而是在保持各自学科特...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的教学融合尤显重要,已经从应然走向必然。通过政史学科教学融合,打破学科藩篱,打破惯性思维、提升思维广度和深度,形成育人合力。政史学科融合不是简单合并,而是在保持各自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彼此补充、借鉴,实现学科内容互相成就,通过不同视角,为学生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灵活地将某个领域获得的知识迁移到其他领域解决问题,实现历史厚度、政治高度、知识广度、实践效度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学科 历史学科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育人方式,落实核心素养——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新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杰 《山东教育》 2022年第28期30-32,共3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第二个修订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基于多年的课改实践和时代发展要求,新课标做了多处修订,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新增了“核心素养内涵”“学业质量”“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第二个修订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基于多年的课改实践和时代发展要求,新课标做了多处修订,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新增了“核心素养内涵”“学业质量”“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等内容,增删了部分课程内容,将九年的学习时间由原来的三个学段划分为四个学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师培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 育人方式 教学研究 学段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创生”国家级成果本土化推进的威海模式实践探索
6
作者 陈梅 贺婧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93-96,共4页
实施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是教育部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各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内涵发展的迫切需求。威海市依托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建设,构建了四大常... 实施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是教育部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各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内涵发展的迫切需求。威海市依托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建设,构建了四大常态化运行机制(联动协调机制、专业指导机制、内外激励机制、闭环评价机制)和“科学对接—深度融合—高端引领—孵化辐射”的本土化推进路径,探索实施“大兵团作战”“教研训一体”“融合+创生”的成果推广实施策略,推动优秀成果的本土化和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 常态化运行机制 推进路径 实施策略
原文传递
聚焦需求 分层提升 精准帮扶——服务乡村学校教学改进的教研支撑系统建设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董绍才 陈梅 《山东教育》 2023年第31期19-21,共3页
近年来,威海市积极探索整体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采用“顶层设计+实践创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高质量的教研支撑系统建设,赋能乡村教师校本教研,整体构建了科学化的乡村学校教学改进实践路径和教研支撑系统,提高了乡... 近年来,威海市积极探索整体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采用“顶层设计+实践创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高质量的教研支撑系统建设,赋能乡村教师校本教研,整体构建了科学化的乡村学校教学改进实践路径和教研支撑系统,提高了乡村教研、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校本教研 整体构建 支撑系统 育人实效 实践路径 顶层设计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手工绘图与可视化编程绘图融合的教学设计策略探究
8
作者 遇铁龄 孙夏蕾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第19期94-96,共3页
本文尝试从深度学习的视角,以使用四种工具绘制矩形为例,结合手工绘图和可视化编程绘图,从操作探究、总结归纳、思维迁移和提升拓展四个方面,探讨融合手工绘图和可视化编程绘图的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手工绘图 可视化编程绘图 教学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根乡土革命资源 涵育学生家国情怀
9
作者 钱金燕 《山东教育》 2024年第29期41-43,共3页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历史教学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寓论断于叙事,将相关理念和内容有机融入历史知识的...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历史教学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寓论断于叙事,将相关理念和内容有机融入历史知识的讲述。乡土革命传统资源,以其本土化、生活化、亲切感的教育特点,能够链接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成为学科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抓手,是厚植家国情怀、增强爱国之情的有效途径。如何开发乡土革命传统资源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使其发挥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笔者以统编教材八年级相关内容为例,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立德树人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情感共鸣 家国情怀 统编教材 有效运用 生活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本质,强化复习备考的底层逻辑
10
作者 祝广文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24年第3期23-26,共4页
针对数学学科高考复习中的教学策略选择问题,从根据学情因材施教、重视记忆在学习中的基础作用、基于最近发展区实施变式教学等方面为高三复习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考复习 因材施教 变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普通高中优质均衡发展的威海实践
11
作者 祝广文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4,共3页
县域普通高中(简称“县中”)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办好县中对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历史性政策和城市化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县中发展面临着优质生源流失、办学投入不足、教育... 县域普通高中(简称“县中”)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办好县中对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历史性政策和城市化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县中发展面临着优质生源流失、办学投入不足、教育质量不高等困难。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简称《县中提升计划》),为全面推进县中振兴进行了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推动县中走出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国家一段时期内的重要战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战略任务 县域普通高中 乡村振兴战略 顶层设计 战略规划 优质均衡发展 生源流失 提升行动
原文传递
职普融通视域下初中劳动校本课程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桂霞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第23期18-20,共3页
深化劳动教育教学改革,以职普融通为切入点,组建“普教主导、职教参与、教研护航、社会支持”的劳动教育发展共同体,通过打造具有职业启蒙特征的初中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全环境... 深化劳动教育教学改革,以职普融通为切入点,组建“普教主导、职教参与、教研护航、社会支持”的劳动教育发展共同体,通过打造具有职业启蒙特征的初中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全环境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普融通 劳动教育 校本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沟通:贴着学生心灵的正向互动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彩卷 杨雪梅 《江苏教育》 2022年第63期64-66,共3页
师生沟通是始于心灵然后抵达心灵的,如果教师缺少了对学生心灵的积极回应,缺失了对学生成长诉求的主动观照,缺乏了与学生情感的正向互动,这样的沟通是无法拨动学生的心弦的。师生沟通要尽量积极正向,紧贴着学生的心灵,既有基于情感的共... 师生沟通是始于心灵然后抵达心灵的,如果教师缺少了对学生心灵的积极回应,缺失了对学生成长诉求的主动观照,缺乏了与学生情感的正向互动,这样的沟通是无法拨动学生的心弦的。师生沟通要尽量积极正向,紧贴着学生的心灵,既有基于情感的共鸣观照,又有基于细节的敏锐觉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沟通 情感互动 积极正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科学议题活动规划的原则与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涛 《中国科技教育》 2023年第3期14-16,共3页
社会性科学议题(SSI)是指与科技相关的社会问题。社会性科学议题复杂、开放且充满争议,具有社会性、科学性、开放性与伦理性的特征[1]。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学生辨析议题、作出决策难以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多个活动逐步完... 社会性科学议题(SSI)是指与科技相关的社会问题。社会性科学议题复杂、开放且充满争议,具有社会性、科学性、开放性与伦理性的特征[1]。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学生辨析议题、作出决策难以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多个活动逐步完成。如果活动规划不够合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就会给学生造成学习障碍,影响议题学习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科学议题 学习障碍 原则与策略 伦理性 开放性 学生的认知规律 影响 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一体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威海经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祝广文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0,共3页
山东省威海市是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选通过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国务院“推进市域内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项目试点城市、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和全国“双减”工作试... 山东省威海市是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选通过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国务院“推进市域内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项目试点城市、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和全国“双减”工作试点地区,所辖各区市均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教学成果 优质均衡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山东省威海市 基础教育 项目试点 义务教育
原文传递
刍议社会性科学议题如何选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涛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1年第12期24-26,共3页
社会性科学议题是指与科学或科技相关的一些具有争议性的社会议题。社会性科学议题应涉及科学与社会两方面因素,在争议点上各方论据应基本相当,所“议”的应是“怎样做”。社会性科学议题有三个主要来源,从学科课程中选题,从社会热点中... 社会性科学议题是指与科学或科技相关的一些具有争议性的社会议题。社会性科学议题应涉及科学与社会两方面因素,在争议点上各方论据应基本相当,所“议”的应是“怎样做”。社会性科学议题有三个主要来源,从学科课程中选题,从社会热点中选题,从生活实际中选题。对于社会性科学议题选题的评价,要评价选题是否符合社会性科学议题的特征,选题是否可“议”,选题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科学议题 选题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推进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的策略——以山东区域威海的实践探索为例
17
作者 张涛 《中国教师》 2022年第3期22-25,共4页
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SSI-L)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的学校还不是很多。在实验学校相对较少而又比较分散的情况下,通过划分区域的方式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 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SSI-L)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的学校还不是很多。在实验学校相对较少而又比较分散的情况下,通过划分区域的方式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项目第一批实验学校共30余所,分布在全国10多个省市。为方便项目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项目组将实验学校划分为北京、山东、浙江、山西4个区域。那么,如何以区域为单位组织推进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学校 社会性科学议题 区域推进 实践探索 交流与合作 山东区域 划分区域 项目组
原文传递
表现性评价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基因在染色体上"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巧玲 《中学生物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6-28,共3页
表现性评价嵌入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在教学中基于学习目标确立表现性评价目标,创设任务情境展示表现性评价任务,围绕表现性评价任务开展探究活动并发放表现性评分规则,根据学生表现及时收集评价信息来诊断和调整教学,可... 表现性评价嵌入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在教学中基于学习目标确立表现性评价目标,创设任务情境展示表现性评价任务,围绕表现性评价任务开展探究活动并发放表现性评分规则,根据学生表现及时收集评价信息来诊断和调整教学,可以不断指引着教与学向预定的方向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 高中生物学 课堂教学 评价方式 诊断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全景式”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19
作者 丁莉莉 温勇 +2 位作者 宫茜 张艳妮 由小娜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5-56,共2页
阅读的重要作用一直被教育者高度重视。山东威海高新区沈阳路小学(简称“沈阳路小学”)秉持阅读是抵达“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必由之路的教育理念,聚焦“阅读—悦读—越读”开展“全景式”阅读教学。“全景式”阅读教学采用多样化课程... 阅读的重要作用一直被教育者高度重视。山东威海高新区沈阳路小学(简称“沈阳路小学”)秉持阅读是抵达“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必由之路的教育理念,聚焦“阅读—悦读—越读”开展“全景式”阅读教学。“全景式”阅读教学采用多样化课程形态、多元化阅读方式,调动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全部信息资源,构建沉浸式、交互式阅读环境,形成阅读教学的外全景;同时激发学生的全部感知能力,丰富学生的全面阅读体验,提升情感、沟通、合作、交流等非认知因素的作用,形成阅读教学的内全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认知因素 阅读体验 多元化阅读 被教育者 阅读教学 沉浸式 山东威海 悦读
原文传递
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学习
20
作者 陈杰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17期28-30,共3页
1基于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上一节好课,一定要有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必须有教学细节掌控的方法与策略。教育理念是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立足点。1.1时代发展的要求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的思想、知识、感知和现实,... 1基于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上一节好课,一定要有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必须有教学细节掌控的方法与策略。教育理念是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立足点。1.1时代发展的要求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的思想、知识、感知和现实,也在改变着教育的生态。科技的发展使一部分职业消失,一部分职业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细节 学会学习 人工智能技术 终身学习 学会思维 教育理念 方法与策略 设计与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