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1
作者 宋金凤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期158-160,164,共4页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于临沂市中心医院儿科急诊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的300例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家属参与护理...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于临沂市中心医院儿科急诊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的300例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输液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减少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属参与护理干预 头皮静脉输液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输液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景秀 孙相国 徐本福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其对某些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136例未出现严重消化道症状和严重肾脏损害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氯雷他定、西咪替丁、维生素C、钙剂)基础...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其对某些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136例未出现严重消化道症状和严重肾脏损害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氯雷他定、西咪替丁、维生素C、钙剂)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2组患儿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和各项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总有效率76.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后Ig A、CD_3^+、CD_4^+、CD_8^+、CD_4^+/CD_8^+、CD_(19)^+、CD_(23)^+均变化明显(P<0.05),Ig G、Ig M变化不明显(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Ig A、CD_3^+、CD_4^+、CD_8^+、CD_4^+/CD_8^+、CD_(19)^+、CD_(23)^+变化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肯定并明显促进患儿免疫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儿童过敏性紫癜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100蛋白、NSE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相加军 王平 +1 位作者 徐本福 庄永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8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94例符合条件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有脑损伤的实验组(49例)和无脑损伤的对照组(45例),采用ELISA法分别在早产儿出生后24 h内及7 d后对比检测实验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血清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94例符合条件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有脑损伤的实验组(49例)和无脑损伤的对照组(45例),采用ELISA法分别在早产儿出生后24 h内及7 d后对比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早产儿血清的S-100蛋白、NSE水平。结果实验组出生后24 h内及7 d后其血清S-100蛋白、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损伤患儿的血清S-100蛋白及NSE改变明显早于影像学改变。结论血清S-100蛋白、NSE水平能较早的反映早产儿脑损伤及其严重程度,对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血清S-100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损伤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相加军 王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6期812-813,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I)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6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剂量20mg/d,每日1次,7d为1疗程,并行头颅螺旋CT检查,由专人进行NBNA评分...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I)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6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剂量20mg/d,每日1次,7d为1疗程,并行头颅螺旋CT检查,由专人进行NBNA评分,并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NBNA评分、CT异常率、后遗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节苷脂能显著促进HIE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药物疗法 脑缺氧/药物疗法 婴儿 新生 疾病 神经节甘脂类/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早期误诊1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宋孝廷 张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00-600,共1页
关键词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早期 误诊 小儿 风湿性疾病综合征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0
6
作者 刘茂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4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4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氨...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4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并对2组患儿症状体征变化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5%明显高于对照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喘憋消失、气促缓解、哮鸣音消失、湿啰音消失及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增强疗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 氨溴索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佐治感染性细支气管炎10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成军 李成玲 +3 位作者 李海英 沈彤 刘茂花 宋孝廷 《中外医疗》 2013年第36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感染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4-12月该院收治的感染性细支气管炎1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对照组52例.两组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0.5 mL/(kg.d),1次/d,连用5~7 d.观察两...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感染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4-12月该院收治的感染性细支气管炎1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对照组52例.两组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0.5 mL/(kg.d),1次/d,连用5~7 d.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变化、静脉应用激素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退热、咳嗽喘憋消失、静脉应用激素及住院时间,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哮鸣音消失时间、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佐治感染性细支气管炎疗效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感染性细支气管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军霞 吴建香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181-183,共3页
关键词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参数变化 临床意义 出血性疾病 ITP患儿 治疗前后 病情变化 P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80例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茂花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718-1718,共1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14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皮肤紫癜消退及反复次数,以及关节、消化道症状消...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14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皮肤紫癜消退及反复次数,以及关节、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肾脏损害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皮肤紫癜消退及反复次数、关节肿痛缓解均优于对照组,且肾脏损害的发生率低。结论:复方甘草酸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在消除皮肤紫癜、关节肿痛、减少肾损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复方甘草酸苷 低分子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生长激素、甲状腺功能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成军 赵桂芬 +2 位作者 刘克苗 郭静 杨军霞 《中国航天医药杂志》 2003年第5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患儿生长激素及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其与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82例NHIE患儿血生长激素(G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游离T3(FT3)、游离T4(FT4)及促甲状腺(T...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患儿生长激素及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其与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82例NHIE患儿血生长激素(G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游离T3(FT3)、游离T4(FT4)及促甲状腺(TSH)浓度。结果轻度NHIE仅有TT3降低,中重度NHIETT3、TT4、FT3、FT4、GH均降低,且病情越重,改变越明显,TSH改变不明显。结论NHIE存在着内分泌紊乱,TT3、TT4、FT3、FT4、GH可作为临床判断NHIE病情轻重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生长激素 甲状腺功能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紫癜性肾病1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静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AP)引起的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紫癜性肾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均以强的松中长程治疗。治疗组同时应用疏血通注射液21d,观察4—6周并随访。治疗前后分...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AP)引起的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紫癜性肾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均以强的松中长程治疗。治疗组同时应用疏血通注射液21d,观察4—6周并随访。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脂、肾功能、血流变学等各项有关指标,并记录治疗后两组患儿血压、浮肿、蛋白尿、血尿、β2-MG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尿素氮、肌苷、胆固醇、甘油三脂、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红细胞压积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沉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浮肿、蛋白尿、血尿、β2-MG恢复正常的时间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紫癜性肾病疗效好,能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过敏性紫癜 肾病综合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与支气管上皮细胞
12
作者 郭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68-670,共3页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哮喘 气道上皮细胞 气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机理探讨
13
作者 徐本福 欧洪元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4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及血清β-内啡肽(β-EP)和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变化。方法将6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纳络酮组与常规治疗组各30例,纳络酮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纳络酮0.3mg静脉滴注,每... 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及血清β-内啡肽(β-EP)和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变化。方法将6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纳络酮组与常规治疗组各30例,纳络酮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纳络酮0.3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天,两组在观察临床疗效的同时,均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分别采取股静脉血进行检验。结果纳络酮治疗组治疗后血β-EP、MDA含量均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HIE可能通过阻滞阿片样受体及清除氧自由基,从而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水肿及脑损害,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络酮 药物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药理机制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100例临床观察
14
作者 沈彤 李晶 《工企医刊》 2003年第3期23-23,共1页
小儿迁延性腹泻是由小儿急性腹泻治疗不及时、治疗不当或不彻底而来,并与营养不良、全身或消化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性腹泻病原菌耐药以及长期滥用抗生素有关。病程均在2周以上,2月以内,治疗较棘手,本文报道160例,其中100例采用外治... 小儿迁延性腹泻是由小儿急性腹泻治疗不及时、治疗不当或不彻底而来,并与营养不良、全身或消化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性腹泻病原菌耐药以及长期滥用抗生素有关。病程均在2周以上,2月以内,治疗较棘手,本文报道160例,其中100例采用外治疗法,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给药治疗 小儿 迁延性腹泻 临床观察 抗生素 感染性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7期5-6,共2页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儿童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及治疗组30例。治疗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使用其他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哮喘...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儿童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及治疗组30例。治疗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使用其他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 阿奇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洁 宋孝廷 《工企医刊》 2006年第1期29-29,共1页
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我院儿科于2004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MP感染96例,肺炎39例,应用阿奇霉索治疗48例,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支原体感染 素治疗 疗效观察 肺炎支原体(MP) 小儿 上升趋势 MP感染 结果报告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庆花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20期133-134,共2页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期间实施雾化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43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期间实施雾化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43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管理,试验组加强护理管理,对2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患儿的依从性以及出院后1年内的发作次数、住院次数、急诊次数、呼气峰流速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患儿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年内试验组患儿的发作次数、住院次数、急诊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呼气峰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在雾化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及患儿家长对相关知识掌握率,对于提高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临床应用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小儿支气管哮喘 雾化吸入 影响
原文传递
基于微信平台的家长协同护理模式对学龄前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治疗依从性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7期101-104,11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家长协同护理模式对学龄前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学龄前期支气管哮喘患儿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0)与对照组(n=70),对照组予...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家长协同护理模式对学龄前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学龄前期支气管哮喘患儿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0)与对照组(n=7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微信平台的家长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吸入治疗依从性评分、吸入技术评分及家长哮喘认知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7.14%(P <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FVC、PEF、PEV1/FV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的AQL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家长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提高学龄前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肺功能,明显提高疾病控制疗效,患儿生活质量高,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学龄前期 微信平台 家长协同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中毒患者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9
作者 于名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0期15-16,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全血及血清胆碱脂酶(ChE)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所有51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清除毒物、应用双复磷或氯磷定、阿托品及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12、24、48、72、96、120h及出院时抽末... 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全血及血清胆碱脂酶(ChE)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所有51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清除毒物、应用双复磷或氯磷定、阿托品及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12、24、48、72、96、120h及出院时抽末梢血测定全血及血清ChE活性,并于同期测定37名均为健康者血ChE活性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全血、血清ChE活性在中毒患者治疗前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轻度患者的全血ChE活性恢复较快,至出院时基本恢复正常;中、重度患者的全血ChE活性于治疗后24h降至最低,于48h缓慢回升,至出院时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3例死亡患者全血ChE活性持续不回升。血清ChE活性值波动较大,分布较离散,恢复相对较快。结论全血ChE活性是对急情有机磷中毒进行早期诊断,判断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在治疗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酯酶 活性 有机磷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血气及渗透浓度测定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英明 曹莉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8期832-832,共1页
关键词 支气管炎 生化检测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