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80kV低剂量头部血管造影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蒲红 刘登平 +1 位作者 王娜 赵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6期49-51,共3页
目的评价80 k V管电压头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探讨该条件下头部CTA的可行性。方法 60例行头部CTA检查的患者按检查先后顺序分为A、B两组各30例,管电压分别为80 k V和120 k V,其它扫... 目的评价80 k V管电压头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探讨该条件下头部CTA的可行性。方法 60例行头部CTA检查的患者按检查先后顺序分为A、B两组各30例,管电压分别为80 k V和120 k V,其它扫描条件(层厚、螺距、矩阵、管电流)完全一样。对图像的血管CT值(大脑中动脉M1段)、图像质量、信号噪声比(signal-to-noise,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CNR)、图像噪声及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有效毫安秒、背景信号、C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S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DIvol及ED较B组下降了50.7%和61.0%。结论当管电压降低为80 k V时图像质量并无明显下降,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并且辐射剂量有明显降低,可以应用于头部CT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电压 X射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位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评价单侧颈内动脉慢性闭塞后脑内侧支循环形成的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登平 韩召春 韩广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分别利用2个不同的标记后延迟时间(PLD)1.5s、2.5s对单侧颈内动脉慢性闭塞或严重狭窄(直径>70%)后的患者进行全脑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灌注成像,评价多相位ASL对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后脑内侧支循环形成的价值。方法利用3.0... 目的分别利用2个不同的标记后延迟时间(PLD)1.5s、2.5s对单侧颈内动脉慢性闭塞或严重狭窄(直径>70%)后的患者进行全脑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灌注成像,评价多相位ASL对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后脑内侧支循环形成的价值。方法利用3.0T磁共振成像(MRI)对在临沂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患者进行常规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成像,选取经MRA确认的单侧颈内动脉闭塞的患者25例,除了常规平扫,利用不同的PLD进行全脑ASL灌注成像,分别测量及评估不同PLD时闭塞血管同侧及对侧颈内动脉供血区大脑半球的CBF值及灌注缺损的范围,利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PLD时各脑叶CBF差异以评估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PLD为1.5s时患侧颈内动脉供血区脑组织CBF均明显低于正常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额叶:(25±5)ml/100g·min和(52±5)ml/100g·min,P=0.021;颞叶:(17±9)ml/100g·min和(55±5)ml/100g·min,P=0.008;顶叶(26±9)ml/100g·min和(52±5)ml/100g·min,P=0.040)]。PLD为2.5s时患侧颈内动脉供血区CBF值明显升高[额叶:(38±7)ml/100g·min和(47±4)ml/100g·min,P=0.387;颞叶:(45±8)ml/100g·min和(54±5)ml/100g·min,P=0.149;顶叶(44±9)ml/100g·min和(52±7)ml/100g·min,P=0.204],且低灌注区范围明显缩小,大部分全部消失,双侧颈内动脉供血区脑组织CBF相似,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内动脉闭塞侧不同PLD时各脑叶C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额叶:(25±5)ml/100g·min和(38±7)ml/100g·min,P=0.017;颞叶:(17±9)ml/100g·min和(45±8)ml/100g·min,P=0.017;顶叶:(26±9)ml/100g·min和(44±9)ml/100g·min,P=0.107)]。结论短PLD时可以更敏感地发现血管闭塞及明显狭窄后的脑内低灌注区,长PLD时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脑内CBF值;多相位PLD联合应用可以更敏感准确地评估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后脑内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能够更加精准地指导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成像 颈内动脉 侧支循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