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剂量含钆造影剂T2-FLAIR增强在脑膜瘤病灶强化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于秀英 何勇 +4 位作者 姚振威 韩广 韩召春 刘松国 陈晓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半剂量含钆磁共振造影剂T2加权液体抑制反转恢复(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在脑膜瘤病灶强化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共30例。患者均接受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分别用高压注射器推注0.1ml/kg(半剂量)和0.2m... 目的:探讨半剂量含钆磁共振造影剂T2加权液体抑制反转恢复(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在脑膜瘤病灶强化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共30例。患者均接受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分别用高压注射器推注0.1ml/kg(半剂量)和0.2ml/kg(全剂量)含钆磁共振造影剂进行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再次注射造影剂后立即加扫常规T1加权成像(T1WI)增强序列,其后进行全剂量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比较半剂量和全剂量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对脑膜瘤的增强效果,同时与常规T1WI序列增强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30例脑膜瘤患者半剂量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能达到常规T1WI序列增强的效果,其中15例病灶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15例病灶表现为环形强化。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半剂量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效果优于全剂量T2-FLAIR序列增强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半剂量含钆磁共振造影剂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对脑膜瘤的增强效果优于全剂量,能达到T1WI序列增强的效果,在降低含钆磁共振造影剂剂量检查方面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剂量 T2加权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 增强扫描 脑膜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水脂分离序列成像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2
作者 于秀英 韩广 何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 :探讨MRI水脂分离技术——扰相梯度回波水脂分离T2WI(简称FatSepG-WFT2*)序列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RI诊断的62例372个半月板区域的相关资料,以关节镜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用χ2检验比较不... 目的 :探讨MRI水脂分离技术——扰相梯度回波水脂分离T2WI(简称FatSepG-WFT2*)序列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RI诊断的62例372个半月板区域的相关资料,以关节镜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用χ2检验比较不同MRI序列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差异。采用Kappa检验分析MRI诊断半月板撕裂与关节镜诊断的一致性。采用χ2检验分析MRI对内外侧半月板撕裂部位诊断准确性的差异。结果:以关节镜结果作为标准,MRI FatSepG-WFT2*序列诊断半月板撕裂的准确度为94%(350/372)、敏感度为93%(140/149),特异度为94%(210/223),对诊断半月板撕裂有较好的有效性(K=0.877)。结论 :MRI FatSepG-WFT2*序列较常规MRI序列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者结合可提高低场强MRI对膝关节病变的检出率。MRI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有效手段,与关节镜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结合具有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检查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少见弥漫性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
3
作者 闵祥强 时均贵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88-291,共4页
关键词 弥漫性肺部疾病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肺泡蛋白沉着症 结节病 韦格氏肉芽肿 影像诊断 HR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孟祥福 王雪 丁承宗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期90-92,共3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前了解胃癌周围淋巴结的分布及转移情况,对术前分期、术式选择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现综述影像学检查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转移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于秀英 何勇 韩广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S02期97-99,共3页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诊断膝关节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无创、无辐射、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对软组织病变的分辨率高。由于MRI原理复杂,扫描参数多,特别是近年来,磁共振新技术不断应用到膝关节的检查中,扫描技术是...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诊断膝关节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无创、无辐射、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对软组织病变的分辨率高。由于MRI原理复杂,扫描参数多,特别是近年来,磁共振新技术不断应用到膝关节的检查中,扫描技术是磁共振检查和诊断的基础,只有正确认识和使用各种新的磁共振技术,才能更好的为临床提供精准的影像诊断。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对磁共振常用序列在膝关节病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技术 膝关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对正常胃部结构图像质量优化的可行性研究
6
作者 程东风 韩广 +1 位作者 姜传武 刘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51-253,256,共4页
目的 :探讨双源CT(dual source CT,DSCT)对正常胃部结构图像质量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2例经胃镜证实无胃部疾病患者的腹部CT平扫和3期增强扫描的资料。其中32例完成双能(dual energy,DE)序列扫描作为实验组(DE组),30例完成常... 目的 :探讨双源CT(dual source CT,DSCT)对正常胃部结构图像质量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2例经胃镜证实无胃部疾病患者的腹部CT平扫和3期增强扫描的资料。其中32例完成双能(dual energy,DE)序列扫描作为实验组(DE组),30例完成常规序列扫描作为对照组(NDE组)。ROI选择:胃壁1区:胃底小弯侧;胃壁2区:胃体大弯侧;胃壁3区:胃窦小弯侧。选择上述3个ROI附近脂肪,分别为脂肪1区、2区和3区。比较2组间SNR、主观评分、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1DE组动脉期管电压100 k V与140 k V图像相比,前者胃壁1区和3区的SNR优于后者(P<0.05);胃壁2区存在测量误差较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脂肪1区和2区的SNR优于后者(P<0.05);脂肪3区存在测量误差较大,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E组管电压100 k V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相比,前者胃壁1区和3区的SNR优于后者(P<0.05);胃壁2区存在测量误差较大,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的脂肪1区、2区和3区的SNR与后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DE组和NDE组基线特征和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组的辐射剂量较后组明显减少(t=-12.58,P=0.000)。结论:通过对正常胃壁和胃周脂肪的不同ROI的主客观评价,证明DSCT可以从参数量化水平评估胃癌的T分期,具有可行性。低电压成像可使图像质量提高,辐射剂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的开发、实施与系统集成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闵祥强 《医疗装备》 2008年第10期12-14,共3页
目的:通过程序开发、综合布线、系统集成等工序组建科室级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实现放射科信息化。方法:根据科室影像设备的标准化程度,开发相应影像工作站或直接向DICOM服务器... 目的:通过程序开发、综合布线、系统集成等工序组建科室级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实现放射科信息化。方法:根据科室影像设备的标准化程度,开发相应影像工作站或直接向DICOM服务器传输图像,建立科室局域网络。开发放射科信息系统(RIS)软件,集成各应用系统。结果: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化图像在PACS内的传送、中心存储、终端工作站图像浏览;实现了病人数据流在RIS中的传输;实现了影像报告的计算机处理、在线二级审签、长期归档。结论:PACS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推动了放射科工作模式的变革;便于教学、科研和学习;规范化、计算机化的诊断报告质量优于人工书写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 RIS HIS DIC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重复畸形1例
8
作者 王孝权 魏华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29-229,共1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重复畸形 胚胎发育 影像学检查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